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是在规划与国土的业务基础上,以规划国土的"一张图"为数据中心,将地块作为基本单元,按项目唯一编号进行追加式串联管理。通过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业务构建全流程空间地块信息与政务审批流程的一体化作业模式,以及建立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国土全流程管理关联树。平台提供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维护手段,为信息共享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监测预警、共享服务全链条提供信息化支撑,是实现“多规合一”、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广东省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全省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通用、上下贯通、横向连通的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支撑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空间治理网络化、规划实施监管智能化,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和智慧规划实施监管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规划服务”新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提升空间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国家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制度。现有基于关系型数据的用途管制信息管理和利用方式,已难以满足其全域、全要素、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面向用途管制的时序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和流程,提出了时序图谱链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空间单元和各管理环节信息的技术方法,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全周期监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业务流程复杂、过程跟踪困难、监管技术薄弱、辅助决策欠缺等问题,本文采用3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多媒体视频无线网关技术、工作流定制技术,重点突破了多方位于一体的实时监控、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以及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决策与辅助支持模型及技术难题,建立了基于3S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对村镇建设用地项目建前、建中、建后进行全过程监管,并针对再开发业务中的规划与现状对比、宗地占用及基准地价分析、潜力评价等需求,提供了空间决策及辅助支持,以实现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全过程、全业务类型的数字化管理及空间决策支持,促进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健康、规范、有序、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管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不及时等问题,本文提出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核心,结合移动应用与Web应用形成一套以闭合、完整的数据回路为体系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核查与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并实现该系统的技术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调查、采集、处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的信息化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当前建设用地项目管理中信息关联较弱、管理协同困难、监管缺乏智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图谱技术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编码串联土地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数据,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互联互通,并将该体系应用于“一码管地”平台,提高了用地项目审批、监管工作的智能性和时效性,说明基于数据图谱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GIS作为空间数据分析、管理的重要工具,需要有更深入的应用和改变。据此,分析了基于大数据框架构建分布式存储集群,利用GIS大数据建设国有建设用地批、供、用动态监管系统的具体思路,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功能,探讨了存储国土建设用地监管中多源数据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通过空地协同化数据采集更新方案。利用无人机航拍解决数据更新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大数据的批后分析与监管方法,最后以本系统在宿迁国土部门的试点为例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后监管是国土部门创新工作新机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与新机制相配套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成为保障机制运行,推动工作不断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通知》强调,对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等有关情况实行全面监管、全程监督,构建统一的网络监管平台。本文在分析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海量数据访问、时态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库引擎和网络发布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9.
构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工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中出现了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常有发生。建设用地审批是国土部门审批业务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建设用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往往会出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强调对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等有关情况实行全面监管。本文重点讨论“批、供、用、查”四个环节的监管机制,通过确定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对象、主体、内容和运行方式,构建一套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工作机制,以求迈出土地管理批后监管的第一步,也作为构建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对建设用地进行全面全程监管,实现监管过程中跨部门、跨业务的有效协作,全面实时准确的获取建设用地监管所需要的各类数据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用地监管体系课题通过研究建设用地三级联动技术,基于ELT等技术实现了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和土地登记数据在省厅数据中心的完全汇聚,为建设用地数字化监管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全面研究东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机制,深入分析建设用地监管业务需求,以Oracle11g作为数据库存储、Arc GIS Server10.1作为地图服务器、Html5作为展示平台、VisualStudio2010进行系统二次开发,构建东莞市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为东莞市建设用地"数据采集、监测分析、服务调控"搭建监测监管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2.
德宏州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省德宏州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机制复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分析(RDA)的驱动力研究方法。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各乡镇建设用地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以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作为潜在的驱动因子,利用RDA方法对驱动因子进行约束性排序,分析得出人口和经济因素是主要驱动因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乡镇,建设用地相对面积较大,并且建设用地更趋向于聚集。此外,自然因素、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也与人口和经济因素有联动作用,驱动国土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形成。提出新的驱动力分析方法,一方面探讨冗余分析方法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驱动力分析中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为云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深化应用提供典型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土部门土地监管业务越发要求科学化和精细化。为了能够根据国土业务规则对监控视频进行解读,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该系统接入移动"千里眼"平台摄像头信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优化布局塔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结合各类国土业务数据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研判,实现了土地利用状态的多自由度实时动态视频信息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对于"智慧国土"项目中的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出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定义后,简要介绍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在研究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业务的基础上,借鉴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方法,建立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成果推介     
正"基于地理实体的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由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常州市测绘院联合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江苏省测绘研究所实施。项目以建设用地为载体,通过实体编码、字段关联、空间关联等,建立了面向管理的全要素、全过程建设用地地理实体模型,提出并创建了建设用地编、批、供、建、验、登、查全业务和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了业务链与数据链双向融合,研发了以建设用地为主的自然资源地理实体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面向建设用地管理的"一码+"二、三维一体化移动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呈现由1990—2010年的加速增强到2010—2020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近30年人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2%,人工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自然生态用地大面积减少。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开发区内的人工建设用地仍持续增长,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农业用地面积由增长转向小幅减少,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对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内蒙古”目标愿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土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土资源数据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土资源大数据,并且成为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本文基于大数据的背景,以浙江省A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一张图"构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利用数据库管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构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统筹整合海量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及服务系统,提供国土综合监管及业务专题服务,推进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推动多级部门联动审批,加强大数据、大规划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土地市场各类业务,研究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体系,提出了建立全流程、全口径监管思路。从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完整、接受公众监督、捕捉社会热点等角度,设计了实现监管思路的各项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9.
面向过程的建设用地全程监管时空数据组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多环节、多数据及关系复杂等特点,基于全程监管业务过程和业务需求,提出了面向过程的建设用地全程监管时空数据组织管理模型,探讨了模型组织与存储方式以及回溯与重建操作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实现了对建设用地全程监管时空数据语义的一体化组织和表达,可以通过增加辅助表的方式在关系型数据中实现,并能够简单高效的支持用地地块和用地项目的回溯与重建操作,提高建设用地全程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分别作为典型山地、平原试验区,开展了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能力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属性精度,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非耕农用地图斑面积精度,以及最小可监测图斑面积,满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业务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