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两种多管藻中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管藻属海藻(Polysiphonia)是红藻门松节藻科的一类海藻。I.M.Munda等曾经研究过Polysiphonialanosa和P.elongata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Ito.Koichi对Purceolata中酪氨酸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的一碘酪氨酸、二碘酪氨酸、三碘酪氨酸和四碘酪氨酸(T4,甲状腺素)都有降低大白鼠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近10来,未见发表过关于多管藻中氨基酸成分的进一步研究结果。作者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产于青岛海域的Purceotota和P.japonica…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对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细胞形态观察,发现我国海域有两种漂流藻:太阳漂流藻(P.solSchutt)和美丽漂流藻(P.formosaQianetWang).后者是根据详细观察研究后对Valdiviellaformosa(SchimperexKarsten)Karsten重订的。  相似文献   

3.
粘土矿物对尖刺拟菱形藻多列型生长和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4年1-7月在加拿大贝德福(Bedford)海洋研究所进行粘土矿物(halloysite)对尖刺拟菱形藻(Psuedonitzschiapungensf.multiseries)生长和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Acid,下简称DA)生成的影响研究,在Gompertz菌类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尖刺拟菱形藻生长速率模型,得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藻细胞最大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藻细胞的“遮  相似文献   

4.
11种微藻脂类和EPA/DHA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11种微藻在可比较的条件下,其生物量、总脂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组成。结果表明:卡德藻(Tetraselmis sp.)的生物量最大,细胞干重可达0.140g/(L.d);南极冰藻(Berkeleya rutilans)次之,可达0.074g/(L.d)。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总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大鹏湾几种赤潮甲藻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齐雨藻  钱锋 《海洋与湖沼》1994,25(2):206-210
对采自深圳大鹏湾的5种赤潮甲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其中海洋原甲藻属pro-rocentrum2种:P.micans Ehrenberg,P.minimum(Pavillard)Schiller;亚历山大属Alexandrium2种:Atamarense(Lebour)Balech,A.catenella(Whedon&Kofoid)Ba-lech;施克里普藻属Scrippsiella1种:S.tro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海索面(Nemalionhalmintholdesvermiculats(Sur.)Tseng)的采集和对海索面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施之新 《海洋与湖沼》1998,29(3):261-268
于1975-1985年,相继在湖北、湖南、云南和陕西等省进行淡水藻类标本的采集,然后进行裸藻门分类研究,发现了裸藻类的新分类单位。它们是无色裸藻类中2个属的10个新种类;隶属于变换藻属(Aatasia)的有5新种和1个7新变种,即梭形变胞藻(A.acus)、棒形变胞藻(A.clcviformis)、纺锤变胞藻(A.fusiformis)、梨形为胞藻(A.pyriformis)、矩形变胞藻(A.re  相似文献   

8.
几种单胞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 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 Apocyclops borneoensis群体增殖的影响。经10d的培养,初步得 出:三角褐指藻对婆罗异剑水蚤适宜的浓度为20×10~4~50×10~4cell/ml;在4种单胞藻中, 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效果最好,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次之,小球藻(Chlorella sp.)最 差;几种单胞藻混合喂养婆罗异剑水蚤,其群体增殖效果总体上比单种藻类喂养来得显著。 还就不同浓度的藻类及不同种藻类单独或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进行 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玛原甲藻腹泻性毒素的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1995年分季度从海南省三亚海区采集附生于褐藻上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Ehrenberg)Dodge,经丙酮提取。提取液用pH=3的水除去麻痹性贝毒(PSP),取残留液注入小白鼠(BaB/C纯系),有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ing即DSP)中毒的症状出现。初步确定此种藻中提取的毒素为DSP。  相似文献   

10.
对 1998年 4月 15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万山群岛桂山岛网箱养殖区的赤潮新鲜水样和福尔马林固定样品进行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此次赤潮共有 7种原因生物,全部属于裸甲藻类,其中最占优种三宅裸甲藻(Gymnodinium  mikimotoi)和优势种斯氏多沟藻(Polykrikos schwartzii)、螺旋螺沟藻(Gyrodinium spirale)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已在本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报道。本文报道其余 4种红色裸甲藻(Gym.sanguineum)、灰白下沟藻(Katodinium glaucum)、螺沟藻98型(Gyrodinium sp. type-98)和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其中,红色裸甲藻是此次赤潮的优势种之一,灰白下沟藻和多环旋沟藻在我国是新记录,螺沟藻98型则可能是新种。  相似文献   

11.
西施舌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及部分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施舌鲜肉含水量为82.31%,粗蛋白11.18%(占干基质量的63.19%),粗脂肪0.54%,灰分2.36%;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20.93%(干基),占氨基酸总量的36.28%,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干基的7.80%、5.57%和6.7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4(EPA)和C22:6(DHA)分别占脂肪酸总数的20.41%和10.20%;对西施舌肉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Gly,Asp、Glu和丙氨酸(Ala)4种呈味氨基酸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44.77%,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72.94%;氨基酸评分(SAA)和化学评分(SC)结果都显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其SAA值和SC值分别为0.73和0.43,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为64.91,牛磺酸含量丰富,质量比为13 830 mg/kg(干基);西施舌含有较丰富的Fe和Zn,在其干基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30.0 mg/kg和52.0 mg/kg。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广西钦州(Gq)、福建霞浦(Fx)、浙江温州(Zw)、浙江三门(Zs)、浙江宁海(Zn)、浙江慈溪(Zc)等6个野生群体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肌肉进行了氨基酸及脂肪酸分析。共测定出19种游离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在80.94—191.39mg/g之间, Gq为最高;总脂肪酸含量在7.97—11.38mg/g之间,Zn为最高。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和精氨酸;主要脂肪酸为C20:5n3(EP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平均值为(22.47±5.84)%。各群体风味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比例(TDAA/TFAA)和总脂肪酸比例(PUFA/TFA)分别为(53.62±5.43)%和(59.27±5.29)%。Zs群体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C22:6n3(DHA)均为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相似性与地理距离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Gq群体,在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分类中与其他群体区分比较明显。各群体风味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Zw、Zc与Gq群体较为接近,具有较强的甜味; Fx、Zn与Zs群体较为接近,具有较强的香味及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蜇不同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新鲜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3个部位(伞部、口腕部和生殖腺)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均含有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质量比分别为146.6,150.0和245.6 mg/g,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9.33%,29.46%和37.17%。海蜇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海蜇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筒柱藻中含有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占干重的31.96%、15.10%、12.25%和0.85%.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8种氨基酸总量为26.60 g/100g干品,占粗蛋白的83.23%;必需氨基酸(EAA)占粗蛋白的30.79%;呈味氨基酸占粗蛋白的42.12%.筒柱藻还含有多种高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其含量为19.43mg/g干品,达到总脂肪酸含量的15.85%.因此底栖硅藻筒柱藻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动物苗种饵料.  相似文献   

15.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sorption of amino acids by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in the test diets of the prawn, Penaeus oricntolis.The midgut gland is the principal site of nutrient absorption. In the foregut, the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of 15 amino acids tested accounted for 52.5% of the total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in the entire alimentary tract. In the midgut, the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was 47.5 % of the total.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the hindgut assimilating amino acids.The free amino acid in the test diet, methionine, was almost absorbed before entering the midgut. Methionine could not be absorbed synchronously with other amino acids bound in the dietary protein, but it did affect the synchronization of other essential amino acids. [3H]-lysine,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st diet, was almost totally assimilated within the midgut gland. Five and a half hours after feeding, the labelled amino acid had be  相似文献   

16.
驼背鲈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又君  李加儿 《台湾海峡》2010,29(4):503-509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每100 g驼背鲈肌肉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为84.51 g、粗脂肪为5.28 g、VE为5.59 mg、VB2为0.61 mg、钙为69.60 mg、磷为757 mg、钾为1 490 mg、钠为142 mg、铁为1.05 mg、硒为0.21 mg,钙/磷含量比为1/10.88.驼背鲈肌肉的营养成分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型,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模式3 001.31 mg/g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2 190 mg/g,氨基酸的支/芳值为2.41接近正常人体的水平,氨基酸含量(97.49%)、必需氨基酸含量(48.33%)和鲜味氨基酸含量(37.37%)均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肉味鲜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3.61%)较低.结果表明,驼背鲈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属于一种优质的海产蛋白源.  相似文献   

17.
可口革囊星虫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可口革囊星虫的营养成分,干物质中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0.68%,2.29%,5.51%和15.32%。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41%,氨基酸分为32,化学分为19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为81.22%,高于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为54.27%;脂肪酸中EPA和DHA的含量为3.9%和0.12%。无机元素丰富,其中常量元素含量规律为Na>K>Mg>P>Ca,微量元素中Fe含量较高,其次为Mn和Zn。  相似文献   

18.
区又君  廖锐  李加儿 《海洋学报》2010,32(3):113-12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野生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肌肉和鳔的营养成分。黄唇鱼肌肉和鳔的营养成分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型。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种类齐全。鳔的氨基酸组成较FAO/WHO的理想模式低,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5.90%,高于其他已报道的水产品,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丰富,富含鲜味氨基酸;在氨基酸测定中发现了牛磺酸、γ-氨基丁酸、鸟氨酸和羟脯氨酸等4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衍生氨基酸。肌肉和鳔的支/芳值均接近正常人的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分别为1.45和1.51,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钠、钾、镁、铁、铜、锌等元素。结果表明,黄唇鱼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肌肉和鳔均属于优质的海产蛋白源。  相似文献   

19.
乐清湾泥蚶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乐清湾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清湾泥蚶肉(干基)粗蛋白含量为67.75%;蛋白质氨基酸评价为85.4分,色氨基酸是惟一的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中。以呈鲜味、甘味或与之有关的谷氨酸、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6种氨基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6.7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相当高.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5(EPA)和C22:6(DHA),占脂肪酸总含量的31.62%;此外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物蛋白酶酶解罗非鱼鱼排蛋白,以水解度(DH)为指标,进行了单酶、复合酶酶解效果的比较分析,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SM)对酶解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组合分段酶解,固定总酶添加量为3.0%、双酶复合比2:1、酶解时间3h、分段酶解时间比0.6:1,酶解温度56℃,分段酶解pH为7.0和6.2时,酶解效果最佳,罗非鱼鱼排蛋白水解度达到32.49%,酶解产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达32.84mg/g鱼排,占罗非鱼鱼排总氨基酸含量的25.43%,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达18.48%,必需氨基酸含量达67.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