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片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积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34/36),对照组为72.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腹胀、腹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桂芍巴布剂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采用中药桂芍巴布剂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西药曲美布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8%,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主要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桂芍巴布剂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耳穴贴压及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5%,对照组为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在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便秘等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频穴位透热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 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频穴位透热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腹胀、腹痛、腹泻、大便频次)、5-HT、VIP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5-HT、VI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性较好。结论:中频穴位透热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44/45),对照组为82.22%(3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干结、腹痛、排便困难等中医证候积分及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太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较大幅度改善患者血液学指标及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脐舒散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脐舒散外敷脐部神阙穴,同时给予TDP理疗仪照射神阙穴治疗;对照组40 例采用蒙脱石散、匹维溴铵治疗。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92.86%(39/42)、85.71%(36/42),对照组分别为85.00(34/40)、70.00%(28/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脐舒散外敷联合TDP治疗仪照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加味痛泻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SS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IBS-QO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优(P<0.05)。治疗后2组患者5-HT、SP、VIP、IL-6、IL-8、TNF-α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3.33%(1/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对2组有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29%(4/28),低于对照组的42.1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IBS-D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降低脑肠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9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予以口服增液润肠汤治疗,对照2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及便秘生存质量量表(PAC-QOL)积分的变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1组为83.3%(25/30),对照2组为70.0%(21/30),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积分、5-HT水平、PAC-QOL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 例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 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17/18),对照组为77.78%(14/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汗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KO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并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KOA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牛角地黄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火旺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火旺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 例。对照组接受CHO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牛角地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实体瘤疗效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27/29),对照组为72.4%(2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为13.7%(4/29),对照组为37.9%(1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角地黄汤联合穴位敷贴能够有效降低阴虚火旺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并提高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46.7%,对照组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消瘿方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消瘿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随访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治疗前后服用西药剂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SH、FT3、FT4及TRAb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甲巯咪唑服用剂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消瘿方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给予培土生金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联合穴位敷贴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NAFLD患者6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 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33/34),对照组为82.35%(28/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T、ALT、T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88%(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NAFLD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肝郁脾虚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抑反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症状(反流、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嗳气、纳差、咽部不适、咳嗽的发生程度和频率)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抑反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GER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浊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Hcy)、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7%,对照组为81.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血浆Hcy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生髓方联合西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生髓方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与白细胞数量,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髓方治疗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评定2组临床疗效及血压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疗效满意,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