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中央气象台、山西省气象台下发的2010年精细化城镇指导预报进行准确率、空报率、漏报率检验,发现:中央台降水指导预报的准确率低于省台指导预报,气温指导预报的准确率高于省台指导预报,建立以省台降水指导预报、中央台气温指导预报为基础的地市级预报业务订正流程。分析省台降水指导预报空报漏报原因,结合本地天气形势及地形特点,建立降水、气温及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并对历史资料进行反查。采用条件概率,将消空率≥80%的预报指标作为消空指标,将预报准确率≥90%的预报指标作为补漏指标,对指导预报建立消空、补漏预报方法,提高市级订正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从适应现代预报业务需求出发,针对中央台、省台2010年指导预报进行检验,并认真分析降水空漏报原因,结合本地天气形势及地形特点,建立降水、气温及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并对历史资料进行反查。采用条件概率将消空率≥80%的预报指标作为消空指标,将预报准确率≥90%的预报指标作为补漏指标,对指导预报建立消空、补漏预报方法,提高市级订正预报准确率。该订正方法在2011年业务应用中预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汪克付 《气象》1994,20(3):47-49
简要介绍了一个与STYS接口的省-市-县配套的市级暴雨综合物理诊断预报自动化系统,即市台根据省台的指导预报信息,启动市台预报系统作出响应,再结合县站单站预报指标,综合判断作出全区预报。  相似文献   

4.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 92 1 0工程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行 ,陕西省气象台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地改善 ,WINDOWS操作系统在省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OS操作系统下开发的“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为了使省台预报方法能够发挥出新的作用 ,在 WINDOWS操作系统下 ,利用 VB开发环境重新编写了“暴雨预报专家系统”。1 编程原理及设计思路1 .1 暴雨预报专家系统是采用经验的方法进行预报统计 ,用 VB软件编写程序。对我省 7、8月份发生的暴雨及大暴雨提前 2 d作出较准确的预报。原理是将预报指标作成准则与当前的天气…  相似文献   

6.
《陕西气象》2020,(陕西汛)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7.
地(市)级气象台利用省台预报制作当地的天气预报,是预报业务体制改革中,三级台站相互配套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陕西盛夏大降水概率预报方法》所提供的预报信息,经对比、试验,提出了一种比较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大降水预报接口.从历史拟合及试用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可作为本市大降水过程定性预报的一种实用方法.一、概率预报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来,对县站是否作长期预报问题有些争论。 有人说,“今后可以充实加强省、地两级的长期预报业务,县站只对大台发布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我是不同意这种主张的,因为县站如果不再制作长期预报,就难以对大台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也就不能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林易  吉廷艳 《贵州气象》2000,24(1):14-18,39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短期气候业务预测效果评估的几种参数,对省气象台和铜仁地区1990~1998年各自预报范围月降水和温度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温度预报优于降水预报,省台降水预报呈下降趋势而温度预报趋势平稳稍上升,铜仁降水逐年较平稳,温度预报上升,省台温度预报优于铜仁。  相似文献   

10.
“简易霜冻预报图”是制作单站六小时预报和发布灾害天气警报的一种“短时有效预报工具”。依据气象站定时观测的温、湿记录结合单站历史资料,应用反查技术,促使气象要素在客观图表上再现的方法制成。从时、空尺度上探讨,是在大台发布霜冻预报条件下进行分析的一种小尺度,在农事关键季节里,配合作物生育期农气指标,它深刻地揭示了地方性小气候的特点而能就地服务。  相似文献   

11.
胡志新 《山西气象》2011,(3):16-18,22
本文依据国家指导预报产品,山西省MOS预报以及MM5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省的温度预报进行集成,通过3种客观预报方法的前期准确率对比,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客观预报方法。系统对3种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集成,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预报指导产品分析、对比平台,为省台预报员提供一种客观的温度预报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人在省台从事天气预报工作近四十年。回顾这些年来,省台的台风预报水平逐年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有大量的“预报准确及时,服务周到满意”的成功事例,但在前进过程中,也曾有过一些失误和不尽人意的经验教训。现把它整理出来,“温故而知新”,可能对今后的工作有些益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省台713雷达数字化图像、数字化展宽云图、农气气候产品等的上网共享、省台客观预报方法套用的自动化、客观指导预报产品的不断增多,使省台预报工作站所能显示的信息大大增多,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它不仅要能显示以前的图形图像产品,而且还须显示文字预报、农气产品、遥感产品、气候公报、数字传真图、气象要素实况等,同时还要能显示客观预报方法套用结果并进行客观预报方法套用.进行预报输入,打印云图节目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准则模糊决策方法,对中央台、省台所作枣庄市24小时最高、最低温度预报和本台的订正预报以及本台MOS预报进行决策,选其中较为准确的预报求取日较差,将日较差进行分级,根据定时气温气候平均值和6小时变量,求出每日08时、14时、20时、02时的气温预报,实际应用的预报效果好于主观预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汛期国家精细化温度指导预报在河南区域的检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国家气象中心2008年6-8月下发的精细化温度指导预报在河南区域的绝对平均误差和分级预报准确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24-96 h预报效果好于120-168 h;各月最低温度的预报效果均好于最高温度;7、8月份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效果好于6月;平原的预报效果好于山区.与河南省气象台温度指导预报结果对比发现:最高气温预报评分普遍比省台低6~13分.最低气温预报评分6月份的0-24 h和24-48 h比省台低2~3分,48-72 h比省台高2分以上;7月份预报评分均比省台高6分以上;8月份预报评分比省台低6分以上.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多准则模糊决策”方法,将我台夏季常用的五种降水预报产品对无雨、小雨、中—大雨、大—暴雨的预报能力及综合预报性能分别作了评价;并以此原理为基础,参照评价结果对五种产品的预报结论进行了综合决策,做出了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17.
一、研制的思路: 根据解释预报的要求,县站解释预报方法只是对上级台的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因此此方法只对市台预报武功有≥5毫米降水解释、消空和进行≥10毫米降水的订正。二、资料的选取和因子的筛选根据市台的分片预报,武功单独为一片,故选取本站1976年至1985年十年资料,由于此方法是进行≥10毫米的降水解释预报,而且是对市台≥5毫米降水进行解释和订正,所以选取的资料是≥5毫米降水,个例为59个,在59个个例中≥10毫米降水样本为34个。因子的选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广西出现1960年以来最强“龙舟水”,但同期南宁市降雨分布不均,暴雨预报空漏报较多。因此,有必要对2022年“龙舟水”期间南宁市暴雨过程的数值模式与实况降水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模式对“龙舟水”暴雨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分析雷达回波、物理量等资料以提高预报员订正技巧。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对暖区或沿海地形的暴雨有一定预报能力,但需注意消空;南宁暴雨漏报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触发机制、高低层系统相互作用和降雨发生机制,空报的原因主要与数值预报的影响系统预报偏差有关;“龙舟水”期间南宁暴雨的雷达回波路径主要有四种,预判回波源地和移动路径对暴雨落区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帮助;“龙舟水”期间南宁市上空不稳定能量及水汽条件较好,应加强触发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气象行业专项GYHY200906011“华北、东北暴雨发生发展特点及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及相关课题研制的“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和“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对2010年-2012年6—8月、2013年6—7月的区域暴雨过程预报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对暴雨预报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中“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空报率较低,“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及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漏报率较低。从暴雨的影响系统来看,两种客观的暴雨预报方法对台风暴雨预报效果最好,副高后部暴雨次之,冷涡暴雨预报误差与前两系统相比稍差些。  相似文献   

20.
管翔  栗毅 《山西气象》2004,(2):8-10
本文介绍了利用“极值剔除”和“逐步消空”方法建立太原机场11月份辐射大雾预报指标集的具体过程,并对得出的预报指标进行回报检验,以证实其在业务中的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