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方法对栉孔扇贝外套膜中的一氧化氮合酶(EC1.14.13.39,NOS)活性进行了研究。组织化学显示结果表明,帆状部上皮细胞呈NOS强阳性,血细胞和神经纤维呈阳性;外套触手内有较多近圆形细胞和大量波浪形神经纤维呈NOS强阳性;边缘膜内有大量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分别呈NOS强阳性和阳性,外套环走肌束附近和血管内皮周围均有大量近圆形的强阳性细胞分布;中央膜有大量近圆形阳性细胞聚集成团块或分散分布。免疫组化显示表明,血细胞、帆状部和边缘膜上皮细胞呈神经型NOS(nNOS)和内皮型NOS(eNOS)弱阳性,而呈诱导型NOS(iNOS)阳性。生化测定结果表明,总NOS(tNOS)活力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为中央膜最高,边缘膜次之,外套触手较低,帆状部最低,其中结构型NOS(cNOS)活力也是帆状部的最低,而iNOS活力则是外套触手的最低。栉孔扇贝外套膜可能是其神经系统中NOS的发生中心,NO-NOS体系可在其免疫防御和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方法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EC1.14.13.39;NO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血细胞呈NOS组化阳性,少量呈强阳性或弱阳性。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大部分血细胞呈阳性,且多在其细胞质局部集中分布;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部分血细胞也呈阳性,但多较均匀分布。分光光度测定结果表明,血清和血细胞中均存在NOS和NO,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nNOS eNOS)活力分别为2.87U和2.61U;iNOS活力分别为0.32U和0.45U;NO的含量分别为:33.64和41.67μmol/g蛋白。病毒感染后,血清和血细胞中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力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3h时差异显著,9h和24h时差异极显著;血清和血细胞中iNOS活力在3h、9h和24h时,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极显著;血清和血细胞中NO含量在3h、9h和24h时,实验组也均高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极显著。栉孔扇贝血淋巴中存在的NO-NOS体系可在抵抗病原生物感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外套膜和鳃组织中的分布及定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外套膜和鳃组织中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进行鉴定,并对其分子量进行测定。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阳性结果显示为棕褐色,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在外套膜组织边缘膜和边缘膜突起的上皮细胞、疏松结缔组织黏液细胞和血细胞有阳性反应;在鳃组织的鳃丝黏液细胞、血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有阳性反应。蛋白免疫印迹研究结果表明,外套膜和鳃组织的SDS-PAGE电泳图谱中有两条阳性反应条带,分子量分别为120kD和80kD。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一氧化氮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毛蚶外套膜和鳃组织中的生理功能提供了组织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u2 、Pb2 、Hg2 、Cd2 )对日本鳃丝和肝胰脏显微结构(15d)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在2 mg/L Cu2 处理组,日本鳃叶不规则增厚,鳃腔相对扩大,其中血细胞明显增多;上皮层出现破坏:角质膜(CU)呈波状拱起,部分上皮细胞脱离角质膜形成大的空泡(VA);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并与数目众多的血细胞充挤于血腔;肝胰脏中构成肝管的细胞发生严重崩解,只残留包被在外周的一层结缔组织的被膜。10mg/L Pb2 处理组鳃丝角质膜明显呈波状突起;肝管结构紊乱,开始出现大量空泡(VA)。0.1 mg/L Hg2 暴露下,鳃丝上皮层偶有溶解现象;肝胰脏肝细胞空泡化(VA)现象更为严重,细胞间界限不明显,肝细胞溶解,有些细胞核固缩;被膜中的结缔组织充血,出现血细胞浸润现象。1 mg/L Cd2 暴露下,鳃丝上皮层严重解体,只剩一层角质层,鳃腔相对扩大,部分区域有充血现象;肝胰脏出现细胞质溶解,细胞间界限不明显,血细胞浸润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u2+、Pb2+、Hg2+、Cd2+)对日本虫寻鳃丝和肝胰脏显微结构(15d)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在2 mg/LCu2+处理组,日本虫寻鳃叶不规则增厚,鳃腔相对扩大,其中血细胞明显增多;上皮层出现破坏:角质膜(CU)呈波状拱起,部分上皮细胞脱离角质膜形成大的空泡(VA);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并与数目众多的血细胞充挤于血腔;肝胰脏中构成肝管的细胞发生严重崩解,只残留包被在外周的一层结缔组织的被膜.10mg/LPb2+处理组鳃丝角质膜明显呈波状突起;肝管结构紊乱,开始出现大量空泡(VA).0.1 mg/L Hg2+暴露下,鳃丝上皮层偶有溶解现象;肝胰脏肝细胞空泡化(VA)现象更为严重,细胞间界限不明显,肝细胞溶解,有些细胞核固缩;被膜中的结缔组织充血,出现血细胞浸润现象.1 mg/L Cd2+暴露下,鳃丝上皮层严重解体,只剩一层角质层,鳃腔相对扩大,部分区域有充血现象;肝胰脏出现细胞质溶解,细胞间界限不明显,血细胞浸润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Cd2 (0.05、0.5和5mg·L-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血清中的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促使总NOS活力升高依剂量而异,中(0.5mg·L-1)、低(0. 05mg·L-1)剂量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总NOS活力在24-48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剂量组(5mg·L-1)在12-48h血清中总NOS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 iNOS活力变化趋势与总NOS活力相似,但中、低剂量组之间iNOS活性无显著差异.镉胁迫促使凡纳滨对虾血清中SOD活力短暂升高,但高剂量在24-48h对SOD活力呈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镜对波纹龙虾(Panulirushomarus)呼吸器官——鳃的横切面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鳃的外层由两层角质膜和一层立方上皮构成;鳃的背方上下排列的2个管腔分别为出鳃血管和入鳃血管,腹方为结缔组织膜形成的鳃轴;鳃丝内有流入沟、流出沟和由结缔组织形成的纵走隔膜。采用Feulgen法等6种方法,对角质膜、鳃上皮、鳃丝、鳃轴、出鳃血管和入鳃血管等结构分别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日本沼虾鳃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本沼虾鳃的 3种细胞的超微结构。鳃丝角质层下的上皮细胞层比较薄 ,其近角质层侧细胞膜具有微绒毛。位于鳃丝中隔表面的上皮细胞 ,为假复层状结构 ,含有大量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颗粒细胞内充满了丰富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及大型的球状分泌颗粒。其颗粒内含有絮状物质或斑纹状物质。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鳃轴内血管腔的表面 ,其细胞膜内陷形成许多足突及过滤孔 ,细胞质中充满了各种大小的泡、包被泡和管道  相似文献   

9.
罗芬  陈礼强  康斌 《海洋与湖沼》2011,42(4):488-494
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对黄颡鱼鳃的表面形态特征、鳃小片血管分布及其内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黄颡鱼鳃耙呈长锥形,鳃弓表面具棘状小刺,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长条形鳃丝两侧。光镜可观察到鳃小片两侧红色的入鳃和出鳃动脉以及中部片状毛细血管网。鳃耙、鳃弓、鳃丝及鳃小片表面均被扁平上皮细胞覆盖,其表面微嵴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二倍体与三倍体鳃上皮细胞核长轴、外套膜与唇瓣结缔组织中血淋巴核径、直肠上皮细胞高度的大小。结果显示 ,三倍体鳃上皮细胞核长轴、外套膜与唇瓣结缔组织中血淋巴核径显著大于二倍体 (P<0 .0 1) ,而二倍体和三倍体直肠上皮细胞高度没有明显差别。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多倍体的巨态性假说 ,并揭示了倍性对细胞核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氯(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氯唑蓝(NBT)法和血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中存在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亚硝酸盐法和L-瓜氨酸法对比,研究了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氯合成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在感染WSSV后,iNOS活性在12h内有上升趋势,实验36h后酶活性显著下降,至60h后酶活性降至对照组的一半左右。同时,被脂多糖(LPS)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下降。与此对应的是,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病毒的结果显示:实验36h后在对虾体内能够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对照组中国明对虾血细胞的iNOS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WSSV在感染中国明对虾初期可以诱导血细胞产生iNOS,但随着WSSV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大量增殖及其对血细胞的破坏,使得iNOS活性显著降低,对虾也趋于死亡。因此,iNOS能够作为反映对虾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缢蛏消化道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缢蛏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缢蛏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组成。除唇瓣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 4层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其它部位的粘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的局部和肠壁缺乏肌层。除口的腹面、直肠、肛门等处的外膜为浆膜外 ,其余皆为纤维膜。肠上皮、直肠上皮和唇瓣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胃上皮和肠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铁  相似文献   

13.
运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辩、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辩、晶杆囊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和食道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消化道其它部位的粘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除口腔腹面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食道、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和消化盲囊腺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腺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和肠的粘膜下层、消化盲囊腺上皮和结缔组织中含有钙和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贻贝唇瓣的形态结,结果表明,贻贝唇瓣外部形态呈羽毛状,分为光滑面和皱褶面;褶皱面表面被覆浓密纤毛,分有沟嵴和无嵴两部分,界限明显,光滑面纤毛较少,呈簇状,分布不均,在褶皱面中央分界处和光滑面的一侧,有大量球状突起,为杯状细胞所在,纤毛和粘液在食物分拣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唇瓣的表面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唇瓣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 :菲律宾蛤仔唇瓣分为光滑面和褶皱面。光滑面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 ,纤毛较少 ,呈簇状分布 ;褶皱面具沟和嵴 ,嵴上被覆浓密的纤毛。光滑面和褶皱面的纤毛在末端膨大呈勺状 ,两面都有大量黏液细胞分布。纤毛和黏液在食物选择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力和NOS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60尾平均体重为(147.28±7.69)g的美国红鱼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6种不同维生素C水平(0、49.3、98.9、197.5、396.4和1989.8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头肾、肝、肠、胸腺NO含量随着饲料维生素C含量增加有显著增加;脾中各组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脑中NO含量C0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头肾、肝、胸腺NOS活力随着饲料维生素C含量增加有显著增加;脾和肠中各组NOS活力无显著性差异;脑中NOS活力C396.4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脑中各组nNOS基因mRNA的表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饲料维生素C含量达到1989.8mg/kg时,其它各组织内的nNOS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当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力和nNOS基因mRNA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已构建的泥蚶血液cDNA文库,克隆得到泥蚶Tg-HbIIA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及免疫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泥蚶Tg-HbIIA cDNA全长731bp,包含63bp5′非编码区(5′-UTR),246bp3′非编码区(3′-UTR),开放阅读框450bp,编码150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和不等壳毛蚶(Scapharca inaequivalvis)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9%和88%;对其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血红蛋白功能域,含有10个潜在血红素结合位点。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泥蚶不同组织部位中,Tg-HbIIA mRNA在血液表达量最大,其次为外套膜和鳃,表达量最低的是肝胰脏;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脂多糖、肽聚糖刺激后,泥蚶血液Tg-HbIIA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Tg-HbIIA在贝类抗菌免疫防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Tg-HbIIA对不同致病因子免疫反应的灵敏度和表达时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