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恢复储层临界物性条件的演化对于揭示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及成藏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库车坳陷依南2“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储层临界物性的演化过程,并根据临界物性条件和储层演化的耦合关系,确定了该地区“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可以成藏的最早时间.研究表明,“连续型”致密砂岩气成藏临界物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依南2“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最早的形成时间为距今9 Ma,对应的临界孔隙度为6.95%;现今储层临界孔隙度为7.26%.结合实际地质情况进一步证实了依南2气藏为“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   相似文献   

2.
梁玉左 《地质论评》1960,20(6):262-266
由于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劳动的结果,已积累了大量新资料,最近期间有更多的人对山西地区有广泛分布的霍山砂岩的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山西省霍山砂岩的对比及时代和“汉高砂岩及霍山砂岩的时代问题两篇文章的发表就是例子。他们将多数人过去所认为的震旦纪沉积物——“霍山砂岩”根据突际资料加以否定,并认为它是代表寒武系的沉积。  相似文献   

3.
《砂岩峰林》科普片形象地解释了张家界风景的地质成因,深入浅出,受到了欢迎。1984年八、九月间,由湖南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张家界、溹溪峪风景地质地貌学术讨论会”上,对于张家界风景地貌的成因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砂岩峰林”提法不妥,认为“峰林”是“喀斯地貌”的专用名词,是用  相似文献   

4.
谭必祥  王根贤 《地质论评》1983,29(6):553-562
“岳麓砂岩”原称“岳麓系”,系田奇(?)于1928年对岳麓山昆涛亭—五轮塔一带,所分布的一套以石英砂岩为主的碎屑岩系研究后所创,最初推论其时代属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在其后的数十年间,众多的地质工作者,对于“岳麓砂岩”的时代及其与所谓“雪峰山砂岩”的关系,提出过许多见解,主要意见有:  相似文献   

5.
作者来信     
中国地质编辑室: 1963年第十二期《中国地质》发表的《中国东部震旦纪、泥盆纪沉积铁矿的分布特点》一文,有以下错误,请予更正: 1.第十六页右栏倒数第四行“鸡窝寨灰岩”应为“鸡泡灰岩”;第十七页左栏倒数第十一行“蟒山砂岩”应为“宋家桥砂岩”。  相似文献   

6.
清流、宁化泉上地区的震旦系火山岩,系1976年原福建省地质二队二一○分队在宁化一明溪一带进行磷矿普查时首先发现,且作过较详细的研究,曾建立了“旱坑组”等震旦系火山岩层位,引起了不少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在此以前,某钨矿外围填图时将这套岩石定为变质长石砂岩、变质含长石石英细砂岩等。宁化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将它定为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1980年该区开始1/5万区调工作以来,在系统地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座落在张家界市的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3600km^2,迷人的奇特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其精萃,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胜地,一代宗师吴冠中先生赞誉张家界为“中国山水画原本”。经过亿万年地质历史的发展演化,距今3亿多年的上泥盆统云台观组石英砂岩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地壳的掀斜抬升等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最终形成现代迷人的砂岩峰林景观,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明珠”。  相似文献   

8.
法国北部巴特·加莱煤矿地质实验室主任波·多雷在“第五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会议”上介绍了采用粒度测定研究该矿区一些砂岩薄片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1996,(10):8-10
216队是以找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的铀矿地质勘查队伍。近几年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取得一些经验:一、抓住机遇,正确贯彻“十六”字方针是取得铀矿地质工作成绩的关键1990年地质总局工作会议正式决定伊犁  相似文献   

10.
砂岩铜矿是目前国内外重要铜矿床类型和铜矿石的主要来源之一,储量仅次于斑岩铜矿,一般规模较大,品位较高,伴生的有用组份丰富,分布面积广,国内外地质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为加速寻找含铜砂岩矿床,近两年我们应用有机碳分析方法在砂岩铜矿床作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活动导致的煤层顶板覆岩地质条件变化及采动裂隙发育是损害地下关键含水层的直接原因,也是造成矿区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煤层顶板覆岩结构中发育的厚砂岩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条件,其对覆岩采动裂隙的发育规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在分析研究区主采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陕北煤炭开采区曹家滩煤矿主采2?2煤层顶板覆岩为地质原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平台模拟分析了厚砂岩不同厚度和位置对覆岩采动裂隙发育形态和发育高度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采煤保水”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2?2煤层顶板覆岩中厚砂岩平均厚度25 m,距2?2煤层平均间距76 m;厚砂岩距煤层30 m时,覆岩采动裂隙表现为“矩形—L形—马鞍形”的动态变化特征,距煤层70 m时表现为“L形—倒梯形—马鞍形”变化特征,距煤层大于95 m时全程表现为“马鞍形”特征;覆岩采动裂隙最大发育高度随厚砂岩层位的升高而先减小后增大;厚砂岩厚度H≥30 m、距煤层间距L>95 m,或H≥60 m、L>60 m时,可有效阻挡采动裂隙向上发育贯穿厚砂岩;在充分考虑厚砂岩对覆岩采动裂隙发育规律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空间位置和开采阶段进行合理的覆岩减损和保水防治,实现“边采边治、边采边护”的绿色开采模式。该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新书介绍     
“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勘查的遥感技术方法”一书已由原子能出版社于1 999年 9月正式出版。该书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对覆盖区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成果。这是作者在完成核工业地质总局“八五”重点项目及国防科工委下达的 495 1项目的基础上写成的 ,是作者运用遥感技术进行覆盖区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勘查工作所取得成果的总结 ,也是核工业系统遥感应用研究方面的一部专著。全书共分六章 ,系统介绍了伊犁盆地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主要地质事件和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以及典型矿床解剖 ;详细阐述了覆盖区遥感地…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红层砂岩铜矿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构成岩石紫色和浅色的物质成分、岩石颜色的成因,以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通过几年的工作,我们把形成红层的紫色物质称为红铁尘.它分布广泛而普遍,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其地质过程有助于砂岩铜矿成因问题的解决和成矿规律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都对红层的紫色给予一定的注意.在沉积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和砂岩铜矿的研究中,认为形成红层的红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赤铁矿、褐铁矿和氢氧化铁等成分.例如,苏联普列奥勃拉任斯基等著的《沉积岩矿物》一书中指出:“形成于海底,含于盐矿层的红色夹层中;海成红色淤泥和粘土的红色取决于赤铁矿”.“杂  相似文献   

14.
韩德仁  林双幸 《铀矿地质》1995,11(3):129-139
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区域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据作者的研究结合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矿产资源委员会“红色丘陵地质联合企业”合作开展的《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1:200000地质预测》工作,提出了区域预测准则。旨在对我国中新生代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福建长汀蔡坑地区原划震旦纪丁屋岭组下段的“丁屋岭砾岩”以复成分砾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要岩性的、形成于山间盆地的红色杂陆屑建造为加里东期的磨拉石建造,岩性组合、岩相、变质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都比较特殊。对它的详细研究对福建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东部“红层”见于天柱城北东3—6公里,残留面积4.3平方公里(图1),由河湖相的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砂岩及泥岩组成。长期未获生物化石,其时代归属难以肯定。1973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地质图集的贵州地质图将该地“红层”视为老第三系;之后,湖南省区调队在测制1:20万会同幅时置于白垩系;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认为其时代属下一中侏罗统的有地质矿产部第八普查勘探大队和贵州区调队。虽然不断地改变该“红层”的时代,但都未获化石依据。近年来,我队对  相似文献   

17.
张嘉琦 《地质论评》1959,19(11):488-491
一、前言在山西省广大地区的下寒武纪馒头统红色页岩之下,常常可以见到一层稳定的石英砂岩,即山根新次所称的“霍山砂岩”及(王那)琳所称的“汉高砂岩”。它是一种准平原式的沉积。过去多数地质家将它列入震旦系下部,并与燕山区蓟县一带的长城石英岩相对比。马杏垣等和朱志澄曾分别在五台山区、太行山一  相似文献   

18.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遥感地质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怀武  梁放安  王学佑 《铀矿地质》2002,18(4):235-241,256
本文以遥感图像和实践资料为依据,以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为中心,主攻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伊犁盆地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控矿机理,控制因素和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天山古岛弧系中,伊犁多相地块之上中新生代压扭性断拗盆地内稳定地伺与特定的古地理环境及其“构造阶地”,共同控制层间氧化带大型砂岩型铀矿的新观点,并将“水液型”砂岩型铀矿的成因归结为“双合”式轴成矿模式及其“八位一体”的找矿模式,为近期开发大西北,持续寻找和预测大型砂岩型铀矿提供了新的线索,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高远  胡修棉  王建刚 《地质学报》2011,85(8):1343-1351
藏南宗卓混杂岩是印度-欧亚大陆早期碰撞过程的重要地质记录.本文对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该混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岩块岩石类型有砂岩、硅质岩、玄武岩、砾岩等,“基质”以未变质的黑色页岩、泥岩为主.砂岩碎屑统计显示,其碎屑成分为火山岩屑和沉积岩屑,与日喀则弧前盆地类似.砂岩碎屑锫石年...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湘江的西岸,为湖南有名的胜地。岳麓山的岩层,主要是由砂岩所组成的,所以田奇(王隽)将岳麓山的地层命名为“岳麓砂岩”,以后均沿用此名。至于岳麓砂岩究属哪一个地质时代,各家说法不—,至今还在争论,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但归纳起来,有下列三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