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赣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赣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主要有:玄武岩、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橄榄玄武粗安岩、粗面玄武岩、安粗岩、粗面英安岩、粗面岩、流纹岩、凝灰岩及花岗斑岩等,可划分为高钾钙碱性、橄榄安粗岩和碱性玄武岩3个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富Si、K,贫Mg、Fe、Ca、Al;橄榄安粗岩系列和碱性玄武岩系列富碱,尤其富K,富Al、Ti,贫Si。相比之下,橄榄安粗岩系列比碱性玄武岩系列更富K、Al、Ti、Si。本区复杂的火山岩很可能是晚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巨大板块中Faralong、Izanagi、Kula等板块相对亚洲大陆走滑和斜向俯冲及在大陆内产生的NE-NNE向平移剪切-伸展拉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的断陷型陆相火山盆地中,为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Rb-Sr全岩等时年龄变化于111.4~119.6Ma.岩石组合主要为粗面玄武岩-橄榄安粗岩-安粗岩-粗面岩.这套岩石在化学上具有富碱富钾、富铝贫钛、高氧化系数及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ISr值和明显偏低εNd值.根据对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的详细分析,表明这套岩石的成因应主要是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3.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火山岩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量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资料,作者认为,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橄榄粗安岩,高钾安山和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熊耳群火山岩可能是大陆边缘弧弧后火山岩或碰撞后弧火山岩。同时,作者在文中列出了44个代表性火山岩样品的岩石化学资料和913个火山岩,次火山-侵入岩样品的平均化学成分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87,自引:13,他引:87  
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以大范围内分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橄榄安粗岩系为主,高钾钙碱岩系为次的火山岩组合为特征,它形成以拉张为主的区域构造应力中。与国外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同类岩石相比,其火山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关的矿床组合均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本区壳幔成分与结构及中生代区域背景特殊性的综合体制。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大别山北缘中生代(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系列火山-侵入岩的14个Rb-Sr,Sm-Nd同位素分析数据,其中正长岩类ISr值为0.70943-0.71014,εNd值为-14.7-15.8,亏损地幔两阶段模式年龄TDM为2.12-2.20Ga;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ISr值为0.70750-0.71054,εNd值为-17.2--19.1,TDM为2.32-2.48Ga,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ISr值为0.70873-0.70912,εNd值为-20.7-21.7,TDM为2.60-2.68Ga。通过与基底变质岩Sm-Nd同位素组成对比,认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由类似于大别群的地壳岩石衍生而成,正长岩类是由大别群和少量较年轻地壳岩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衍生而成的,而橄榄安粗岩系列则来源于富集地幔并可能混入少量更古老的类似于泰山群的地壳组分。  相似文献   

6.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太平  屠森 《地质论评》1994,40(5):446-455
本文基于大量的区域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陈述熊耳群的一些重要资料,阐明作用者对一些争议问题的看法,同时指出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些研究内容。研究表明,熊耳群火山岩以橄榄玄粗岩,安粗岩和粗面英安岩,流纹岩为主,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高钾安山岩,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熊耳群是扩张应力背景的产物,但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能耳期或熊耳期以前的陆下岩石圈地幔历  相似文献   

7.
北京燕山构造旋回安粗岩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粗岩系是指由钾质粗面玄武岩,橄榄玄武粗安冉、安粗岩,粗面岩和高钾流纹岩等富钾岩石组成的火山岩系列。本文以北京地区燕山构造旋回安粗岩系火山岩为例,通过与国内外公认的安粗岩系比较,以及对不同系列火山岩特征的对比分析,明确提出:安粗岩系是可以与拉斑玄武岩系、钙碱性岩系和碱性玄武岩系并列存在的独立的火山岩系列,它有自己特写的产出环境,有别于其他岩系的岩石类型,岩石组合及物质成分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钾镁煌班岩-超钾岩系列产出超大型金刚石矿床;玄粗岩系列火山-侵入连续体产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钾碱玄岩-安粗岩系列产出大型稀土金属及Ba,Sr,P,Fe,萤石矿床;超钾安粗岩-流纹岩系列产出大型锆铪矿床及Y,Nb,Ta,REE,Ga,Al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9.
宁芜中生代火山盆地产出火山岩与侵入岩,火山岩以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粗面岩为主,安山岩和响岩少量,火山岩以高钾富碱为特征,已确定为橄榄安粗岩系。侵入岩以辉长闪长玢岩-一辉长闪长岩为主,以高钠低硅为特征,并有辉长岩和花岗岩产生,据地质学和Nd,Sr,Pb同位素资料,侵入岩与火山岩属同一个岩浆系列,是碱性玄武岩浆在下地壳经过轻度AFC混合后,侵入上地壳,在轻度混染的情况下,经过以结晶分离为主的岩浆分异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动性U、Th溶浸实验、235U诱发裂变径迹、Pb同位素组成示踪等方法,对草桃背橄榄玄粗岩铀地球化学进行的研究表明:1草桃背橄榄玄粗岩U含量偏高(众数值3.23×10-6),为世界安山岩平均值的2倍左右;2 U的存在形式以结构铀为主,活动性U含量及其所占全U比例(浸出率)非常低,分别为0.7×10-6和15.9%;3根据Pb同位素组成计算,草桃背橄榄玄粗岩以U带入为特征。对流体作用敏感的元素对比值(U/Th、Pb/Ce、Ba/La、Cs/Rb)研究判明,地幔流体参与了草桃背橄榄玄粗岩的形成。草桃背橄榄玄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源区富集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是形成草桃背橄榄玄粗岩富含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主要制约因素,但草桃背橄榄玄粗岩不能为6722矿床提供主要的成矿铀源。  相似文献   

11.
将青藏高原北部祖尔肯乌拉山一带,广泛分布的一套近水平熔岩被状产出的、同位素年龄为古近纪始新世中晚期的中酸性熔岩(岩性主要为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玄粗岩夹火山角砾岩),新建为正式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祖尔肯乌拉山组,指定了正层型和副层型剖面,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2.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的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岩 ,这些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大于 4(变化于 4.2~ 5 .8之间 ) ,岩石的稀土总量 ((REE)变化于2 11× 10 -6~ 2 6 4× 10 -6之间 ,且与金矿床关系较密切。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岩石组合为闪长岩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小于 4(1.8~ 3 .2 ) ,ΣREE为 130× 10 -6~ 188× 10 -6,与铜矿床关系较为密切。结合包体岩石学研究得出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浆为幔源碱性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 ,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是分异的幔源岩浆和壳源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藏北南羌塘陆块北缘毕洛错地区古近纪纳丁错组火山岩由灰色安粗岩、深灰色安粗岩、深灰色杏仁状橄榄玄武岩(气孔发育,气孔充填物为石英、方解石等,致使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岩石化学定名偏中性,故采用镜下定名)组成。其中,安粗岩的SiO2含量介于60.80%-61.83%之间,Al2O3含量介于16.30%-17.22%之间,Na2O/K2O〉1,MgO含量介于0.49%-1.42%之间。岩石轻稀土元素较富集,∑Ce/∑Y介于8.20-9.60之间,δEu介于0.70-0.91之间,呈弱负异常。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纳丁错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其岩浆可能来自壳幔过渡带的部分熔融的物质,并与张性深断裂有关。根据样品K—Ar同位素年龄值32.60Ma.确定该火山岩的地质时代为古近纪。  相似文献   

14.
铜陵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包括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包括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中含有富云母包体和微粒闪长质包体以及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与区内的铜(金)矿化关系密切;橄榄安粗岩系列岩体中含多种深源堆积岩包体,与金(铜)、银、铅、锌等矿化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石英二长闪长岩为140Ma左右,花岗闪长岩为142~146Ma,辉长闪长岩为143Ma,辉石二长闪长岩为138~142Ma,二长岩为143Ma,可见两个系列侵入岩的年龄既有一定的差别,也有一些重叠。岩石地球化学及包体岩石学研究表明,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可能为幔源碱性玄武质岩浆分异后形成,高钾钙性系列岩石可能为分异的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后形成。  相似文献   

15.
可可西里雄鹰台中新世橄榄安粗质火山岩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可可西里雄鹰台火山熔岩的全岩K-Ar年龄为11.1-12.8Ma,SiO2含量为55.28%-58.65%,K2O含量为3.52%-4.42%,属橄榄安粗岩系列,主要岩类为橄榄安粗岩和安粗岩,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Cs,Sr,Ba,U,Th),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较高,在0.7082-0.7086之间,Nd同位素比值(^143Nd/^144Nd)较低,在0.51236-0.51243之间,^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比值大体分别在18.58-18.70,15.60-15.68,37.98-38.33之间变化,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表明,火山岩源区为富集的地幔类型(EMⅡ),该类型地幔的形成与缝合带的成因有关,火内岩在时空及成因上与昆仑南缘断裂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黄骅坳陷中生代隐伏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系是一套由粗面玄武岩—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以及少量流纹岩组成的以橄榄安粗岩系为主,高钾钙碱岩系为辅的岩石组合。并可与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相对比,但K2O含量偏低。它形成于最终以拉张性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构造环境,其形成不仅与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消减伴随的弧后拉张作用有关,而且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作用的陆内造山及晚期的伸展作用有关,同时受控于先存的古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腾冲火山岩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才英  周真恒 《云南地质》2000,19(2):134-151
通过154个全岩化学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探讨了腾冲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化学成分特征和共生组合系列。第一期(N2)火山岩为高A1弱碱性-钙碱性橄榄玄武岩(含少量安山岩);第二期(Q1)为高K钙碱性安山-英安岩类;第三期(Q3)为高A1高K弱碱性-钙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安山夺;第四期(Q4)为高A1高K钙碱性安山岩-粗安岩。  相似文献   

18.
将青藏高原北部祖尔肯乌拉山一带,广泛分布的一套近水平熔岩被状产出的、同位素年龄为古近纪始新世中晚期的中酸性熔岩(岩性主要为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玄粗岩夹火山角砾岩),新建为正式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祖尔肯乌拉山组,指定了正层型和副层型剖面,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9.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前者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后者为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两个系列岩石的组成矿物种类相似,但在不同岩石中的含量不同,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石英。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中含有大量的深源包体,包括辉石堆积岩包体、角闪石堆积岩包体和角闪石辉长质堆积岩包体,主要矿物为辉石、角闪石,其次为尖晶石、斜长石、磷灰石、金云母;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含大量的微粒闪长质包体、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和富云母包体,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在考虑温压计使用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温压计计算了两个系列侵入岩及包体形成的温压条件。结果表明,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侵位深度(4~6km)略小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6~7km),各种堆积包体形成于45~65km的深位岩浆房,微粒闪长质包体形成于12~15km的浅位岩浆房,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是早期侵入岩的边缘相,而富云母包体可能为地壳部分熔融的残余相。  相似文献   

20.
赣南会昌橄榄玄粗岩矿物组合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会昌地区中基性火山岩的斜长石斑晶具有钾长石环边,基质中存在大量钾长石微晶的矿物组合特征,为其归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列提供了矿物学证据。基质中钾长石微晶与斜长石微晶共存暗示了会昌橄榄玄粗岩的地幔源区混合成因,与根据Sr-Nd-O-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会昌橄榄玄粗岩中的角闪石属于钙质角闪石亚类,为镁绿钙闪石。采用3种钙质角闪石Al地质压力计及CaO地质温度计估算会昌橄榄玄粗岩中角闪石的形成压力约为8.03×108Pa,温度为985℃。角闪石的晶体化学特征表明会昌镁绿钙闪石形成于上地幔,从而为会昌橄榄玄粗岩的幔源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