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文对老柞山金矿区岩、砂金转化过程中重砂矿物特征,水化学特征、生物(植物)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这些转化特征均可作为在砂金区寻找原生金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一)弯管测定动水位的经验我們在实际工作中,經常遇到,由于滤水管或滤水管上面的壁管口徑小,而井內涌水量很大,要求下較大口徑的吸水管。例如,在外徑178公厘的滤水管中,要求下4吋臥式离心水泵,外徑108公厘的吸水管,做抽水试验。两管之间距海边不到4公厘。而我們現在一般测定动水位,都在吸水管与濾水管之間观察水位。但在这狹小的孔隙內观察动水位,經驗証明,是非常困难的,或者根本观察不到水位,过去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3.
泥炭沉积的各种环境与泥炭沼泽中水深声关,因为水深可以影响到发育的植物类型以及岩石实体保存的形式。根据Osvald命名法可以区分三个与水位有关的带:(1)陆地沼泽带(在高水位以上),(2)湿草地沼泽带(介於高、低水位之间);(3)湖泊沼泽带(水下沉积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西沟群(J1-2sh)古植物、古孢粉化石组合特征等系统的研究,对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西山窑组(J1x)古气候类型进行了区分;并据此认为西山窑组(J1x)为一套气候地层层序,相应划分为四个体系域:即低水位、湖泊扩张,高水位及湖泊收缩体系域。再结合一些岩性岩相等特殊标志,对十红滩东部外围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结果与十红滩矿区地层层序本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植被属土砾质荒漠植被类型,占优势的植物群落为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Krasch)Poljak),覆盖度为20%~25%。为探讨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在荒漠区找矿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隐伏于荒漠覆盖下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和阿克塔斯金铜矿作为实例,研究生长在这些矿床地表的白茎绢蒿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这些矿床上部均发育植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综合异常的宽度略大于矿体或矿化带的宽度,异常元素组合具有套合性和分带性。本文认为:(1)植物异常中强度较高、清晰度及连续性较好、规模较大的主导元素组合及其异常参数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矿化类型的标志或指标,进而圈定成矿靶区;(2)植物综合异常的空间分布及其套合性和分带性,能大致确定隐伏矿床(体)的位置;(3)植物异常的元素组合、异常规模和异常强度,能大致推测隐伏矿床(体)的埋藏深度和矿化规模。  相似文献   

6.
还在1836年植物学家弗兰茨翁格尔(ФранцУнгер)就曾研究过提罗尔东北部的植物,并看出作为底土的各种岩石能影响到植物复盖的性质。后来逐渐积累了关于植物群同土壤下面的岩石的相互关系的资料,从而创立了一种关于植物的学说——地质标志学说,这种标志的存在是同这种或那种岩石(通常是矿产)的存在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渗流井取水条件下井水位和水温的动态变化特征,采用Mini-Diver小型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对北票渗滤取水工程抽水井进行超过一个水文年的长期观测,通过25 min一次的监测结果分析井水位和温度长期和短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井水位一个水文年内变化具有双峰特征,第一个峰值由融雪水补给引起,第二次水位峰值由降水引起,井水位最大变化幅度为6 m左右。(2)井水温呈单峰特征,最高为16.81℃,最低为8.56℃,温度最大变化幅度为8.25℃。井水温高点滞后气温高点4个月,揭示地下水补给具有较大的面积和缓慢的径流过程。(3)井水水位和水温的长周期变化受气温、融雪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影响,不受取水抽水的影响。长期水位的长期变化特征可以用来分析含水层的淤塞特征。(4)井水位和水温日变化主要受抽水影响,水位变化在0.4~0.7 m范围内,水温变化在0.2℃~0.4℃范围内,水位和温度具有相同变化特征,但温度变化滞后30~60 min。  相似文献   

8.
古洪水事件重建是地貌学与环境变化领域的前沿性课题之一。高山峡谷基岩河段是古洪水重建的理想场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评述古洪水事件重建研究进展,认为识别古水位标志(palaeo-stage indicators)、系统建立流域尺度洪水综合地貌证据是古洪水重建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同类型的古洪水地貌证据中,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lackwater deposits,SWD)是最完整的具有确切水位标志指示意义的高水位悬移质沉积物,而其他边滩坝体(bars)是指示洪水路径和水动力条件的低水位标志沉积物。基于这些洪水地貌证据与水位标志物指示,采用多种水力学模型重建古洪水规模。同时采用多种测年方法相互验证建立可靠完整的古洪水事件年代序列。从点到面建立古洪水事件数据库,提出不同成因类型古洪水事件的时空模式,系统揭示特大洪水发生规律及其演化趋势。其中,青藏高原周缘灾难性古洪水事件在形成年代、地貌证据和水文模拟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与地貌效应,这些对认识全球末次冰期巨型洪水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评估极端洪水事件的地表过程与地貌效应,甚至大陆尺度灾难性古洪水研究已经拓展到行星尺度洪水地貌。此外,高山峡谷现代大洪水地貌原型观测对理解古洪水水文过程机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铀矿化标志是证明在一定地质环境中放射性元素含量增高的资料总和,作为可能有铀的工业富集的直接指示。这些标志有:矿石露头,基岩的铀矿化现象,放射性元素(特别是与铀矿化伴生元素的组合)分散晕、分散流、分散区和其在岩石、疏松层、天然水、土壤-植物覆盖层或大气圈中的放射性衰变产物以及可作为铀含量增高标志的放射性测量异常等。  相似文献   

10.
含水系统的水位响应矩阵在哈尔滨市地下水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哈尔滨市地下水管理中,把自特征数值法求得的响应矩阵和由此响应矩阵联系的水位降深、开采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组)作为约束条件,把满足供水要求条件下的水位降深最小作为管理目标、建立管理模型,解决了具有大量约束条件的区域性地下水开采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对广西的燕山期花岗岩采集较多大样,经多种测试对比后,发现某些元素的组合和矿物特征,可以作为区别含矿(指锡、钨)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标志。上述标志在晚期侵入体中也比在早期侵入体中明显。对其原因,文中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测定上述判别标志与研究岩体的演化程度,是锡、钨矿找寻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生态水位是干旱区绿洲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指标.从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确定方法、阈值区间等方面入手,综述了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研究的重要进展及未来发展建议:(1)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存在显著的多功能性和尺度特征;(2)生态调查统计与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和遥感统计分析是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13.
侯荣哲  杨娜  孟甲  蔺成龙  张姣姣 《地下水》2012,(3):10-11,49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两重影响,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趋势,对本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腹地选择有代表性湖泊—布寨淖尔湖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详细研究优势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系统总结湖盆周缘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水位埋深、水化学特征与植物类型和植被种群的关系,分析影响植被生态的主要因素,揭示湖盆周缘生态水文地质分带规律,划分4个生态水文地质区,提出湖盆周缘优势植被沙蒿(Artemisia)、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苔草(Carex)的适生地下水位埋深。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大型湖泊的沉积物记录着古大陆气候的变化,其沉积层续往往是连续的(或半连续的)并包含有各种环境标志。可用这些沉积物标志建立详细的古大陆环境标志。早期用这些标志确定阶地抬升和古湖岸线的时代。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对传统的环境标志有了新的解释。目前,沉积相分析不仅仅用于推断湖水水位,而且也用来推断过去的水化学环境。湖泊沉积物中的孢粉可推测区域性植物群的变化,用来阐明蒸发量、降水量以及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角质层微细构造特征是化石植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实验研究了云南腾冲新近系樟科润楠属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和长梗润楠(近似种)Machilus cf. longipedicellata两个化石种的表皮微细构造特征,并与现存对应种类进行了表皮构造和叶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补充证实了两化石种均属于自然分类属性。丰富了我国樟科润楠属化石记录。鉴于大气CO2浓度与植物叶片气孔指数呈负相关关系,Machilus叶片可以作为大气CO2浓度的生物指示器。研究表明,利用该类化石叶片气孔参数可推测地史时期古大气CO2浓度,揭示了新近纪滇西地区为温暖湿润性气候。  相似文献   

16.
华南两个不同成因系列花岗岩的云母标型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表明,云母特征可作为两个不同成因系列花岗岩的判别标志和成岩成矿演化的示踪。系列Ⅰ中特征矿物组合为铁质黑云母+白云母+钛铁矿+富铝硅酸盐;系列Ⅱ为镁质黑云母+角闪石+磁铁矿+贫铝硅酸盐。M(M=Mg/Mg+Fe~(2+)+Mn)是一个可靠的判据。系列Ⅰ:M<0.45,系列Ⅱ:M>0.45。两个系列云母的化学组成的明显差别主要受控于物源成分的差异。两个系列云母的差热曲线和红外光谱特征也明显不同。用Li-Mg-Fe~(2+)+Mn三角图可以反映成岩成矿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地質勘探工作中,採取化學分析樣品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它可以確定有益礦物及有害礦物(或元素)的成份和數量,可以提供我們憑以計算礦量的數據,還可以指示我們勘探工作的方向和最大可能的利用地下各種資源,正確的進行礦區評價。化學分析的种類按照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採樣方式,可以分為普通分析(基本分析)、多元素分析、組合分析、全分析和合理分析等。其中多元素分析和組合分析之間以及它們与普通分析或全分析之間,時常由於分析目的和採樣方式的模糊不清而混淆。為了  相似文献   

18.
以大同煤田王坪井田太原组8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煤质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探讨了其煤岩学、煤质和煤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煤相特征。结果表明:(1)王坪井田太原组8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煤和半暗煤,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显微煤岩类型为微暗亮煤和微亮暗煤;(2)8号煤为低水、中低灰、中低硫和中高挥发分气煤;(3)煤层顶部和底部属于陆相-过渡相,其余分层为海相-过渡相;(4)成煤环境为三角洲平原的泛滥盆地,煤相基本为开阔水域沼泽相,部分为湿地草本沼泽相;煤层自下而上经历了水位升降两个过程,并由于水位过深发生一次煤层聚集间断,反映了沼泽环境及成煤植物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金矿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金矿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植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特征以及其波谱和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提取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引起的植被光谱异常信息的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表明,在金矿区上生长的植物对金及伴生元素有较强的吸收和聚积作用,植物明显受到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毒化作用;金及伴生元素的过量吸收,使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含量和叶面温度相应降低;植物叶片细胞结构发生变异,叶冠波谱反射率和波形等光谱特征明显变化;在遥感图像上,金矿区的植被表现出异常特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在植被区寻找隐伏矿床的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标志。利用遥感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从遥感数据中分析金矿的植被图像特征,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植被异常特征信息,可以优先出金矿化遥感异常区,并列举了几个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需加强该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广大植被覆盖地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探矿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赤峰地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文淮  伍刚 《矿物学报》1991,11(4):334-340
对赤峰地区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含石英脉蚀变岩)金矿床的研究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温度和特征元素比值等可以作为金矿化找矿评价和深部预测的标志。(1) 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是成矿溶液的代表,反映了金矿形成的条件和环境。可以将均一温度作为一种深部预测的变量指标。(2) 石英红外光谱CO_2和H2_的光密度,实际上反映的是石英中流体包裹体CO_2和H_2O的含量特征。D_2和D_2/D_1的特征值可以作为金矿床深部预测的变量参数。从上到下,D_2/D_1值的增大,可以预示金矿化向下逐渐增强。(3) 容矿围岩为石墨片岩(或含有机质的岩层)的金矿床,包裹体的气体成分,特别是CH_4和N_2的含量与金的富集有关,可以判别“无矿”和“含金”石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