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基于江川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利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以及用CORREL函数统计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气温、降水量等观测要素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江川气候变化与探测环境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江川年与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显著,春季增温最小,夏季、秋季增温与年相近;地温变化亦呈上升趋势,增幅比气温大,其中0 cm增温最大,20 cm增温最小;年平均气温在1998年出现了明显的突变,其后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增暖期,20世纪末以来的增温非常显著,是近50.a以来的高温期.②江川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近10 a的减少趋势明显,干季降水量减少微弱,主要是雨季降水量减少.③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气候变化与观测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对应着江川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日喀则近53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分析了西藏藏南河谷日喀则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近53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年降水量波动上升。冬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夏季更为明显,春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而秋季降水略有减少。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3年日喀则地区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但20世纪60—70年代变冷趋势亦十分显著,在2001年温度发生一次突变。年降水量在1958年发生了由少向多的突变,但这一突变仅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饶平1961—2010年气温资料,通过线性拟合、M-K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饶平近50年气温变化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饶平气温显著上升,增温速率为0.017 6℃/年,在1995年发生增温性突变,突变前后平均上升0.7℃。近50年秋冬季增温速率明显大于春夏季;冬季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突变,其他季节都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秋冬季突变前后增温大于春夏季。气候变暖对饶平极端气温及高温(低温)日数的影响:高温日数在1994年发生增加性突变,近50年来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日数明显增多;低温日数在1983年发生减少性突变,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小波分析得出饶平年平均气温在不同时段存在准6、13、20、28年年际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4.
王郦  郑芬 《贵州气象》2013,37(Z1):6-10
根据文山州1961—2010年逐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5 a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等方法计算分析了文山州近50 a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年平均气温前20 a没有规律,后30 a全州均呈现出升温趋势。大部分站点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而在90年代末出现明显的升温趋势。②年平均最高气温从60—80年代大部分站点呈现升温的趋势,90年代后全州都呈现下降的趋势,21世纪初期全州又都呈上升趋势;各站点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时间不一致。③各个站点极端最高气温均出现多个突变点,年极端最高气温升温趋势没有年平均最高气温升温趋势明显。④近50 a来,各县年总降水量都有一个共性,即全都呈现出线性递减的变化,各县线性倾向率均为负值;年总降水量全州均在2000年后发生突变,但均未出现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⑤近50 a来,文山州日照时数仅西畴和麻栗坡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其余测站年总日照时数都在减少。  相似文献   

5.
1959—2014年略阳县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略阳国家基准气候站1959—2014年逐月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略阳县近56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略阳县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率为015 ℃/10 a,并在1994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温显著上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不显著,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降水偏多,90年代初降水开始持续减少;年日照时数也呈现减少趋势;年均风速为减小趋势,其中70年代年均风速均高于多年平均值;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均未发生明显突变。近56年略阳县气候存在“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1960-2009年咸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比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秋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 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季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咸宁市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1958—2009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本溪地区4个站点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的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1958—2009年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2 a来,本溪地区年和春、秋季及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是不显著。本溪地区春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弱增加趋势,而年夏季及秋季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近52 a来本溪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本溪地区年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突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溪地区相对进入了明显的暖期。年和各季的降水量均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9.
毕节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毕节市气象站1951-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毕节市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毕节市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80年代为偏冷期,其余年代为偏暖期,其中1998年之后气温明显升高,21世纪头8a是58a来最暖的时期;年及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秋季增温明显,冬季次之。②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80年代最少,21世纪头8a次少,其余年代为多雨期,其中以20世纪50年代降水最多,20世纪70年代次多;年及各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夏季减少明显,春季次少。③毕节市气候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呈现冷湿、暖干交替变化的趋势,未来几年气候存在冷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河北省辛集气象站近54 a(1957-2010年)的月平均地面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别从气温及降水的趋势变化、周期变化、突变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市近54 a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4 a来辛集市年平均气温、各季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明显,夏季增温幅度最弱,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而极端最高气温下降,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小;2)在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和冬季气温表现出准2~3 a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年平均和春季气温还表现出准7 a的显著年际周期特征;3)该市年降水量近54 a来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4)年和夏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均表现出准3~4 a的周期特征,而在春季准7 a的年际振荡贯穿始终;5)辛集市的气温变化趋势以及突变开始时间与全国、河北省以及石家庄地区近50 a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但该市的降水量变化则略有不同,降水量变化的长期趋势不显著且突变不明显,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西藏定日气象站198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0~20cm浅层地温资料,应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a定日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来,定日各层(除5cm外)年平均地温均呈升温趋势,升温幅度为0.03~0.187℃/10a,0cm升温率最大,15cm升温率最小,5cm地温呈不明显的下降趋势,春、冬季各...  相似文献   

12.
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建兵  王振国  汪治桂 《气象》2007,33(1):112-117
通过时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发现甘肃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代初有暖突变,从1980年代末开始该区域夜间开始明显变暖,到1990年代出现白天、夜间同时变暖的现象,甘肃西南部的气温突变主要是由于1990年代后白天和夜间温度同时上升造成的。秋季气温在1980年代末开始上升,夏季和冬季气温到1990年代初开始上升。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作为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其生长季及积温的变化是准确评价该我国东北林区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获取的1982-2010年气温目值观测资料,分析了近20a该地区生长季长度及积温的变化,结果标明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29a的平均温度为3.6℃,29a中该地区气温有较弱的上升趋势;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1990-2010年生长季长度的平均值为174d,近20a中生长季长度呈弱增长趋势;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1990~2010年生长季起始日期变化较稳定,生长季终止日期有推后的趋势;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1990-2010年≥5℃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平均值分别为2616.9℃、1744.8℃。近20a中,≥5℃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都有着缓慢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襄垣县1957年-2010年的气温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气候变化给当地农作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襄垣县近54年来年平均气温可分为一个冷期和一个暖期,且整体以0.3℃/10a的倾向率上升,春、秋、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夏季则相反;年平均降水可分为两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并以-11.56mm/10a的倾向率减少,夏、秋季降水变化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一致,春、冬季则相反;气候变化给当地农作物增产稳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61~2005年西双版纳浅层地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桂云  喻彦 《气象科技》2010,38(3):316-320
利用1961~2005年云南景洪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5年西双版纳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各年、季浅层平均地温均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14~0.40℃/10a,春季最小,冬季最大,年和春、冬两季表层升温率最大。各浅层平均地温在1980年秋季均发生了突变,冬季突变出现在1978年,以突变点划分,前为冷期,后为暖期,0 cm、15 cm和20 cm年平均地温,突变前只有20 cm年平均地温增温趋势不显著,突变后则相反,只有20 cm年平均地温呈显著的增温趋势,这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20 cm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强。年平均地温除10 cm外均在1971年异常偏低,各浅层年平均地温2003年均异常偏高。气温升高是影响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用EOF分析黑龙江省42a来气温增暖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分布相对均匀、资料年代较长的16个代表站的1961~2002年春、夏、秋、冬、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资料,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趋势法,分析了黑龙江省42a气温变化状况,得出:黑龙江省在近42a间增温趋势明显,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增高最为显著。从各季来看,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并且年平均气温增暖分布为由南向北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Karachi is the largest city of Pakistan.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n Karachi is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 by analyzing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MMxT), mean minimum temperature (MMiT) and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 from 1947 to 2005 (59 years). Data is analyzed in three parts by runn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by taking anomalies of all time periods: (a) whole period from 1947–2005; (b) phase one 1947–1975 and (c) phase two 1976–2005. During 1947 to 2005 MMxT has increased about 4.6°C, MMiT has no change and MAT has increased 2.25°C. During 1947–1975, MMxT increased 1.9°C, in this period there is − 1.3°C decrease in MMiT and MAT has raised upto 0.3°C. During 1976–2005, the MMxT, MMiT and MAT increased 2.7°C, 1.2°C and 1.95°C,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shows significantly the role of extreme vulnerability of MMxT in rising the temperature of Karachi than the MMiT.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省林州市和泛区农业气象观测站1993—2013年及正阳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93—2008年的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标准化处理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省大豆播种期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全生育期日数和各生育期间隔日数有增加的趋势;从北到南,播种期、出苗期和开花期逐渐提前,成熟期有所延长;大豆生育期日数有延长的趋势,南部的趋势比北部的明显。从北到南,各生育期同期降水量增多的趋势逐渐明显,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逐渐减弱,平均气温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河南省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大豆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中部地区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大豆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是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夏季高温日数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燕  濮梅娟  张备  姚丽娜  刘梅 《气象科学》2010,30(2):279-284
利用南京气象观测站1951—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1951年1月—2006年12月的平均高度场、风场资料,运用小波分析、二项式滑动平均、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京57a来高温日数的月、季、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同期7、8月的大气环流特征。发现:(1)南京57a来年平均出现高温的日数为14.7d,高温日主要出集中在7、8月份;(2)南京高温日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其年际变化最高可达29d(1965年为8天,1966年有37d),57a来南京高温日数异常偏多年有8a、偏少年有7a;(3)南京高温日数1950s到1960s相对偏多,1970s到1990s初处在一个相对偏少的时期,1990s至今,都处在高温日数偏多的阶段;(4)南京高温日数异常偏多时,南亚高压异常偏东、偏北,副高异常偏西、偏北,出现了纬向上"相向而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As an example of the technique of fingerprint detection of greenhouse climate change, a multivariate signal or fingerprint of the enhanced greenhouse effect is defined using the zonal mea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change as a function of height and latitude between equilibrium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with control and doubled CO2 concentrations. This signal is compared with observed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ver the period 1963 to 1988 from radiosonde-based global analys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is greenhouse signal i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ver this period.These results must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Upper air data are available for a short period only, possibly too short to be able to resolve any real greenhouse climate change. The greenhouse fingerprint used in this study may not be unique to the enhanced greenhouse effect and may be due to other forcing mechanisms. However, it is shown that the patterns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change associated with uniform global increa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vents and with decreases of stratospheric ozone concentrations individuall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greenhouse fingerprint used 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