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正>在撰写《我国铀矿地质发展历程及主要经验》一书查阅相关资料时,未发现1989年以核工业地质局局长王陞学为团长的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访问情况的文字记载。这次访问是上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恢复后,中国铀矿地质界对苏联的首次访问,对中国铀矿地质发展的影响很大,是不能遗忘的一次铀矿地质考察。正是这次考察开始了中国与苏联新一轮的铀矿地质技术交流,中国铀矿勘查部  相似文献   

2.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21,(1):131-132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没有铀矿地质专业队伍,没有开展专门的铀矿勘查工作,也就没有探明任何铀矿床。但是,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江西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南延宗在广西调查锡钨矿时首次发现的铀矿物及留下来的宝贵资料,为新中国铀矿地质事业开拓者采集到第一块铀矿石标本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方向。人类在1789年发现铀元素,西方国家铀矿开采始于19世纪。与之相比,我国检测到铀元素及发现铀矿物较晚,始于20世纪30、40年代。  相似文献   

3.
我国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的某些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是主要的铀氧化物矿物。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资料。本文根据部分资料,对这两种铀矿物的成分特点、晶胞参数和反射率进行了讨论。一、成分特征根据不同类型铀矿床的47个样品资料,讨论了成矿时代、成矿围岩和矿化类型不同的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的成分特点(表1—4),得出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     
为了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我国铀矿地质科学的学术水平和促进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国家科委批准,自1985年起,《放射性地质》改名为《铀矿地质》公开和广大国内、外读者见面了。铀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铀矿地质工作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铀矿地质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找矿经验,探明了一大批有重要工业价值的铀矿床,提出了若干有独到  相似文献   

5.
赵风民 《铀矿地质》1990,6(5):318-320
苏联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铀国家,多年来也发表了大量有关铀矿地质方面的资料和专著,但都限于学术范畴,所以人们难以了解苏联铀矿资源的真实情况。近年来,随着实行开放政策,苏联铀矿工作者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和有关场合陆续透露了一些资料,并允许外国人参观其主要铀矿山,这就有可能对苏联铀矿地质情况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笔者去年随核工业总公司代表团到苏联进行了铀矿地质考察,参观了3个铀矿山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交谈。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疆一些铀矿成矿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有各种有利于矿产(包括铀矿)赋存的地质环境。多年来,已找到了许多铀矿床、矿点、异常带。新疆是我国今后寻找铀矿资源的重要基地之一。近几年,作者于天山南北及其邻区的一些铀矿床、矿点内采取了数十个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样品,通过铀-铅法测定,获得了一批铀矿形成年代数据,并综合了前人已有的一些资料。按照铀矿赋存主岩的不同,将已有年代资料的一些铀矿床、矿点划分为三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盆地沉积岩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属于国情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集成核地质系统几十年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地质研究成果,全过程使用GIS技术,全国范围内圈定铀矿预测区329个,预测铀资源量200余万t。在铀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划分、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铀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实现了铀矿资源潜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评价,为制定铀矿地质勘查中长期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国铀矿资源的常态化动态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铀矿地质勘查:新思维、新理论和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杰敏 《铀矿地质》2000,16(5):257-264,279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面临世纪之交,铀矿地质勘查的走向如何?未来的铀矿地质勘查依赖于新思维的启迪,新理论的指导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撑。即,要建立铀矿地质勘查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矿床地质》1989,8(1):1-2
黄劭显 Huang Shaoxian 黄劭显先生是我国知名的铀矿地质专家,为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黄劭显先生现任核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铀矿地质》期刊主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目前我国铀矿地质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铀矿地质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寻找经济可采用可溶浸的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目前的必然选择。铀矿地质工作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近期的主攻方向是寻找经济可溶浸的铀矿床,尤其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文中还提出了确保铀矿地质找矿目标顺利实际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何奕强 《铀矿地质》2012,(6):I0004-I0005
《铀矿地质》作为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的会刊,自1962年6月创刊以来,伴随着我国核能及铀矿地质事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铀矿地质勘察和科研的主要成果,着重阐述我国铀矿地质的主要持点,铀矿床类型及地质矿化特征、产铀建造、铀矿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找矿方向及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等建议,促进铀矿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发展核工业对铀资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2005年2月众人盼望的《中国南方铀矿地质志》终于和读者见面,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铀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给我国铀矿地质事业创建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4.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新疆可地浸砂岩铀矿论文集,不是一般的地质研究成果集,而是我国铀矿地质事业自9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找矿方向战略转移取得的首批重要成矿成果的反映,是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上的创新,对今后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桃山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铀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桃山铀矿体呈短小分散、脉状或群脉状、品位低,常规开采不经济。本文试图通过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结合深源成矿、小岩体成矿及伸展构造成矿等最新成矿理论对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提出了大胆设想,并指出了桃山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前,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区域地质资料是制定铀矿普查、勘探方针和部署工作的依据。目前基础铀矿地质调查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区域地质调查进展慢。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区域物化探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以便在加快铀矿区域地质调查的进展,提供深部资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家航空物探大队已在全国三分之二的面积上进行了航空磁测。目前,国内在金属矿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砂岩型铀矿钻孔数据及地质资料进行汇集整理,建设铀矿地质钻孔及勘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钻孔资料的统一管理,提高钻孔地质资料集成应用的工作效率,面向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铀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提出了铀矿大数据平台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用户交互的4层架构,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储存、并行计算等技术建立了铀矿大数据基础环境,提升了铀矿钻孔大数据集的统一存储管理和计算能力;实现了多源异构钻孔数据智能化抽取、高效率转换及快速装载的目标,提高了数据管理及集成应用的工作效率;基于并行计算技术,实现了钻孔数据进行快速三维可视化表达及多条件快速查询功能,为铀矿勘查、成果集成提供了数据基础和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文章引用叶天竺(2014)提出的"勘查区找矿预测模型"概念,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预测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期望对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甘肃省东南部花岗岩区铀矿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对区内铀矿地质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花岗岩分布区铀矿找矿远景区和有远景的铀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相山铀矿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在新一轮的地质找矿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铀资源量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铀矿资源找矿大基地之一。依据相山铀矿田成矿规律为指导,认真分析了以往及近期相山北部找矿成果,选取相山北部游坊地区作为找矿远景区,详细阐述了该区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和铀资源找矿潜力,对今后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