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稀土!从地方到央企,从国内到国际,一场资源争夺战已经打响……半年内国家总理给予13次批示,南方五省区15市联手监管稀土开发……一个产值不到400亿元的矿业,却成为了从国内到国际,从地方到中央的热议话题。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以占全球30%左右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指令性"开采、控制出口配额之后,量减价升,中国稀土不再卖成"白菜价"。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国内稀土储量日益减少,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生了矛盾,是乱采滥挖带来了恶性竞争,至今,"盗采"、"超采"、"挑肥拣瘦"及"走私"等现象仍在治理之中……而伴随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各种形式的"抗议"接踵而至。同时,还引发了地方国企与中央企业的纠葛,导致产业发展、稀土建储等诸多争端产生。稀土话题持续"高烧",部分敏感问题至今仍无明确答案。中国稀土储量有多少?中国需不需要限制出口?中国在挟稀土而操纵国际市场吗?中国稀土要不要国家储备?中国稀土的开采整治、产业整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情况如何……裹挟了各方利益与价值取向的稀土纷争,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学者、官员甚至中央主要领导的密切关注。8月,沿着中国稀土产业"路线图",记者深入江西、广东、湖南等稀土资源大省调查,试图还原稀土争端真相。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稀土储量逐年锐减的趋势,以白云鄂博矿、南方七省离子型吸附矿、冕宁矿为例分析了中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稀土产业存在的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纵向发展不足、环境破坏等问题。为此,我国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合作交流;健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走环境为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记者调研了解到,稀土资源占全国83.7%、全球38.7%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近年来转变"挖土卖土"方式,科研取得系列突破,技术和原料就地转化率大幅提升,稀土产业进入爆发式发展的"前夜"。近几年,我国稀土技术研发取得一些突破,但系统性研究、应用水平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专家建议,全面盘点资源家底,加强顶层设计,设立国家级研究机构,系统开展稀土基础和应用研究,摆脱被"卡脖子"现状,做精做强稀土产业,努力变稀土资源大国为稀土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王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稀土矿产品需要出口。文章对我国过量出口稀土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优化我国稀土资源的出口做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5.
正1991年,邓小平在上海大众公司视察时说:"中国稀土资源世界第一,用处是多方面的。"一个美国朋友说,你们有这个宝,等于有中东的石油。可见,中国稀土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高、非常重要的。稀土有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质,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稀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发展我国铜资源循环经济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国是世界铜资源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制造业基地与铜基础产品输出国.但是,基于资源禀赋关系,我国铜资源供需矛盾依然非常突出,铜资源依然是制约我国铜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快发展铜资源循环经济已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余良晖、陈甲斌两位学者撰写的<发展我国铜资源循环经济的构想>一文,对如何发展我国铜资源循环经济有独到的见解,本刊特将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一主题,既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要求,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人们生产生活、地球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我国是资源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有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利用在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我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以及几十年来的粗放式开发,使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一方面人均资源少,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16,(3):13-16
正资源型城市的生命长度究竟能延续多久?这道难题考验着世界,更考验着快速发展的中国。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通过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使一些矿城成功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来自资源型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们,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转型升级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目前,我国许多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论断: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后一论断,笔者认为不必置疑。目前,我国已有2万多个建制镇和600多个中小城市,如果这些城镇都能充实“市容”,我国经济整体水平和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必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地球年。今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同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主题一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目的就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使公众深刻认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个全人类共同讴歌地球母亲、保护资源环境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期盼真切地认识地球,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祝愿我们人类能够和古老的地球一起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1.
稀土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而中重稀土尤为重要。老挝境内分布着大量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且气候湿热多雨,风化作用强烈,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查明老挝稀土资源成矿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特征,分析其投资开发前景,对整个老挝境内开展了大量系统的野外调研及相关分析测试工作,并且汇总了老挝稀土资源勘查工作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稀土资源成矿特征可类比中国南方地区,属于典型的风化壳淋积型矿床,矿体主要富集于花岗岩类风化壳全风化层,盖层厚度相对中国较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状,厚度数米到二十多米。离子相稀土平均品位为0.4‰~0.7‰,大部分稀土配分模式同江西赣州信丰稀土矿相似,属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钇富铕型。老挝稀土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圹省和华潘省,预计两省稀土资源总量可达到60万t。随着老挝稀土政策的开放和中国稀土战略的逐步完善,投资开发老挝稀土资源,建立稀土资源的海外战略基地,可以长期稳定地支撑中国对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加强两国合作、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梓童 《国土资源》2008,(4):58-59
2007年我国稀土产业的主要特点:一是国家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促进了稀土产业效益的提高,突出了我国稀土原材料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二是稀土产业、产品结构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全球镍的消费在市场调节下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是随着世界不锈钢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年世界镍消费的增长率将达到5%。而全球硫化镍矿资源已出现危机。新红土镍矿开发利用受诸多因素影响.短时期内难以形成产能。因此,今后几年镍市场将出现供应严重短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程亚军 《国土资源》2003,(11):20-22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作出的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日前成立。该协会是以有色金属协会、中铝公司、中国五矿、中国有色等13家单位为发起人,联合全国142家企业发起设立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我国将继续整顿稀土行业秩序和开展稀土行业环境治理,对稀土资源实行严格的环保性开采政策;  相似文献   

16.
内生型稀土矿产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也是国内外高度敏感的"关键"金属矿产,满足了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对稀土的需求,成为全球稀土找矿和研究的热点.微山是我国重要的稀土资源和产业基地,勘查过程中在碱性岩体中发现了轻稀土矿体,并在花岗岩体、闪长岩体中发现了稀土矿体.这些矿体的发现,对鲁西轻稀土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显示出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铝土矿资源和氧化铝工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铝土矿资源丰富,但质量差”,这是学界和有色金属行业对我国发展氧化铝工业的普遍认识。这一认识始终笼罩着我们,致使我们在氧化铝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总是存在着“资源”问题的疑虑。在国内外氧化铝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正确认识我国铝土矿资源特点和影响,以及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发展前景,对于统一认识,增强信心,保持我国氧化铝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视点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稳定开放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构建稳定开放的资源保障体系。《规划》指出,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也包括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是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十三五”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一足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是今年的主题。万事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耕地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重任,这一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既要保护维持生命的红线,又要保障科学发展的用地,这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圆梦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1.事业单位企业化 这里的企业化不再是“戴着事业帽子”的企业化,而是摘掉事业帽子按照《公司法》建立的真正企业。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开始已在全国各地各行业陆续推开。地勘行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改革严重滞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焦点,“手中有矿,心中不慌”已成为全国的共识。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多找矿快找矿找大矿将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这为地勘单位生存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