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日本的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成硒型和碲型2种类型。硒型金矿床赋存在沉积岩和火山岩中,而碲型金矿床则产在火山岩中。硒型由Ag、Pb、Zn和Mn矿化伴生,而碲型则与Cu和Bi、以及极少数与Hg和Tl共生。并且硒型以出现大量的冰长石、绢云母和碳酸盐,缺少重晶石为特征。碲型则以碲型金矿床中普遍存在有铜矿,象硫砷铜矿(还有铋矿如辉铋矿)为特征;但是在硒型金矿床中,铜矿稀少且没有铋矿。在碲型金矿区,绢云母蚀变是普遍的,而在硒型金矿区是以绿磐岩和钾蚀变为主。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碲型和硒型的形成温度分别为200-300℃和150-270℃。硒型和碲型硫化物的硫δ^34S分别为-8‰-+5‰(平均0‰)和-3‰-+7‰(平均+2‰-3‰)同时表明碲型硫化物硫的火成源和硒型的火成源和沉积源。碲型硫化物硫的δ^34S范围为+18‰-+29‰,同时提出一个火山源的SO2气体的分布。碲型矿化流体硫和氧活度一直比硒型的高,而碲型矿化流体的pH值则一直比硒型的矿化流体低。这些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同由低温热液矿化相伴生的那些活动地热系统的比较指出:(1)硒型和碲型存在于相同地热系统中不同的2个部分;(2)碲型形成比硒型更紧靠热源;(3)碲型形成矿化地点比酸-亚硫酸盐型远离火山中心;(4)火山源的SO2气体的分布和主岩的类型是重要的因素。矿体流体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的不同导致了日本含碲和硒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赋矿围岩的原岩恢复银剑钊,陈毓川,周剑雄,杨百川(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四川有色稀贵金属公司,成都610036)关键词原岩恢复、赋矿围岩、碲矿床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是迄今世界唯—一例独立碲矿床[1]。矿床赋存于中下三...  相似文献   

3.
低δ~(18)O岩浆成因的苏州A型花岗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δ~(18)O岩浆成因的苏州A型花岗岩傅斌,魏春生,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氧同位素,水—岩交换,扩散作用,低δ~(18)O岩浆,苏州A型花岗岩自从Muehlenbachs等[1]和Friedman等[2]分...  相似文献   

4.
苏州花岗岩铪质锆石和铌钽矿物的化学演化证据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贫磷花岗岩,锆石,铌钽矿物,化学演化Taylor[1]将富氟稀有花岗岩分为富磷(P2O3>0.40%)和贫磷(P2O3<0.40%)两类。贫磷花岗岩的另一个...  相似文献   

5.
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新式“武器”Ⅱ.不同类型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与优缺点比较肖益林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流程优缺点1不同激光探针分析流程的比较1.1CO2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样品...  相似文献   

6.
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伴生有铂(族)、钴、金、银、硒和碲等十余种稀贵元素。查清这些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量比,是合理选冶综合利用的必要地质依据。为此,我所以及甘肃省地质局兰州中心实验室,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地质研究所、八八六厂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样品中硒的循序提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忠  周丽沂 《岩矿测试》1997,16(4):255-261
研究开发了一种硒的循序偏提取步骤,将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硒选择性地循序提取到六个“操作上”定义的相态中:水溶性硒(水提取);吸附在氧化矿物和粘土矿物上配位可交换的亚硒酸根离子(0.1mol/LKH2PO4提取);与有机质结合的硒(0.1mol/LNa4P2O7提取);与铁锰铝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的硒(4.0mol/LHCl提取);硫化物中的硒(KClO3+浓HCl提取);硅酸盐残渣中以副矿物和被硅质包裹的硒微粒存在的硒(HF+HNO3+HClO4强混合酸溶解)。对提取步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毛景文,魏家秀,杨百川(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四川有色稀贵金属公司)关键词碲矿床,成因,稳定同位素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例以碲为主的独立矿床,自去年报导以来[1,2...  相似文献   

9.
广东陆丰硫铁矿床为一个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脉状矿床。伴生有综合利用价值的Cu、Au、Ag、Te、Bi等元素。其中Au主要呈微细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在黄铁矿中,Ag主要呈自然银、螺状硫银矿等独立矿物充填在脉石矿物中。Te、Bi呈碲铋矿、硫盐矿物嵌布在黄铁矿或充填在黄铁矿微裂隙中。多数硫盐矿物为矿区首次发现。通过矿石物质组分的研究,查清了上述元素的赋存状态,为硫铁矿床的综合评价,有益组分的合理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腾冲热水沉积金矿床硅质岩特征和金银赋存状态研究王江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张丽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关键词硅质岩,热水沉积,金赋存状态,银金矿,腾冲贵金属矿床中有用元素(如腾冲热海金矿床中的金和银)的赋存...  相似文献   

11.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东陆丰硫铁矿首次发现碲铋及多种硫盐矿物广东陆丰硫铁矿自1958年建矿以来,一直作为单独硫铁矿开采。我们在对该矿床物质组分研究过程中,首次发现硫化物、银矿物及少见复杂硫盐矿物十多种。其中AU,*g,Cu,Te,Bi等伴生元素均达到综合利用品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3.
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目前提供了全球几乎所有的硒、碲及部分铊产量,其中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可共伴生碲、硒、铊等稀散金属。文章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矿床类型、岩浆作用、赋存状态、稀散金属与铜金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中有关碲、硒、铊富集机制的研究进展。碲、硒具有亲铁和亲硫的特征,而铊具有亲硫和亲石的双重特征,三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岩浆热液型矿床伴生有碲、硒、铊矿化。基性岩浆的注入和岩浆硫化物熔离可能是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碲、硒、铊富集的主要岩浆作用。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中铜和金含量通常呈正相关性,发育有丰富的含碲/硒/铊矿物,但碲、硒、铊与铜、金的关系还不清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育多个氧化性矽卡岩金矿、矽卡岩铜金矿,伴生大规模的碲、硒、铊矿化,且已被综合回收利用,该带是探讨氧化性富金矽卡岩矿床中碲、硒、铊富集机制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杨子地台西缘的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迄今唯一一例独立碲矿床。成矿围岩为一层30一50m厚的三叠纪变基性火山岩及厚层状大理岩。矿体呈脉状平行排列,走向NNE。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辉碲铋矿阶段和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主要碲矿化阶段。该阶段矿石的碲品位一般为0.2%一5%,富矿石达15%一25%。在矿脉两侧围岩蚀变十分发育,于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矿脉和辉碲铋矿阶段矿脉两侧分别形成以黑云母为主和以白云母为主的两套蚀变组合及分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从矿脉边侧向外,K、Na和Ca组分降低,Fe和Mg组分增高。矿脉中白云母的K-Ar年龄测定为149.86±2.72Ma。黄铁矿的Co/Ni比值为56一652。成因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大水沟碲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其成矿作用可能与区域上燕山期碱性岩浆或碱质花岗岩活动有关。成矿时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的硫逸度(fs_2)为10 ̄(-16.7),碲逸度(fTe_2)为10 ̄(-15)一10 ̄(-14);辉碲铋矿阶段的fs_210 ̄(-14)一10 ̄(-11.5)和fTe_210 ̄(-11.2)一10 ̄(-10.5)。  相似文献   

15.
长坑金银矿赋矿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孙晓明孙凯陈敬德陈炳辉(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硅质岩δ30Siδ18O组成热水沉积长坑金银矿长坑大型金银矿是一种新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国内外尚未见类似者[1~2...  相似文献   

16.
河南栾川北岭碲化物型金矿围岩蚀变特征李增慧,任富根,赵嘉农,高亚东,丁士应,王振宇(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关键词碲化物,金矿,围岩蚀变1矿床地质矿体赋存在熊耳群坡前街组富钾火山岩系中的构造破碎带内。矿区招皱构造简单,仅在西北部,为一轴...  相似文献   

17.
在硝酸、高氯酸、硫酸溶矿方法的基础上,作者用硝酸、氢氟酸溶矿,高氯酸冒烟,趁热加入浓盐酸将硒、碲还原成低价;用三价铁盐消除铜等元素的干扰,以氢化物双道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硒和碲。经国家一级标样验证,这种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硒、碲的检出限分别为:ω(Se)/10^-6=0.01,ω(Te)/10^-6=0.008。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中首次发现的自然铁赋存于硅质火山熔结角砾岩中。自然铁呈钢灰色至铁黑色。新鲜断口呈亮银白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4.02。比重7.86。具延展性和强磁性。反光显微镜下呈亮银白色。主波长(um)的反射车(%)──470:64.79;546:77.05;589:79.45;650:82.49。电子探针分析Fe含量为98.27%。其主要粉晶谱线:2.022(110),1.431(200),1.166(211),1.012(220)。等轴晶系,晶胞参数a0=0.28664um。z=2。空间群:-Im3m。据其X射线粉晶数据和化学成分定名为α-自然铁。它可能形成于硫铁矿化的石英角斑岩或富铁的拉斑橄榄玄武岩,因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氧逸度升高,导致铁橄榄石经歧化反应,形成自然铁和石英。其发现有重大地质意义。/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快速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山桃  唐沈 《矿产与地质》2007,21(5):601-605
在沸水浴中用王水分解样品,以盐酸为还原剂,三价铁盐为干扰元素抑制剂(一般化探样品均含有铁,故无须另外加入),直接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方法检出下限分别为:LD(Se)=0.1ng/L;LD(Te)=0.01ng/L。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满足大批量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的测定要求。用本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基体成分的六个国家级化探标样中的硒、碲,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8次测定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RSD(Se)=6.6%~9.5%,RSD(Te)=3.6%~8.4%。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冀北水泉沟金矿田与偏碱性岩有关的富碲化物型金矿和不含碲化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富碲化物型金矿的某些共同特征及其所指示的物理化学条件。同时利用热力学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并提出其形成需要三个条件:①高碲的地球化学背景场;②有利于碲活化和迁移的物理化学条件(酸性);③有利于碲化物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低温、高fTe2值和高的fTe2/fS2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