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建造自己的太空卫星导航网——“地区导航卫星系统”,它将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2.
印度卫星导航系统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印度GPS辅助的GEO增强导航系统(GAGAN)和印度自主建设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详细介绍了其系统组成、最新测试结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3.
印度未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印度空间研究机构宣布,印度计划建造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性导航系统。期望在未来5-6年时间完成的印度区域性导航系统将由七个或八个卫星,以及相应的地面设施组成。印度空间研究机构早就对供印度航空当局使用的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进行研  相似文献   

4.
印度空间研究机构宣布,印度计划建造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性导航系统。期望在未来5—6年时间完成的印度区域性导航系统将由七个或八个卫星,以及相应的地面设施组成。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与印度于2004年达成的协议草案目前得到了俄罗斯议会的批准,并由普京总统签署命令。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使用印度的助推器发射俄罗斯GLONASS-M卫星、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制新一代GLONASS卫星。  相似文献   

6.
《印度时报》网站3月28日报道称,印度朝着建立一个可替代美国GPS的卫星导航系统又迈出了一步,28日将IRNSS(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D卫星送入轨道。这是7颗IRNSS卫星中的第四颗,它们将形成一个导航卫星网络。C-27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27)下午5点29分从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并在飞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2014,(4):87-87
据印度媒体6月30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当天成功发射了一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5颗外国商业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8.
汪凌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4):51-53,58
近10年来,印度在遥感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具有中、高分辨率相结合的测绘卫星体系,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国家。本文首先回顾了印度遥感卫星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近期成功发射的测绘卫星-1号的主要技术参数、测绘数据产品生产系统的组成以及测绘数据产品的种类。最后简述了印度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斗三号(BDS-3)不同类型卫星对北斗二号(BDS-2)伪距单点定位性能的影响,基于iGMAS机构发布的跟踪站实测数据,分析了BDS-3地球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中圆轨道(MEO)、全部BDS-3卫星对BDS-2卫星可见数、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以及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经研究发现,BDS-3不同卫星对BDS-2卫星可见数、卫星空间几何结构以及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提升程度不同,MEO卫星的提升程度优于IGSO卫星和GEO卫星,三种类型卫星对BDS-2定位性能提升量之和与全部BDS-3卫星对BDS-2定位性能提升量相当.   相似文献   

10.
联合绝对重力和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重力多年观测数据,获得了青藏高原多个基准站区域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绝对重力呈明显的负变化,绝对重力和卫星重力的时变系统差也呈较一致的负值,鼎新(DXIN)、德令哈(DLHA)、西宁(XNIN)、拉萨(LHAS)和仲巴(XZZB)5个基准站的区域地壳垂直形变呈明显的隆升状态,即拉萨块体、祁连块体和阿拉善块体处于地壳隆升状态,隆升速率分别约为2.01±0.15 mm/a、1.88±0.19mm/a、1.91±0.10 mm/a。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双向挤压下,青藏高原的地壳在不断的隆升与增厚,平均隆升速率约为1.94±0.17 mm/a,平均增厚速率约为2.35±3.30 mm/a。  相似文献   

11.
卫星重力测量是当前探测全球一致、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的高效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in high-low mode, SST-hl)、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in low-low mode, SST-ll)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satellite gravity gradiometry,SGG)。系统总结了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包括SST-hl、SST-ll和SGG及多模式组合)反演地球重力场的主要方法,评述了利用挑战性小卫星有效载荷(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CHAMP)、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 GRACE继任者(GRACE follow-on, GRACE -FO)和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索器(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 GOCE)卫星重力数据构建静态和时变重力场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以期对未来的地球重力场研究及其地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卫星重力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继德国“挑战小卫星有效载荷及地球科学探索卫星”(CHAMP)和美欧合作的“地球重力场恢复和气候探索卫星”(GRACE)之后,欧洲航天局又于2009年3月发射了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本文概要介绍了GOCE卫星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卫星载荷及卫星的科学应用情况,分析了国际上卫星重力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GEO卫星对全球中圆地球轨道(MEO)星座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影响,本文利用MGEX站点连续7天的观测数据,将BDS GEO卫星和MEO卫星进行组合,对可见卫星数,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MEO卫星中加入GEO卫星可以得到更好的空间几何构型,两者的定位精度相当;GEO卫星和MEO卫星组合可以缩短收敛时间,在MEO卫星定位较差时,加入GEO卫星可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的建立、维护与发展,卫星测高、卫星重力等的发展及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卫星多普勒定轨定位(Doppler Orbitography by Radiopositioning Integrated on Satellite,DORIS)的融合应用,海洋测绘和室内定位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地测量学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应用及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星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分析其对北斗三号(BDS-3)定位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MGEX跟踪站实测数据,分析了GEO卫星对BDS-3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经研究发现,GEO卫星能有效改善BDS-3卫星可见数与卫星空间几何构型,能有效提升BDS-3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北斗二号(BDS-2)/BDS-3 GEO卫星使BDS-3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提升量优于任一单系统GEO卫星,GEO卫星对BDS-3伪距单点定位水平向定位精度提升在30%以内,对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升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6.
《全球定位系统》2008,33(5):57-57
连续第五年欧洲卫星导航竞赛(ESNC)——(以前称之为伽利略大师)一直在寻找卫星导航应用方面最好的创见。  相似文献   

17.
系统服务性能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在分析可见性、几何精度因子等系统服务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图形显示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实现了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软件。重点针对现阶段基本星座下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与GPS兼容后在中国地区测量精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精密星历的内插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定位数据处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内插的精度也直接影响着定位精度.本文综合滑动式插值理论与傅里叶级数算法,通过采用不同阶数的傅里叶级数和9阶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内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中圆轨道(MEO)卫星精密星历,来分析傅里叶级数插值在BDS精密星历内插中的插值效果.实验表明,不同阶数,傅里叶级数内插效果不同.其中,采用3阶傅里叶级数GEO卫星与IGSO卫星精密星历内插精度最高,达到毫米级精度,MEO卫星在采用4阶傅里叶级数时内插精度最高,达到厘米级精度.对比两种不同内插算法,9阶切比雪夫拟合更适用于GEO卫星与IGSO卫星,而MEO卫星使用傅里叶级数插值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同步地球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s,GEO)卫星、中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s,IGSO)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均存在伪距偏差,该伪距偏差的存在对精密定位的研究及其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北斗IGSO和MEO卫星的伪距偏差与高度角和频率相关的误差特性,本文分析了测站数目及分布,以及观测时长对建模的影响,选择18个测站2015年全年的数据作为MEO卫星的建模数据,其中可以连续观测到全弧段IGSO卫星的4个测站用于IGSO卫星的建模,采用加权分段线性拟合联合抗差估计的方法建立了北斗卫星伪距偏差改正模型。模型改正后,北斗IGSO和MEO卫星的伪距偏差得到明显的削弱,相比于传统的伪距偏差改正模型,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3):66-66
各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单位: 为推动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繁荣发展,我国自2010年开始设立“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省、部级奖),现开展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推荐评选工作。相关内容及事项见网站(www.gps.org.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