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储集层由火山多期喷发形成,岩相岩性复杂,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本文将火山岩的岩心及岩矿鉴定资料与测井数据进行整合,应用测井数据建立支持向量机(SVM)两分类和多分类岩性识别模式.首先,深入研究支持向量机二分类及"一对一"、"一对多"和有向无环图三种经典多分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然后,总结研究区域火山岩岩石特征,分析测井数据的测井响应组合特征,选择40口井中岩心分析和薄片鉴定资料完整、常规五种测井曲线(RLLD,CNL,DEN,AC,GR)齐全的1200个测井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造三种支持向量机岩性识别模式;最后,对4测试井中800个测井数据进行岩性识别,识别结果与取心段岩心描述和岩心/岩屑薄片鉴定资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向无环图更适合辽河盆地火山岩的识别,识别正确率达到82.3%.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的测井响应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拉尔盆地中生界为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系列岩性组合,是测井解释层位.但是精细的岩心岩石类型描述与测井识别岩性的精度不匹配,岩心精细分层厚度往往小于测井分层的最小厚度0.6 m.研究显示,安山岩、熔结凝灰岩、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砂岩和沉积岩等主要岩性具有各自的测井响应,即有特定的岩-电关系模式.交会图...  相似文献   

3.
辽河坳陷中央凸起中南部基底变质岩类型多样,测井岩石物理参数与岩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复杂,测井响应多解性强,导致传统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结果不精确.本文采用基于自适应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变质岩的测井多参数岩性识别.通过变质岩测井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对岩性敏感的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密度和补偿中子6种测井参数作为特征输入,以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构建岩性判别模型,预测目的层段变粒岩、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混合岩和角闪岩5种类型变质岩的垂向分布.与支持向量机、K最邻近及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岩性识别效果相比,本方法判别准确率最高,符合率为90.17%,在随机划分的10次样本预测中本模型稳定性最强,分类性能最好,平均AUC值为0.974,有效解决了深层基底变质岩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岩性精准识别难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先导孔(CCSD-PH)测井资料的研究,并结合全井段的取芯资料,总结出了单一变质岩岩性在声、电、核三方面的测井响应,建立了岩性-测井响应数据库,并提取出了多种特征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的方法,结合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和多种特征参数,进行岩性的识别,以达到岩性剖面重组的目的.最后将岩性识别结果与取心资料进行对比,按厚度统计,达到了80%以上的符合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岩性识别方法在复杂储层的非均衡测井数据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储层非均衡测井数据的多层BP神经网络的岩性识别算法.根据测井数据的特点及测井数据间的非线性关系,对测井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利用多层BP神经网络进行逐层岩性识别.在13个含油气盆地的7793个地层元素测井数据中测试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数据非均衡比达到1∶6的情况下,岩性识别的符合率仍能达到92%以上,在复杂储层的岩性识别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识别隔挡层,结合岩性—岩相等定性分析方法和聚类—判别等定量分析方法综合识别相邻隔挡层间连通火山岩体内的储层流动单元.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用孔隙度、渗透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补偿密度共5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实现由取心井段到全井段储层流动单元的刻画,将XS1井区火山岩储层流...  相似文献   

7.
庐枞盆地砖桥科学钻探ZK01孔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在庐枞盆地施工的钻探验证孔,全井段实施了连续取心和地球物理测井工作.测井工作分三次完成,测井总深度1994.02m.测井项目包括视电阻率、极化率、磁化率、纵波速度、超声成像、自然伽马、密度、井斜、井径、井温、泥浆电阻率、井中三分量磁测等10多种方法,获得了钻孔剖面原位物性参数、钻孔几何形态及井壁超声图像.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和钻孔岩心编录等资料的研究,完成了岩性的人工识别与支持向量机判别,建立了钻孔测井解释岩性剖面;通过对矿化地层的测井响应分析,将电阻率和磁化率作为粗安岩矿化的识别标识;根据超声成像测井资料推断本地区深部地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南北走向.在ZK01孔1500~1900m发现放射性异常,对铀当量大于万分之一的21处异常进行了定量解释,铀矿化段累积厚度93.02m,为庐枞地区深部找铀矿提供了重大线索.  相似文献   

8.
庐枞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ZK01孔为深部探测项目在该地区布设的一口科学钻探孔.地球物理测井利用各种仪器在钻孔中连续观测,获取了钻遇地层的视电阻率、极化率、密度、自然伽马、纵波速度和磁化率等物性参数.该孔钻遇岩性复杂,测井曲线难以直接识别岩性,本文基于交会图等技术分析各种岩性测井响应特征,提取各种岩性的物性特征值,建立了砖桥组和岩体组相关岩性的Bayes自动判别模型,其回判正确率分别为85.1%和83%,并在实际判别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成像测井图像的直观特征进行岩性识别是目前砂砾岩储层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对于电成像的利用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阶段,缺乏定量的表征,主要成果为基于电成像的图像-岩性识别模式.特别是由于电成像测井资料有限,在缺乏定量数据的前提下,无法将电成像取得的成果推广到常规测井资料,这一难题一直制约着砂砾岩岩性识别的研究.以盐家油田沙四段砂砾岩为例,对其电成像测井图像进行灰度化、盲区充填、图像滤波、图像分割、砾石提取等操作后,电成像图像可转化为连续的岩心砾石信息,进而可以提取纵向的砾石含量、最大粒径、最小粒径、平均粒径等参数.以最大砾石粒径作为砂砾岩储层岩性指示的标志,通过粒径与常规曲线的敏感性分析,建立了砂砾岩岩石粒径与电阻率、自然伽马和密度等常规测井曲线的统计关系,并提出了该地区岩性识别的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岩性技术为理论基础,编制了集测井数据岩性识别、测井基础数据管理以及测井柱状图自动绘制等功能为一体的测井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利用彬长矿区标准化的实际基础数据,对该软件系统的岩性识别功能进行了检验,获得了较高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四川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重力、航磁数据进行了延拓、求导,并反演计算了该盆地莫霍界面与磁性项、底界面,为认识盆地的断裂系统、地壳深部结构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四川盆地的人工地震与测井资料,对该盆地进行了盆地沉降史的动态模拟,模拟表明,四川盆地在65Ma以后,属于稳定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cGIS的太原断陷盆地第四系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并整理太原断陷盆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钻孔进行了地层分层,建立了钻孔分层空间数据库;利用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三维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太原断陷盆地进行了第四纪地层三维地质可视化建模;最终基于ArcGIS平台实现了由钻孔柱状图到地层垂直剖面和地层表面TIN的三维可视化。对进一步分析太原断陷盆地地层、断层分布及其活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浅论海外测井技术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真分析海外测井评价技术所遭遇的挑战,认为把海外测井技术的研究目标,锁定在与储量有关的一切环节,是避免海外招投标项目遭受不利因素干扰的重要手段.对于海外测井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优先发展以储量参数计算和测井地质学为核心的技术观点.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利用测井技术研究海外油气课题的功能与应用,包括测井技术对海外招投标资料的检验、测井地质学研究及建立油气储量参数的分析方法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均匀布设于中国东北地区的48个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固定台站所收集的5年期宽频带远震数据,利用双台法手动挑选出68642条高质量的面波频散曲线,并合成为1088条纯路径平均频散曲线.结合东北地区的密集流动台阵得到的背景噪声相速度频散曲线,本文反演得到了东北地区瑞利波各向同性相速度及方位角各向异性图像.长时间搜集并经过严格筛选的相速度频散数据有效地提升了结果的分辨率.短周期各向同性相速度结果主要受控于浅部结构,各大盆地均明显地表现为相对低速,而山区则为相对高速.40 s左右的相速度图像显示松辽盆地西北角有明显的高速.60 s以上图像中,松辽盆地分为较为明显的南北两部分:北部各向同性相速度值略低,且有明显的北西—南东向方位角各向异性;南部各向同性相速度值偏高,且方位各向异性不明显,可能说明盆地北部100 km以下存在速度较低、流动性较强的地幔,而南部该深度范围似乎对应高速、流动性较弱的地幔.结果似乎表明,松辽盆地西北角可能仍然存在不太厚的完整的岩石圈,但其他区域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区域内各大火山区在相速度图像中均显示为相对低速,长白山下方在短周期到长周期图像中均显示为较强的低速;五大连池火山群从25s到60s存在较明显低速;大兴安岭—带哈拉哈和阿巴嘎火山群的低速可延伸至120 s.同时,五大连池、哈拉哈和阿巴嘎火山在60~100 s的范围内的低速"根"通过松辽盆地下方各向异性为北西—南东向的低速结构与东部长白山火山的低速"根"相连,显示区域内的新生代火山活动很可能与长白山下方热物质的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15.
隐蔽油气藏勘探要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测井和沉积学综合研究.本文讨论了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大磨拐河组隐蔽油气藏识别中,指出大磨拐河组为一套完整的二级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其中低水位体系域发育的湖底扇和斜坡带发育的岩性上倾尖灭砂体为研究区主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钻孔温度测量及现今地热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四川盆地9口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297块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数据,报道了9个高质量的大地热流数据,提出了沉积地层岩石热导率系列柱.结合前人的数据资料,绘制了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等值线图.四川盆地沉积地层的岩石热导率变化主要由岩性控制,与现今埋藏深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盆地的地温梯度为17.7~33.3℃/km,平均值为22...  相似文献   

17.
余娜  周庆玲 《高原地震》2013,25(2):35-40
简述了川东TS—HNT地区飞仙关组鲕粒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储集性能,并介绍了鲕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以孔隙(洞)型为主,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有少量裂缝、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准确的确定储层物性参数和岩性是测井解释评价的基础。通过对钻井取芯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对储层四性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储层物性参数的计算精度;针对研究区鲕滩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渗关系变化多样的特点,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芯分析数据及试气投产资料,给出了储层综合测井解释成果,且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随机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的需要,开展了地震反演研究,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将储层预测中的基于模型的地震反演分为三个实施阶段:即构造反演、声波波阻抗或弹性波阻抗反演以及岩性反演,并对每个阶段的目的、关键技术及其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详细描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综合应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进行反演,从而进行储层预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poly-phase salt tectonic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the Tarim superimposed basin. Several salt sequences are developed in the Tarim basin, they are: (1) the Mid-Early Cambrian salt sequenc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north Tarim uplift and Keping uplift; (2)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salt sequenc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north Tarim uplift; (3) the Paleogene salt sequenc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west part of the Kuqa foreland fold belt and north Tarim uplift; and (4) the Miocene salt sequenc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Kuqa foreland fold belt. The salt sequences deposited in the tectonically calm scenario, while the salt layers deformed during the period of intense tectonism. Although the salt sequenc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plastic flow, the differences of salt deformation styles exist in the different salt sequenc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eformation mechanism. It is attractiv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rge oil-gas fields or pools has a bearing upon the salt sequences and salt structures, such as the Tahe oilfield related to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salt sequence and laterally facies changed mudstone, the Kela No.2 gas field to the Paleogene salt structures, and the Dina gas field to the Miocene salt structure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large-scal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poly-phase salt sequences and structures.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poly-phase salt tectonics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oil-gas accumulation of the Tarim basin.  相似文献   

20.
DB气田非均质储层级别划分及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B气田以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岩屑砂岩储层为主,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程度是决定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立足于储层的录井、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开发了储层级别划分和常规测井识别储层级别的方法.首先,定义了每米产能指数作为标准化的产能参数;其次,基于产能参数与储层物性参数关系的考察,筛选综合物性参数(孔隙度和总渗透率的乘积)作为储层级别划分的评价指标,将DB气田储层分成了2个级别,给出了分级的物性标准;最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综合主成分,基于综合主成分与每米产能指数交会图给出了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级别的标准.2口井的应用效果表明,依据上述方法划分及识别的储层级别与生产情况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