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针对数字测震台站地震观测资料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特殊需求,确保山西省测震台站通信传输信道畅通,提出了利用3G网络实现以SDH光纤传输为主、无线3G为辅的双链路备份传输方案。重点介绍该传输方案的原理和实施方法,进行3G路由器并网接入及省台网中心LNS服务器增加PPTP服务的设计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3G无线VPDN网络可以实现省内SDH专线通信传输信道备份。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广东省数字强震观测台网建成一批强震动台站,台站采用中国移动GPRS无线传输,台站使用的数据采集器只能支持RS232串口数据接口;当前GPRS传输速率慢,个别地方出现GPRS数据业务不能使用,针对GPRS数据传输问题及数据采集器RS232串口数据接口的局限性,作者利用基于3G/4G网络工业无线路由器解决了当前数据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四川省数字测震台网在接入SDH光纤通信台站时的运行情况,分析现阶段地震台站备用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光纤通信台站基于3G/4G无线通信在线式备份链路设想和系统解决方案,以提高台站数据运行率。  相似文献   

4.
依托“中国地震数据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建立了以十三陵地震中心台为前兆台网部,8个无人值守的前兆台站为一体的前兆观测系统。 这套系统利用中国联通的CDMA 1X网络将台站接入到Internet网络,并利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在Internet网络上开辟一条安全、 稳定传输隧道,实现了前兆台站、 观测设备与十三陵前兆台网部的信息集成。 文中以十三陵地震前兆观测系统为例,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CDMA 1X 无线网络和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实现前兆观测系统信息集成。 十三陵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证明,利用CDMA 1X +VPN技术的前兆观测系统组网模式可以做到投资少、 见效快、传输可靠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十五”网络项目中测震台站CDMA数据传输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从台站数据的采集到数据传输,台网中心数据的接收与实时处理,全部建立在网络化的平台上.因此,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本文从CDMA数据传输方式的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数字地震项目建设过程中测震台网试运行的数据特点,研究表明:测震台站CDMA数据传输模式的连续率较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震数据的传输应尽量采用专用信道.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数据采集器网络通讯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九五”数字化改造,地震前兆台站的数据通信基本上采用有线信道实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地震台站的数据通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改造,不仅精度有了提高,而且也支持网络通讯和一些常用的服务。通过网络,仪器作为一个服务器可以通过多种客户端软件进行访问。并对高精度数据采集器实现网络通讯进行了介绍,展示了通过多种客户端访问仪器、传输前兆数据、监控仪器状态和跟踪实时产出数据等等。希望这些试验能够为网络通讯技术在地震前兆仪器中的使用摸索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劳谦  李敬  卢子晋 《华南地震》2012,(3):102-106
在波密县地震观测站建设项目中,我们采用了无线局域网为主,3G网络为辅的双线路方式传输地震观测数据。经一年半的运行实践,证明这种组网方式在有效降低通信费用的同时,能保证数据的连续传输。  相似文献   

8.
针对野外地震勘探施工环境复杂,对无线地震仪数据传输与监控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在介绍Wi-Fi AdHoc无线通信模式的技术特点和组网原理以及4G通信网络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Wi-Fi AdHoc技术的组网方便灵活、低成本、数据传输率高和4G网络设施强大、通信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设计出Wi-Fi模块与4G通信模块相结合的低功耗无线监测传输方案,通过4G网络定位监测技术,提高了无线地震仪野外施工效率,使无线地震仪野外施工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雅安芦山7.0级强烈地震灾情上报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灾情采集PDA及灾情汇集处理接收系统在地震应急期间发挥的作用,由于灾情采集PDA通信方式是通过电信的CDMA数据业务网络上报的,在四川局部地区如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网络业务覆盖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当一个破坏性地震发生以后,造成数据通信的困难,尤其是在大震后地震灾区部分通信遭到破坏时,使得灾情采集PDA采集的灾情信息很难正常上报。若能够将灾情采集PDA通信方式升级为基于卫星与地面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弥补大震后地面通信遭到破坏影响后PDA上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CDMA2000 1x系统通信容量大,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传输质量好、保密性强、掉线率低、覆盖广等特点,适于对译码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传输业务。采用CDMA2000 1x系统实时传输地震监测信号具有丢包率低、电台发射功率小、总干扰电平低、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较高的特点,符合地震信号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