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5—2017年冀北电网输电线路逐日灾害事故记录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电网线路灾害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电网输电线路的气象灾害事故风险等级。研究发现:(1)造成冀北地区电网灾害事故类型多样且分布极不均匀,主要灾种有雷害、冰害、风偏和污闪,其中雷害最多,占事故总数的70. 1%,而污闪占比最少,为3. 8%。(2)雷害频数均占冀北五地市电网气象灾害事故首位,冰害、风偏和污闪在不同地区影响不同,其中冰害、风偏对张家口电网影响较大,风偏、冰害和污闪对唐山电网影响较大,而承德、秦皇岛和廊坊电网受雷害以外灾种影响均较小。(3)冀北电网灾害事故月分布呈双峰型,主峰和次峰分别出现在6—8月和11月,主峰主要由雷害事故引起,次峰主要由冰害事故引起; 13 a间,冀北电网线路各种灾害事故均无明显变化趋势。(4)张家口东部、承德西部和南部、唐山北部是冀北电网线路气象灾害事故高风险区,唐山和秦皇岛南部、廊坊东部、张家口中部是电网线路事故低风险区,其他地区为中风险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西北部92.1.22电网特大污闪的原因是:大气被严重污染为电网上大量积累污物提供了物质条件;适宜的气象条件利于污物大量积累在电网磁瓶等元器件上;利于污闪雾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地面气象条件在该区形成了激发电网发生污闪的污闪雾。  相似文献   

3.
王运禄 《四川气象》1997,17(1):26-28
四川盆地西北部92.1.22电网特大污闪的原因是:大气被严重污染为电网上大量积累污物提供了物质条件;适宜的气象条件利于大量积累在电网磁瓶等元器件上;利于污闪雾形成的大所了环流和地面气象条件在该区形成了激发电网发生污闪的污闪雾。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干热风气象灾害分布规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贵明  汪青春 《青海气象》2007,(2):20-22,27
利用柴达木盆地的7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干热风气象灾害资料,对盆地干热风发生规律及干热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盆地干热风气象灾害日数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小灶火为干热风重灾区;盆地干热风灾害月分布在每年6~8月份,8月上旬为整个盆地干热风灾害多发时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肇庆各地观测站1962—2014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肇庆柑橘各个生长期对应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肇庆柑橘夏梢期和秋稍期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暴雨、大风和高温,其中四会和怀集是暴雨和大风灾害最多地区,而怀集和德庆是高温灾害出现最多的地区。春梢期和冬梢期主要的气象灾害是低温霜冻,其分布都是从北向南递减,怀集和广宁最多,高要最少。另外春梢期还有暴雨和强对流等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特征的明显变化及江苏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苏电网设备因气象灾害所引发的故障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污闪、风偏等故障次数明显增多.在广泛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区典型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风、雷暴、雾霾、覆冰天气条件下电网设备的故障特征,明确了故障时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影响规律;同时结合江苏电网运行经验和目前采取的防御措施,提出加强电网设备抗灾设计、采用防灾新技术、建立电网灾害监测及预警系统的总体防御思路,可为具有类似气象灾害的电网设计、运行及事故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气象》2020,46(5)
正《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19)》国家气候中心编著该书重点描述和分析2018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及其成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局地强对流、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雷电、高温热浪、酸雨、农业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从月和省(区、市)的角度概述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分析2018年全球气候特征、重大气象灾害及其成因;给出了防灾减灾重大气象服务事例。附录给出气象灾害灾情统计资  相似文献   

8.
河南电网“污闪”故障的综合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蕊  周宁  王欣雯  郭鹏  宋丽莉  梁允 《气象》2016,42(11):1387-1394
综合考虑河南省范围内电网污闪故障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理地貌特征,利用河南省电网污闪故障数据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研究首先确定了与该地区电网污闪故障密切相关的积污持续时间、近地层逆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气象特征参数,然后采用时空匹配、统计阈值分析和综合气象指标调整优化等手段,对各特征参数的综合阈值进行了初步评定,最终建立了河南省电网污闪故障的可定量化综合气象分析指标及对应气象条件:高湿、弱风、前期少雨、近地面大气层结稳定。该指标较好地拟合了气象环境条件与污闪故障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指标无漏报,且空报率低于10%;基于该指标计算的多年平均条件下,河南地区污闪故障多发生在冬季,且河南东北部为电网污闪故障高发区。研究成果为河南地区的电网污闪故障防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选取萍乡和莲花2个站点1980—2003年722个雾日样本,按年、季、月对雾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辐射雾、平流雾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天气形势。通过普查气象因子和相关性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雾日相关性比较好的6个气象因子,分别建立春、秋、冬三个季节雾的能见度预报方程,并进行了验证和实际应用。预报方程春季预报准确率最高,冬季次之,秋季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1月22~23日500KV神侯线侯村附近架空线路导线的绝缘面发生多次污闪,本文根据当时的天气要素实况,从雾对积污的影响、雾对污秽的析解、雾与污闪几个方面对上述情况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发生范围最大,危害面积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联合国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中有5种是气象灾害,其余部分多数与气象关系密切。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做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对加快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付桂琴  张文宗 《干旱气象》2014,(3):460-464,474
利用1983~2008年河北省灾情直报数据,对造成河北电网安全事故的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大风、暴雨、雷电是造成河北省电网安全事故的主要气象灾害,占事故总数的98.5%。致电网安全事故的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夏半年5~9月,且年变化显著。应用气象灾害风险指数方法,对与电网事故有关的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致电网事故的气象灾害高风险区集中在燕山南麓的唐山和太行山东麓北段的保定;中度风险区出现在太行山东麓中南段的邢台、邯郸,还有沿海的沧州地区。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受地形影响局地强对流天气较多的区域,还有沿海多大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新书架     
《气象》2014,(2)
正《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13)精装》中国气象局编该年鉴共分为6章,第1章重点描述和分析2012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及其成因;第2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和龙卷风、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霾、雷电、高温热浪、酸雨、农业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第3、4章分别从月和省(区、市)的角度概述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第5章分  相似文献   

14.
雷雨大风与河北电网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桂琴  曹欣 《气象》2012,38(3):353-357
利用1983—2008年26年河北省灾情直报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大风灾情记录及大风灾害对河北电网设施损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7~12级大风是造成电网安全事故的主要灾害性大风;(2)大风灾害致电网安全事故年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最多高达43起/年,最少年仅为2起/年;(3)月分布呈显著的单峰曲线变化,6 8月为大风灾害电网安全事故高峰期,占全年大风灾害总次数的83%;(4)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以及沿海地区是电网灾害事故相对多发区域;(5)通过典型个例分析、成因分析,提出灾害性天气服务对策,为加强河北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电网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璐  叶宽  张德山  丁谊 《气象》2012,38(3):349-352
根据北京电力试验研究院提供的北京市1996—2009年逐日电网灾害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市电网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电网灾害的灾种分布中雷暴造成电网灾害(后文简称雷害)的比例最大,占电网灾害总数的71.3%,其次为风害和覆冰,三者之和占北京市电网灾害总数的92.1%;从地域分布上看多发区主要集中西部的房山和北部的延庆、昌平、密云、朝阳等地区,而南部的大兴、通州的电网灾害则相对较少;从月分布可以看到电网灾害主要发生在6—9月,主要的几种电网灾害均呈现出不同的月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西宁地区辖四区三县1950-2010年气象灾害进行分析,西宁地区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雷电、干旱、大风、冰雹、沙尘、低温冻害、高温、连阴雨,由气象因素诱发的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作物病虫害。从受灾频次分析,冰雹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频次的43%,其余依次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干旱和低温冻害;从受灾人口分析,冰雹依然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人口的45%,其余依次为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冻害;从各年代际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气象灾害发生次数随年代为增多趋势;从地区分布分析,市区主要是地质灾害、洪涝、雹灾。湟源主要是雹灾、洪涝、干旱。大通主要是雹灾、洪涝、雷电。湟中主要是雹灾、洪涝、干旱和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电力污闪危险度等级预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贵州气象》1998,22(1):20-22
1引言电力污闪是输电线路上的电瓷外绝缘广和送变电站外绝缘于上面,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绝缘子积污,当气象条件适宜时,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发生闪络跳闸的一种现象。我省电力污闪主要发生在贵阳、遵义、清镇等工业区,近十年来,共发生53d,95次污闪事故,给我省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开展电力污闪危险天气等级的预报研究和服务工作,对控制和减少电力运行设备污闪跳闸,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设计部门在绝缘配合设计和运行部门在防污措施上提供参考依据。2影响电力污闪的主要气象因子我们以53d、95次污闪…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川省2002—2020年降雨灾情数据和1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及5727个区域气象观测站逐日、逐小时降雨资料,分析四川省降雨灾情时空分布及其与雨量特征的联系。结果表明:四川省近年来降雨灾情数量增长明显,盆地西部、南部灾情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凉山州和盆地东北部死亡人数最多。灾害主要发生在6—9月,灾情分布有从盆地东北部、南部向西部发展,最后到东北部的趋势。盆地在有大暴雨出现时灾害发生可能性最大,致灾频率50%以上,暴雨致灾频率20%~40%;攀西地区暴雨出现时致灾频率20%~30%;川西高原暴雨天气过程较少,大雨出现时致灾频率最大,为10%~30%。最大小时雨量盆地区在10 mm以下的灾害主要发生在盆南和盆东北,盆西在各个雨量等级范围内占比都较大,攀西地区灾害主要集中在10~40 mm,川西高原为20 mm以下。最大日降雨量小于50 mm的灾害主要分布在盆南,超过300 mm的主要发生在盆西北,50~100 mm以盆南和盆西南为主,攀西地区50~100 mm占比最大,川西高原为25~50 mm。  相似文献   

19.
浓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初探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是发生在近地面的一种气象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危险性天气和诱发人为灾害的因素之一。通常当地面附近辐射降温时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产生雾滴形成雾,它严重地降低了大气能见度,对公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有很大的危害性,从下面给出的一些雾灾实例及经济损失就可看出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六盘山区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及典型雾过程中雾滴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区雾具有明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六盘山气象站年平均雾日数为118.5 d,是六盘山区雾高发区,六盘山区雾发生日数最高的季节为秋季,发生日数最高的月份为9月,08时是一天中雾发生最多的时段;冻雾主要发生在11月8日至翌年4月22日,暖雾主要发生在5月5日至10月11日;六盘山气象站典型冻雾和暖雾在成熟阶段持续时间长,发展和消散持续时间短,且在成熟阶段雾滴谱谱宽拓宽,其平均粒子数浓度为4.58~107.57个·(cm)-3,液态水含量为0.001~0.049 g·m-3,平均有效直径为3.75~12.22μm,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和有效直径均小于南京、湛江、茂名等地;冻雾从发展到消散阶段粒子数浓度均大于暖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