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锌-钨多金属成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西南角、滇东南坳褶断带文山-马关隆起南端(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区内岩浆活动发育,形成以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和加里东期南温河花岗岩(南捞片麻岩)为核心的隆起状构造——"南温河变质核杂岩"(张世涛等,1998;云南地矿局区调队,1999)或"老君山变质核杂岩"(李东旭等,2000)。区内主要矿床大都围绕老君山变质核杂岩产出,与南温河花岗岩和老君山花岗岩有较好的时空耦合性:加里东期主要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产生的影响,体现天保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的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天保工程实施前(1998年)和实施后(2018年)2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量化分析,认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林区(简称"内蒙古森工林区")涵养水源价值为950.16亿元(1998年)和1 341.32亿元(2018年),保育土壤的价值为563.49亿元(1998年)和760.11亿元(2018年)。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总价值量排名前3位的林业局依次是根河、莫尔道嘎、乌尔旗汉,保育土壤功能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根河、乌尔旗汉、金河。从整体空间分布上分析得出的2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均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森林大火的真正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大火真正起因于地球排气中易燃还原性气体在腐殖层的临界积聚(气体体积分数大约为5%~6%)。现场气体(H2,CO)系统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测量结果显示,该林区腐殖层中H2、CO质量分数分别为(10~170)×10-6(本底值为0·5×10-6)和(2~60)×10-6(本底值为0·5×10-6),二者均远高于大气本底值数十到数百倍,而且未燃区的测值显然高于1998年燃区。  相似文献   

4.
矿床是地质过程的产物之一, 深入分析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地质过程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的基础.闽西南马坑式铁多金属矿为矽卡岩型矿床, 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提供了热源、流体来源及部分的铁质来源; 热液沿着北东向断裂向上运移, 在岩体与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面及石炭-二叠纪地层内部发生了热液交代作用, 形成了矽卡岩化; 铁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建造, 后期燕山期岩浆的侵入, 使得铁进一步富集; 并在石炭-二叠纪地层中沉淀成矿.基于上述关键成矿过程, 从"源"(热源、物质来源和流体来源)、"运"(流体通道)、"盖"(圈闭)、"储"(矿质沉淀场所)和"存"(矿床的后期保存条件)等方面提取了地质证据, 利用模糊逻辑综合地质证据得到了找矿有利度图.结果显示所圈定的预测远景区与已知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可作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依据.基于地质过程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方法, 决定矿床能否形成的关键地质过程为评价依据, 可为闽西南进一步找寻马坑式铁多金属矿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球排气与森林火灾和地震活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强祖基  杜乐天 《地学前缘》2001,8(2):235-245
地球不仅是固体 ,而且充满了流体。当地球受力时 ,地壳变形和破裂 ,气体 (H2 ,CH4 ,CO等 )从内向外溢出 ,这样可引起森林火灾和地震。自 1990— 2 0 0 0年 12月利用卫星热红外图像资料做地震短临震兆的观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式预测、预报 149次 ,10 0次有结果 ,虚报 49次。 10 0次有结果的预测、预报中较准确的有 6 5次 ,含 7级地震 10次、6级地震 19次、5级地震 36次。较好预报有 2 5次 ,含 7级地震 4次。较差预报有 10次。由于云层干扰有 49次虚报和 2 0次漏报。 1998年 5月 13日— 5月 2 2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森林火灾前 10d ,即 1998年 5月 4日在卫星热红外云图上见到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森林区出现圆形排气增强区。 1999年 4月 3日山西汾阳森林火灾前 4d ,即 1999年 3月 31日卫星热红外云图上汾阳森林区出现一孤立圆形排气增温区。 2 0 0 0年 3月 2 8日福州郊外森林区起火 ,就在当日卫星热红外云图上可见到福建沿海大陆升温。 1996年 9月 6日台湾兰屿发生 7 1级地震 ,地震前 11d增温震兆呈现一个奇特构造应力热体系———山字型。  相似文献   

6.
为使青藏高原1∶20万区域化探工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开始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所及有关省区地调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以"关于新疆西昆仑区域化探招标项目有关野外采样粒级问题的通知"(2000年5月8日)、"关于西藏中西部区域化探野外采样方法问题的函"(2001年5月9日)和"关于青海省高寒湖沼景观区域化探有关野外采样粒级问题的通知"(2002年5月22日)等文件方式形成规范性要求发给有关省区,对区域化探采样粒度、采样密度及采样部位等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更正     
正1.《中国煤炭地质》2019年第31卷第4期第71-74页刊登的"基于地震波速度预测岩体物性参数模型与应用"一文,作者应为王大兴,赵玉华,孟凡彬,郎玉泉,现应作者要求特此更正。2.《中国煤炭地质》2019年第31卷第4期第42-50页刊登的"华北型煤田矿井岩溶水涌(突)出机理与涌(突)水量预测方法探讨"一文,其44页"图2北方岩溶水系统剖面水动力网示意图"的图注应为:"(a)单斜逆置型(底板阻溢型);(b)单斜顺置型(顶板阻溢型);(c)向斜-盆地型"现应作者要求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8.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485
文章详细介绍了最近INUQA组织和INQUA地层与年代学委员会在"Episodes"杂志2004年第27卷第2期公布的新的地质时代标尺,并就关于"第四系"这个地层单位的重新定义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对于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发表了意见以及不认同的观点,同时文章还呼吁,希望更多的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工作者踊跃发表意见、积极呼吁,使"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正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综述·评论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刘申叔/海洋石油,1998(3)中国近海油气勘探新进展——龚再升/今日世界石油,1998(9—10月期)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进展与前景——赖万忠/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4)南沙及其邻近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现状针对该海域周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致密砂岩气藏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化对库车坳陷致密砂岩气藏成因类型的认识, 采集致密砂岩储层岩样, 开展了油气充注史和孔隙度演化史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厘定了油气充注史, 利用沉积-构造-成岩一体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 根据两者的先后关系, 划分了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 依南2侏罗系气藏存在两期油气充注, 第一期是吉迪克期到康村期(23~12 Ma)的油充注, 第二期是库车期到现今(5~0 Ma)的天然气充注, 储层孔隙度在库车期前(12~8 Ma)降低到12%以下, 形成致密砂岩储层.迪那2古近系天然气藏存在两期油气充注, 第一期是康村期到库车期(12~5 Ma)的油充注, 第二期是库车期到现今(5~0 Ma)的天然气充注, 储层孔隙度在西域期(2~0 Ma)降低到12%以下, 形成致密砂岩储层.综合分析认为, 库车坳陷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致密砂岩气藏, 依南2侏罗系气藏致密储层形成之后充注天然气, 成因类型为"致密深盆气藏"; 迪那2气藏古近系致密储层形成之前, 天然气已大量充注, 成因类型为"致密常规气藏".这对深化库车坳陷致密砂岩气勘探与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尔泰成矿省地质建造的成矿系列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建造和成矿特征,借鉴我国地质学家创立的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对阿尔泰成矿省的成矿系列进行了深化研究。按照成矿作用与地质建造的时间关系,将成矿系列细化为"同生"、"准同生"、"后生"、"表生风化"等类别,再将同一套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系列构成一个成矿系列家族。本次将北阿尔泰成矿带(Ⅲ-1)总结为4个成矿系列家族:加里东期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宝石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火山-沉积岩系有关Fe-Pb-Zn-Cu-Mo-Au-Ag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中酸性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宝石成矿系列家族、新生代沉积物有关的Au成矿系列家族;将南阿尔泰成矿带(Ⅲ-2)总结为5个成矿系列家族:加里东期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宝石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火山-沉积岩系有关Fe-Cu-Pb-Zn-Au-Ag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Cu成矿系列家族、印支期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矿床成矿系列家族、新生代陆相沉积物有关Au-RM-石英砂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的建立为阐明区域成矿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产生的影响,体现天保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的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天保工程实施前(1998年)和实施后(2018年)2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量化分析,认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林区(简称“内蒙古森工林区”)涵养水源价值为950.16亿元(1998年)和1 341.32亿元(2018年),保育土壤的价值为563.49亿元(1998年)和760.11亿元(2018年)。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总价值量排名前3位的林业局依次是根河、莫尔道嘎、乌尔旗汉,保育土壤功能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根河、乌尔旗汉、金河。从整体空间分布上分析得出的2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均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会讯     
《中国煤炭地质》2014,(3):78-78
正2014年4月17-20日在青岛召开"第七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网址:http://211.64.142.77/gzhy/)的10-1专题"盆地构造与油气资源",2014年11月13-15日在昆明召开"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会议通知网址:http://www.geomech.ac.cn/gonggao/2014010201.htm)的3专题"煤田油气田构造  相似文献   

14.
森林大火对冻土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森林大火是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之一,不仅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营养物质循环、水分和能量流动、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而且对冻土环境和冷生土壤和土壤碳库、碳氮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不断增强,北方林区火灾日益频繁,对冻土的水热影响显著:活动层加深、薄层冻土退化、浅层有机碳大量快速释放、森林和湿地的逆向演替,导致热融沉陷、滑塌、泥石流等现象发生。通过综述国内外森林大火对冻土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指出目前森林大火对冻土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烧之后短时间、小范围的定性描述与推断,缺乏长时间、大范围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在大兴安岭地区,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少量研究外,此后这方面研究虽有零星报道,但缺乏长期和系统的观测与模型研究,所以森林大火对冻土环境的研究,可以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长、短期的野外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定量研究森林大火之后,多年冻土的水热状态、过程和变化机制,可以为寒区林区、湿地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第四系重新定义的有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铭  舒军武  陈炜 《地层学杂志》2004,28(4):319-320,325
当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的划分方案被"古近系-新近系"(Gradstein等,2004)所取代后,有关第四系的定义问题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很大的争议.本文汇集部分国际组织和个人对第四系重新定义的有关建议,以期引起我国地层工作者和第四纪学者对此关注.  相似文献   

16.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下侏罗统天然气富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广泛发育, 对其富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激光共聚焦扫描、排替压力测试、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等方法, 探讨了迪北地区下侏罗统天然气富集机制.研究表明: (1)迪北地区气源条件优越, 天然气快速充注; (2)迪北地区裂缝-孔隙型储层广泛发育, 储集性能优越; (3)迪北地区上覆多套厚层泥岩和膏泥岩盖层, 天然气保存条件好; (4)迪北地区断裂-砂体复合输导体系发育, 天然气高效捕获成藏; (5)迪北地区具有"早油晚气"的油气充注特征, 天然气在库车期到现今(5~0 Ma)大量充注, 储层在前康村期(约8 Ma)致密化, 即储层致密化时间早于天然气大量充注时间.因此, 在构造活动控制下, 天然气聚集成藏经历了中新世早中期原油充注、上新世以来致密深盆气藏叠加和西域期以来的致密气藏调整改造再富集3个阶段.对迪北地区天然气富集机制的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寻找有利区, 指导致密砂岩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
会讯     
《中国煤炭地质》2014,(2):29-29
正2014年4月17-20日在青岛召开"第七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网址:http://211.64.142.77/gzhy/)的10-1专题"盆地构造与油气资源",2014年11月13-15日在昆明召开"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会议通知网址:http://www.geomech.ac.cn/gonggao/2014010201.htm)的3专题"煤田油气田构造研究与预测理论方法",均包括煤田构造内容,欢迎"中国煤田构造研究"专辑论文作者(见本刊第5页)参会,与全国地质界同行交流研讨煤田构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所积数年的努力,近日编辑了《海岸带研究进展》译文集,本刊2013年已对文集内容作了简要介绍(详见本刊36卷4期304页)。该译文集现已在局属东部6个涉海单位(沈阳、天津、南京和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沿海省市(自治区)地调院和承担局海岸带地调项目的有关单位内部发行,并通过读者群向大家征询意见建议。目前,已经收到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于谦博士的反馈。于谦博士建议依已故任美锷教授将inlet译作"潮汐汊道"(任美锷、张忍顺,潮汐汊道的若干问题,海洋学报,1984,6,3,352-360)。关于Bruun  相似文献   

19.
鲁子野  陈红汉  丰勇  吴悠  熊万林  尚培 《地球科学》2015,40(9):1529-1537
深部热流体活动与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及油气成藏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的11块样品的成岩观测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识别出3期古流体活动.结合埋藏史, 确定这3期流体活动的发生时间分别为: 第1期以第1世代高角度裂缝及网状裂缝充填方解石为代表, 推测与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有关; 第2期为构造-热液白云岩化流体, 可能与塔里木盆地经历二叠纪末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有关; 第3期以充填于孔、缝中央的晚期方解石为代表, 记录了晚期天然气充注事件, 发生于喜山期.第1期流体活动伴随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早期充注的油气沥青化; 第2期流体活动对该区域的储层有建设性改造作用, 所形成的鹰山组内幕储层成为了区内重要的勘探目的层; 第3期流体活动记录了晚期天然气充注事件.因此, 工区应以寻找喜山晚期天然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南海海-气通量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的"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已经过去10年了,SCSMEX启动的南海海-气通量试验研究也有10个年头.在SCSMEX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季风爆发期近海面层通量观测和湍流结构的观测研究"支持下,10年来在西沙实施了3次(1998年、2000年、2002年)海-气通量观测试验,开展了试验资料分析研究,重点是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气通量交换过程研究,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随天气条件的变化研究,海-气通量日变化,通量交换系数以及通量变化对低层大气、上层海洋的影响研究.对10年来南海通量研究作一回顾,对未来的通量观测研究计划特别是2008"亚洲季风年"西沙通量观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