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8月26日济南地区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70毫米,市区最大降水量达340毫米(解放桥)。这是继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之后,25年以来的又一场特大暴雨。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298毫米。  相似文献   

2.
王芹 《湖北气象》2008,27(3):267-267
2008年7月22日02—20时,地处鄂西北的襄樊市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其日降水量突破了自1959年该市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此次暴雨过程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时段集中、持续时间长,给当地农业生产、道路交通等造成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3.
1995年6月30日~7月2日,湘西怀化地区各县连遭暴雨洪涝袭击。过程降水量72小时黔阳以北地区均在150毫米以上,其中辰溪484.3mm,麻阳364.4mm;24小时最大降水量辰溪261.6mm。黔阳213.6mm。此次暴雨洪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33亿元。本文分析此次暴雨灾害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地面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4.
1983年7月30日,我省关中陕南,大部分地区降了一场暴雨。暴雨中心在陕南的安康地区,地处关中西部的武功县,7月30日降雨量达53.3毫米。降水量大、降水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是这次暴雨过程的主要特点。我们利用本站所能获得的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演变特点及暴雨发生的天气条件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以便能够提供暴雨预报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近五年,在陇南地区出现了四次大到暴雨天气。1988年7月1日,全区大雨,武都、礼县达到暴雨。1990年7月5、6日,在成县、徽县、康县和两当连续两日出现暴雨,36小时降水量分别为92毫米、154.2毫米、137.6毫米和144毫米。1990年7月16日,全区大雨,成县、微县达暴雨。上述四次暴雨简称为“7.1”、“7.5”、“7.6”、“7.16”暴雨。云图分析得出:冷锋云系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侧云带中北上的积云团叠加,形成中尺度不稳定对流复合体,是造成陕、甘、  相似文献   

6.
1986年8月9—10日山东省的聊城、济南、泰安、枣庄、济宁、临沂、青岛和烟台八地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影响的地区普遍出现了8—10级的阵风;61个县市降大—暴雨,有两个大暴雨中心,一个在胶南县,降水量为178毫米,另一个在费县,降水量是121毫米。由于这次过程是自西向东先后影响我省的,降水量实际是6小时降水量,所以这次过程是一次明显的雨暴过程;在风雨交加的同时,费县、日照、苍山、平邑和泰山等站降了冰雹,冰雹最大粒径3公分。这次过程的特点是强风,暴雨冰雹同时出现,强度大,影响时间集中持续时间短,强风、暴雨、冰雹三种天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08年7月20-23日湖北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湖北省北部、西部,即襄樊、恩施、宜昌、荆门、随州等地;全省76个气象台站中,共有13站过程雨量≥150.0 mm,35站次暴雨,10站次大暴雨,襄樊22日降水量达293.9 mm,为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强降水造成较大范围的渍涝或洪涝,其中4县市为严重洪涝,7县市为较重洪涝,12县市为一般洪涝,9县市出现了渍涝;部分河流超警戒或汛限水位;最后给出了灾害损失、城市渍涝、山洪、地质灾害和雷击事件的统计数据及暴雨对农业、交通、江河湖库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引言 1988年夏天,我省暴雨频繁,灾害不断。全年29次暴雨中,23次出现在盛夏(7-8月),占79%。降水正距平中心在关中。时间分布比较均匀,除8月后半月为每候一次外,其它均每候2-3次。其中7月多为稳定性降水。8月多为局部强对流暴雨。没有出现持续性的暴雨或大暴雨。所以1988年夏季大江大河比较平稳。但局部性的暴雨,大暴雨比较多,损失也比较大。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四次。8月14日凌晨,  相似文献   

9.
1强对流天气过程2003年4~6月,我省共出现2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1)4月12日08时~13日08时,有17个县市出现了8~11级雷雨大风(资溪风速最大,达30m/s)、冰雹(赣州市冰雹直径最大,达30mm)和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弋阳同时遭到雷雨大风(22m/s)、冰雹(直径12mm)和强降水的袭击。(2)5月6日,全省有15个县市出现了8级以上雷雨大风,有9个站出现了强降水。2强冷空气过程2003年4月1~4日,我省出现了1次强冷空气过程,过程降温幅度达9~11℃。3暴雨过程2003年4~6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12次10站以上的暴雨日,4月10~13日、5月12~17日和6月24~2…  相似文献   

10.
连平县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997年 7月 3~ 5日 ,连平县出现了一次连续性暴雨降水过程 (表 1)。这次暴雨过程总降水量达 2 0 4.4mm。其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阵发性强 ,使不少地方山洪暴发 ,河水猛涨 ,尤其是农经作物和水产损失甚大。部分乡镇因暴雨成灾 ,造成交通、通讯线路中断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高、低空形势 ,结合本站要素 ,分析这次连续暴雨的成因。  表 1  连平 7月 2~ 6日逐日降水量   mm日 期 2 3456降水量 2 2 .956 .84 9.950 .2 2 4 .61 形势分析  纵观环流形势的演变 ,在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中 ,由于切变线和低涡的发展产生了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1974年6月21—22日,福建中部沿海各县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福清、平潭、莆田、仙游、长乐等站36小时内降水量达200—300毫米,福清县高山公社30小时降水量达758.1毫米,约相当前年平均降水量的2/3。在汛期,如此短时间内,降水量之大是沿海各县历史上罕见的(见图1)。 本文采用天气图、雷达回波资料、单站地面及高空资料,以及部分水文站的降水资料。对产生这次暴雨的天气形势,低空西南急流,以及一些中小尺度天  相似文献   

12.
昌吉州大降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吉州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和东南部,是自治区粮食产地之一.大降水,特别是区域性的大降水对农、牧业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例如:1984年6月21-23日,昌吉州东部出现了一场暴雨,木垒、奇台降水量27-50毫米,天池22日降雨120毫米.由暴雨形成的洪水冲毁渠道、农田、道路,造成巨大损失.但这场大范围的降水也使农作物得到了  相似文献   

13.
林敬凡  胡秀英 《气象》1982,8(2):12-13
一、前言 暴雨是河南省灾害性天气之一。1975年8月在我省南部驻马店地区产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更引起气象工作者对暴雨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长历时暴雨是由短历时暴雨积累而成。这里所讲的“短历时暴雨”是指自记降水记录中10分钟内最大降水量≥15.1毫米的暴雨,或称为10分钟暴雨。 暴雨所以能造成灾害,就暴雨本身而言,往往是由于短历时暴雨,特别是短历时强暴雨在同一地方重复出现,导致在24小时内出现数百毫米甚至上千毫  相似文献   

14.
9月22—23日由于受16号台风倒槽和东风波的影响,温、台地区普降暴雨一大暴雨,尤其北雁荡山麓的乐清县,猛降特大暴雨。这次暴雨的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雨量集中。从21日20时到23日20时,48小时内本站雨量达555.1毫米(个别地方达595毫米),其中22日08时至23日08时24小时降水量达474.9毫米;22日18时至(?)日06时12小时内最大雨量为399.3毫米;22日22时至23日04时六小时最大雨量为247.3毫米,23日1时零9分至4时零09分三小时最大雨量为146.0毫米。  相似文献   

15.
1981年5月10日广西出现了一次强暴雨过程,100毫米以上的降水面积达300×20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都安、马山一带,其中4至9时六小时内,都安降水达198.5毫米;最大一小时降水量都安为91毫米,马山为102毫米,分别占过程降水的68%、87%。由于降水高度集中,致使石山、丘陵地区山洪爆发,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10年7月8-13日遵义市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连续性降水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遵义市的东北部,即正安、道真、务川等地;全市14个国家气象观测台站中,共有4站次大暴雨、8站次暴雨,8站次大雨;全市215个乡镇中,有162站次日雨量达暴雨,其中45站次大暴雨;用Pearson-Ⅲ型概率分布对务川气象站1h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任意连续3d最大降水量作历史重现期分析,周围乡镇雨量的历史情况参考务川气象站,认为本次强降水中几项极大值均超过100 a一遇的大暴雨;强降水造成较大范围的渍涝或洪涝;部分河流超警戒或危急水位;给出了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省陕南汉江流域是一个多暴雨区,每年均有暴雨发生,其中造成较大范围灾害的也为数不少.例如1981年8月连续性暴雨使汉江流域的汉中段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1983年7月30日区域性大暴雨使安康地区产生特大洪水,对安康老城造成毁灭性灾害;1990年7月5—9日,汉中地区出现八  相似文献   

18.
临邑县位于德州地区的中心,也是我区雨量和暴雨的中心。德州地区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临邑县,达1174.4mm(1964年);年平均暴雨(日降水量≥50.5毫米)日数也以该县最多,为2.3天。所以我们重点试作临邑单站的晴雨预报和大 —暴雨预报。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风劲  徐良炎 《气象》2006,32(4):78-83
2005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年内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旱情较常年轻;但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一度秋旱明显。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年内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台风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大风冰雹、龙卷风、雷击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损失较严重,总体灾害较常年重,但比上年轻。另外,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和雪灾,年末山东等地出现严重雪灾。全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1989年6月27日至7月4日,浙中的西部地区出现了连续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总雨量都在300毫米以上,尤其是衢州各县均超过了400毫米,最大降水中心位于开化县,达545亳米,为历史同期雨量的一倍以上。在这次连续暴雨过程中,以逐日8时的雨量统计,24小时雨量有4次出现100亳米以上,即4个大暴雨日(表1)。这次过程的雨强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是解放以来所罕见的。兰江遭遇到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洪峰袭击,给我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