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灾害与引水灌溉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陕西泾阳南塬塬边黄土滑坡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极为惨重。本文讨论了区内黄土滑坡灾害形成的地貌地形及地质环境特征,着重分析了人类不合理的引用地表水灌溉,改变了地下水文条件,从而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导致黄土滑坡形成的过程和机制。通过研究认为,合理进行灌溉,控制地下水位是改善塬边地质环境和防治滑坡灾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台缘裂缝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黄土滑坡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土滑坡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后缘裂缝是黄土滑坡典型特征之一。陕西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黄土滑坡。研究区塬边裂缝发育,滑坡密集分布的太平至蒋刘段目前共分布着28条裂缝,总延展长度为1424m。塬边地形形态控制着裂缝的发育、成因机制,因此,根据裂缝所处塬边地形形态,将南塬裂缝发育模式分为:“U”模式、“W”模式和“Z”模式。裂缝形成后对塬边滑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坡体土体应力状态接近破坏边界面,只需较小的孔压增量和荷载即可诱发滑坡,同时,改变了地表水的入渗途径,极大地增加了地面灌溉和降雨诱发滑坡的概率。同时,裂缝的形成对于黄土滑坡的演化和群体性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因其特征和成因复杂成为一种特殊的灾害类型。在野外详细调查、工程勘察的基础上,分析宝鸡渭北台塬边和永靖黑方台塬边多级旋转滑坡基本特征,认为渭北台塬大型黄土-红层多级旋转滑坡主要受新构造运动、河流的侧蚀、地层岩性等因素控制形成,黑方台的浅层旋转黄土层内滑坡和黄土-泥岩多级旋转滑坡则是长期黄土塬大面积漫灌的结果。同时首次建立了多级旋转黄土滑坡的3种形成演化模式:扩展式旋转滑坡、渐灭式旋转滑坡和复合式旋转滑坡,并进行滑坡实例分析,提出多级旋转滑坡局部蠕动挤压、滑坡加速剧滑失稳、滑坡调整稳定、后缘新滑坡孕育变形和滑后稳定调整5个变形阶段,为这类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黄土滑坡堰塞湖的形成机理与潜在的危险性,以宝鸡市麟游县丈八乡西坡滑坡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计算,在简要分析宝鸡市麟游县工程地质背景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麟游县丈八乡西坡滑坡群的形成演化过程、西坡滑坡堰塞湖的形成机理、西坡滑坡坝的稳定性、渍坝后的灾难性效应与潜在危险性.初步揭示:①丈八乡滑坡群集中塬边发育,受到黄土与下伏岩层接触关系的控制,降雨与地震作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②西坡黄土滑坡堰塞湖的坝体结构松散,但坝体宽,稳定性较好,在持续降雨的作用下有发生溢流渍坝的可能,但对下游甘肃省灵台县的威胁性小.③5·12汶川地震时在西坡塬边产生的地裂缝有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渭河中游宝鸡-扶风段北岸塬边集中发育大型黄土滑坡,体积超过1 000×104 m3的滑坡达58处。在区域活动断裂调查、地球物理勘察、典型斜坡结构与构造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大型滑坡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渭河北缘活动断裂以地堑式结构控制北坡塬边斜坡的地貌,主断裂面倾向南,倾角平均为68°,而次级断面结构组合控制斜坡结构,影响塬边大型黄土滑坡结构;塬边主断裂面与多个大型黄土滑坡后缘滑壁一致,断裂最大下挫距离7.1 m,影响大型滑坡的形态及发生过程;活动断裂呈地堑式结构,局部次级断面控制塬边多级滑动面的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如杨家村滑坡,局部滑坡剪出受断裂结构控制,剪出口角度可达72°,大部分剪出口未受到断裂面影响,角度平均为23°;三门组黏土岩黏粒体积分数超过35%,塑限平均值为23,是滑坡的层间剪切带;降雨诱发老滑坡复活是目前新滑坡发育的主要形式,大量的老滑坡形成于0.009 Ma BP二级阶地侵蚀期,而古滑坡形成于0.13 Ma BP三级阶地侵蚀期。  相似文献   

6.
高陡边坡滑坡体黄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红建  李涛  彭建兵 《岩土力学》2011,32(7):1939-1944
黄土台塬是黄土地区典型的地貌特征,塬边多为高陡边坡,极易发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位于陕西境内泾河以南的黄土塬-泾阳南塬为典型的高陡黄土边坡,其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自东南向西北的大小滑坡形成了延绵约30 km的滑坡群。对泾阳南塬滑坡群进行分析,以其中一规模较大的近年滑坡--东风滑坡为例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场测量,对滑坡体后缘和前缘的黄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物理和力学性质试验。分析了高陡黄土边坡滑坡的发生过程和破坏机制,由颗粒分析和湿陷性试验得出滑坡体前后缘土体的湿陷液化特征。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对强度参数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强度参数和结构性,验证了重塑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体应变-轴应变关系与邓肯-张模型符合较好,为高陡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强度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泾阳南塬边坡稳定性理正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胜 《地下水》2012,(2):208-209
泾阳南部黄土台塬塬边,地形高差大,坡度陡斜,直接以陡坡形式与泾河漫滩相接,加之泾河不断侵蚀,在人类工程活动密集地带,常发生崩岸型滑坡。结合对前人关于黄土滑坡研究成果,利用理正软件对该区进行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得出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形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K=1时,各土层的内摩擦角φ随着粘聚力с的增加逐渐降低,直到减小为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泾河南塬黄土滑坡的类型、规模、滑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发生的时间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条件。在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泾河南塬黄土滑坡的形成机制,以塑流-拉裂形成机制为主。同时,表现在运动方式上为滑动抛出型、错动挤压型和错落平铺型。  相似文献   

9.
结合重大危险滑坡的勘察、滑坡极限平衡计算,总结宝鸡渭河北岸长乐塬黄土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稳定性,揭示黄土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提出黄土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1)
宝鸡峡98 km塬边渠道是关中地区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渠道建成通水已达5 0a,存在塬边局部边坡崩塌、溜滑和冲刷现象,也可发生渠道因渗漏引起的滑坡现象,急需对渠道两侧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本文以宝鸡峡98 km塬边渠道k91+900 m处典型黄土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Geostudio 2018岩土专业软件,模拟黄土高边坡在正常运行、渠道发生渗漏、发生地震3种工况下边坡发生滑坡失稳破坏的特性,并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为该段边坡稳定性评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对泾阳南塬实地调查中发现,位于泾河与塬边交切处,发育有数量较多的黄土滑坡,分析认为河流作用是该类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对饱和Q2黄土进行减围压三轴剪切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土体抗剪强度与应力路径有关,减围压三轴剪切状态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小于常规三轴剪切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土体更容易发生剪切破坏;斜坡坡脚处存在关键块体,对斜坡整体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就是因为河流的持续侧蚀,造成坡脚关键块体逐步滑塌,最终导致斜坡失稳滑动。   相似文献   

12.
甘肃黄土台塬区农业过量灌溉引起的滑坡灾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土台塬区过量农业灌溉可引起严重的滑坡灾害。其中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提灌区的滑坡灾害最为典型。黑方台黄土台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农业提水灌溉,受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控制,在灌溉水大量入渗的诱发下,滑坡灾害十分严重。主要有黄土滑坡和黄土一基岩滑坡两种类型,分别具有高速远程和低速近程滑动的特点。过量灌溉引发的滑坡灾害具有滞后性、群发性和频发性等显著特征,且在季节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冻融期(3月)和雨季(7月)。实践表明,对过量灌溉引发的滑坡灾害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改变灌溉方式和采取包括工程治理措施、排水措施、生物措施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0,(4)
宝鸡峡98km塬边渠道是关中地区非常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其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沿线分布有较多的黄土高边坡。本文以宝鸡峡98km塬边渠道k85+500m处典型黄土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 2018模拟黄土高边坡在正常运行和渠道渗漏加发生降连阴雨的工况下的稳定性,并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可为该段边坡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南山区黄土滑坡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南山区地貌以黄土丘陵区为主,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造就了广泛发育的黄土滑坡。本文依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所获取的大量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对黄土滑坡产生的地质环境条件、黄土滑坡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将宁南黄土滑坡归纳为重力卸荷和地震破坏二种不同类型,同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与研究,最终给出宁南山区黄土滑坡防范要点。  相似文献   

15.
贾俊  朱立峰  胡炜 《中国区域地质》2013,(12):1968-1975
甘肃黑方台地区常年农业灌溉导致塬边产生大量的黄土滑坡,灌溉水长期入渗引起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园地下水作用造成水敏性黄土遇水乃至饱水后强度劣化.进而产生斜坡失稳,因黄土滑坡剪出口高悬于上缓下陡的坡体中部,其成灾模式呈现出高位剪出后高速滑动.并产生远程运移,波及范围大,致灾后果严重。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焦家崖头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对灌溉型黄土滑坡塑流-拉裂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运用离散元模拟方法,对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模型底部饱水黄土软弱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滑坡运动学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地下水位的上升,模型底部软弱层范围不断增大:孔隙水压力主要作用于滑坡底部软弱层饱水黄土:地下水位高程上升至标高1682m时,滑坡产生整体破坏。  相似文献   

16.
贾俊  朱立峰  胡炜 《地质通报》2013,32(12):1968-1975
甘肃黑方台地区常年农业灌溉导致塬边产生大量的黄土滑坡,灌溉水长期入渗引起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因地下水作用造成水敏性黄土遇水乃至饱水后强度劣化,进而产生斜坡失稳,因黄土滑坡剪出口高悬于上缓下陡的坡体中部,其成灾模式呈现出高位剪出后高速滑动,并产生远程运移,波及范围大,致灾后果严重。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焦家崖头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对灌溉型黄土滑坡塑流-拉裂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运用离散元模拟方法,对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模型底部饱水黄土软弱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滑坡运动学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地下水位的上升,模型底部软弱层范围不断增大;孔隙水压力主要作用于滑坡底部软弱层饱水黄土;地下水位高程上升至标高1682m时,滑坡产生整体破坏。  相似文献   

17.
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及发生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方台因农业灌溉触发了大量泥流滑坡。为了充分反映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发育特征,首先基于IKONOS影像对黑方台泥流滑坡进行了遥感解译,随后又开展了详细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黄土泥流滑坡呈流态化运移特征,滑距可达300 m以上,是黑方台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滑坡。钻探和塬边露头测量显示,研究区黄土底部黏土高程西高东低。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总体上由台塬西部流向地势较低的东部台缘,使得该处地下水抬升幅度要高于西部,从而造成泥流滑坡集中分布于东部台缘。为充分反映该条件下黄土泥流滑坡的破坏机制,开展了室内饱和原状黄土应力路径试验,分析研究了黄土泥流滑坡液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源山区黄土滑坡十分发育,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黄土滑坡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貌条件和斜坡受力条件3种.在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受力条件的改变是导致黄土斜坡稳定失衡和发生滑坡的最根本原因,降雨和融雪水入渗是影响斜坡受力条件改变的主导因素.对黄土滑坡的防治,建议采取避让和以避让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领  戴福初  闵弘  邝国麟 《地球科学》2010,35(1):155-160
1976年泾阳南塬大面积提水灌溉以来,沿泾河右岸发育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得台塬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通过对南塬黄土滑坡多次野外考察和滑坡测量,研究了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依据滑坡发生力学机制对南塬黄土滑坡进行了分类,包括黄土流滑、黄土滑动和黄土崩塌.南塬黄土滑坡具有高陡的后壁,后缘裂缝普遍发育,具有演化性与群体性分布特征.其中裂缝发育及高陡的滑坡后壁是造成滑坡演化的重要因素.裂缝的发育还是滑坡群体性分布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论述关中盆地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按人类触发黄土滑坡的工程-经济活动的性质及作用的地貌部位,把区内人为黄土滑坡划分为5种类型,并阐述了各类黄土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及其分布、危害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把人类盲目行为减少到最低程度,促使社会经济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防止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尤其黄土滑坡灾害,实现减灾效益和获取良好环境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