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曹兆汉 《盐湖研究》1993,1(2):53-66
在整个化学工业历史中,硫酸钠曾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它是一种天然盐资源和作为许多化学加工副产品的来源丰富,使其价格低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曾作为碱(Na_2O)和硫的来源,但这些用途都需消耗高的能源。在二十世纪初期,由于硫酸盐纸浆法的开发和商业化,使硫酸钠出现新的用途。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利用它的化学惰性和低价,导致它作为家用洗涤剂的填料。自80年代以来,由于以上工业中采用了先进的工艺以及经济和环保上的诸因素,使硫酸钠用量逐年降低。这种下降趋势将持续到90年代,除非开发耗量大的新用途。其中最具有远景的是利用电渗析法使硫酸钠转化为硫酸和苛性碱。该法已进入中试阶段,并预期具有商业化的潜力。无论天然的或副产品的加工工艺,都采用同样的基本原理以获得畅销的硫酸钠。几乎所有的生产者,都将这种原料结晶成芒硝,使其纯化,然后用熔融或完全脱水将芒硝转化成无水物,后者即可在有关工业中应用或进行再加工。本文综述芒硝和硫酸钠资源的开发历程、地球化学、储量、脱水、再加工、用途和展望等方面,并着重于脱水和电渗析技术以及其他再加工。  相似文献   

2.
氯化镁和硫酸钠作原料,以K~+,Na~+,Mg~(2+)//Cl~-,SO_4~2-H_2O及Na~+,Mg~(2+)//Cl~-,SO_4~2-H_2O水盐体系相图为理论依据,研究了氯化镁和硫酸钠分解转化—冷却结晶法生产七水硫酸镁的工艺路线。考察氯化镁和硫酸钠分解转化温度、分解转化时间、各物料配比关系等因素对制备七水硫酸镁的影响,确定了各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得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03年日本石油消费约2.5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6.8%。但日本却是一个石油资源的小国,国内几乎没有具有经济意义的能源资源可言,因此,所需的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中对外依赖最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拉果错盐田中三方硼砂的发现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果错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麻米乡境内,盐湖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氯化锂资源储量232×104t,是西藏重要锂盐湖之一。前人对拉果错盐湖的研究集中在锂元素来源、成矿规律,不同温度下盐类矿物析出序列等,对盐湖中含硼盐类矿物并未开展相关研究。对拉果错盐田中采集的5件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盐田中盐类矿物组合为三方硼砂、石盐、钾石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硫酸锂钾。三方硼砂呈他形—半自形的短柱状集合体,长约36 μm,宽约30 μm,含量在5.94%~84.51%,为硼砂脱水的次生成因,属硫酸盐型盐湖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报道由硫酸钠水溶液实验径向分布函数通过理论模型计算,解析溶液结构参数的方法。其中包括建立理论结构模型的基本依据,专用KURLVR程序使用和结构参数最小二乘精修,以及高斯多峰拟合等实用方法,最终给出能够阐述溶液本质的微观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硫酸钠溶液中水合Na+有2个水合层,第一水合层Na+-OH2(I)距离为0.243 nm,配位数6.0;第二水合层距离为0.448 nm,配位数为13.3;SO2-4存在第一水合层,SO2-4-H2O距离为0.374 nm,配位数为9.1;水合硫酸根原子团中氧原子与水分子的作用距离和配位数按OS-W(1)、OS-W(2)、OS-W(3)、OS-W(4),距离依次为0.283、0.322、0.375和0.486 nm,配位数除OS-W(2)为12.9,其余都在8左右;除此之外溶液中还存在NaOSO-3接触离子对,Na-S距离为0.348 nm,配位数0.20,与晶体结构比较证实SO2-4以单齿形式配位到Na+;水共享离子对Na+-W-SO2-4中Na-S距离精修为0.491 nm,配位数0.62。精修的R因子为0.16,表明获得了很好的精修结果。  相似文献   

6.
拉果错盐湖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麻米乡境内,盐湖水体类型为硫酸钠亚型地表卤水,氯化锂资源储量232万吨,是西藏重要锂盐湖之一。前人对拉果错盐湖的研究集中在锂元素来源、成矿规律,不同温度下盐类矿物析出序列等,对盐湖中含硼盐类矿物并未相关研究。本次工作对拉果错盐田中采集的5件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盐田中盐类矿物组合为三方硼砂、石盐、钾石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硫酸锂钾。三方硼砂呈他形-半自形的短柱状集合体,长约36μm,宽约30μm,含量在5.94%-84.51%。三方硼砂为首次在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盐类结晶矿物中被发现,由先析出的硼砂脱水形成,属次生三方硼砂。  相似文献   

7.
关帝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计有药用植物432种。依疗效可将它们分为11类:1.解表驱风类90种;2.清热类305种13.泻下类7种;4.祛湿类96种;5.理血类88种;6.止咳化痰平喘类30种;7.安神平肝熄风类14种;8.健胃舒气、降压类26种;9.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类25种;10.止泻、治痢、收敛类17种;11.杀虫、驱虫类5种。最后根据关帝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藏扎北盐湖夏季卤水自然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扎北盐湖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其卤水类型属硫酸钠亚型,富含Li、K、B等元素。为综合利用该湖的液态矿产资源,于西藏当地对该盐湖富锂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实验。实验以Na+,Mg2+//Cl-,SO42--H2O四元体系15℃等温相图及K+,Mg2+//SO42--H2O三元体系15℃介稳相图为参考,绘制了扎北盐湖夏季卤水在秋季自然蒸发结晶路线图,研究了卤水在蒸发过程中液相的化学组成变化以及其蒸发析盐规律。结果表明,在蒸发过程早期(成卤率23.9%),锂浓度达1.2 g/L时,锂开始以Na3LiSO4.3H2O等复盐形式大量分散析出;硼在整个蒸发过程中以硼砂(Na2B4O7.10H2O)等形式分散析出难于富集;钾以钾镁矾(K2SO4.MgSO4.6H2O)和钾石盐(KCl)形式蒸发浓缩的后期大量析出。实验为扎北盐湖的盐田工程设计及制卤工艺操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也可为我国西藏硫酸钠亚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乡村类世界遗产地的内涵及旅游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全人类科研、教育、游览、启智等活动的场所,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如何通过旅游实现遗产保护与利用双赢是遗产地管理的重要问题。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是指凝结了具有世界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民居建筑、乡村聚落、村落布局、土地永续使用方式、产业活动、民间习俗、手工技艺、文化节事等要素的地域综合体。由于各遗产地所体现的主体景观和遗产价值差异,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应包括历史村落型和产业景观型两类。因为兼具世界遗产和乡村地域的共同特征,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强。在梳理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类遗产地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提出旅游利用原则及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资源。通过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的对比,揭示随人口增长,中国的人地关系将日趋紧张,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缺乏和土地退化两方面。对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潜力作出分析估算。并提出扩大耕地基础。提高耕地单产,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草地及加强土地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和转型是中国诸多工矿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在企业家型城市的理论视角下,对"钢城"马鞍山的成功转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定位与时俱进是马鞍山成功转型的关键,它为马鞍山的城市转型提供了旗帜和方向。在转型中,马鞍山通过实施传统钢铁改造升级、城市空间"南进"、"东扩"战略与园林城市建设等企业家型政府的行动,在城市中创造了新的工业空间、新的消费空间,并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此外,通过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在城市内部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在区域层面则实施了积极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与更大区域的合作,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马鞍山的成功转型经验可为其他类似工矿资源型城市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治平 《地理研究》1986,5(4):93-101
本文按喀斯特地带性研究。喀斯特地貌分类和制图、喀斯特发育史及演变模式、洞穴学、喀斯特地貌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张俊民 《地理研究》1986,5(1):93-99
土壤区划和土壤分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土壤分类研究的对象是土壤个体,主要研究土壤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属性,从而划分土壤类型;土壤区划研究的对象是土壤群体,主要研究一个自然单元内多种土壤并存的组合特点,以及这个地区在土壤利用改良方面和经营管理上的独特性,从而对土壤群体进行地域划分。  相似文献   

14.
溶剂萃取法制取晶球状硫酸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溶剂萃取法制取晶球状硫酸钾产品的新工艺。从理论上研究了硫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推动力、析出浓度和溶液的过饱和度。并在年产500吨规模中间试验基础上,研究了盐析和溶剂萃取水形成过饱和状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战略产业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方创琳 《地理科学》1995,15(2):118-127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区域间在旅游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也日益凸现.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旅游产业基础的现实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区域差异、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相图分析,对利用不纯净十水芒硝与纯净氯化钾通过二步转化制取硫酸钾进行了物料配比计算.给出了最佳物料配比及十水芒硝中氯离子的最大含量,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樊杰 《地理科学》1998,18(2):99-105
基于对我国6省7个建制镇的实地调查研究,本文侧重于从就业结构变化、人口迁移、小城镇建设和资金来源、小城镇工业布局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在城镇化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实现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投罗钾)提供的硫酸钾镁肥浮选尾矿和氯化镁饱和卤水为原料,探索出了一条以硫酸钾镁肥浮选尾矿为原料,以氯化镁饱和溶液为浸取介质,通过中温溶浸、冷却结晶(包括盐田冷析)等工艺方法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路线,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利用160个站1951—1988年的气温资料,本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变化过程和时空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十年平均气温从50年代至今一直在升温,80年代较50年代升高0.2℃。一般升温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强,冬秋季全国普遍增温,且升温幅度最大,夏季一般降温或升温幅度很小。总的趋势是近4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冬暖夏凉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