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岛旅游海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海岸线长32000Km(含海岛岸线),但是只有1400Km具有旅游海滩资源 。虽然大多数海岛旅游海滩是高质量的,钛而这种资源在我国并不富裕。文章评价了旅游海滩资源,指出了应合理开发海岛海滩旅游资源,管理经营者必须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行生态旅游型管理。此外,还提到了管理法规、资源监控和临界容量计算等。  相似文献   

2.
李官海滩旅游规划的客源市场分析与容量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李官海滩的客源市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引力模型,还考虑到影响李官海滩旅游市场开发的的因素,运用比例缩小法和类比法分析李官海滩旅游规划的客源市场结构,并根据李官现有的旅游环境和设施接待能力,综合分析李官海滩旅游开发的客源容量。对比分析李官客源地的居民生活水平,以距离衰减规律为依据,预测出客源市场规模,并将客源市场进行分级分类。  相似文献   

3.
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后,在保护海岸抵御侵蚀的同时往往还产生其他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强风区海岸,海滩养护造成了滩面环境的改变,使滩面风沙搬运和沉积特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福建平潭岛龙凤头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前后的风沙沉积对比研究表明,养护后海滩的干滩宽度、滩面沉积物粒径、表层湿度、海滩高程等环境要素变化对滩面风沙搬运与沉积过程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养护海滩干滩滩肩高程的提高增加了滩面风速,增大了滩面风沙输沙率;(2)养护海滩干滩宽度的增加既扩大了风区长度也为风沙搬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且不受潮汐过程影响,提供了持续的风沙物源供给,增加了风沙作用时间;(3)养护海滩剖面形态的变化使得海滩滩面沉积物含水率减小,降低风沙起动风速,增强了滩面风沙搬运。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上论述了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的动力特性,分析了澳门附近海区独特的水流结构。指出澳门水域位于伶仃洋西部河流型河口段,地处具有强劲径流的洪湾水道和伶仃洋落潮流交汇处,泥沙大量沉降,浅滩发育,滩涂资源丰富。文中根据珠江河口区海滩围垦适宜的填海高程,阐述了澳门地区两大类七个亚类海滩资源的特征、面积、分布和开发利用评价。认为结合口门治导和港航治理,合理填海造地是振兴澳门经济的必由之路。文中结合经济和城市发展,提出6个海滩主题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5.
论述河北省海滩现代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开发利用的影响。河北海滩沉积物质比较复杂,粒径变化从8.0Φ-0.26Φ,分选变化从好到极差。沉积物组合可分为黄河泥沙沉积、滦河泥河沉积和沿海小河泥沙沉积三大类型海滩的开发形式有港口、旅游、养殖几种方式、,在海滩开发模式的选择中,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对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平面上升与海滩侵蚀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世纪性的海平面持续上升,加大了海岸水下斜坡深度,逐渐减小波浪对沉溺古海岸的扰动作用而形成海底的横向供沙减少,却加强激浪对上部海滩的冲刷。逐渐上升的海平面,降低了河流坡降而减少了入海沙量。因此世界海滩普遍出现沙量补给匮乏。海平面上升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与风暴潮频率的增加,水动力加大。这两者的综合效应,使海滩遭受冲刷,沙坝向陆移动。如按IPCC估计,至2100年海面上升50cm时,中国主要旅游海滨的沙滩将损失现有面积的13%─66%。主要对策是海岸防护与海滩人工喂养。  相似文献   

7.
论述河北省海滩现代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开发利用的影响。河北海滩沉积物质比较复杂、粒径变化从8.0-0.26(粉砂质粘土-砂砾),分选变化从好到极差。沉积物组合可分为黄河泥沙沉积、滦河泥河沉积和沿海小河泥沙沉积三大类型。海滩的开发利用形式有港口、旅游、养殖几种方式,在海滩开发模式的选择中,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对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君亮 《热带地理》1999,19(4):331-336
从宏观上论述了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的动力特性, 分析了澳门附近海区独特的水流结构。指出澳门水域位于伶仃洋西部河流型河口段, 地处具有强劲径流的洪湾水道和伶仃洋落潮流交汇处, 泥沙大量沉降, 浅滩发育, 滩涂资源丰富。文中根据珠江河口区海滩围垦适宜的填海高程, 阐述了澳门地区两大类七个亚类海滩资源的特征、面积、分布和开发利用评价。认为结合口门治导和港航治理, 合理填海造地是振兴澳门经济的必由之路。文中结合经济和城市发展, 提出6 个海滩主题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9.
福建深沪湾海滩SSX1孔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丽玉 《福建地理》2000,15(1):20-23
本文对福建深沪湾海滩SSZ1孔12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处理。分析时采用频率直方图、频率累积曲线和正态概率积曲线等。结果表明,该孔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有三种:即从上往下分别为滨海相沉积、河流沉积和基岩风化沉积。  相似文献   

10.
于吉涛  陈子燊 《热带地理》2011,31(1):107-112
海滩状态是一个地形与水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地形动力问题.国外对海滩状态的地形动力分类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既包括波控、小潮、开阔海岸海滩状态的研究,也包括波控、不同潮差海岸海滩类型的研究和岬间海岸海滩类型的研究.文中回顾并概括了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在砂质海滩地形动力分类方面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这些对于我国的...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互花米草开发华南热带海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多年生高秆型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大西洋海岸,70年代末引入我国,本文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对互花米草在华南热带海滩的生长适应性,生物量和收获量及其在促淤造陆,改良土壤等方面作了论述,并对互花米草的抗污染作用和作为饲料,饵料等的经济作用也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互花米草在华南热带海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海滩岩在连云港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生 《地理科学》1998,18(3):288-292
作者在江苏连云港海滨首次发现的全新世海滩岩。经岩石样品及簿片、扫描电镜、^14C同位素等分析测定,海滩岩主要由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组成,胶结物为文石和高镁方解石。该地海滩岩主要形成于全新世早期,当时气温高于现在8 ̄10℃,据此对连云港市全新世早期古气候、水动力条件、海岸线的发展变化及古地理环境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海滩地貌动力学为理解海滩形态和海岸动力环境提供了理论框架,在海滩的保护与开发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地质背景、海滩地貌形态、海滩沉积物和海洋动力要素选取7个可以量化的海滩特征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对雷州半岛23个海滩进行分类和地貌动力特征识别,针对海滩状态分类模型Ω-RTR在雷州半岛复杂多变海岸线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雷州半岛海滩可以分为六类:反射组、低潮阶地/反射组(有裂流)、沙坝-槽谷/中间状态组、沙坝消散组、超消散组和低潮阶地/反射组(无裂流);② 波浪、潮汐、沉积物特征以及海岸地质构造背景等对雷州半岛海滩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岸段各要素的影响各异。地质背景是海滩状态分类不可忽视的因素。③ 由于Ω-RTR模型在判别海滩状态时更侧重于动力和沉积因素,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稍有差异,但总体上可以有效区分海滩状态类型,是理解海滩动力地貌系统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董玉祥 《中国沙漠》2010,30(4):796-800
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是对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机理的宏观解析,是了解和认识海岸沙丘形态、类型与规模等的区域差异的基本途径,与海岸沙丘表面风沙流过程研究一样是研究海岸风沙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波浪-海滩-沙丘间相互作用模式研究历程回顾的基础上,重点总结和概述了国外所提出的波浪-海滩-沙丘间相互作用模式,包括小尺度的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中尺度的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等,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研究的基本方向与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俊  陈丽坤 《地理研究》2010,29(1):68-78
通过现场随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尽管深圳大小梅沙旅游区空间毗邻、资源雷同、游客来源地结构相似,但不同的海滩管理制度将公共海滩分割成了不同的海滨休闲空间,并进而影响到消费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海滩游览行为及决策影响因素、对海滩旅游区的认知和态度等。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尊重和理解差异化海滩休闲需求,并在海滩休闲旅游产品的供给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一方面,政府应继续提供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海滩休闲空间,逐步提高此类公共产品的开发规模和管理水平,保证公众基本的海滩休闲需求得以满足;另一方面可适时适度引入商业化海滩开发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打造多元化、主题化、系列化的海滨旅游休闲空间,寻求合理并高效利用海滩公共资源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  朱雅敏 《热带地理》2015,35(1):96-102
文章基于海滩地形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海滩安全性评价方法,认为低潮沙坝/裂流海滩类和沙坝类海滩出现裂流概率最大,沙坝消散类和有裂流的低潮台地类海滩裂流风险中等,没有裂流的低潮台地海滩、没有沙坝的消散海滩、超消散型、完全反射型海滩裂流风险很小。以三亚大东海为例,利用该评价方法分析了海滩溺水事故频发的原因,结果显示:1)该海滩状态以沙坝型和低潮沙坝/裂流海滩型为主,属于高风险海滩,此结论与当地救生实践吻合;2)该海滩溺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裂流危险性高,故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相似文献   

17.
王为  吴正 《地理研究》1999,18(4):382-390
华南全新世海岸沙丘岩和海滩岩同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线附近的胶结的岩石,其沉积儿构造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人工神经网络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模糊的,非线性的、含有噪声的数据,为海滩岩和沙丘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用华南海岸风成砂和海滩砂的粒度参数作为训练样本,华南海岸全新世沙丘岩和海滩碉的粒度参数作为测试样本,经过训练的B-P网络能够根据海滩砂和海岸沙丘砂的粒度参数来区分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18.
波控岬间海滩剖面短期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粤东寮咀口岬间海滩重复测量的剖面数据,通过经验特征函数及主要空间函数的分析和功率谱估计分析,结果表明,海滩剖面主要由2个空间模式构成前滨模式和滩肩模式.空间模式在时域上具有一定的振荡周期.其中,前滨模式以4天的准周期变化为主,滩肩模式则有2.8天的准周期性变化.此外,影响海滩剖面短期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台风大浪则是剖面迅速变化的直接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华南海岸现代风成沙与海滩沙的粒度特征差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华南海岸沙丘集中分布的闽南、粤东、粤西、海南岛沿岸141个现代沙丘沙和70个海滩沙样品的粒度数据,从粒径组成、粒度参数、粒度参数图和概率累积曲线等方面,分析了华南海岸现代风成沙与海滩沙的粒度差异特点。结果表明:现代沙丘沙较海滩沙细、分选程度变好、正偏相对增多及峰态变窄,但二者的差异并不显著,其概率累积曲线相近且一般通过粒度参数图难以区分,差异程度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上述差异主要受华南海岸沙丘发育时间较短、季风气候的风向交替、台风频发、风沙活动空间不足、沙源粗细不同与沙丘规模差别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福建深沪湾海滩SSZ1孔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福建深沪湾海滩SSZ1孔 1 2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处理。分析时采用了频率直方图、频率累积曲线和正态概率积曲线等。结果表明 ,该孔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有三种 :即从上往下分别为滨海相沉积、河流沉积和基岩风化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