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密自动站资料质量保障体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陶士伟  徐枝芳 《气象》2007,33(2):34-41
加密自动站(IAws)观测网随着我国观测系统的加强日趋完善,许多省市都有IAWS局域网。IAWS观测资料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IAWS观测资料的特殊性,其质量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它的使用。为了促进我国IAWS观测资料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首先通过对比IAWS观测资料和以往的天气尺度常规地面人工站(CMWS)观测资料的特点,分析了IAWS资料的特殊性,然后从国际上IAWS观测资料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和方法着手,对IAWS观测资料和CMwS观测资料质量保障体系的差别以及建立IAWS观测资料质量保障体系应注意的重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IAWS观测资料质量保障体系不同于CMWS观测资料质量保障体系,应特别重视观测业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台站级自动质量控制、人工干预、监测评估等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观测资料质量监视评估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全球观测资料质量监视评估系统是为监视评估国家气象中心所接收的全球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而设计开发的。该系统以资料同化的6小时预报场为背景场,计算观测资料与背景场的偏差;运用质量控制技术排除观测资料中的可能是错误的资料;实时和非实时地统计分析各类观测报告的状况和观测资料的质量。采用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都尽量和国际上发达气象中心相一致。所有产品都以图表形式在气象系统内部web网页上发布。该系统应用于日常观测资料质量监视评估及中国区域探空资料问题的详细分析、探空站综合评分、探空观测资料归档、探空观测资料偏差订正效果检验、L波段探空资料质量分析等,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加强观测业务管理、保证观测资料质量、改进观测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共享平台的建立方法,以及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开发的资料分析应用软件.使用该方法可提高地面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查询地面观测资料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黄理  黄梅丽 《广西气象》1999,20(3):53-54
气象辐射观测的目的是获得太阳和辐射的观测资料。辐射观测资料是研究天气变化、变迁最基本的气象资料之一。辐射记录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辐射观测情况、慧的总是以保证观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广西辐射报表审核情况,分析辐射观测和记录中存在的技术总是改进方法,努力提高广西辐射观测和辐射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数值预报同化系统中观测资料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士伟  郝民  薛纪善  窦以文 《气象》2008,34(7):34-40
在观测资料同化系统中,观测误差均方差与背景场误差均方差共同决定着观测信息与背景场信息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这些信息在空间及不同变量间的扩展方式,故在资料同化系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观测误差均方差的合理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采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从探空观测资料与背景场的偏差(IV)协方差中分离出探空资料的观测误差均方差与模式的背景场误差均方差;再从其他观测资料偏差协方差中扣除背景场误差均方差来估计其它观测误差均方差.观测误差均方差分析使用2006年8月1-31日观测资料,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分析预报系统的6小时预报作为背景场.结果显示估计的观测误差均方差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塔城基准站2005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两种不同观测方式所采集数据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初步阐述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差值的日变化、季变化及年变化,提供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同类资料可以相互代替,自动观测所取数据序列能够作为人工观测资料历史序列延续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适应性观测可以改善资料同化和预报质量。本文利用集合卡尔曼变换适应性观测系统对2015年09号台风“灿鸿”进行了观测敏感区识别,并以第一目标时刻的观测敏感区为基础,运用观测系统模拟试验方法获取模拟的适应性观测资料。基于WRF中尺度同化和预报系统,开展了适应性观测敏感区模拟资料的同化和预报试验。研究发现,台风“灿鸿”(1509)的观测敏感区主要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侧及东南侧。同化敏感区内模拟观测资料比同化常规观测资料能更好地改善分析质量和高度、台风路径的预报质量,但对降水的预报改善较弱。  相似文献   

8.
王明明  邹晓蕾  徐徐 《气象科学》2022,42(3):285-299
利用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GPS无线电掩星观测、探空观测、美国微波综合反演系统(MiRS)卫星微波资料反演产品、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分析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这5种资料,采用“三角帽”方法,估计GPS掩星资料的观测误差,分析了资料集之间偏差和误差相关性对观测误差估计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iRS资料替代ERA5再分析资料后所得到的掩星观测误差大于用掩星、探空观测、GFS分析和ERA5再分析资料的掩星观测误差。掩星观测误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本文对即将到来的掩星资料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自动气象站平行观测资料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004年投入运行的39个自动气象站的自动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各个观测要素的质量评估,并对两种观测资料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2002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自动站沿续观测资料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西自动气象站平行观测资料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004年投入运行的39个自动气象站的自动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各个观测要素的质量评估,并对两种观测资料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共享平台的建立方法以及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开发的资料分析应用软件。使用该方法可提高地面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查询地面观测资  相似文献   

13.
气象辐射观测的目的是获得太阳和地球辐射的观测资料。辐射观测资料是研究天气变化、气候变迁最基本的气象资料之一。辐射记录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辐射观测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以保证观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广西辐射报表审核情况, 分析辐射观测和记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探索改进方法, 努力提高广西辐射观测和辐射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遥感技术和其他非常规观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大量的非实时、非完全、准连续的观测资料。与其他非常规观测资料相比,卫星观测资料具有水平分辨率高,观测面广阔,测量误差易于掌握等优点。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卫星观测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值预报模式不断发展,各类观测资料在数值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船舶观测资料是海上3类观测系统 (卫星、飞机、船舶) 资料之一。为了保障船舶观测资料质量并有效地应用于数值模式,该文依据船舶观测资料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2011年1月和7月T639分析场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建立了一套船舶海平面气压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要素极值范围检查、缺测和冗余资料剔除、背景场一致性检查、测站黑名单建立等,并将该方案应用于2011年2月、6月、8月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船舶观测资料在时间上不连续且空间分布不均匀,会影响时间一致性检查和空间一致性检查质量控制效果;船舶海平面气压观测资料在所有观测要素中资料量最大,但其缺测和冗余资料量约占50%;黑名单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案能够有效识别和剔除黑名单资料,且有利于对各测站的检查与维修工作;由于五大湖和大奴湖地区地形高度的影响,在背景场一致性检查过程中需对这些区域的背景场资料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江西省地面气象台站沿革情况,通过资料对比,分析了观测仪器、仪器安装高度和观测方法等的变化对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历史沿革,特别是台站迁移以及观测仪器类型、仪器安装高度、观测时制的改变,直接影响观测记录的连续性和气候资料序列的均一性。研究认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在检验、订正、分析气候资料序列时不可忽略。在使用历史资料时,应分析和判断台站沿革对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芳  刘庆华 《广西气象》2006,27(A03):87-90
通过对河池站2005年全年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地温七要素平行观测的月数据进行人工观测资料与自动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分析造成自动观测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差异的原因,得出自动站资料更真实、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变分分析技术在城市气象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旭东  阴俊  梅珏 《气象》2000,26(1):30-34
随着城市气象研究和城市气象服务的深入开展,越工需要分辨率更高、精度更高的观测资料,同时,随着城市气象观测网的不断完善,已能提供较多的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为了得到更完善的气象要素分布场,首先应对这些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使用上海市的气象哨、常规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使用上海市的气象哨、常规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上海市的地表分类信息,对变分分析技术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池站2005年全年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地温七要素平行观测的月数据进行人工观测资料与自动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分析造成自动观测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差异的原因,得出自动站资料更真实、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赵琳娜  刘琳  刘莹  齐琳琳  田付友 《气象》2015,41(6):685-694
利用淮河地区652个站点日降水量和参加全球交互式大集合预报计划的中国T213集合预报系统24 h累积降水预报,建立了新的集合预报评分中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模式检验的观测资料处理中考虑不确定性的思想,构建了观测概率法和观测百分位法的观测资料处理方法.本文方法和通常数值预报检验观测资料处理方法的模式检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了观测概率法和观测百分位法处理降水观测后,五个降水阈值预报Brier评分检验表明,新的观测资料处理方法使预报的Brier评分分值下降,即预报性能得到提高,尤其在中低降水阈值区域较为明显.Brier技巧评分可靠性和分辨性的分析表明,模式五个降水阈值预报都有预报技巧.新的观测资料处理方法普遍提高了五个降水阈值预报的分辨性,但是降低了可靠性.本研究结果对在今后集合预报评分方法中考虑观测资料不确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集合预报降水的评估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