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粉育种”即单倍体育种已成为高等植物的育种手段之一。海藻方面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Yabu(1964)进行了海带雌、雄配子体的分离,报道了雌配子体可孤雌生殖长成小孢子体,而雄配子体则不能。方宗熙等(1978)报道了由  相似文献   

2.
海带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海带雄配子体经单个分离培养,长成复杂的丝状多细胞雄配子体克隆。其中一部分细胞体积较小,逐渐分化为精子囊,并放散精子。而另一部分细胞逐渐增大体积,并经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这些叶状体绝大多数为畸形。染色体计数全为单倍体。把它们移入海里养殖,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没有孢子囊,不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3.
裙带菜的孤雌生殖及其后代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若干海藻工作者已在海带、厚叶翅藻等褐藻中观察到孤雌生殖的现象[1][3][4]。我们于1973年开始了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实验后,从1974年起我们就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Sur.)进行了相似的试验。这里着重就裙带菜的孤雌生殖及其后代所表现的细胞遗传学特点,进行一些观察。大部分材料是1977年的实验结果。关于裙带菜配子体的无性生殖系将另作总结。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对多细胞海藻的有丝分裂已有一些报道,对海带(Laminari japonicaAresch)也有一些观察,Nakahara等曾对厚叶翅藻(Alaria crassi'ola)进行过研究。但是在褐藻的有丝分裂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海带和其他一些褐藻中,由孤雌生殖所产生的孢子体,常见有一些多核细胞,其产生的机理怎样?这种雌孢子体细胞的染色体是否存在自然加倍的过程等?未见报道。因此对这方面的工作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几年来我们在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实验中,对海带单倍体幼孢子体进行了一些细胞学观察。目前我们又对海带雌配子体和几个细胞的雌孢子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取得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海带具有异型世代交替,其配子体在单独分离培养时可进行营养生长,形成无性繁殖系(克隆)。本文简要回顾了海带配子体克隆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历程,综述海带配子体克隆在海带种质资源保存、海带生理和遗传学研究及海带育种和苗种繁育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弱光保存海带配子体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弱光保存海带配子体的一些实验结果。本实验发现不同遗传性的配子体对弱光有不同的反应。采用弱光培养,可以较长期地保存海带配子体。经弱光保存的配子体,大部分具有正常的生活力,在恢复正常光照后,仍能正常地发育并产生孢子体。弱光保存海带配子体的成功,为海带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方便,为进一步改革海带的育苗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涛  王翔宇  崔竞进 《海洋学报》2005,27(1):145-148
用生物反应技术进行海带配子体克隆的连续培养,将丝状体克隆细胞粉碎后,用两系法培育杂种优势苗种.实验结果表明,雌、雄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的日增重速率可达14.03%和13.87%,经42d培养增重6.9倍和6.8倍;雌、雄配子体克隆细胞杂交16d,排卵率为100%;培养40d后幼孢子体长度为2~3cm,经海上养殖实验,初步筛选出了一个较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超声波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粉碎效果、存活率及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表明:在400W处理30s后再用200W处理60s,海带配子体克隆簇状体的粉碎效果较好:培养7天时细胞日生长速率为0.157;大量扩增7天雌、雄配子体克隆的鲜重增重最大为3.470g:培养14天雌性配子体克隆发育率为52.1%。可作为一种快速、高速、简便的粉碎海带配子体克隆簇状体,制备单细胞悬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高产量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国杂交水稻之所以成功在于找到了雄性不育系。为此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中心负责人M.S.Swaminathan认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增产作用可与杂交玉米相比。我国的海带养殖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到60年代初,才开始有品种可供利用。海带是否有杂种优势可用于生产,在当时难以探明。这因为成熟的海带孢子体放散大量孢子,并由此产生的配子体是雌雄混杂的。至今又没有在海带中发现雄性不育株,因此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杂交实验。70年代中,我们实验室进行海带单倍体的细胞培养取得成功。由此发现了海带雌性生活史,建立了海带单倍体雌性和雄性克隆。自此以后海  相似文献   

10.
运用RAPD技术,对引种我国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的22个配子体克隆进行分析。筛选的19条随机引物共获得252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多态性位点228个,占90.5%。配子体克隆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长海带和海带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高,两者之间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长海带和海带雄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变异程度均低于雌配子体克隆。另外,两个种的雌、雄配子体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且长海带雌、雄配子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大于海带配子体。  相似文献   

11.
胡晓燕 《海洋科学》2002,26(7):30-31
褐藻纲 (Phaerphyceae)中的海藻除墨角藻目 (Fucales)外 ,都具有典型的世代生活交替史 ,即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相交替出现 ,尤其是在具有异相世代交替的褐藻中 ,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差别显著 ,孢子体巨大而配子体一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并且配子体可以独立于孢子体存活。早在30年代 ,Harris就对影响海带目的掌状海带 (Laminariadigitata) ,糖海带 (L.saccharina) ,克氏海带(L.cloustoni)的配子体及幼孢子体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观察了大剂量Co~(60)γ射线对海带多细胞雌、雄配子体的致死影响。 从实验的观察和对实验所得的材料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1)12万伦的Co~(60)γ射线没有立即引起配子体在射线下死亡,而仅仅少数个体的个别细胞,色素体开始有微小的变化。受照射各组配子体的死亡均发生在照射后第2天。 (2)海带多细胞雌配子体对辐射的抗性,要比海带单细胞雌配子体强。因为单细胞雌配子体在30天里的致死X射线剂量是6,000伦左右,但是12万伦的Co~(60)γ射线却不能在30天里使多细胞配子体全部死亡。 (3)海带雄配子体要比多细胞雌配子体对辐射敏感。因为受12万伦Co~(60)γ射线照射,在照射后经过12天,雄配子体已经全部死亡,但雌配子体却仅死亡60%。雄配子体对辐射的敏感性大于雌配子体。 (4)受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海带配子体,不仅仅引起许多配子体的死亡,而且还严重地影响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这表现在:受照射各组合子和孢子体的形成很少;孢子体细胞分裂不规则等等。并且大多数的合子和几乎全部的幼孢子体均相继发生死亡。 (5)受照射组的配子体细胞、合子和幼孢子体细胞的死亡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在教育部、水产总局和山东省科委支持下和在方宗熙教授指导下,开展了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研究。通过本院崔竞进、欧毓麟、戴继勋、王梅林等老师精心选育,得到了新品种材料后,即与山东荣成县海带育苗场和山东荣成县水产养殖场合作,并确定由刘启顺同志(荣成县海带育苗场)负责育苗,杨清明同志(荣成县水产养殖场)负责海上  相似文献   

14.
海带雄配子体单性生殖叶状体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带雄配子体经单个分离培养,长成丝状体细胞,这些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由单性生殖直接发育成叶状体.这种叶状体的畸形率达93 3%,将叶状体养殖在海上,能长成大海带,但它们都不能成熟.这些叶状体在同一克隆遗传特性十分一致,不同克隆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X射线的敏感性和低剂量X射线照射海带配子体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曾做了一些观察。由于γ射线与X射线的性质比较相近,我们想了解相似剂量的γ射线对海带配子体是否引起相似的生物学效应,特别是想知道用低剂量γ射线照射海带配子体,能否促进发育?能否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速度?如果低剂量γ射线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那么,在生产实践上就有积极的意义了。这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放射敏感性问题最近曾引起若干遣传学家的注意。他们发现某些放射敏感性的差异跟遣传有关。我们已经有遗传性彼此有所差异的若干海带自交种群可以用来研究放射敏感性的遣传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末,我们进行了海带遗传育种的研究,了解到海带某些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培养出几个性状此较稳定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已在生产上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但是,我国不是海带的原产地,海带种类相当贫乏,只有一种L.japonica,这给海带遗传育种的研究带来很大局限性。为解决原始材料不足,加快我国海带遗传育种工作的速度,在198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由加拿大引进了长腿海带L.longicruris。掌状海带  相似文献   

17.
我院在教育部、水产总局和山东省科委支持下和在方宗熙教授指导下,开展了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研究。通过本院崔竞进、欧毓麟、戴继勋、王梅林等老师精心选育,得到了新品种材料后,即与山东荣成县海带育苗场和山东荣成县水产养殖场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配子体克隆及幼孢子体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的海带对草甘膦、草丁膦、氯霉素的敏感性,经SPSS软件计算出一定时间内3种选择试剂对不同发育时期海带的半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海带配子体及配子体克隆对草甘膦和草丁膦极为敏感,对氯霉素较为敏感。4d时,草甘膦和草丁膦对海带配子体的LD50分别为8.19μg/mL和19.27μg/mL,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的LD50分别为73.69μg/mL和39.08μg/mL;而氯霉素对海带配子体及配子体克隆4天的LD50则高达742.00μg/mL和701.51μg/mL。海带幼孢子体仅对草甘膦极为敏感,4d的LD50为40.93μg/mL;对草丁膦和氯霉素较为敏感,4d的LD50分别为214.51μg/mL和907.86μg/mL。该结果说明草甘膦和草丁膦适合作为以海带配子体和配子体克隆为实验材料的基因工程选择试剂,草甘膦则更适合以海带幼孢子体为实验材料的基因工程选择试剂。  相似文献   

19.
海带配子体克隆的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隆技术在当前是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对遗传育种、生物工程研究及 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有关海带配子体克隆研究进展以及在种质资源和苗种生产中的 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遗传对海带雌配子体细胞数目和成熟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些研究知道,海带属(Laminaria)植物的生殖作用直接受温度的制约。殖田三郎(1929)报导皱海带L.religiosa的配子体在12.4℃以上不能形成孢子体。Harries(1932)报导糖海带L.saccharina的配子体在16℃以上不能形成孢子体。木下虎一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