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特殊景观下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的方法较多,单一物化探指标往往不能满足高精度的勘探要求,多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油气有利区,可降低油气勘探成本与勘探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研究了层次分析法与特征值分析法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油气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参考处理人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指标异常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得到物化探指标信息与油气藏的综合关联度,进而圈定油气异常区。对鄂尔多斯盆地内某油气区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圈定的综合油气异常区与已知钻孔控制的油气有利区对应关系良好。该研究对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方法的资料综合分析与解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索了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吉林省双阳地区寻找油气藏的有效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吸附烃(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土壤碳酸盐蚀变(ΔC)等指示的异常,地震油气检测所指示的异常,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能谱及~(218)Po异常,均可在已知油气藏上方获得特定的显示。由此可以建立起综合物化探油气异常模式,应用此异常模式予测了双阳地区的含油气远景区,并随后在此区中的刘3井中获得了高产油气流。本文还应用了模糊综合判别的方法,使多参数综台研究半定量化,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物化探找矿方法面临着新形势下复杂地质条件中找矿的新挑战,单一物化探分析方法很难具有说服力,综合各种地质信息和勘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河南省某矿床的找矿实践,介绍了高精度磁测、X荧光土壤分析和EH4测深等物化探综合分析方法,在工作区内发现了与成矿有关的物化探异常,经查证与地表地质现象吻合较好,说明该综合物化探评价技术方法在该矿床的应用是成功的,显示了其快速、高效和精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汉盆地中-下古生界地震勘探最主要的矛盾在于盐下层地震反射信噪比极低。开展三种野外采集方法试验,即单线高次覆盖和非纵高次覆盖、宽线高次覆盖,资料品质有明显改善;改变处理流程,可以重新处理老资料;利用物化探嵛料进行圈闭综合评价。提出谢家湾构造深部存在油气且保存较好,石炭系亦有含油气可能。多种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应用,是江汉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井中油气化探等多元信息模式识别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井中油气化探快速准确 ,能较好地预测油气并指示钻井剖面的油气显示 ,实现井中油气储层的评价。模式识别技术作为油气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预测的一种方法手段 ,已应用于油气地震勘探和开发。把井中化探与测井、地震、地质多元信息相结合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 ,对油气藏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莺歌海盆地实际地震和井中化探方法试验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说明在区域油气勘探与开发中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井中化探与其他多元信息的综合解释的评价 ,可以提高勘探与开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苏北盆地常规油气资源较为匮乏,非常规领域勘探程度低,综合地震、岩电、试油等资料,利用物化分析、井震多维解释等手段,从烃源岩和储层特征入手,认识到ZJ探区阜宁组二亚段和泰州组二亚段广泛发育2套源储一体式的页岩油藏,油藏整装且资源量丰富;探索形成了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技术体系,从源岩品质、储层品质和工程品质综合评价页岩油藏特征,创新利用"岩、电、震"手段综合识别辉绿岩,精准刻画其空间展布特征,划分3种油藏类型,全过程指导钻井压裂试油,并通过老井复查,实现了页岩油藏纵横向上的全方位突破,4口井/7层获高产油流,初步圈定有利面积70km~2,资源量超亿t,对浙江油田乃至整个大南方非常规资源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地质资料显示,河南方城某勘查区存在岩浆热液型金属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在该区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进行矿产勘查,勘查按“化探初选找矿靶区、物化探槽探筛选出成矿有利地段、物探探测矿体深部特征”的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首先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范围,推断可能为矿致异常。然后依据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为铅锌多金属组合以及测区岩(矿)石物性特征,采用激电中梯法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圈定了3个视极化率异常和4个视电阻率异常,结合勘查区岩(矿)石标本物性特征和化探成矿元素异常强度和变化趋势,推断出1个激电矿致异常,结合槽探工程推断F4构造为含矿构造。继而布置激电测深确定F4构造的产状和下部铅锌矿体的展布形态,最后钻孔施工验证。结果表明,P1铅锌矿体位于勘查区物化探异常套合较好部位,本次在勘查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勘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工作方法可为类似的矿产勘查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方海相发层油气综合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是我国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目前勘探技术和方法不过关是其油气突破的最大障碍。应加强地震、非震物化探技术方法攻关;发展综合勘探和油气综合评价技术;采用合理的勘探程序;重视发展天然气勘探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老资料,进行信息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9.
依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殊的地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首先确定烃类非烃指标组份合理的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然后应用非常规固定化探异常浓度带的技术方法,对林区已知油田和阳区未知区段进行详查评价试验,均取得寻找和圈定评价油气藏的良好效果。实践表明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应用油气化探详查评价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收集、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龙游庙下陈村矿区重点成矿地段开展1:2000地质修测,通过地质、物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方法,了解第四系覆盖区下方庙下断裂的产出状况、含矿构造蚀变带分布以及酸性岩脉群下方可能存在的隐伏斑岩系统,共圈定出成矿潜力较大的物化探综合异常带2处.根据地表土壤Pb、Zn高异常,已知矿化蚀变带分布及矿化分带性,特别是ZK001钻孔勘探显示的5层铅锌矿化体,认为矿区是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本教学研究旨在有效缓解目前宝石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衡的矛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参考钻石内含物的标示方法,设计了典型宝石内含物标准符号;选取适当样品进行内含物的标准化图示并制作成“宝石内含物标准图例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进行试用。研究结果表明,“宝石内含物标准图例卡”能够较清楚展现宝石中内含物的类型以及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对于解决各种宝石内含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明显帮助,对学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在宝石实践教学环节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黄沙坪铅锌矿区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沙坪矿区铅锌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的综合分析,运用矿床成群分布、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可找到类似矿床成矿预测理论,认为该矿床深部-200m以下标高范围内,301、304号隐伏岩体及54号英安斑岩体的深部,围绕岩体接触带有隐伏矿体存在,同时外围的F3断裂带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应用GIS多源信息综合评价找矿方法和技术对南岭中段锡多金属矿产资源相关信息的空间分析找出与锡多金属矿产关系密切的各种变量,建立锡多金属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找矿评价模型,圈定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矿物学发展现状及我国矿物学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善  刘金秋  迟振卿 《地质论评》2016,62(4):970-978
矿物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也深深影响了矿物学本身。本文从多个方面总结了矿物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矿物学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并对矿物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SHS耐火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冶金行业普遍存在工业窑炉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对局部损毁的修补,以及整体浇注料、捣打料的烧结程度低、强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用传统方法均难以解决;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是有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工艺方法。把SHS方法应用于耐火材料的制造,特别是用于传统工艺难以解决的部位,因其制备工艺简单、烧结速度快且产品性能优良,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7]。下面就SHS耐火材料的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作一系统论述。1 SHS耐火材料的应用现状  在SHS耐火材料研究和应…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小平  张丙珍  韩明 《地下水》2008,30(4):117-118
污水厂污泥是城市综合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浓缩,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方式及其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兴文式喀斯特"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地质公园的广泛关注。回顾以往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集中在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兴文喀斯特的研究则转向旅游资源类型、价值评价、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地质公园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具体数字阐明了吉林省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区域成矿特征与找矿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时跟踪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找矿成果,经调研与论证将其列为国家级成矿带。该成矿带夹持于华北和扬子地块间,存在新元古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等6类重要沉积成矿建造,裂谷、区域隆起、深大断裂、剪切带等构造控矿特征突出,新元古代和燕山期两次岩浆作用成矿意义大,变质成矿作用强。矿床主要受矿源建造、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岩相古地理、后生改造等因素制约,空间上有"北西西成带,北东东成行"和多种共生分布规律,时间上存在燕山等5个成矿高峰期。预期金、银、铜、铅、锌、钼等主攻矿种的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区域地质、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和高精度磁测等方面对色药异常区的铜找矿前景进行初步分析。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编制异常图,发现区内Mo、Cu、Bi、Pb、Zn、Sb、Sn、W、Ag、Hg等元素均有不同规模的异常,且Mo、Cu异常规模较大。通过高精度磁测结果显示区内有3个磁异常,已知铜矿化点均位于磁异常附近。通过土壤测量数据研究元素间的组合关系,推断区内可能的矿床类型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并对区内已发现的1号铜矿化点进行重点研究,表明区内寻找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