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被逐渐摒弃,问答式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课堂中教师虽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多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转换成问题形式,问题的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只需作出是或非的简单判断,或者是在教材中找到答案读一遍就行,根本不需要动脑,更谈不上展开具有反思性、创造性或批判性的思维活动了。  相似文献   

2.
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柴彦威  沈洁 《地理科学》2008,28(5):594-600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是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行为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通过行为空间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法能够很好的整合和处理这些问题,在对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几个重要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3.
李晓 《地理教学》2015,(2):37-40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和达成评价要求是教学的双重内容效度,教学设计既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有助于达到评价项目要求。日常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多根据课标中的行为动词,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最后形成教学任务,使得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简单的等同于对"行为操练细目"的追求。但是目前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还包括无法用"行为"来制定的过程性、表现性、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因此,科学设计教学任务、研究复杂学习对于教学设计者来说尤为重  相似文献   

4.
地理“公开课”的教学可为校内外同行、新老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并且是地理学科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问题”等提供“讨论和剖析、借鉴和研究”的载体,因此,地理“公开课”是中学常规管理和教研组活动的重要抓手,它也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的把握不准,对新理念的解读有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改革过程中,顺应教师“职业化”的要求,反思性教学蓬勃兴起,并由此逐渐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反思性教学”这一思潮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研究。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发展和教学理论的提升,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育心理学一个颇有影响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发生的行为。它会受到教学内容、学生因素、教师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效率,而且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以黄赤交角的教学为例,选取了两位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片段,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旨在让一线教师懂得为了学生的未来,转变其教学行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预先谋划,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环节:研究学情现状、进行材料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下面从上述几个环节来谈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笔者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清代陕南秦巴山地的人类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仁 《地理研究》2008,27(1):181-192
对人类行为空间特征认识的不足,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要障碍。本文以文化、风俗、政策等影响人类行为的人文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时空剖面分析法,考察了清代陕南流民空间行为选择的基本取向。结果表明,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追求单位时间上效果最大化是流民行为选择的普遍趋势。人类空间行为的选择性强化了自然差异的等级和水平,不同区域人类行为结果的外部关联性,指出传统的仅从区域内部或某一种人类行为来寻求简单的"人—地"因果关系的缺陷。从系统或流域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环境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是认识和把握人地关系实质与机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文化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对于传统的社会课来说,它的课堂文化是一种“记忆型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知识信息,并按照这些知识信息行动。教师是课堂文化活动的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种文化氛围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构建新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11,(24):25-27,45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具有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陛为动力、以两个“学会”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黄雷 《地理教学》2014,(2):63-64
正一、幸福课堂应该秉持"快乐大本营"的快乐理念和生活理念人不能没有灵魂,教学不能没有理念。教学改革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而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支持下的教学变革。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牢固树立快乐观、幸福观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才是我们构建的幸福课堂。"黄河的治理"一课,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其核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锻炼智能,陶冶情操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多边教学活动.重在学生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犯罪地理研究与时空行为领域的研究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二者都强调时空间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犯罪行为是人类特殊行为的一种,相关实证前沿已开始重视不同犯罪相关主体(犯罪者、潜在受害者、警察等)时空行为规律的挖掘、日常活动的动态衡量及不同主体行为的交互等方面对犯罪发生的影响;时空行为研究中的活动空间、环境暴露、群体分异、活动交互等维度的成果可拓展至犯罪地理研究。近年来,两大领域的前沿成果不断涌现,但目前仍缺乏从时空行为视角对犯罪地理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对两者的融合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本研究在梳理犯罪地理中时空行为的理论基础和评述犯罪者、潜在受害者、警察时空活动对犯罪时空格局的影响研究基础上,基于犯罪地理和时空行为领域的交叉维度构建犯罪时空行为创新研究的框架,尝试推进该交叉领域在理论、方法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为了在一节课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恰当的教学行为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由教研员与执教老师一起精心准备(备课、试讲),然后与听课、评课老师一起观摩。其实,笔认为,真正能给教师带来启发的应该是这节课的设计过程,比如试讲课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解决、产生怎样的效果差异。将这些幕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呈现给听课、评课老师,或许更有研讨的价值,教师也更容易认同与接受这节课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陈彩霞 《地理教学》2012,(18):16-18
本文以陈澍人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为研究课例(前后共五次修改教学设计、在五个平行班施教),通过跟进听课、观察记录为主要途径对地理教师的部分课堂行为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是利用这面镜子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行为一】时间:11月19日班级:2班师:今天我请大家首先来看一段视频。(教师点击视频:视频显示我国海南岛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时长4分半钟。)师问:这是在哪里呢?那里出现了什么现象?学生:在海南岛。那里出现了大暴雨。师:我再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画面显示台湾省遭受台风雨袭击,一片汪洋。时长2分钟。)师问:这两段视频反映了什么样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学实效的影响,始终存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学效果的好坏,诚然与教师的“教”有着重要关系,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能否发挥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并通过相关的自主行为形成良好的课程氛围,是地理课堂教学实效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沿海侨乡乡村中学——福清海口中学的高中2年级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行为的抽样调查,探讨学生学习行为对课程教学实效的影响,并针对性地从教师观念转变、地方教材课程开发和地理学科社会价值与知识价值等方面提出改善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理课堂教学行为既包括地理教师教的行为,也包括学生学的行为。如果单从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来看,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具体体现。关注学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项基本原则,只有关注学生,才能及时捕捉动态教学资源,才能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才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主要的就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状态,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于人类活动在印度洋和中、高纬度大洋中遥远岛屿的表象,着重阐述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建筑、采矿、生物引进,以及旅游业开发等人类活动的若干方面的观察和考证,总结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地域,没有哪一个环境能够保持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系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20.
程健  许冀豫  孙源成 《地理教学》2021,(19):10-14,25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实现转型,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更需要微观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课堂行为观察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范式难以适应核心素养课堂转型的新要求.本文对CPUP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教学行为对、教学行为链、素养评价3个维度量化观察模型,并融入教学情境对核心素养课堂进行整体分析,以三节地理示范课为案例,全面解析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特点.以期拓展地理课堂教学研究新视角,为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