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鄱阳湖自然环境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商品根基地之一。本文叙述了鄱阳湖的自然环境及现状。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光、热、水、风能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水资源丰沛,地表水年总量达1457亿立方米;洪水位受五河、长江双重影响;洲滩资源有开发利用价值;有珍禽鹤类群;鄱阳湖水质目前是较好的,但也受到污染。湖区环境整治主要是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洪涝灾害等。整治要远近结合、综合治理、驯服五河、人工控湖。使鄱阳湖农、林、牧、副、渔各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千盛 《台湾海峡》1994,13(2):151-157
本文对闽,台海岸带的风况与风能资源,日照与太阳能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台风等几种气候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揭示闽,台海岸带气候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海洋预报》2021,38(4)
定量评估14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再现西北航道历史阶段近地表风速的能力后,使用由多个性能优异的模式集成的风速数据,用于量化评估在3个未来时间段以及多个辐射强迫情景下与历史阶段风能密度的差异,以全面分析气候变化对西北航道未来风能资源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与历史阶段相比,西北航道南部(70°N以南)大陆风能资源将会减少,但其北部地区(70°N以北)特别是波弗特海西侧未来风能资源会增加,到21世纪末,如果不采取任何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该地区风能资源增幅更大且年内变化将出现十分显著的增加,这种变异性的大幅增加,将给该区域的风能开发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梁山1981—2010年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温湿、风效和舒适度指数,对旅游气候资源和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梁山县旅游气候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皆可旅游。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高低温,而风、降水和日照对旅游的影响利大于弊。采用旅游舒适度指数综合评价得出最佳旅游期是4月、5月、10月,较适宜的月份是3月、6月、9月、11月,不适宜期是12月、1月,较不适宜的月份是2月、7月、8月。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梁山的旅游气候适宜期与指数综合评价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陈千盛 《台湾海峡》1997,16(1):94-99
根据有效风速(3 ̄20m/s)的累积小时数、有效风能密度、风能季节变化以及30a一遇的最大风速等指标,将福建省划分为风能丰富、较珂利用和贫乏4个区,7个副区。通过分区找出全省各地风能资源的差异,为充分开发和利用风能资源提供资料和依据。文中还提出了风能开发利用的设想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叙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保护策略。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水和热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水陆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有优越的候鸟栖息生活条件,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O℃以上,平均水温为6.O℃,平均水深为0.2~O.6m,目前水质较好,鸟类资源丰富,有珍禽鹤类群。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沿海风能资源评估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推动了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调查风能资源分布是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关键步骤.利用1990-2007年山东半岛10个风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山东半岛沿海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风能资源在山东半岛沿海和海岛丰富,可以成为未来风能开发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
未来风能开发的重心将逐渐转移到风能更为丰富的近海区域,通过1979—2014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不同高度和水深条件下的中国近海风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整体呈南高北低分布,大值区位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及南海东南部,过去36 a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没有显著变化趋势。风能资源所研究区域的水深越深、风机高度越高,风电的可开发潜力就越大,100 m高度条件及50 m水深条件下我国近海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约为160 W/m2。此外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开发条件最好,夏季最差,且与ENSO存在显著的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气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气候因素在抑制人体健康、促进病患康复、增加人体免疫系统韧性等方面因人因病而异。本文回顾了温度、湿度、日照、气压、大气污染等气候环境要素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及四季气候易发病症,介绍了滨海、高山、森林、丘陵与平原等优质气候资源的康养价值和气候康养特性,从趋利避害角度强调了气候康养所应注意问题。在综述有关气候与健康以及气候康养适宜性评估等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养生养老产业及医养融合经济发展前景,指出了气候康养未来研究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海洋风能是一种极具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国外许多风能发达国家已制定了风能政策,以不断推进风能产业、健全风能市场。作为海洋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风能发电将是未来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结合国外海洋风电发展经验,分析了我国海洋风能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海洋风能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我国未来海洋风能发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资源中,气候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资源。但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持续量不稳定,能量密度小,范围广,它既有地理上的明显差异,又有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以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广西海岸带气候资源是全国海岸带气候资源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何合理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猛增加,资源危机日益严峻,许多国家将目光聚焦新能源,尤其是清洁的风能资源。目前,陆上风能的开发已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但受地域限制严重,而海上风能较陆地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但海上风能只是在少数欧洲国家较为成熟,文章就国内外海上风能资源的研究现状展开讨论,以期为海上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等风能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参考,缓解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风场资料,对1997—2016年俄罗斯北部海域风能资源展开评估,并建立选址指标体系,识别潜在海上风电场建址区域。结果表明:俄罗斯北部海域的风功率密度大小和风功率密度等级分布均为"西高东低"型,即巴伦支海风能资源最丰富且风功率密度等级最高,东西伯利亚海风能资源较少且风功率密度等级最低;有效风速出现频率为单谷型,夏季出现谷值,春季、秋季和冬季出现峰值;风功率密度变异系数有明显季节变化,冬季变异系数较高,夏季变异系数达到最低值;喀拉海适宜开发近海风能资源,巴伦支海适宜开发深海风能资源;风向频率最高的风向是NE,其次是NNE与ENE向。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国内相关单位参与北极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资源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将会对缓解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做出有益贡献,同时也必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亮点。利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风场资料,本文制作了全球海域风能资源的年等级区划、季节等级区划。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状态来看,全球海上风能资源的潜力巨大,南北半球西风带海域的风能等级为7级(最优等级);中低纬大部分海域也比较乐观,多在4级以上;北冰洋的风能资源为4级,比传统估值乐观。北半球西风带7级风能资源的范围具有较大的季节性差异:1月最广,4月和10月次之,7月最小;南半球西风带的季节性差异则相对较小:7月相对最大,其余月份略小于7月。7月,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风能资源都属于7级,明显比其余代表月丰富。4月和10月,北印度洋的风能资源整体贫乏,大部分区域为1级(最贫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沿海六个站完整的5年风速自记资料进行了计算,初步得出青岛沿海地区有效风能的分布情况以及风能随地形、海陆和时效变化的特点,同时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文章根据<中国海岛志·广东东部海岛>编纂过程中收集的沿海台站实测风速资料,采用对比方法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广东海岛风速及风能发电的可能影响,得出近40年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广东沿海近地层年平均风速下降率为0.2~0.1(m·s-1)/10a.风速减弱对风能发电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辽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7~2007 年辽宁省7 个海洋站和2007~2008 年3 个临时观测站的实测数据, 使用GIS 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初步分析了辽宁省沿海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结果为: 辽东湾沿岸风能资源丰富, 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达250 W/m2, 大连南部和东南沿海风能资源次之, 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175 W/m2,丹...  相似文献   

18.
杨丽芬  周玲  王斌  郝玉 《海洋通报》2011,30(4):409-413
根据中国《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和相关技术规定,对龙口海洋站的风能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5 -2008年龙口海洋站10m处的平均风速为6.8 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77 W/m2,年平均有效小时数为7589 h,主风向较为显著,风能分布集中,湍流强度处于中等水平.龙口海洋站附近区域风能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9—2021 年的 ERA5 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Mann-Kendall 趋势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海区的海表风场与风能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特征以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风能密度在不同季节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差异,夏季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冬季的中国南海,以及全年的热带南印度洋风能资源都极为丰富。(2)研究时段内,中国南海北部及附近海域、阿拉伯海西部、孟加拉湾西部以及热带西北印度洋风能密度等级整体较高。(3)研究海域的风能密度以年变化特征为主,其中中国南海风能密度的季节变幅最大且在春、秋两季表现出明显的转换特征。(4)在研究海区中,结合水深条件与风能密度时空变化特征的评估结果,可以重点关注台湾海峡、吕宋海峡、中南半岛东南沿海、阿拉伯海西部近岸海域及热带西北印度洋近岸大陆架海域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其他海域风能资源的储备。此研究可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能资源的中长期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星载SAR已成为近岸海上风能资源研究的新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SAR近岸海上风能遥感研究进展,特别是国内外星载SAR近岸海上风能遥感探测技术研究、遥感应用研究以及SAR风机尾流遥感探测研究的发展。同时针对星载SAR近岸海上风能遥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