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福建松溪大林坑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诗光 《福建地质》2005,24(3):134-140
松溪大林坑钼多金属矿床位于浦城-宁德北西向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矿体产于大林坑破火山口的北东侧,辉钼矿主要分布在近火山口的南园组火山岩的裂隙和放射状断裂中,钼矿体呈等轴圆状,而铅锌矿体则呈脉状赋存在远离火山口的放射状断裂中,围岩蚀变以中低温面状蚀变为主,具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成矿作用与隐伏中酸性(偏碱性)斑岩关系密切,属于火山热液-斑岩型矿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
福建德化丘埕矿区青岗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集泉 《福建地质》2013,32(2):105-111
青岗钼矿床位于周宁—华安火山基底断隆带中部,政和—大埔断裂带中段。钼矿体呈脉状-薄脉状产于晚侏罗世古竹超单元钾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接触带及附近的缓倾裂隙中,矿石矿物为单一的辉钼矿。通过围岩蚀变、成矿期探讨,认为钼矿床的形成显示有岩浆期后中温热液期为主的特征,初步归属矿床类型为广义斑岩型钼矿。  相似文献   

3.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是东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钼矿床,矿体赋存于合峪岩体童子庄复式花岗岩体和隐爆角砾集块岩中。矿体呈似层状、不规则的穹丘体状。矿石类型以辉钼矿矿石、黄铁矿-辉钼矿矿石为主。钼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细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脉体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特点:从隐爆角砾岩体向外,蚀变表现为钾化-石英绢云母化-粘土化分带。成矿经历了岩浆期、透岩浆流体期。该区燕山期斑岩岩株、隐爆角砾集块岩体是主要的找矿标志;合峪岩体及相类似岩体是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体系统与矿化的关系。根据矿物组合、蚀变类型等因素,将分为A脉、B脉和D脉3大类,共16种不同的脉体类型。其中,A脉和B脉与成矿关系密切,对钼铜资源量贡献最大。早期的A脉,主要以钾长石化为主,矿化较弱;晚期形成的A脉多发育有黑云母化且与钾长石化蚀变叠加,矿化增强,以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钾长石脉为主;B脉主要贡献于辉钼矿矿体的形成,是区内矿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且叠加于钾硅酸盐化,形成于钾硅酸盐化向石英-绢云母化的转变阶段;D脉中铜钼矿化明显减弱,属于矿化体外围的脉体,对矿体影响较小。因此,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规律在空间上表现为钾硅酸盐化(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化)发育于斑岩体核部,向外依次是石英-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岩化),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辉钼矿-白钨矿-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以及外带的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显示出成矿元素由高温向低温变化的规律。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内燕山晚期伸展作用相伴的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相关,源自深部的含矿热液在花岗质斑岩体内形成了脉状、网脉状的辉钼矿化,同时沿断裂带运移并扩散,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铜钼矿化。因此,有利的构造环境、强烈的蚀变作用、多样的脉体类型导致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5.
萑香洼大型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台隆五丈山花岗岩基西南部中元古界能耳群火山岩中。矿区主要发育金矿化,少量的钼矿化。其中金矿体主要产于NW向和近EW(NWW)向断裂带中,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和少量石英脉型,蚀变自矿体中心向外具分带现象,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钾硅化带、青磐岩化带。钼矿化主要产于靠近五丈山岩体的辉钼矿化花岗伟晶岩脉中,并被F8断裂错动破坏,和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穿切。辉钼矿化整体较弱,多呈粗粒,浸染状、团块状或辉钼矿-石英细脉产出。为了探讨金、钼矿化之间的关系,确定二者是否是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作者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辉钼矿和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钾长石分别开展Re-Os同位素和Ar-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55.0±2.2 Ma,钾长石Ar-Ar坪年龄为133.2±1.3 Ma,分别与区内晚侏罗世五丈山花岗岩体、早白垩世花山花岗岩体形成时代相近,分属于不同期次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事件。结合区域构造,矿区钼矿化和金矿化分别对应于晚中生代伊佐奈歧板块俯冲弧后陆缘环境和之后的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成矿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6.
李毅 《地质与勘探》2013,49(2):280-288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是大别山北麓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中元古界蚀变片麻岩),受隐伏岩体和构造控制。辉钼矿化呈浸染状、细脉-网脉状、薄膜状和角砾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方解石化、萤石化和高岭土化等,具典型斑岩型钼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其中硅化和钾长石化与钼成矿关系密切。矿床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侧依次为钾长石化-硅化带(强蚀变带)、硅化-绢英岩化带(弱蚀变带)、硅化-青磐岩化带,由中心向外围蚀变强度逐渐变弱。蚀变作用的强弱与钼矿体的品位高低相对应,硅化和钾化为该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花敖包特大型脉状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寿山沟组(P1s)裂隙破碎带中,属中低温次火山热液成因.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上,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银铅锌多金属多期成矿.矿体赋存于北西、北东及近南北向的构造破碎带里,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规模中等,形态较复杂,厚度较稳定,组分较均匀.围岩蚀变发育,可出现3期,具明显的分带性.成矿期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新发现的一处储量达大型规模的钨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含矿花岗岩体控制,总体呈平缓似层状赋存于花岗岩体内的顶部接触带。含矿花岗岩为不等粒结构,岩体无显著变形变质特征,保存基本完好。岩体含矿部位均遭受强烈的绢云母化、云英岩化、硅化等蚀变,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矿床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岩体内辉钼矿与白钨矿大体具上钼下钨的分带特点,其钨矿体呈细脉状或稀疏大脉状分布于灰白色蚀变花岗岩内,多伴随硅化石英脉。辉钼矿呈细脉状、薄膜状或团块状产于花岗岩内,地层中局部可见与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共生,显示该矿床为一高温热液脉型钨多金属矿床。笔者对矿区2件含矿花岗岩样品——黑云母花岗岩HHW-1、HHW-12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2件样品的年龄结果具有一致性,谐和年龄为(179.4±2.3)Ma~(179.2±1.8)Ma;同时,对矿区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76.8±2.2)Ma(MSWD=0.29),岩体的形成年龄稍早于成矿年龄,在测试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及岩相学研究,我们认为黑云母花岗岩体与成矿密切相关,矿床成岩及成矿时代均为早-中侏罗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岔路口斑岩钼(锌铅)矿床是在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伴有一定规模的锌铅矿化,钼矿体呈拉长穹窿状,空间上呈上锌铅下钼的分带特征。钼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细晶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关系最为密切,矿化呈网脉状、脉状和浸染状产出,发育多期_多阶段脉体。根据形成温度、穿插关系、矿物组合和蚀变晕特征可划分出14类脉体,成矿前表现为石英±钾长石±磁铁矿±赤铁矿±硬石膏脉体(共4类),成矿期发育辉钼矿脉、钼铅锌过渡脉以及锌铅脉体(共7类),成矿后发育萤石、石膏和碳酸盐等脉体(共3类)。脉体内萤石的持续发育且早期硬石膏、磁铁矿、赤铁矿等矿物的存在,指示成矿流体具有高氟性质且早期具高氧化特征;脉体两侧蚀变晕从钾长石/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绢云母+黄铁矿→绢云母的变化,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从碱性向酸性演化的特征。高温脉体穿插低温脉体这类反切脉体的存在,反映岔路口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期脉动涌入的特征。成矿系统内脉体倾角研究表明,产状较平缓的脉体主要环绕成矿岩体分布在外围,高角度的放射状脉体(倾角60°)主要形成于成矿岩体的顶部;且高角度脉体与高品位矿体密切相关,矿体品位高的区域同时也是脉体集中发育区。脉体_蚀变_矿化的系统研究可指示矿床的剥蚀深度,岔路口矿区地表仅出露黏土化带和青磐岩化带,产出黏土矿物脉、碳酸盐脉等低温脉体,钻孔显示金属矿化自上而下具有Ag—Pb_Zn—Mo的分带,表明岔路口矿床的剥蚀程度较低,保存完整。  相似文献   

10.
粤东嵩溪银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的分带性说明矿床具典型的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铅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和与成矿有关的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来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和岩浆岩成份及其来源的综合分析,认为嵩溪大型银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1.
西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黄龙铺地区近些年新发现和勘查的碳酸岩脉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硬石膏化等。为查明西沟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确定矿床类型,文章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模式年龄为(222.3±3.4)Ma~(226.6±3.7)Ma;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1.4)Ma;等时线年龄为(224.6±9.1)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硫化物和硫酸盐的S同位素组成、重晶石和方解石Sr-Nd同位素组成及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均指示:西沟钼矿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根据其与华北陆块南缘其他碳酸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对比,确定西沟钼矿床属碳酸岩型脉状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的后碰撞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碳酸质流体携带钼等成矿物质上升,在NW-NWW向深断裂带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赣南葛廷坑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南葛廷坑钼矿为产在花岗斑岩与围岩内外接触带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矿区含矿石英脉中7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 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94±16)和(1588±13) Ma。等时线初始187Os为(0001±0055)ng/g,MSWD=17。葛廷坑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其成矿年龄对应于华南中晚侏罗世第二成矿阶段(170~150 Ma),与区域内160 Ma左右的钨锡矿成矿作用基本一致。区域上华南钼的成矿时间具有连续性,在165~90 Ma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福建德化邱埕钼矿床是德化-尤溪-永泰矿集区唯一一处规模较大的钼矿床。辉钼矿体分布在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辉钼矿多沿中新元古代变质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裂隙分布,多呈浸染状、脉状和团块状。本次测得该矿床6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为150.1~152.8 Ma,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0.8±1.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51.8±0.9)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与该地区大规模的火山-侵入体活动相关;Re/Os比值远大于4,Re同位素含量14.31×10-6~45.8×10-6(最高达174.7×10-6),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可能还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邱埕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碰撞挤压作用结束向伸展作用转化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修水县莲花芯石英脉型Cu-Mo-W矿床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的w(普Os)为0.0083×10-9~0.1535×10-9,加权的平均年龄为(157.7±2.8)Ma,计算得到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6±2.0)Ma(MSWD=0.63),与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代表辉钼矿的形成年龄,成矿作用时代晚于赋矿围岩晋宁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对比区域成岩成矿作用时代,认为该矿床可能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活动有关,是赣北大规模钨多金属成矿序列演化的产物之一,属于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165~135 Ma)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王少怀 《地质论评》2013,59(5):885-892
福建武平十二排铝矿床是近年来在闽西南地区找到的又一处铝矿床.钼矿化在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与新元古界楼子坝群、晚古生界变质岩接触带内呈浸染状和脉状产出,并且构成透镜状矿体.本次研究过程中,对5件代表性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模式年龄值变化范围为149.7 ~ 152.8Ma,等时线年龄为(151 ±2) Ma,略晚于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由此认为十二排钼矿床与黑云母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晚侏罗世,属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矿区外围其他钼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可以推测闽西南大规模钼矿化发生在印支期台地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阶段,并伴随燕山早期挤压隆升(约160 ~ 145 Ma)和燕山晚期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约105 ~90 Ma)作用所诱发的岩浆活动是导致钼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是近年在大兴安岭中北部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蚀变为云英岩化、绢英岩化,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岩体内辉钼矿与白钨矿有上钼下钨的带状分布特点,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为一高温热液型钨(钼)矿床。为准确限定成矿热液活动时间,本文对矿区典型蚀变矿物——云英岩化蚀变带白云母进行Ar-Ar同位素定年,获得Ar-Ar坪年龄为174.4±1.2 Ma,等时线年龄为173.2±4.3 Ma。根据矿区云英岩化带与钨钼矿化带空间上重合和密切共生的关系,可知白云母的形成是与白钨矿、辉钼矿形成同源、同时,且辉钼矿Re-Os年龄(176.8±2.2 Ma)与Ar-Ar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该年龄代表了钨钼矿热液成矿时代。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及锆石U-Pb、辉钼矿Re-Os年龄,进一步限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上房钨矿床是武夷山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大型白钨矿矿床,也是福建省发现的钨矿新类型.矿床产于上房似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上,赋矿围岩主要为古元古代大金山岩组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变粒岩,矿体产状与围岩的片理一致,矿石类型为石英细脉型和浸染型,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和辉钼矿,其次为少量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野外地质观察和矿化特征研究表明,上房钨矿的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型.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测年技术,对与成矿有关的上房似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和与白钨矿共生的辉钼矿进行成岩成矿年代测定,获得上房似斑状正长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58.8±1.6 Ma(1σ),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59.40±0.86~149.92±1.39 Ma(n=5),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56.5±4.0 Ma,等时线年龄为158.1±5.4 Ma(2σ).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上房钨矿床与矿区似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二者均形成于晚侏罗世,与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一致.传统观点认为,华南地区晚侏罗世(160~150 Ma)钨多金属矿床大规模成矿作用集中于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湘南、粤北和赣南地区,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则说明这一区域成矿作用向北东延伸进入到武夷山成矿带的闽西和闽北地区.因此,华南钨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不是传统认为的近东西向,而是具有北东向或北东东向展布的特点,是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王翠芝  李超 《岩矿测试》2012,31(4):745-752
福建武夷山坪地钼矿为中高温热液型钼矿,产于晚侏罗世钾长花岗岩岩体"层节理"及岩体与下元古界大金山组接触带的南北向断裂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硅化岩型(石英脉型)、黄铁绢英岩型、花岗岩型、蚀变构造岩型。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浸染状、角砾状、细脉状等构造类型。矿石结构以中粗-中细粒鳞片结构为主,局部呈现厚板状、带状(常常弯曲)。辉钼矿是唯一的矿石矿物。本研究采集坪地钼矿不同矿体、不同产状、不同标高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得到等时线年龄为(102.9±1.8)Ma,MSWD=2.1,Re-Os模式年龄为(103.70±1.7)Ma~(111.6±1.6)Ma,加权平均值为(107.4±3.3)Ma,MSWD=16。MSWD均较大,说明坪地辉钼矿的成矿具有多阶段性,钾长花岗岩中细脉状、岩体"层节理"中粗脉状和断裂角砾岩带中团块状三种类型的辉钼矿分别是在(111.20±1.7)Ma~(111.60±1.6)Ma、(105.60±1.6)Ma~(107.40±1.6)Ma和(103.70±1.7)Ma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形成的,成矿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这一同位素年龄资料为福建东南沿海浦城—宁德北西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带中同类矿床的形成演化与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昆山W-Mo-Cu矿床地处赣北九岭矿集区南部,距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狮尾洞矿区仅3 km。矿床目前处于详查阶段,已探明钨达中型规模,同时伴生中型钼矿及小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昆山矿床矿化样式较为单一,W-Mo-Cu矿体以石英脉形式产出,主要赋存在燕山期侵入岩顶部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的外接触带,具有"上钨中钼下铜"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大湖塘矿床矿体主要产在燕山期侵入岩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内外接触带,具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热液爆破角砾岩型钨铜矿及石英脉型黑钨矿"三位一体"的矿化特征。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昆山W-Mo-Cu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矿区内呈岩株状产出的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为151.7±1.3 Ma,晚期花岗斑岩脉的年龄为136.6±2.5 Ma;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1.0±1.3 Ma和150.0±1.0 Ma,厘定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且与似斑状花岗岩有关。结合前人所得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赣北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具多期性,可分为160~150 Ma(塔前、朱溪钨多金属矿床)、140 Ma(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和125 Ma(香炉山钨矿),主要集中于150~140 Ma。晚侏罗世,华南地区全面进入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赣北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可能与这一构造背景有关。昆山矿床具"上钨中钼下铜"的分带模式,其成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