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许焕斌 《气象》1981,7(3):42-45
雹云是一种能产生降雹现象的强对流云。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它常常在初夏或早秋农作物生长或收获的关键时期降临。我国每年平均有二千多万亩农田遭到冰雹袭击,常会使丰收在望的庄稼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人们在甚至对雹云还没有系统的科学了解之前,就已经试图制止冰雹了。 防雹活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国和世界不少地区都曾用炮击雹云的方法来“防雹”。在实际作业中逐渐体会到有效的防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了解具体的雹云物理过程。所以,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到雹云物理上来,现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已展现出来。进一步的任务是弄清这些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昔阳地区冰雹云形成过程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昔阳地区冰雹云形成进行了个例分析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冰雹云形成演变常有发生、跃增、酝酿、降雹和消亡五个阶段。云体并合是雹云出现跃增的重要成因之一;较强回波伸入低温区是成雹的重要条件。文章指出,雹云形成常有“酝酿期”存在,它对雹云识别和人工防雹都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和常规资料,对2011 年4 月17 日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流场和回波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结果:该雹暴是在条件性不稳定和垂直风切变较大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右移风暴。雹云初生发展阶段,垂直剖面显示逐渐形成有组织化的斜上升气流促进雹云发展。成熟降雹阶段,雹云内形成一支强的斜上升气流和深厚的中气旋,主上升气流对应雹云的弱回波区。雹云维持典型的弱回波区—悬挂回波—回波墙特征结构。根据雷达径向速度和雹云移速订正得出的“零线”演变发现,随着雹云的发展,“零线”逐渐向悬挂回波靠近,并穿过悬挂回波,“零线”的走向为上翘式,附近“穴道”的汇集力较强,有利于降雹。通过对“零线”位置的判断可分析有利成雹的区域。根据高低空两层强回波的水平错位,利用两高度强中心连线所作剖面能快速准确得出特征剖面,并将0℃ 层以上6 km 高度处降雹潜势达到100%的45 dBZ 的区域识别为成雹区,与降雹实况对比发现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徐乃璋  王昂生 《气象》1976,2(6):24-25
正确判断云体是冰雹云还是雷雨云,这是进行人工防雹作业的重要依据。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的防雹抗灾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根据雹云的声、光、雷电、降水和移动等宏观特征,用耳听目测来识别雹云,并用许多生动的谚语形象地指出冰雹云的特征。例如冰雹云多“拉磨雷”、“蜂子朝王声”;“横闪多雹”;“黄云黑边子,必定下雹子”,“黑云尾,黄云头,雹子打死羊和牛”;“雹走老路”、“雹打一条线”以及雹云光象异常等等。这在人工防雹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地点:永登、天祝防雹基地。(二)雹云与防雹作业:(1)7月16日13时左右在马牙山一带有积雨云形成,并向东南方向移动。13:40:打柴沟炮点向积雨云炮击87发;深沟炮点炮击36发。13:45:打柴沟测站闻雷声。13:48:由雷达探测,距石板湾炮点约8公里的友谊附近雹云顶高达9900公尺。  相似文献   

6.
李桂华  金少华 《气象》2005,31(5):17-20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在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对比后,根据低纬高原地形及气候特点,通过适当增加参数,构造完成低纬高原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以此进行雹云识别,准确率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桂华  金少华 《高原气象》2005,24(2):280-284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在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对比后,根据低纬高原地形及气候特点,通过适当增加参数,构造完成低纬高原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以此进行雹云识别,准确率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个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把单参数不相容的雹元识别问题化为相容的多参数的雹元识别问题,通过构造雹云和雷雨云的经典域和节域物元矩工计算相关关联度的大小进行雹云识别。川南地区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用于川西南地区雹云识别结果正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逐步消空法在雹云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用天气型、对流参数、雷达回波参数作雹云识别因子,采用逐步消空法找出雹云识别指标集合以及对雹云进行识别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李祚泳  蔺雷  邓新民 《高原气象》2001,20(2):197-201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通过构造雹云和雷雨云两类样本的经典物无降节域物元,根据计算出的待识别云体与两类样本云体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进行雹云识别。该方法用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结果的正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贵州省三维闪电监测网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对贵州省中西部地区13次冰雹天气过程中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雹暴整个生命史内主要以负地闪为主,且伴随强降水。冰雹云发展阶段,降雹区域闪电频次增加明显,降雹前闪电频次变化均出现“跃增”,部分降雹点出现闪电频次二次跃增;冰雹云消散阶段,闪电频次显著减少。冰雹云总闪、正闪均高于雷雨云,5 min闪电频数大于16次且闪电频次上升度大于12次/5 min可作为识别冰雹云的参考指标。另外,降雹落区与闪电密度中心区域较为吻合,闪电密度中心位置略偏降雹位置之前,闪电逐时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方向。以上这些特征可以为冰雹识别、冰雹短时预警预报及人工防雹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冰雹云概念模型指标,对强对流单体进行雹云或雷雨云识别,并对识别的雹云进行降雹直径的预测,可直接应用于防雹作业和判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欧洲识别冰雹云的Y模式、Y值分布图以及区域降雹分布图的绘制。结合玛纳斯河流域一次强降雹过程的观测资料,研究和探讨了利用Y值分布图或区域降雹分布图,在识别雹云、指挥防雹作业、评估防雹效果以及研究雹云的降雹特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防雹,首先必须准确地识别雹云。现介绍一些识别冰雹云的经验,概括如下:1、声:冰雹云雷声沉闷而延续不断,即“拉磨雷”。群众民谚有:“拉磨雷有冷子”。“不怕硬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2、色:冰雹云的特征是,云体翻滚剧烈,起先顶白底黑,以后云中呈现红色,后转为白、黑、红的乱纹云丝,云边呈土黄色。  相似文献   

15.
杨贤茂 《气象》1979,5(3):34-35
我们根据设置在建阳的3cm雷达近几年来所观测到的雹云回波,对照地面降雹实况,就闽北地区雹云回波的特征做了初步的归纳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达到进一步提高识别冰雹云回波的能力。 一、雹云回波的水平剖面特征 分析雹云回波的水平剖面图象,发现降雹部位对应着的回波均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结构特征,其中常观测到的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6.
张其林 《气象》1980,6(5):24-24
根据云的特征去识别雹云,是群众在人工防雹作业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拉磨雷、雹子锤”,“闷雷带横闪、雹子大如碗”等谚语,说明了低沉而连续不断的雷声,频繁而多为横向的闪电,是雹云的主要宏观特征。雷声沉闷连续,实际上是闪电频次多的一个标志。国内已有不少单位观测记录雷雨云的闪电频次,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气象》1977,3(8):19-19
我县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看天防雹经验,如在预测冰雹方面的有:早上太阳出山有“绿阴绿霞”则下午有雹;“云打架”有雹;“拉磨雷”有雹;“蜂子朝王声”有雹;“云黄”有雹等等。这些经验在群众性防雹工作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国森 《气象》1981,7(10):29-31
天气雷达是当前探测雹云的有效工具之一。近年来,各地广泛利用这种工具观测雹云的演变规律和垂直剖面结构,积累了不少有关雹云回波特征的资料。它对于准确识别雹云,深入研究雹云和有效影响雹云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虽然,3厘米雷达主要缺点是在暴雨中被强烈吸收而引起的回波失真和难以确定各参数的误差。但是,我们这些年利用711天气雷达观测雹云的结果表明,距离适中的雹云回波资料可以部分地揭示出云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刘书华 《贵州气象》1997,21(2):28-29
通过对六盘水市1994-1996年15个强对流云的多因子综合识别法,找出了六盘水市识别雹云的指标。另外,该系统还有如下功能:预测雹云移动径、文件删出、指挥高炮作业,防区作物显示、文字地图叠加等。  相似文献   

20.
用能量分析方法识别冰雹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GMS TBB遥感资料和湿-比有效能量方法分析了1998年巴盟地区9次降雹过程,认为:(1)云顶温度及其水平梯度是识别冰雹云的重要参量,云顶温度低于-25℃才可能出现有灾冰雹,预报区云顶温度水平梯度大于50℃/50km才可能出现重雹灾;(2)冰雹云生成前低层是高能舌,而中高层低能中心和负能量平流中心位于其北或西北方;(3)有雹无灾冰雹云生成前低层没有高能舌,在降雹区西北方450km以内也没有中高层低能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