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朱英华  周艳  王旭  陈帅先 《地理信息世界》2021,28(2):105-109,114
根据国家法规,公路建设的临时用地应遵循"谁损毁,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复垦.文章以仁寿县红星路南延线土地复垦方案为例,对土地复垦必要性、临时用地损毁程度评价、复垦方向确定、复垦措施及工程设计、复垦效益评价进行分析与设计.通过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的实例化设计,为损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被占用和损毁土地的生产力恢复和形成新的人工景观提供了具体的参考实例,有助于将公路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重要的审批要件。由于工程建设需要,临时适当占用土地不可避免。按照政策法规规定要求,临时用地的土地使用者有义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并通过评审。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透过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存在不足的现象,分析土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某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等法律规定,与某村及监管方签订《临时用地协议书》,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占用某村集体耕地约8亩,作为该企业建设项目临时道路使用。协议约定,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按照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由该企业自行履行土地复垦义务。2015年8月,该企业建设项目经相关部门验收后,按照签订的《临时用地协议书》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规范临时用地管理,天津市近日修订《天津市临时用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禁止临时用地出卖、抵押和转让,申请临时用地者须缴纳土地复垦保证金。《办法》规定,临时使用土地不得影响城市建设规划、市容卫生,不得妨碍道路交通,不得损坏通讯、水利等设施,不得污染环境或造成水土流失,不得兴建永久性建筑物,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出卖、抵押或转  相似文献   

5.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23,(7):14-17
<正>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文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地监管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全面实现临时用地上图入库、加快存量临时用地信息补录、做好临时用地政策衔接,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地监督管理。据悉,《通知》是自然资源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供给成果。  相似文献   

6.
临时用地管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自然资源部、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临时用地审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多方研讨、创新举措,落实监管,进一步优化规范临时用地审批办理.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是通过临时用地方式取得采矿用地,使采矿用地实现合法化,采矿权作为用益物权得到实现和保护,而且通过配套的土地复垦相关规定,落实采矿用地复垦责任,有利于耕地保护和矿山环境恢复。2005年,广西平果铝土矿改革试点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并于2012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验收。2013年4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广西露天矿开展采矿用地方式改革扩大试点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13]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6日,梧州市人民政府发出梧政发[2006]47号文件,规范桂梧高速公路梧州段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管理。文件明确规定,临时用地要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特别是水田,必须给予被用地单位或村民小组青苗补偿费、土地租用费,使用耕地时还须缴纳耕地复垦费,自施工单位与被用地单位或村民小组签订补偿协议之日起15日内支付。临时使用水田、旱地等耕地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恢复原土地使用性质;如不能恢复原土地地类须另行增加补偿费用。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产权转移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地票制度下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基于"属地管理"原则,采用"纵向监管、横向协作"方式设计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体化产权产籍监管数字平台。实现了土地产权登记、拆迁复垦管理、产权转移监管和产权信息统计查询等一系列功能,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化手段与支持。依托课题项目在重庆城乡统筹示范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过程数字化监管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实现了地籍数据一体化、业务流程连续化、监督执行分离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轶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0):79-8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惠民县土地供应制约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对全县土地管理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严格用地标准、挖掘盘活存量、加强用地监管、实施整理复垦及加大查处力度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