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浪潮对信息时代的冲击,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当前全国以城乡规划"一张图"平台建设为核心的规划业务管理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城乡规划业务办公平台需要从专业部门的城乡规划一张图提升为全市智慧城市"一张图",需要从各单位分散的数据中心提升为全市的云数据中心,需要从封闭的业务办公系统提升为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慧决策支持系统。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从智慧规划开始,智慧城乡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智慧规划建设的抓手,其实质是面向城乡规划全生命周期的一整套决策支持服务。在分析广州市和全国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城市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基础上,试图研究提出近期的建设方案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既是长期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运用文献调研、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围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评价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主要结论如下:① 当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案例,但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多目标协同评价关注不够,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多尺度综合研究存在短板;基础信息数据尚难满足全域、全要素、全时相的评价要求;地球信息技术支撑“智慧评价”的能力不足;②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评价内涵的理论认知,构建指标独立、系统高效的评价体系;丰富多尺度适宜性评价案例,重视区域发展定位,关注区域发展的特殊需求和产业优势,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水平;紧跟“智慧社会”建设步伐,加强地球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国土空间多源大数据的制定与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为实现“智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轮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城市纷纷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或发展规划,并将其定位为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智慧城市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体系庞杂,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对比了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重点与趋势,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效、公平的城市管理、保障民生福祉为目标,构建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管理等多子系统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本、网页、统计等多源数据,本文开展了全面的、统一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全国智慧城市发展状态评估,并从子系统协调程度对智慧城市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研究发现:① 从整体评价结果分析,除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杭州、天津和南京8个城市综合得分及各子系统得分都较高外,绝大部分城市的智慧建设水平不高;② 在空间分布上,沿海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高于其他城市;③ 从协调关系分析,70%以上城市的5个子系统为中度甚至低度协调,80%以上城市以智慧教育或智慧医疗成为发展短板,这也是未来政府应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态,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贵港市辖区内6个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和增量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6个产业园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产业园区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产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关于测绘服务的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充分调研全省“多测合一”改革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微服务、云计算、云容器、GIS等技术,开发了山东省一体化“多测合一”信息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关键技术,设计了平台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对平台管理、业务功能、成果管理、共享和应用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提升了全省“多测合一”改革测绘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目标法选取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14个市州城市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各市州城市土地资源总体集约利用程度普遍较低,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城市建设用地外延式无序扩张现象明显,土地利用不充分,各地应因地制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2016年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乳山市在2012-2016年期间建设用地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然后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394,0.1907;而2016年综合评价值增加到0.6716,0.9315,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增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0.3805增加到2016年0.6289,耦合关系逐年优化。最后针对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继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某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过程中,往往很难准确合理地确定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AHP)与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 综合评判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选取实验区的各类生态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层次权重,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提取的遥感数据完成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分级。运用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GIS平台上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地区生态环境的等级评价图,实现了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确定地区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所得的评价分级是与现实吻合的,这对于评价和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探索:城乡规划的智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的前端环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划管理"一张图"平台、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等围绕新技术而形成的规划管理新手段,极大地提高政务效率,也倒逼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管理更加智慧化。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城乡规划智慧化管理历程,从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技术层和数据层5个维度探索城乡规划智慧化应用,构建城乡规划智慧化管理体系,关注智慧化提升城乡规划与管理能力,运用信息系统构建五年空间规划体系、一张图管理和实施评估、多源数据辅助规划决策等城乡规划智慧化方式,为相关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评价是掌握地质环境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保护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地质环境评价需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数据,而且随着地质环境业务的发展,指标体系和数据也会不断扩展和变化。为了适应地质环境评价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并研发了可配置的地质环境评价系统,该系统围绕地质环境评价核心过程,通过配置层可以对地质环境评价指标因子及权重、指标数据源及获取方法、指标评价计算方法,以及指标分级标准与空间可视化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灵活设置。与传统的地质环境评价软件相比,可避免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或数据源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软件编码、重新组织数据库等问题。唐山市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配置能力、扩展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自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给予广泛关注,国内也先后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计划。经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作为智慧临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也正式启动。该文介绍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及国内外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典型结构,阐述了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时空基准、时空信息大数据中心、时空信息云平台、云支撑环境、智慧应用等方面,并对智慧临沂建设的成果和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临沂市智慧城市应用打下基础,并为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建设是拓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城市大数据的发掘、应用提供时空化承载。借鉴互联网商业的众包理念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将有助于满足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解决城市治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开展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国内各城市也迅速行动,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去推动。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和应用效果。该文在分析智慧城市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关于时空信息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关注点。梳理了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并对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智慧临沂建设的实例,从基本情况、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现方式和实施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适合该地实际,能够切实解决该地实际问题的建设模式,才是智慧城市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部门的业务管理中蕴含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数据,如何快速、准确地将这些信息空间化是进一步开展空间分析与应用面临的首要问题。地理编码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从地址数据标准、地址数据库建设、地理编码引擎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形成一套数据全面、功能实用、应用广泛的智慧重庆地理编码服务平台,为全市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可靠、高效、准确的地理编码服务,建设成果已在测绘、工商、应急、人口等多个行业部门开展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Public education as well as tourism and leisure are the two important functions of national wetland park, and tourist behaviors act as the guiding factor in the national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s the first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China,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located in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ill give constructive instruc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other wetland parks and ecotourism resor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ourist behaviors in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By the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urists in wetland park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other common destinations, and they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hose strict eco-tourists. In fact, the tourists in wetland park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intense perception to the functions of wetland eco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impact behaviors. Those tourists are preferred to natural landscapes in their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Wetland landscapes are the main image to those tourists in the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Touris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are all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national wetland parks. Based on the results, some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parks, including to optimize wetland theme landscape and tourism products, to improve tourist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to enhance quality of 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o impl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tourist characteristics, are given to national wetland park ecotourism.  相似文献   

16.
从智慧城市的直接建设者角度出发,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核心建设内容及建设与运行模式,剖析其实际的功能与性能需求。全面分析了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基础,针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基本架构、集成能力、可扩展性、数据交互标准和信息安全规范等因素,提出能适应功能需求不断变化的智慧城市系统架构和按功能分层的智慧城市运营方式,为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以期为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提供指导,体现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Accessibility is a factor affecting national park visita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accessibility on national park visitation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national park visitation and accessibility. First, the global and local accessibility indexes of each park unit are computed based on an accessibility model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urrounding population and its proximity to the park unit. Integrated in the model is a distance decay coefficient that is derived from U.S.national park visitor surveys and therefore pertinent to the case of study. Then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between park visitation and accessibility based on park types, regions, and visitation types.Results show that total visita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ccessibility in National Memorials, Military Parks and Battlefield Parks/Sites but negatively related to accessibility in national parks and national monuments. However, recreational overnight stay visits are common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accessibility for almost all park types. Moreover, local accessibility index displays enhanc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ith improved significance levels in many categories of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 that historical/cultural national parks which often show positive correlations tend to attract more local visitors,but nature-based parks which mainly show negative correlations tend to attract more distant visitors.  相似文献   

18.
青州取得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后,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发布实施了公园规划,重点建设和打造了公园的解说标识系统、地质博物馆、信息系统等保护建设工程。公园建设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验收并获正式命名。该文全面介绍了青州国家地质公园在建设保护方面的做法,为其他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