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青海省德尔尼铜矿区的区域地质做了判释性研究 :( 1)判释出 3条左旋平移断层及一组羽式构造 ,并测得其中一条断层的左旋平移距离为 12 50m ,而在以往 1∶2 0万和 1∶5万的地质填图中均未发现这 3条断层的平移性质 ;( 2 )判释出作为蛇绿岩组成部分的地幔橄榄岩呈现与一般岩浆岩不同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家琛 《地质与勘探》2017,53(2):318-324
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与卫星影像解析,建立了岩性、地层、产状、褶皱和断层发育的影像判识模型,结合野外地质勘察校验与构造变形特征分析,对徐州大北望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卫星影像解析对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性、产状和构造均具有很好的判识程度,利于快捷准确地开展地质调查工作,为野外地质工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根据地形地貌、岩层露头、"V"字形法则、地层分布、褶皱和断层识别标志在卫星影像中的响应特征,建立了岩性、地层、产状、褶皱和断层发育的影像判识模型,并对大北望地区进行了构造识别和野外地质校验。大北望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发育,NE向直立水平家后山背斜构造整体控制该区的地层分布和地形地貌特征,大型NE向纵向和斜交逆断层的发育造成局部地层缺失,NW向和NWW向斜向平移断层的发育造成了局部地层错移和山谷发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林西矿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法提高小断层探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的四个方面的实验研究:(1)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2)提高观测数据量;(3)坑道透视环境与透视工作方法;(4)坑道透视与地质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柳贺昌 《云南地质》1995,14(3):173-189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柳贺昌(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滇川黔成矿区铅锌成矿控制因素有构造、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遮挡层及容矿层。本文将论述构造控矿的三个方面,并举出一处矿例,即(1)继承性活动为主的逆断层构造系统;(2)主干逆断层特征;(3)主干逆...  相似文献   

5.
断层岩与断层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断层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力学成因研究现状的综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断层岩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其结构特征直接反映所处境的地质构造运动特性所以通过研究断层岩的内部组构可以直接了解形变环境及其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2)断层财的线理和面理结构既可以在韧塑性条件下形成,也可以在脆性条件下形成,因此是否具有线理与面理结构不能作支岩分类的决定性基准;(3)断层岩母岩结晶的大小直接影响断  相似文献   

6.
转换断层及其地质意义—以阿尔金转换断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换断层按其“平移”段运动方向分为左旋与右旋;按其“平移”段两终端与之高度相交的构造性质组合进一步分为伸展正新“调节”型转换断层、挤压褶皱-冲断“调节”型转换断层及复合型转换断层。新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是“调节”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祁连造山带挤压变形的构造,为新生代左旋挤压型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7.
定量预测煤层断裂破坏程度赵理中陆昌后(山西矿业学院地质系)1量化指标反映煤层断裂发育程度的参数,常用的有三个:(1)断层(条)密度K=n/S式中:n为面积为S块段内发育断层的条数;S为块段面积,万m2(公顷)。(2)断层(m)密度K=ΣLi/S式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东部晚中生代裂陷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幕式扩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建业  刘文龙 《现代地质》1996,10(4):526-531
晚中生代期间,岩石圈的深部过程和构造应力场由左旋压扭(J2-J3)到右旋张扭(J3-K1)的反转变格导致了中国大陆东部大规模的裂陷作用,表现为广泛的火山岩喷发、花岗岩浆侵位、大规模NNE向含油气断陷盆地系和变质核杂岩的发育。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探讨了这期裂陷作用的运动学体制。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裂陷盆地的充填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边界同沉积断层沉降速率的变化是盆地发育演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并由此导致了断陷盆地的幕式扩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疆塔北地区30余条层滑断裂带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岩石物性参数的详细观察,发现由主干断裂派生的相关断裂叠次出现,有序展布,不论在野外露头或是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得很清楚。综合其主干断裂从下盘至上盘的各种特征,层滑冲断带的细结构被划分出五个带,邓(1)下盘短切冲断层带;(2)主干冲断层带;(3)毗邻冲断层带;(4)外延冲断层带;(5)尾随张裂构造带。最后还叙及了层滑动冲断带细结构研究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洲矿田内主要矿床与燕山期更晚的构造活动腾。燕山期构造活动可分为六个序列:(1)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面附近和不整合面之上的上三叠统一下侏罗统中的低角度正滑断层及伴生构造,2)泥盆系-石炭及上三叠统一下侏罗统中的纵弯0褶皱北西向逆冲支,4)北东向平移断层,5)第二次北西向逆冲断层,6)伸展性正滑小断层。其中1、4、5三个构造序列是主要控矿构造,第1构造序列控制了长坑金银矿,第4构造序列控制蛘  相似文献   

11.
对发育在西大别地区的韧性剪切带的卫星影像分析表明:异常色带及均匀的线状影像纹理是其突出的影像特征。色调异常带可区分为浅色、暗色与明暗界面三种异常类型。通过多地段、多地质体和不同构造部位的线状体方位的统计对比,叠加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之上的后期岩石破裂被有效地分离。自相似性统计获得剪切带上的分维值D为1.05~1.3(>1),非剪切带上D为0.8~0.99(<1),D=1基本可作为韧性剪切带与非韧性剪切带之间界定的统计标尺。  相似文献   

12.
巴东、巫山、奉节三县新址建设引发出一系列地质问题,主要有:(1)对一些基本地质问题认识尚不够统一;(2)施工过程中人为引起大量岩体稳定性问题;(3)对未来水库蓄水引起的问题的预测和防护工程的配套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此建议:(1)进一步开展必要的研究工作;(2)加强迁建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部分县移民迁建工程中的地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东、巫山、奉节三县新址建设引发出一系列地质问题,主要有:(1)对一些基本地质问题认识尚不够统一;(2)施工过程中人为引起大量岩体稳定性问题;(3)对未来水库蓄水引起的问题的预测和防护工程的配套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此建议:(1)进一步开展必要的研究工作;(2)加强迁建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在和田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山前一系列的新生代背斜的翼部往往伴生向南斜倾的逆断裂,这些断裂隐伏于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洪积砂砾石层,构成了和田隐伏断裂带。该断裂带由2条陡坎状断层组成,宽约10.6km,深度20~300m,落差110~270m。根据卫星影像和地质工作成果,和田隐伏断裂的一支从和田市南部穿过,但南郊飞机场附近没有露头,为探查断层在该区域的位置及深度,沿垂直于推测的断层走向布设2条测线,采用温纳(WN)测量系统对其进行探测。探测结果表明:2条测线皆发现了逆断层,均上切错断了上覆晚更新世地层,其中测线1存在2处断层,一处断层倾向南,倾角50°左右,另一处断层倾向北,倾角约55°;测线2存在一处断层,倾向北,倾角近80°。通过比对高密度电法资料和地质出露点剖面,推断和田断层在第四系以来有过两次明显的活动,导致晚更新世砂砾石土层被断错。  相似文献   

15.
闽—粤东南沿海大陆边缘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剪切带是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带的组成部分,它是一条具有多次活动的左旋韧性平移剪切带。在本剪切带中可以观察到3种类型的构造:(1)规模巨大的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的糜棱岩带以及山拉伸线理组成的线状构造带。它们在平面上有明显的从断目两侧向中心递进变形特征;(2)呈北东走向陡倾角的糜棱叶理(Sa)、应变滑劈理或破劈理(Sb)、小型剪切带(Sc);(3)由西到东断层作用样式和断层岩具有明显的递进变化特点。西部(浅部)断层作用以脆性剪切滑动为主,其断层岩则由假玄武玻璃及镜面糜棱岩组成;中部断层作用以跪—韧性剪切为主,为断层泥—碎裂岩—超碎裂岩;东部(深部,以韧性剪切作用为主,其断层岩为暖棱岩—花岗糜桂片麻岩—眼球状糜棱岩系列。以上特点表明在本剪切带内透入性和非透入性变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出在变形过程中具有由韧性变形逐渐向脆性变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汤伟明 《广东地质》1998,13(3):44-48
在广东省1:50万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上,并解译出138个反映地质内容的环形影像-环状构造,它们主要分布在6条深大断裂通过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根据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全环(包括单环,套环,连环和群环等4个亚类)和半环(包括半单环,半套环和半连环等3个亚类)两大类,根据成因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岩浆活动成因(包括出露岩体,半隐伏岩体,隐伏岩体和火山机构等4个亚类)和构造变动成因(包括褶曲构造,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17.
地质雷达探测顶管障碍物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5km长的排污管顶推线范围内(宽3m、深3~8m)296处地下障碍物。探测工作沿3条相互平行、相距1m测线进行(剖面法)。测量参数为:天线中心频率50MHz、天线距2m、时窗300ns、测点距0.5m、采样间隔800ps、叠加次数128次,地质雷达图像的解释是在了解了各种干扰图像的目的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赵利  李理 《地质论评》2017,63(1):50-60
以精细三维地震资料和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通过将济阳坳陷内平移断层分成五个发育带,本文研究了各区带平移断层特征及其成因,并将正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关系划分成了调节、派生、叠加三大类:调节关系包括平移断层斜断调节和变换调节正断层伸展,派生关系包括平移断层在两盘派生和在盖层中派生正断层,叠加关系包括断层先期平移一后期伸展和先期伸展一后期平移。晚中生代,济阳坳陷内断层形成于边界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正断层与平移断层之间为派生关系;新生代,济阳坳陷受控于区域伸展应力场,平移断层形成于正断层的差异伸展,两种断层之间为调节关系;在上述两期构造演化中,若同一条断层经历了正断和平移两期变形,则称之为叠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油田地质资料对永8 块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 断块为一典型东西向展布的同向叠覆型断层调节带,西侧主断层(辛120 断层)与调节断层在剖面上呈阶梯状组合样式, 东侧主断层(永105 断层)与调节断层呈地垒状组合;辛120 断层活动性减弱时,其位移量传递给永105 断层和调节断层; 力学分析认为该断层调节带是在左旋张扭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永8 块油气分布、油气来源以及断裂活动性与 封闭性研究,建立了永8 断层调节带油气成藏模式:主成藏期东侧主断层作为油源断层沟通了烃源灶和储集层并输导油气; 调节断层停止活动时间早形成断块圈闭,成为遮挡断层。永8 块西侧是有利滚动勘探开发区。  相似文献   

20.
对辉发河断裂带构造运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大成  卢焱 《吉林地质》1991,10(3):36-41
辉发河断裂带先期以继承槽台边界断裂为特征。后期以差异性平移运动为主。依据构造地质特征和运动形式,该断裂带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该断裂带左旋平移运动不存在两侧整体相对大规模平移,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补偿性构造,其结果造成地壳缩短。左旋平移运动距离应与地壳缩短量相当,推测平移距离为30~4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