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乳腺癌患者中医五态人格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2~8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收治的290 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五态人格测验量表(简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展开调查。采用SPSS 26.0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五态人格、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三者间的关系,采用Bootstrap法构建中介模型并检验。结果:面对维度与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人格、社会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少阴、太阴人格呈显著负相关(P<0.05)。屈服维度与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人格、社会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太阴人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人格与面对和屈服维度起中介作用。结论:本组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处于中等,同时在面对疾病时更倾向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的心理倾向低于正常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五态人格能够预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起着中介作用。建议医护人员可通过五态人格来初步判断乳腺癌患者倾向采取的应对方式,并根据其个性特征,因人制宜地制定心理疏导策略;同时帮助患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并充分利用,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减少负性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志刚教授从六经辨治咳嗽的经验。王教授认为,咳嗽的病因病机从开阖枢角度可分为太阳开机不利,太阴开机不利,少阴枢机不利,少阳枢机不利。其中太阳咳嗽多为太阳开机不利,治当小青龙汤助太阳以祛其邪;少阳咳嗽多因少阳枢机不利,治当小柴胡汤调和枢机;阳明咳嗽多为阳明肃降不及,治当厚朴大黄汤开实破结;太阴咳嗽多因坤土开机不利,治当小建中汤以开太阴,引阳入阴;少阴咳嗽多为肾水不足,肾不纳气,治当附子汤补肾纳气;厥阴咳嗽多为疏泄失职,阳郁于里,治当四逆散以冲和调达内郁之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医院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湖南省中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实践技能操作、病例分析评分及考试成绩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理论知识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案例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的学生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学生的满意度高,是一种较好的临床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EBN)教学方法对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护生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 名本科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中医护理教学查房;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运用EBN教学方法进行中医护理教学查房。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评价2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习第4、6、8、10个月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排除时间因素、干预因素,2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干预效应与时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运用EBN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评判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降足少阳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 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124 例。治疗组采用清降足少阳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评定量表评分以及2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复发率。结果:2组各有1例未完成3次治疗,予以剔除。治疗3次后,痊愈率治疗组为92.68%(114/123),高于对照组的76.42%(94/123);治疗10次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16%(74/123),高于对照组的35.77%(44/12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颈性眩晕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痊愈患者复发率治疗组为24.32%(18/74),对照组为50.00%(22/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胆经穴为主的清降足少阳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能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提高颈性眩晕量表评分,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剖微课联合内镜病例图库教学在提升脾胃专业研究生胃镜诊断及操作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消化胃镜室90名脾胃病科研究生随机分A、B、C 3组,每组各30名。A组采用临床胃镜教学模式,即观摩胃镜操作→胃镜操作;B组采用联合内镜图库教学模式,即联合内镜图库教学→观摩胃镜操作→胃镜操作;C组采用微课联合内镜图库教学模式,即学习消化系统解剖微课→联合内镜图库教学→观摩胃镜操作→胃镜操作。3组学习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其胃镜操作评分、胃镜操作总时间、疾病诊断准确率、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结果:胃镜操作评分及操作成绩优良率比较,B、C组均优于A组(P<0.01或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操作总时间、疾病诊断准确率及疾病诊断准确率成绩优良率比较,B、C组均优于A组(P<0.05或P<0.01),且C组优于B组(P<0.05或P<0.01);胃镜操作时间成绩优良率C组优于A、B组(P<0.01或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反馈情况中,学生互动性、生动性、学习效率B、C组均优于A组(P<0.01),C组在生动性、学习效率方面优于B组(P<0.05或P<0.01)。结论:解剖微课联合内镜病例图库教学可提高脾胃病专业研究生内镜操作、认识及诊断分析疾病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CNP患者8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2组均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量表(NIH-CPS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总依从率观察组为90.48%(3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NP患者采取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进行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能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恢复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便秘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脑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方案。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干预前后自主排便次数、Bristol粪便性状、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并评价观察组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主排便次数增加,Bristol粪便性状改善,PAC-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显示,患者更倾向于穴位按摩,艾灸疗法次之。结论: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便秘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胞饮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温胞饮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吲哚美辛栓肛门塞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9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COX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X痛经各项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腹泻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胞饮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能力(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将10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舒适度、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47/50),对照组为78.0%(3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与对照组的80.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并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麻仁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麻仁丸口服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麻仁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2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电评估测量值,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2、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2周各项症状体征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便时间、腹胀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下坠、不尽、胀感及排便频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评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麻仁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较单用麻仁丸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 60 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情绪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症状子量表中,观察组患者对疲劳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及腹泻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绪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提高行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紫草膏治疗深II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深II度烧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紫草膏治疗,对照组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膏中药涂擦治疗深II度烧伤能明显改善患者创面情况,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习医师心理健康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实习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医师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在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师SCL-90各因子评分中,男性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评分均高于女性(P<0.01),女性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评分均高于男性(P<0.01)。不同性别的实习医师情绪智力各因子评分中,女性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情绪利用、他人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男性(P<0.05)。实习医师心理健康与情绪智力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他人情绪管理与敌对、偏执、抑郁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以SCL-90评分作为因变量,实习压力作为自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医师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存在性别差异,实习压力是影响实习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康复训练总依从率观察组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SF-36评分干预后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可强化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的检测,阐释五丹胃福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采用改良MNNG+复合法制备PLGC模型,随机分为五丹胃福颗粒高、低剂量组,西药(叶酸)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2周,另取10只正常大鼠设为空白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X-2、IL-1β、TNF-α、NF-κB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指标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丹胃福颗粒高、低剂量组与西药组COX-2、NF-κ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丹胃福颗粒低剂量组与西药组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丹胃福颗粒通过抑制PLGC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影响PLGC的发生发展,并且与叶酸的治疗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改善卵巢癌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96 例接受TP方案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卵巢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措施。比较2组干预第3天恶心、呕吐情况,干预前与干预第7天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第3天恶心、呕吐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3.75%(45/48),对照组为83.33%(4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P方案化疗后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药酒联合火疗对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独活寄生汤药酒配合火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火疗法治疗。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ODI)以及临床体征积分,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TXB2、6-Keto-PGF1a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ODI及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显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TXB2、6-Keto-PGF1a的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火疗法治疗和护理能有效促进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的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在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 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情志护理、艾灸、中药热奄包药熨、中医辨证分期饮食指导,并配合中医推拿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进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分别于术后第2、5、7天观察2组疼痛、腹胀及便秘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2组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7天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腹胀及便秘评分均低于术后第2天,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