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内蒙古畜牧业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及灾害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春旱、夏旱、春夏连旱)、黑灾、白灾和暴风雪等。其中旱灾发生的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危害也最大。其次是白灾和黑灾。气象灾害在内蒙古草原东、西和中部出现的危险指数分别为5.1、5.5 和4.3。干旱对西部荒漠草原的影响最大;白灾主要出现在中部和东部,东部成灾的危险程度大于中部;黑灾主要出现在中东部。锡盟草原黑灾出现的次数多,但强度弱,呼盟草原出现次数少,但强度大。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安顺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安顺市1980—2009年6个县站的30 a干旱历史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方法统计分析得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夏旱和冬旱严重,春旱次之,秋旱较轻。最后,探讨了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别对8月夏旱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气象灾害与粮食生产──1995年乌盟农业气候分析董关水(乌盟气象处)1995年乌兰察布盟先后遭受了严重的春旱和初夏干旱、秋涝、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灾害涉及全盟14个旗县市的254个乡镇(苏木),占89.4%。受灾面积1224.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相似文献   

4.
李桂兰 《贵州气象》1995,19(6):3-4,9
我州地域辽阔,东西宽207.6km,南北长249.4km,总面积为26197km2,州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素有十里不同天之称。由于受大气环流和复杂的地形地势影响,我州的灾害性天气十分频繁,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春旱、夏旱)、冰雹、大风、暴雨洪涝、低温阴雨等。1992年以来,我州出现的主要气象灾情如下:1灾害性天气的出现情况1992年我州受凝冻、倒春寒、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的袭击,尤其是严重的夏旱连秋旱,是一个重灾年,粮食比上年减产13.6%,春季冰雹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仅罗甸县4月7日、4月23日两次冰雹灾害就造成…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根据1950—1979年气象和农情资料分析,建国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为2.94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6%,受害成灾面积(减产30%以上)达1.01亿亩,占总耕地的6.7%。一、干旱类型根据干旱的发生季节,干旱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北方春旱;春旱影响北方冬小麦的生育及春播作物的播种,华北春旱尤为突出。北京3—5月春旱发生的频率为90%左右。河北全省春旱频率在40%以上。河南省春旱发生频率自南向北增加,黄河以北春旱发生频率在30%以上。北京、石家庄、衡水、邯郸等地到5月下旬春播作物因干旱不能下种的机率为50%左右。黑龙江省春季降水仅占全年的10%,降水变率大,春旱普遍。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也最高的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但年际间的产量不稳定。产量波动主要受天气候条件尤以气象灾害影响最大。为此,必须掌握水稻栽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才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对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灾吝对水稻的影响1.1干旱1.1.旦春旱主要影响水稻…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入秋以来,秋冬连旱,2010年春旱持续发展,遵义市气象部门积极应对,主动开展应急响应气象服务,为遵义夺取抗旱救灾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该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分析总结遵义市2010年干旱响应处置和干旱灾害服务得失,并就如何开展气象灾害响应处置和应急气象服务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1951-2014年全省46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建立了吉林省夏旱和春旱对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夏季干旱与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气象产量随夏季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他地区夏旱与产量大多呈二次或三次曲线关系,当干旱指数接近或达到中等干旱时,气象产量达到峰值点;春旱不是影响气象产量的主要因素;对于中西部地区,当出现轻旱时,发生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的干旱年份的减产频率并不高于发生在其他时期;对全省来说,当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夏旱时,往往也出现作物需水临界期干旱;发生中等程度夏旱的减产频率,并不比发生轻度夏旱的减产频率高;当发生严重夏旱时,减产频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年新颁布实施的《贵州省干旱标准》,利用罗甸县相关气候资料、春旱旱情资料和该县石漠化现状调查、森林资源调查等成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旱是罗甸县发生最为频繁的气象灾害,重级和特重级春旱频率高、前春干旱重于后春干旱、跨季节连旱频繁是其基本特征。该县干旱的成因是该县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大气环流与生态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石漠化较重、森林覆盖率低的北部乡镇春旱要重于石漠化程度较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中南部乡镇。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国西南大部、华北、江淮、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大旱区5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春旱和秋冬连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部的春旱、江淮和黄淮区域的初夏旱以及华南地区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任广红 《贵州气象》2008,32(4):31-32
2006年,修文县出现春旱连夏旱灾害性天气,旱期长达191d,对国计民生带来较大影响。该文围绕干旱气象服务的主题,探讨了干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干旱是我国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早和洪涝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我国共发生较大的旱灾1056次,水灾1029次。与洪涝相比,旱灾影响的面积往往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有所谓“涝一线,旱一片”。据统计,在解放后的35年中,旱灾占64%,涝灾占36%。因此旱灾是我国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是降水量长时间少于正常值形成的灾害,全国各地都可发生。在年降水量250—600毫米的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正常年景作物水分供应仍嫌不足,遇上少雨年,那怕少得不  相似文献   

13.
选取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极端气温等多个气象指标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将干旱分类为春旱、夏旱和伏旱3个类别,分别计算春旱指数、夏旱指数及伏旱指数,分析各种干旱发生程度及范围,再根据综合干旱指数对2009年的干旱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春夏,黑龙江省各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松嫩平原最严重,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重点以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对象,给出了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对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特征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表明,洪涝、干旱、低温冷害是严重制约吉林省农业发展的三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是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省份,也是易受洪涝台旱、雷电等气象灾害影响的省份,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大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政策法规体系,相继出台浙江省气象条例、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畜牧业统计资料及其气象资料,选择适用的灾害标准,分析了内蒙古牧区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灾害与家畜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旱、夏旱、黑灾主要出现在内蒙古中西部牧区,出现的概率多,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重。白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荒漠草原牧区、典型草原偏北牧区和草甸草原牧区,以中部偏北牧区发生概率较高,危害程度重。寒潮则是全区性灾害,但以中部牧区遭受寒潮侵害的次数最多,危害的程度最重,其次是东部牧区,西部牧区最少。(2)内蒙古牧区家畜死亡率随着时间推移具有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各类气象灾害灾情指数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草地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家畜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世界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是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最重、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我国深受干旱灾害的影响, 近几十年干旱事件频繁发生, 给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因此, 讨论全球干旱指数研究进展对于我国干旱研究及防旱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介绍全球特别是欧美等国气象干旱指数、农业干旱指数、水文干旱指数、遥感干旱指数以及综合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并与我国干旱指数研究情况对比。探讨我国在干旱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包括干旱指数适用性比较不足, 新的机理性干旱监测指数研究不足, 干旱预测预警研究不足。因此加强干旱机理机制研究、开展干旱监测准确性定量评估和加强数值模式在干旱预测预警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近30a黔西南州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黔西南州8个气象观测站近30 a(1981—2010年)降水资料、干旱灾情和历年气候整编资料,采用贵州省气象干旱标准中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析方法和黔西南州气象干旱与降水量的关系,对黔西南州气象干旱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气象干旱时间分布以秋旱和冬旱最多,春旱次之,夏旱最少,空间分布为北少南多。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 年(2013 年3 月至2014 年2 月),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华北、江淮、黄淮、江汉、江南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 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秋冬春连旱、长江以北区域的春旱、长江以南区域的夏旱以及东部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干旱预警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西北和华北地区更是常年受着干旱的困扰,旱灾是这些地区发生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烈的一种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