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云南兰坪盆地古近系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就是将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编图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盆地构造发展演化紧密结合,利用层序界面和其他关键界面为相对等时界面,按相关界面划分体系域,并以体系域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编制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以云南兰坪盆地古近系为例,进行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分析研究并编制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而揭示该区古近纪构造运动对沉积特征与湖平面变化的关系,更进一步阐明该区盆地沉积充填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苏北盆地古近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板块构造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苏北盆地古近纪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分别为古新世(TS1)、始新世(TS2)和渐新世(TS3)构造-层序。在此基础上,以构造-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界,以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苏北盆地古近纪各地质时期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有利区块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图是第二代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标志,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岩相古地理编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以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为例,在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泥盆系海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层序、体系域、层序界面或相关界面为编图单元,进行了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尝试。实践表明,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能够用更客观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盆地的充填和演化历史,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吴跃东  刘家云 《安徽地质》2001,11(3):185-194
安徽省定远东部一明光地区古近一新近系划分方案不一,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利用构造一岩性一岩相法进行l:5万地质填图,系统采集了ESR测年样,并结合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划分古近纪定远组、明光组,新近纪下草湾组和桂五组。该区古近一新近纪沉积物以陆相红色磨拉石和陆相火山岩建造为主,陆相红色类磨拉石的建造分析表明其形成于冲积扇和扇前河湖环境,碎屑物质来源于沉积区东边扬子地层区的浅变质岩和沉积区西北侧华北地层区变质岩和未变质岩石。其陆相火山喷发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活动性环境,是区内火山活动最盛的时期。其盆地类型为箕状断陷型、迁徒型和坳陷型。根据盆地充填沉积序列划分出4个层序(2个二级和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和层序Ⅳ不完整,层序Ⅱ和层序Ⅲ皆由冲积沉积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和湖萎缩体系域3个基本单位构成。层序界面主要有区域构造运动界面和盆地构造应力转换面一体系域转换界面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沉积层序的划分包括层序边界的识别和划分.在对地层进行沉积层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各段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中,综合应用各种资料分析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的层序边界特征,采取"大-小-大"的层序划分步骤进行了沉积层序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近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表明,所划分的东部凹陷古近系火山层序、同裂谷期层序和裂谷期后3个层序,其对应的时期分别为房身泡期、沙河街三期和沙河街一、二期至东营期.同时还表明,东部凹陷古近系沉积层序发育特征的特殊性导致了同期岩相古地理演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将层序地层学方法应用于岩相古地理研究中,首先建立承德地区石炭一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然后以四级层序为基本编图单元,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分析了石炭一二叠系的沉积演化特征,讨论了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与聚煤作用的关系。在研究区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5个四级层序、8个五级层序;揭示了海平面升降变化对成煤沼泽发育的控制,认为层序DS1的海侵或海退最大点处的四级层序Ⅲ控制了研究区两个主采煤层的发育。该结论对该区聚煤规律的研究和煤炭资源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序列与古特提斯海再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首次识别出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以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作为划分相应级别层序的重要标志,不同级别的层序反映不同地质事件和动力转化过程。将5个级别的沉积层序作为板间、板缘、板内构造过程的地层记录,反映了沉积盆地类型、性质及演化过程,并与沉积盆地之间存在不同级别的耦合效应:超级层序相当于沉积盆地域的地层记录;Ⅰ级层序对应于一个成因盆地的地层记录;Ⅱ级层序反映沉积盆地的构造阶段或构造沉积幕;准Ⅱ级层序揭示盆地构造期或沉积幕;Ⅲ级层序相当于盆地充填韵律;Ⅳ级、Ⅴ级层序分别相当于盆地充填体系域和冲填体系。研究表明,右江古特提斯海演化经历了陆内裂陷海、陆缘裂谷海、孤后裂谷海和残余海前陆盆地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通过对四川盆地的构造格局和盆—山耦合关系分析,确定该盆地属于类前陆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具备以川中古隆起为中心的,由川西坳陷、川东北坳陷、渝东—川东南坳陷三个盆—山耦合次系统组成的“三坳围一隆”构造—沉积格局。以盆缘地表及盆地内钻井剖面的须家河组和香溪群地层划分、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区域等时对比为依据,将须家河组划分为全盆地范围内可追踪对比的2个超长期(SLSC1—SLSC2)和5个长期(LSC1—LSC5)基准面旋回层序。以此为基础,选择各长期旋回层序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图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各时期岩相古地理面貌、相带展布规律和沉降—沉积中心及其迁移方向,严格受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两造山带非同步的、但交替发育的逆冲推覆作用与“三坳围一隆”构造—沉积格局控制,盆—山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造山带隆升蚀顶与盆地横向生长、沉降、充填的物质循环平衡过程。这一独具特色的构造—沉积格局始终控制着须家河组各超长期、长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充填作用,古地理面貌、生储盖组合特征和围绕川中古隆起为中心的油气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9.
南华北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主要为陆表海充填沉积。通过层序界面识别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1个Ⅱ级陆表海充填层序,3个Ⅲ级层序(Sq1—Sq3),分别对应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格舍尔期、早二叠世紫松期和隆林期,同时对3个层序的特征及演化进行了分析。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对Sq1~Sq3进行古地理重建,发现陆表海充填总体上为海退序列,物源主要来自北缘阴山隆起;同时也证实了海侵转换面的存在,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板缘构造运动共同塑造了南华北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特殊的古地理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董俊昌 《地质与勘探》2012,48(1):93-101
[摘 要] 本文旨在以平邑盆地官庄群湖相碳酸盐岩为例,研究湖相碳酸盐岩的古地理指示意义。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依据野外露头剖面分析了平邑盆地古近纪官庄群的地层及其沉积特点,结合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分析了古生物、古气候、物源、水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等沉积环境条件,明确了官庄群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时的古地理格局与特征。研究表明平邑盆地在古近纪官庄群沉积时为温暖的内陆淡水湖泊环境,构造活动相对静止,地形平坦,有利于湖泊相碳酸盐岩沉积,且碳酸盐岩集中发育在浅水、中等偏低能量、低陆源碎屑物质的环境。从而说明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形成的古地理背景为构造活动平静、地形平坦、浅水低能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1.
柳河盆地中生代地层发育有中侏罗统侯家屯组,下白垩统果松组、鹰嘴砬子组、林子头组、下桦皮甸子组和亨通山组。主要岩石类型为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和熔岩,沉积相为扇三角洲-湖泊相。根据岩性变化和岩相组合,将下白垩统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和8种充填类型。根据盆地构造和层序特征,划分为5个构造发育阶段,分别是中侏罗世初始凹陷阶段、晚侏罗世抬升剥蚀阶段和早白垩世的3个火山喷发-沉降阶段。柳河盆地是一个受走滑张扭-走滑压扭机制控制的走滑伸展盆地。  相似文献   

12.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在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层序 -盆地 -地球系统的动态成因分析方法,对右江盆地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讨论了层序界面与地质事件、层序级别与盆地类型等的关系,进而建立了右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裂谷盆地层序发育明显受同沉积断裂及基底沉降控制的分析,建立了层序成因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序充填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右江盆地层序充填过程包括陆内裂陷、陆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前陆造山四个阶段,经历了海西 -印支期由拉张到挤压的完整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13.
造山带地区构造运动复杂、沉积体系多变,其层序地层划分往往被视为禁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前陆冲断带早二叠世发育了一套由火山-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碎屑岩互层的沉积组合,中晚二叠世主要发育了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给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带来很大难题.对前陆冲断带层序地层划分不能套用稳定地区的模式.本文通过地震、钻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不整合面,并依据火山喷发方式、火山旋回、沉积旋回分析技术,在经典层序地层学基础上按照不同对比原则,进行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建立了研究区前陆冲断带地区的层序时空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二叠系层序发育经历了强烈俯冲碰撞造山期-饥饿深水阶段、弱冲断夹短暂伸展火山期-复理石阶段、强烈冲断复活期-磨拉石阶段和冲断活动鼎盛期-水下粗粒沉积阶段(PSS4发育期).  相似文献   

14.
洪特凹陷下白垩统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二连盆地洪特凹陷20余口井的资料,通过对其偏光及铸体薄征,X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对下白垩统(包括K1ba和K1bt^1储层)碎屑岩的成岩历史、成岩序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该凹陷所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其次为蚀变作用、交代作用、粘土矿物转化和重结晶作用,烃类充填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位于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之间的尼玛盆地包含有青藏高原演化过程中重要的沉积记录,恢复该地区的古地理特征及讨论其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尼玛盆地南部古近系由古新世-始新世牛堡组与渐新世丁青湖组构成,主体为一套扇三角洲相与湖泊相碎屑沉积建造。采用沉积学、年代学方法,对该盆地南部古近系查昂巴剖面进行沉积特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古地理研究,以确定其物源区,并分析构造作用对盆地的改造过程。从牛堡组到丁青湖组,稳定碎屑组分逐渐减少而不稳定组分增加,显示古近纪时盆地沉积过程中受到构造活动影响;碎屑锆石U-Pb年龄中存在36~70 Ma,100~130 Ma,500~550 Ma,750~900 Ma,1800~1900 Ma及~2500 Ma等年龄峰值。碎屑岩组分、锆石年龄特征及其他分析显示,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及缝合带内的逆冲带为其物源区,存在多向物源。在古近纪碰撞、挤压的构造条件下,伴随着地壳缩短、逆冲断层及造山系统的活动,尼玛盆地南部演化为一个受构造活动控制的独立沉积中心;挤压及逆冲变形决定了其古地理特征,沉积过程及物源与区域隆升、剥蚀活动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钻井、测井、三维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构造层序、6个超层序和11个层序。根据等时层序格架下各层序单元内部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级次构造成因层序的构造-层序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应力机制研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解析查干凹陷的构造-沉积史,将该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序列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和若干二级、三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进而分析了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凹陷原型的性质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三叠世大地构造环境和区域应力场与石沟驿地区上三叠统沉积速率、碎屑组分和盆地充填样式等构造环境判别的综合分析,认为晚三叠世石沟驿地区为逆冲挤压构造环境,冲断带挤压挠曲作用形成前陆前渊拗陷,物源区为再旋回活动的褶皱冲断带.与典型前陆盆地相比,位于冲断带前缘的鄂尔多斯盆地为具石沟驿等前渊拗陷的类前陆盆地.晚三叠世石沟驿地区逆冲挤压和六盘山地区整体隆升的构造背景揭示,牛首山一罗山一带的西缘逆冲带构成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原型盆地的西南部边界,石沟驿地区上三叠统是盆地延长组边缘相沉积.上述认识有助于扩大鄂尔多斯西缘中生界和古生界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18.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的泥盆系包括下部的海侵碎屑岩系、中部的混合沉积地层和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3个三级沉积层序和两个二级构造层序.不同阶段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特征及其空间变化代表了不同的岩相古地理背景,形成了一个受海平面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的沉积盆地充填序列;同时也反映出研究区域三级海平面变化与欧美地区相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were determined b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urface outcrops, core,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Natural gamma curves were studied by the band-pass method. The hidden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d six lithological cycles were extracted. By examining sequence boundaries and lithological cycles, we identified six third-order (including SQ1, SQ2, SQ3, SQ4, SQ5 and SQ6) and three second-order sequences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Ordos Basin was found to have the following spe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1) the third-order sequence growths were totally stabl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Ordos Basin was relatively stable; (2) thick sand bodies did not form in lowstand systems because of underdeveloped slope breaks; (3)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had diverse features at different sedimentary periods; (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 had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tectonic belts, and the entire sequence had the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rovenances and multicycles. The low-accommodation Ordos Basin in the Upper Triassic was limited by slow subsidence, gentle basement paleorelief, stable tectonic settings and sufficient sediment supp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n included stable developed sequences, limited preserved lowstand systems tracts, multiple depocentres and subsiding centres, development of many delta system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basin controlled by the gradient of the basement paleorelief, and laterally stretching sediments.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third-order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low-accommodation lacustrine Ordos Basin included sediment supply (provenance), climate and lake-level fluctuation. Overall, our cas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a low-accommodation lake basin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a low-accommodation non-marine basin. Our results also predicted that the SQ3, SQ4 and SQ5 of the Qiaochuan and Zhidan areas favoured oil and gas prospecting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相似文献   

20.
袁晓博  方念乔 《地质通报》2019,38(4):689-695
三水盆地是南海北部邻区陆域唯一具有新生代火山活动记录的盆地,最晚一期火山喷发时间是38Ma,也是南海北部陆域已知的在南海扩张之前最晚的火山喷发年代。应用K-Ar同位素年代测定方法,首次发现三水盆地存在29.27±1.52Ma的玄武岩和28.25±1.14Ma的流纹岩,构造判别图解指示其产出环境是板内拉张,与盆地之前火山类型一致,为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流纹岩具有与A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且玄武岩与流纹岩均与其他地区地幔柱成因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一代表板内破裂的双峰式火山记录将南海北部陆缘的火山喷发活动从早先已知的古新世—中始新世延续至渐新世中期,众所周知,南海的开裂起始时间约在32Ma,对于南海扩张期间周边陆域是否存在相关联的火山活动及建立南海早期开裂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