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984年7月22日,在天祝县打柴沟发生了一次较强的降雹过程。这次过程降雹强度大、而积广,降雹经过地带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仅一个乡的受灾面积就达5412亩,其中2690亩绝收。这次过程由于地形遮挡,  相似文献   

2.
为了支援农业生产建设,国务院、中央军委于一九八○年十月一日发了40号文件:将部分城市工厂民兵“三·七”高炮无偿的调拨给各省(区)搞人工消雹、降雨之用。为了尽快熟悉、掌握“三·七”高炮的性能,区人民政府人工降雨办公室于1981年12月13日到24日,在南宁地区扶绥县举办了全区人工降雨、消雹“三·七”高炮炮长第一期学习班。  相似文献   

3.
晋中市人工防雹减灾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玉清  刘晋  陈红萍  岳福豹 《气象》2004,30(2):39-41
利用雷达探测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 ,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 ,对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预报 ,并计算多单体任意雹云核心部位的覆盖面积 ,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炮点 ,经过极坐标和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 ,确定雹云相对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各炮点的准确位置 ,并对各炮点不同弹型的弹道方程进行连续模拟和分析计算 ,最终确定在炮控范围内的雹云体内弹着点的准确位置 ,并通过计算云中含水量、零度层高度、云体体积 ,准确得出各个炮点的射击诸元 (射击仰角、方位、扇面和射击剂量等 ) ,通过通讯网络 ,通知各有关炮点实施作业  相似文献   

4.
我们研制了一种闪电光波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闪电光波信息,可以判断有无降雹的可能。遥感元件为光电倍增管,由倍增器把光脉冲转变成电脉冲信号,最后借助心电图计作为快速记录器,把光脉冲信号用模拟信号显示出来。 1979年9月9日至10月16日,我们在云南鹤庆县(多雹区)实践中检验,该仪器方向性好,抗干扰强,稳定可靠。接收的距离约为二十公里,在白天可探测到人眼看不见的闪光(紫光部分)的光波信号。我们接收到积雨云中闪电光波信息可以分为三种: 1.非降雹云——即一般积雨云中的闪电光波  相似文献   

5.
杨德生 《气象》1977,3(9):15-15
目前群众性的人工防雹试验,多用炮击。但是,只有正确识别雹云,才能为指导炮击提供依据。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识别雹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看风向 “有雹无风,冰雹稀松”,“雹前风头乱”。下雹前一般都出现大风,风向常变化180°,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3,(5):1-12
目前雹洪预报中比较困难的是暴雨中心和强降雹区位置的预报,为了摸索这方面的预报办法,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我们在调查甘肃冰雹活动规律时,群众普遍反映“云接亲”(即几块积云、积雨云合并)的地区常降  相似文献   

7.
雷达识别雹云指标和防雹作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711数字化雷达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得到雷达识别雹云的各项参数指标,结合当时的情况,提出防雹作业方法,根据这些参数指标自动识别冰雹云,利用雹云观测资料估算雹云所在位置及雹源含水量,从而得出应该作业的炮点和炮点作业时的仰角。方位角、用弹量,并研制了防雹作业实时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8.
积雨云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一)微物理模式   总被引:34,自引:11,他引:34  
胡志晋  何观芳 《气象学报》1987,45(4):467-484
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积雨云参数化微物理模式,推导了26种主要微物理过程中水汽、云滴比水量和冰晶、雨滴、霰、雹的群体比水量和比浓度的转化率,它们包括凝结(凝华)、蒸发、粒子间的碰并(撞冻)、冰晶核化、繁生、冻结、融化、云—雨、冰—霰、霰—雹的自动转化以及雹的干湿增长等。  相似文献   

9.
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郧西县17个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点1979-2001年的统计报表资料,统计分析了人工增雨(消雹)作业时的云状、云量、云向,作业时间、耗弹量等参数。结果表明:积雨云最适合于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云量以2-4成(较为开阔的作业点云量为3-6成)为宜,在5-9月份特别是7-8月份(一天中以15-21时)进行作业效果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消雹的适宜耗弹量分别在30发以内和50发左右。  相似文献   

10.
雷雨 《气象》1975,1(4):2-2
早先一般认为,中纬度地区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云顶高度约为十二、三公里,个别的更高一些。近年来测雨雷达对积雨云观测,发现积雨云的回波顶高常常超过十二、三公里。北京地区出现降雹的积雨云,回波顶高平均在十三公里以上,夏季出现在副高边缘的雷雨云,地面虽不出现  相似文献   

11.
宓建业  吴新 《贵州气象》1995,19(4):22-24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雷达资料,得出毕节地区降雹带的平均宽度。用降雹带的宽度和炮点保护范围,计算出保护区的可能降雹面积,这对掌握降雹的基本规律和研究防雹效果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炮击陆龙卷     
1975年7月25日,在辽宁省西部丘陵山地的林西县出现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25日17时30分,强大雹云自北而南向林西县城南约15公里(直线距离)的消雹试验点移来。17时50分开始消雹试验,用三七高炮向西、北方对雹云进行扇形轰击。18时05分,在两门高炮继续轰击雹云的同时,突然在炮位的正东方约5公里处出现一股强大的陆龙卷,上粗下细的漏斗形灰色云柱由积雨云底直伸到地平线附近(由于有小丘遮挡,看不到龙卷是否及地,事后调查也未发现龙卷  相似文献   

13.
1982年7月13日一飑线回波带的一个单体,下落了小冰雹,地面三个取样点在21时48分(北京时)同时收集到了小冰雹样品。取样时刻的PPI和RHI雷达回波见图1。该图中标记A、B、C分别表示三个取样点的位置,总共取到的雹粒数见表1。由表可见,冰雹外形以锥形居多数(C点除外)。由切片得知,粒径和雹胚大小以B点的最大,A点最小,三个点的雹胚回波单体的右侧(A点)占45%,至回波左侧(C点)时增大为89%。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效的积雨云预报的方法不同,因此把积雨云的预报按照下列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是适当的: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 2.积雨云的短时预报, 3.积雨云的可能性(潜势)预报。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位置、强度) 最为实用的掌握积雨云实况的手段是雷达观测。使用雷达不仅能够及时地观测积雨云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我县群众防雹经验可以概括为“避、防、抗、消”四个字,最有效的是人工消雹。根据旬邑县冰雹发生规律,自1989年起,我们沿东北西南方向50km范围内共设8个炮点,每点设“三七”高炮一门,专门炮手1名,副炮手3名。各点从5月1日至9月底开展工作,收听天气预报和高炮的维修保养,进行人工消雹。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天津WSR-81S雷达体积扫描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资料对2000年8月2日天津市武清区进行的一次雹云高炮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作业后从地面降水实况资料上看,在作业炮点的上游出现了大降水中心,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可以改变自然降水的原始分布,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利用降水时段的雷达体积扫描资料分析表明:循环往复的爆炸作业使雷达回波的强度减弱、高度降低、移动速度减慢。由于迎着雹云的移动方向作业,造成上游地区降水较大,大于45 dBz的强回波滞留在作业炮点的上游。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0—2017年威宁县37个炮站收集的降雹资料,以降雹次数和灾情资料等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软件,分析威宁县近8 a的降雹资料,得到威宁县冰雹落点概率分布图。研究发现:①威宁当地气候、农作物种植时间与冰雹成灾次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②冰雹落点受炮站布局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以雪山镇为中心区的南北走向的一条多雹带,县内多局地单点性降雹。③通过利用威宁县降雹概率分布图,可以为防雹作业指挥和冰雹自动化观测设备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闪电监测系统限制,已有研究多局限于强对流天气的地闪(cloud-to-ground lightning,CG)活动特征。本文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观测等资料对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雹天气过程的全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发生前,闪电活动主要分布在对流系统的后部,闪电数较少,且以负地闪活动为主;降雹期间,闪电频数显著增加,云闪(intracloud lightning,IC)及正地闪活动明显加强,该阶段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对流系统强回波中心及其前部雷达反射率因子梯度较大的区域;降雹结束之后,强回波中心基本移出北京,北京范围内的闪电频数明显减少。正闪比例在降雹发生前逐渐增大,在降雹期间稳定维持在较大值,降雹结束后迅速减小;云闪比(云闪频数/总闪频数)表现为降雹发生前和降雹结束后逐渐增大趋势,在降雹期间基本维持稳定少变。闪电的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5—50 kA之间,20 kA以下的低雷电流强度的云闪和地闪多发生在降雹期间及降雹结束后,而20 kA以上的高雷电流强度的云闪和地闪在降雹发生前占有很大比例,小于5 kA的云闪在大雹发生期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地闪。降雹发生前及降雹结束后云闪发生高度在2-6 km,降雹期间有所抬升,约为2-8km。闪电频数峰值超前于降水峰值5-20 min。  相似文献   

19.
隐蔽在层云、浓雾和雨层云中的积雨云,在未出现雷暴之前是很不容易观测准确的,尤其在夜间,观测更为困难. 空军《气象学教程》一分册上指出:“积雨云在天边是容易分辨的,但当大块积雨云遮盖全天时,由于无法看到云的侧面和顶部,往往容易与雨层云相混淆.这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区别:(1)积雨云有雷电现象,雨层云没有;(2)积雨云的降水是阵性的,雨层云的降水是连续性的;(3)积雨云底常呈悬球状,有明显的起伏,雨层云则由于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防雹作业方法主要偏重射击方法的运用,却没有解决防雹炮弹弹丸能否进入云的有效部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算出炮的射程Sg和雹云距离Sc(强中心距离)。文章介绍一种利用光声原理估算高炮射程及雹云距离的简便实用方法,并利用这两个参数,对传统的作业方法进行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