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星学  盛金章 《地质论评》2004,50(3):230-234
本文介绍了黄汲清先生对中国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的重要贡献,他先后描述了珊瑚化石18属58种,划分出5个珊瑚化石带,描述腕足类85种(含许多新种);首次将华南区位于栖霞组之上的重要含煤地层命名为乐平组,并将中国南部的二叠系自下而上划分为船山统、阳新统和乐平统,直到现在仍被沿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广元上寺乐平统大隆组中上部海相硅质岩、硅质灰岩中赋存较为丰富的遗迹化石,可识别出觅食迹、居住迹5属7种,包括Chondrites targionii,Chondrites isp.,Palaeophycus isp.,Planolites montanus,Planolites isp.,Thalassinoides isp.和Zoophycos isp.。结合遗迹化石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生物扰动指数以及地球化学数据(铁化合物比率和总有机碳的变化特征),乐平统大隆组顶部整体处于缺氧富硫或贫氧富氧交替出现的沉积环境,并非持续的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疆尼勒克县巴斯尔干地区有一套棕黄、褐红色砂砾岩,过去仅采获硅化木化石,根据岩性对比将其归属早白垩世.根据最近采获的植物化石资料,论证了该区巴斯尔干组地质年代为二叠纪乐平世.岩石地层单位称巴斯尔干组。  相似文献   

4.
凌联海  何伟相 《江西地质》1999,13(3):176-179
江西省峡江县仁和地区的煤系地层过去未获化石,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属上三叠统安源煤系,本文根据最近采获的菊石,腕足类及植物化石资料,论证该区煤系地层应属晚二叠世乐平煤系,同时在区内首次发现早三叠世地层。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相的乐平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南部二叠系色龙群,曲布日嘎组等“喜马拉雅相”地层产有冈瓦纳区系的以Siriferella rajah,Taeniothaerus densipustulatus,Neospirifer(Neospirifer)kubeiensis和Retimarginifera xizangensis为典型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其组成和演进层序与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巴基斯坦盐岭的Wargal组上部和Chhidru组,克什米尔的Zewan组,印度斯匹提Kuling页岩上部的Gngrei组,尼泊尔西北部的Senja组和澳大利亚西部Hardman组的很接近;时代曾被归入瓜达鲁普世或乐平世早期等,分歧较大。近年来在盐岭等地发现这一冈瓦纳区系动物群明显高于乐平世一部牙形类Clarkina dukouensis带,并与菊石Cyclolbus和有孔虫Claniella动物群共生。由此推定整个色龙群或曲布组和曲布日嘎组都应属于乐平统,它与上覆三叠系以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parvus和菊石Otoceras出现为界,代表冈瓦纳大陆北缘乐平世沉积的一个三级地层层序。层序以海进初期沉积的低水位体系域的曲布组石英砂岩为标志,其顶界则为比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略低的一个快速海进面。  相似文献   

6.
今年二月,西南煤田地質勘探局地质二隊在四川盆地与貴州高原交界的地方工作,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二叠紀乐平煤系中發現了各种巨型牙化石,另外还有鹿角等北石。这些化石是在海拔753.3公尺高的古溶洞中發掘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和静县红札地区,沿冰达坂断裂分布一套褐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组合,前人在该套地层中未采集到化石,通过岩性组合对比,将其归属于早—中三叠世,地层单位为仓房沟群。本次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该套地层的灰黑色-褐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中首次采集到Callipteris sp.,Cordaites sp.,Alethopteris sp.,Neoggerathiopsis sp.2,Schizoneura manchuriensis,Paracalamites cf. tenuicostatus,Calamites sp.等植物化石和Palaeanodonta sp.,Ostracoda,Etheria,Palaeoniscida,Palaeanodonta cf. solonensis等动物化石。基于岩石组合和所获的动植物大化石,不但确定了仓房沟群形成时代为二叠纪乐平世,而且进一步将仓房沟群解体为泉子街组、梧桐沟组和锅底坑组。  相似文献   

8.
<正> Neuropteris gigantea Sternb是西欧和北美维斯发期的标准化石,我国长期以来也视其为中石炭世维斯发期的标准分子。江西的梓山组乐平王八山煤系地层、浙西的叶家塘组均因发现较多的Neuropteris gigantea而被陈国达和斯行健(1942)和斯行健(1958)定为中石炭世维斯发期,并和华北的本溪组相比较。近年来随着对煤系地层的深入研究,该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中生代含煤地层可以分为上、下两组:上部门口山组与下部安源组。安源组以萍乡安源、乐平涌山桥两地剖面中发育、含煤性、动植物化石组合最为特征。由于上述两地上覆门口山组缺失,因此给两组的地层界限以及接触关系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我们认为,江西新余县自河下至水北一带,为赣西门口山组发育较为典型的地区。在新余花鼓山,门口山组与安源组构成连续出露的地层剖面。  相似文献   

10.
陈国达 《地质论评》1943,8(Z1):150-152
此幕造山运动之存在,系以中石炭纪梓山煤系前之不整合为代表,梓山煤系原为王绍文立名,时期定作石炭纪,惟因缺化石证明,後人多将之归入二叠纪,视作乐平煤系。至一九三  相似文献   

11.
赣东北构造带中的“放射虫硅质岩”主要分布于樟树墩—茅桥一带的赣东北蛇绿杂岩带之张村群中,与周边岩石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一致显示为泥质硅质岩,岩石遭受低级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与泥质千枚岩、变质火山岩、蛇绿岩密切共生,含有“可疑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茅口(孤峰)组硅质岩遍布于赣东北—皖南广大地区,整合于乐平组煤系地层之下、小江边组灰岩之上,具稳定的层位压盖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反映为纯硅质岩,岩石无变质重结晶现象,与碳质泥岩、灰岩互层,含大量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地层时代为二叠纪。因此,两者应分属不同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2.
二叠系乐平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梅仕龙 《地质论评》2002,48(3):225-233
乐平统被正式接纳为二叠统的国际标准年代地层单位后,其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亟待确定。经金玉干等多年研究,广西来宾县蓬莱滩剖面被公认为乐平统底界层型的最佳侯选剖面;该剖面牙形类化石(Clarkina postbitteri带或Clarkina dukouensis带之底均可作为乐平统底界的候选层位。C.postbitteri由Jinogondolella granti (Mei and Wardlaw)演化而来,其首次出现的点位(FAD)可在蓬莱滩剖面得到精确确定。1998年,以C.postbitteri带之底作为平统底界的方案被国内外牙形类化石专家一致接受,为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通过投票正式决定蓬莱滩剖面C.postbitteri带之底为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铺平了道路。令人遗憾的是在此关键时期王成源声称,在原定界线之下3米处理3米处发现C.postbitteri,并转而提出以C.dukouensis带之底为界线的另一方案,导致一次无谓的争端,延误了在中国建立乐平统底界的全球层型的进程。后经Hendwerson重新研究有关样品证明,在原定界线之下3m处并未发现C.postbitteri,从而使牙形类化石专家达成新的共识。乐平统牙形类化石的演化以Clarkina属为主导,属内各种的鉴别应以居群(population)为基础。锯齿型式被证明是最能反映该属居群特征的较为稳定的鉴定标志。而齿台轮廓等其它形态性状在一个居群内变化较大,如作为Clarkina各种的主要鉴定特征, 常常将同一居群内的不同形态类型鉴定为不同的种,以致在一个样品内鉴别出Clarkina的10多个种,同时也会将不同居群的异质同形的个体归属同一种。结果使属内各种的演化关系模糊,延展时限人为地拉长,失去应有的地层价值。依据这种分类确定的种和地层界线,在为数很少的牙形类化石专家中都很难达成共识,更难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丁奕  张立军 《古地理学报》2023,25(2):405-418
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生物—环境事件往往伴随着古海洋海水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而遗迹化石作为原位保存的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对于解读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对前人常用的遗迹学参数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遗迹化石多样性、生物扰动强度、潜穴直径、特征遗迹化石组合这4项定量参数可以表征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文中以华南二叠系乐平统遗迹化石及生物扰动构造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遗迹化石参数表征的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特征:自吴家坪期晚期华南古海洋开始出现缺氧,然而该缺氧状态在长兴期不具有持续性,而是呈现出周期性缺氧/贫氧→富氧/有氧的波动特征;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前,煤山剖面高精度的定量遗迹学参数指示长兴组24e层顶部存在缺氧事件,并与大灭绝事件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这一实例具体展示了遗迹学参数在古海洋水体氧化还原条件重建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湖南桑植仁村坪剖面茅口组中—上段地层的牙形l类资料显示,该剖面具有相对完整的卡匹敦阶(Capitanian)牙形类化石带,但缺失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附近的Jinogondollela granti-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的3个牙形类化石带。该阶底部Jinogondollela postserrata牙形类化石带起始于茅口组下段顶部的礁边缘相生屑灰岩沉积的底部(-4.1m处);茅口组中段"孤峰组"硅(泥)质岩段属于牙形类J.shannoni化石带的沉积;茅口组上段含白云质团块的巨厚层亮晶灰岩基本属于牙形类J.xuanhanensis化石带的沉积。该剖面卡匹敦阶的层序地层分析显示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变化过程。其底界SB3位于茅口组下段顶部9cm厚度的薄层白云岩之顶,代表东吴运动的第二幕(鸣山运动);后继高水体系域沉积表现为茅口组中段的硅(泥)质沉积岩段,属于牙形类J.shannoni化石带;茅口组上部灰岩段代表低水位体系域的碳酸盐台地边缘相灰泥丘沉积,属于牙形类J.xuanhanensis化石带,可与广西"来宾灰岩"的生物时代和沉积环境相对比;茅口组顶部覆盖的"王坡煤系"代表二级层序界面(SB2),与东吴运动的主幕(第三幕)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西藏拉萨地块乐平统以海相与陆相沉积并存为特征。海相乐平统含复体珊瑚Waagenophyllum、■类Reichelina和有孔虫Colaniella。陆相乐平统含两类植物群,一类发育于措勤盆地中北部地区,为舌羊齿植物群分子Glossopteris、Noeggerathiopsis、Phyllotheca和华夏植物群分子Pecopteris、Sphenopteris共生的混生植物群;另一类主要发现于改则县下岗江和昂仁县贡久布地区,以Lepidophylloides、Paracalamites、Pecopteris等华夏植物群分子为主。根据沉积层序分析,拉萨地块乐平世时表现为整体上升。藏南喜马拉雅特提斯带的乐平统以产有冈瓦纳型Glossopteris植物群、冷水型单体珊瑚Cyathaxonia和腕足动物群为特征,并且从曲布组到曲布日嘎组表现为海进的沉积序列。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特提斯带乐平世在植物群、动物群以及沉积层序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此,拉萨地块在晚二叠世已基本脱离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喜马拉雅特提斯带。  相似文献   

16.
1研究目的(Objective)萍乐坳陷位于江西省中部,坳陷内广泛发育海陆过渡相二叠系乐平组,该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具备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是本区页岩气主要目的层系。萍乐坳陷油气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工作主要针对乐平组老山段的煤层气,缺乏其他层段的系统评价参数,页岩气富集层段尚不明确。本次于萍乐坳陷丰城地区实施地质调查井——赣丰地1井,目的是系统获取乐平组相关参数,探索本区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7.
赣西北二叠纪煤系地质特征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承煌 《江西地质》1998,12(4):267-272
赣西北地区下二叠统王家铺煤组和上二叠统乐平煤组,形成于陆缘海的湖泊沼泽环境。王家铺煤组属构造中等、煤层极不稳定型,煤质为高硫、低灰份之烟煤;乐平煤组是构造中等、煤层较稳定型,煤质为高硫、高灰份之无烟煤。聚煤作用与原始成煤盆地地形、下伏成因相及成煤后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雅安地区某钛矿勘探在宣威组底部发现钛矿层,矿床规模为大型,成因类型为古风化—沉积型的锐钛矿床,矿石质量较好.宣威组范围小,经研究在同时代层位的沙湾组、乐平组底部层位含矿性与岩性地质特征基本一致,并伴生镓,岩性为杂色—紫红色杂岩、泥岩、页岩.沙湾组、乐平组发现锐钛矿使四川省新型钛矿(锐钛矿)的找矿潜力大增.地质上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19.
鄂东南一带煤田分布特征及过去勘探工作情况鄂东南煤田不论是侏罗纪香溪煤系,上二叠纪乐平煤组或下二叠纪马鞍山(麻土坡)煤组,其中所夹煤层分布均不稳定。一般说来,侏罗纪香溪煤系较厚,有2—3个煤组。但煤层很薄,一般仅数公寸,甚至在0.3公尺以下。达不到工业开采最低厚度要求。也不大稳定,二叠纪乐平煤组一般厚度小,  相似文献   

20.
二叠系长兴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底界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确立在我国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长兴灰岩的下部、4a-2层之底,以牙形石演化序列Clarkina longicuspidata-C.wangi中C.wangi的首现为标志。该点位位于长兴组底界之上88cm处,与长兴期特征的■类化石Palaeofusulina sinensis和大巴山菊石类的首次出现层位一致。界线层的碳同位素存在明显的负漂移,正磁极性带出现在吴家坪晚期的反极性带之上。在煤山D剖面以西300m处的C剖面出露较多的龙潭组地层,清晰地反映出龙潭组—长兴组连续的沉积序列,被列为辅助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