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折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现行征地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演化而来,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则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结果。这两个制度的结合,形成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现行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透支未来收益、社会分配不公等弊端日益显露。土地制度的未来走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财产权;政府最终必须退出土地直接经营活动。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2.
经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土地调查规划院)周甬涛副院长的邀请与接洽,2011年6月10日,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郁钧,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黄小虎研究员,并进行了专题访谈。黄小虎研究员以其广博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国内外现状以及上海特点,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存量土地的合理开发、工业用地及其地租地价、土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及土地确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对于国土资源科研与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黄教授还慷慨惠赐大作,本刊将在"国土资源论坛"专栏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洛杉矶县住房供应规划中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与我国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中农村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在目的、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确定、公共参与、与总体规划关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目前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李敏  杨艳  王海刚  田芳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54-57,67
结合北京市房山区发展规划,针对区内土地储备工作及土地开发项目实际,分析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探讨土地储备与城市化进程关系,提出新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及有效缓解土地资源供求矛盾的相关建议。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总面积为2019km^2,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常驻人口91.2万人。根据北京2005~2020年总体规划,房山区被赋予首都西南枢纽、友好产业新区、山水文化名城的功能定位,确定了“三化两区”的新思路和构建“两轴、三带、五园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1](图1),为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推进房山区新型城市化进程,是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必要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估算了该市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利用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潜力实现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从而测算出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4564.53hm2和28436.64hm2。测算结果可为规划和实施未来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工矿废弃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已接近极限,产业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增量土地投入。本文在总结分析目前郊区建设用地现状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土地进一步高效利用、经济可持续增长、产业用地政策配套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分布区土壤呼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国栋  杨柯  崔玉军  李瑛 《地学前缘》2011,18(6):101-106
在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分布区,选择耕地、休耕地、自然荒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壤CO2呼吸研究。采用壕沟隔断法,探讨了植物根系呼吸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差异,采用温度敏感系数Q10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土壤呼吸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土壤温度、湿度、植被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等。土壤呼吸日变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在夏季植物根系呼吸所占的比例最大,超过了50%,春秋两季根系呼吸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受植物种类及植物根系呼吸在土壤呼吸中所占比例大小的影响,在3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根系自养呼吸所占的比例大小顺序依次为荒地>休耕地>耕地。有根系的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升高的反应要敏感些。  相似文献   

8.
2014年7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党主任深刻剖析了中国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不足,指出土地制度的改革应以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为导向,体现效率、平等、稳定和可持续,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有的国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应简政放权,详规下沉到最基层;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降低公共空间的占地面积,努力提高公民的居住空间与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并做好农民安置新居建设,有利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并有助于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以江南圩区为例,分析了土地整治过程中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现实问题,对可选择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征地是对土地的重新配置和利用,涉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益,而其中的土地增值及其收益分配又成为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症结与关键。通过对土地增值的内涵与收益分配的探讨,分析了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现状,提出了调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的对策建议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曾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效率,而时至今日其运作推广却陷入了困局。本文通过对绍兴土地信托流转的研究,分析了绍兴土地信托流转的运行机制和实施困境,同时在新的土地流转发展趋势下,为绍兴土地信托流转模式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土地财政的内涵与实质,深入分析了土地财政的形成原因及其利弊得失,提出了土地财政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8
2012年1月10日,中国土地学会顾问(原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王万茂教授,接受了《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访。王教授介绍了国内外土地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最新动向,指出土地规划的本质与特征,强调须结合国情编制具有指导性和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两规合一"工作,指出必须注重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在基础数据方面尤其应该实现统一;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与具体实施,应同时考虑土地的数量与质量,并须合理保障环境生态的用地需求;应当加强土地规划中不确定性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未来发展应体现社会化、生态化、信息化、计量化、综合化,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实效。  相似文献   

14.
浙江嘉兴市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退出是农村土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嘉兴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开展了农户基本情况及退出现有宅基地意愿的实地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住房及宅基地的补偿或安置、承包地的补偿或流转、农民社会保障等问题。为有效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应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并予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地资源紧缺是威胁世界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类似于国内已经开展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概念及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 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不同管理阶段及其相关问题. 结合当前国家耕地总量平衡、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从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出发, 实证分析了土地生产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虚拟土概念及虚拟土战略下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框架. 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解决区域粮食安全的一些新思路. 建议: 在保证国家粮食基本自足基础上, 实行区域耕地总量弹性平衡政策; 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 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 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 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 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强开展虚拟土战略相关理论及其对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西安市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人手,通过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体积互换理论分析开采西安的热水资源对西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影响.并且通过国内外相关的地热开采引起的地面形变效应实例进一步说明无序地开采西安市热水资源将对西安市的地面形变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当前上海产业用地管理实践,从产业用地批前、批中和批后管理的全程角度,提出了批前评估将节地融入项目设计、工程可行性预审,批中注重对规模、强度的评估,批后注重对用地整体绩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用地全程评估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相关机制建立进行了研究。最后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为例对该机制的初步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土地利用从"三无"的划拨制度到"三有"的出让制度的转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出让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只是目前短期内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有利于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土地供给方式。本文在论证工业用地年租制对促进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二次开发形势下推进工业用地年租制供应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实施,各地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八重要阶段。农用地整理是新增耕地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潜力预测是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测算方法,对湖北仙桃市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其农用地整理潜力较大,新增耕地系数达到了30%,这与实地调查结果致,说明以典型田块八手可以有效预测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土地质量是土地管理、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前提,土地质量评估是打造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质量型、生态型”管理的项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本文根据上海地区现有工作程度,详细介绍了全市、典型县区土地质量评估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乡镇级土地质量评估工作,分析了不同工作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中评估单元、评估指标、评估标准等的异同,为进步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