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旱涝指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改进后的旱涝指数(Ri、Ti)计算方案,计算了四川省5-6月,7-8月,6-8月三个时段的旱涝指数(R1、Ti),结果表明,用改进后的计算方案来划分旱涝,能够更加完善地表示出高温伏旱,低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2.
根据文献[5]确定的河套华北地区27个测站夏季(6-8月)降水指数,计算了典型旱涝年平均环流的合成差异场,发现在旱涝年的前期,尤其是在冬半年,大气环流的差异是显著的;旱涝指数与环流的相关,与旱涝合成差异声特征一致,计算的遥相关结果表明,遥相关的传播路径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波能量传播路径几乎一致,其正负区域,中心位置与旱涝差异场的特征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马振锋 《四川气象》1999,9(3):51-55
对1998年汛期(6-8月)旱涝趋势预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并结合1998年汛期旱涝成因对方法中考虑的物理因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1998 年汛期(6- 8 月)旱涝趋势预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并结合1998 年汛期旱涝成因对方法中考虑的物理因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百年长江中游旱涝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史料和器测雨量记录重建的近百年长江中游区域平均逐年旱涝等级指数序列研究了旱涝变化特征,发现:(1)20世纪前涝后旱,(2)22年、5-6年和2-3年的准周期振动,(3)6个交替出现的旱涝阶段。  相似文献   

6.
拉萨5mm以上降水日数与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毓意  许燕 《气象》1998,24(5):39-41
运用Z指数法对拉萨历年汛期(6 ̄9月)的旱涝等级进行划分;并分析了实际日降水量≥5mm日数、相当日降水量≥5mm日数与旱涝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Z指数法所划分的旱涝等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相当日降水量≥5mm日数不仅对汛期雨水的丰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与旱涝等级有着极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旱涝年地面热量收支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北京、郑州3年热量平衡观测资料,建立波文(Bowen)比计算模式。并用此模式及辐射计算式等估计黄河流域8年5-8月地面月辐射收支、蒸发耗热、湍流热交换量和土壤热交换量,并比较分析旱涝年它们的差异以及随旱涝(用降水距平表示)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用聚类分析将四川盆地主要划分成川东、川西西部分。分析前期影响川西盆地旱涝的若干大尺度因子提出:冬春青藏高原热状况对6-8月主汛期降水的相关系数虽仅为0.4-0.5,远小于对川西盆地西部、横断山脉北段雅砻江流域的0.73,也远小于对长江中下游的0.75,但仍不失为一重要因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虽不能忽视,但各特征是通过信度a=0.1的相关系数仅在0.32-0.46之间,因此将西太平洋副高作为整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转换期的确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  李永华 《四川气象》1999,19(2):14-16
提出一种区域旱涝转换期定义方法,并对西南地区东部1961-1995年旱涝转换期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本文对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期定义方法是可行的;在西南地区东部,转换日期最早出现于6月第6候,最晚出现于7月第6候,主要集中于6月第6候、7月第1、2、4候;旱涝转换具有东多西少、南早北迟的特点,部分年份各地旱涝转换日期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9,自引:10,他引:89  
张存杰  王宝灵 《高原气象》1998,17(4):381-389
根据西北地区83个台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对降水距平百分离,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怼Z指数的旱涝等级标准进行了重新确定,认为经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于西北地区单 站各旱涝时段的划分。  相似文献   

11.
1 前 言  据广东前汛期(4~6月)雨量10年(1961~1970年)资料,汕尾市的海丰县为全省的多雨量中心之一,但其年际变化甚大。如汕尾站最旱的1963年,只有444-8mm雨量;而最涝的1987年多达1725-9mm,为1963年的3-9倍。干旱年份,不但农作物全部旱死,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雨涝年份,暴雨成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对前汛期旱涝趋势的分析及其预报方法的研究,准确做出旱涝趋势预报,是十分重要的。2 前汛期旱涝特征分析2-1 旱涝标准与统计结果汕尾市有汕尾、海丰、…  相似文献   

12.
旱涝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43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旱涝指数及其旱涝标准的划分方法,并运用该指数对近50a(1951-2000年)来华北地区夏季旱涝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旱涝指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该指数能较合适地反映区域旱涝的程度和范围,且划分旱涝的标准较客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春夏旱涝特征对早稻年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地湖北省早稻产量逐年丰歉特征与旱涝年型的农业气候分析,发现5 ̄7月份的降水量多寡与早稻产量丰歉关系密切,而导致早稻歉收的主要原因是4月下旬 ̄5月的春渍涝和6月下旬 ̄7月中旬的持续时间长且雨量集中的梅涝。  相似文献   

14.
用500hPa高度场资料及中国160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EO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500hPa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关系密切,EA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500hAa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EA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EAP指数3 ̄6年,准两年  相似文献   

15.
乌山槽脊与内蒙古农区夏季旱涝的关系吕发泰(锡盟气象处)本文从500hPa环流形势出发,先分析了锡盟盛夏(7、8月)典型多雨和少雨各6年的前期环流变化特点,发现前1年9、11、12月乌山附近地区槽脊变化显著异常,由此引起亚洲纬向环流指数,70°E的西风...  相似文献   

16.
汛期旱涝划分的探讨和降水序列X—11方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缘  蔡娴茹 《气象科学》1996,16(2):151-157
本文研究了常州汛期旱涝的划分标准,并用X-11方法对降水序列预处理,进而作周期分析和自回归拟合。结果表明,考虑了滑动月降水的旱涝指数反映旱涝的程度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X-11方法的应用,使周期的显著性和预报效果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气环流变化对云南5月雨量的影响及其预报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严华生  张青 《高原气象》1994,13(2):217-223
本文分析了云南5月份降水与前期1-3月北半球100,500hPa高度场的关系,研究了影响云南5月份旱涝的大气环流系统及主要大气活动中心,探讨了遥相关场的波列结构,建立了基于环流演变物理概念的分析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辽宁33个气象站建国以来至1998年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等资料,计算了春、夏、秋三季月总需水量和两种单站旱涝指标,作了相互比较,认为K指数优于Z指数,并对辽宁旱涝状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郑洪初 《气象》1995,21(7):51-53
年旱涝时间序列是一动态系统。我们采用特殊的CARMA模型即带受控制项的自回归模型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并试图用较少的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的宏观行为。观察结果认为:用3个受控变量就可以描述安康市的年旱涝演变规律,并建立了CRA模型。用CAR模型作年旱涝预报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特别是大旱、大涝年预报效果最佳。试用表明预报与实况的相对误差为8.7%-12.6%。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比分析了气候中心的分型(Ⅰ、Ⅱ、Ⅲ类雨带),及北京大学的旱涝型(1a、1b、2、3、4、及5型),并指出这两种分型的优缺点.其次根据中国东部夏季(6~8月)降水量的REOF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型.这种新的分型突出了雨带的主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