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沪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4月和2008年8月共3个季节在深沪湾潮下带10个取样站定量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根据各个季节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和生物量,采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得出深沪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0.599g(AFDW)/(m^2·a)和1.561.深沪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平均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为湾顶〉湾中〉湾口.与2000年以来我国近海港湾和河口相关研究结果比较,深沪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特点是栖息丰度、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低,但种类多样性指数较高.这些特征与深沪湾面积小、水动力强和沙质沉积物等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三门湾软相潮间带底栖动物数量的水平分布与港湾的屏蔽性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生物量是三门湾(180.95g/m2)高于象山港(94.47g/m2),生物密度是象山港(816个/m2)高于三门湾(347个/m2)。决定所面生物数量变化的主要底栖动物种类数随着港湾屏蔽性程度的提高而相应地减少。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主要受潮汐作用的影响,以中潮区为最高。生物量以6月份最大,密度是4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3.
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109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89.90%,三者构成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断面间比较,Sch1断面的种数最少(42种),Sch3断面的种数最多(73种).种类季节变化,以春季种数(83种)大于秋季(59种).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平均生物量12.4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68个/m^2.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7.34g/m^2),甲壳动物居第二位(2.55g/m^2);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196个/m^2),多毛类居第二位(154个/m^2).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以中潮区(15.20g/m^2)大于高潮区(12.37g/m^2)大于低潮区(9.78g/m^2);栖息密度以低潮区(563个/m^2)大于中潮区(483个/m^2)大于高潮区(56个/m^2).数量季节变化,生物量以春季(16.69g/m^2)大于秋季(8.21g/m^2);栖息密度以春季(677个/m2)大于秋季(58个/m^2).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按断面和所处的位置可分为3个群落:Sch1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中蚓虫-鸭嘴蛤-秀丽长方蟹带;低潮区:似蛰虫-焦河篮蛤-鸭嘴蛤带.Sch2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才女虫-鸭嘴蛤-淡水泥蟹带;低潮区:似蛰虫-侧底理蛤-鸭嘴蛤带.Sch3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才女虫-鸭嘴蛤-短拟沼螺-弧边招潮带;低潮区:不倒翁虫-侧底理蛤-齿腕拟盲蟹带.结果分析表明:春季Sch1和Sch2群落不稳定,秋季Sch1、Sch2群落和Sch3群落相对稳定,总体显示,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群落发生扰动,初步分析认为与优势种鸭嘴蛤和优势种才女虫季节演替有关.  相似文献   

4.
Ecology of macrobenthos in the south of Zhejiang coastal wa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009年4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和多维尺度排序,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群落划分;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分析群落的稳定性;并研究了对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构成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23.38g/m^2,平均丰度为335.5ind/m^2,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69.数量组成: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13.29g/m^2),鱼类次之(3.68g/m^2);丰度以多毛类居首(268.0ind/m^2),软体动物次之(51.7ind/m^2).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可划分为3个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含量、深度、溶解氧含量、盐度和悬浮物含量是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上,除了瓯江口和乐清湾海域受到一定扰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环境质量较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湄洲湾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作者于2008年1月(冬季)、10月(秋季),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在湄洲湾东吴港区附近设置3条潮间带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共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283种,其中多毛类94种、软体动物91种、甲壳动物74种、棘皮动物9种、鱼类5种、其它类群动物10种.C断面种类最多179种.调查期间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20.07g/m^2,平均栖息密度645.9ind/m^2,B断面生物量最高,A断面栖息密度最大.年平均去灰干重3.61g(AFDW)/m^2,依据Brey(1990)的公式计算,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5.33g(AFDW)/(m^2·a),年平均P/B值为1.93.调查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量、生物量、次级生产力、P/B值均高于海坛海峡潮间带.  相似文献   

6.
杭州湾潮间带生物数量比其它河口湾偏低,这与该湾粉砂质底质及强烈的水冲刷作用所导致的不稳定生境密切相关。从湾底向湾口,生物数量逐步增多,湾性分布明显;就垂直分布而言,中潮区的生物数量为最大;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栖息密度以夏季为最高(402个/m2),而生物量以秋季为最大(189.03g/m2),数量的低值出现在冬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动受软体动物决定,而栖息密度则受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多毛类三大动物类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用Shan 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种类丰度(D)、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I)4个测定红树林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底栖生物种类共有68科165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滩涂全年平均生物量为223.2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lO.97个/m^2。H′甚高,2个季度平均为2.2633~2.7411,J平均为0.6407~0.6411,D平均达到1.4910~2.6232。全年各类群生物组成中,生物量及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有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四角蛤蜊(Mactrar Mactra) veneriformis)、青蛤(Cyclinasinensis)等20多种。  相似文献   

8.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立哲  李复雪 《台湾海峡》1995,14(2):144-149
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获得83种多毛类,隶属于35科67属。欧努菲虫(Onuphis eremita)、锥唇吻沙蚕(Glycera o-nomichiensis)、拟特须虫(Paralacydonia paradoxa)和滑指矶沙蚕(Eunice indica)等出现频率较高。马氏独毛虫(Tharyx marioni)、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多齿全刺沙蚕(Nectoneanthes multignatha)和梯额虫(Scalibregma inflatum)密集地分布于局部水域。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年平均生物量为1.13g/m^2,年平均密度为25个/m^2,均低于台湾海峡北部、东山湾湖下带和大亚湾等水域。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毛类表现为低多样性特征。这些分布特征取决于底质类型,该海区沉积颗粒较粗,不利于多毛类繁衍。海流和水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胶州湾大型底栖甲壳动物数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型底栖生物调查研究方法,根据2000年2月-2002午11月共11个季度月在胶州湾10个站的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大型底栖甲壳动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并与1991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壳动物在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中是仅次于多毛类的类群,本次调查共得到了大型底栖甲壳动物75种,其中端足类32种,占整个甲壳动物种数的42.1%;获得的甲壳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39个/m^2,平均生物量为2.4g/m^2,均超过了1991年调查结果,这可能与近年来对胶州湾生物资源实施有效保护有关。胶州湾甲壳动物的数量分布与温度关系不明显,但盐度和初级生产力对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舟山东极岛潮间带贝类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东极岛潮间带贝类生态状况,为浙江海洋生态系统基本群落结构提供基础资料,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的大潮期间,在舟山东极岛潮间带采集贝类,调查了解贝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态特点、多样性情况。研究分析发现,东极岛潮间带贝类33种,隶属3纲7目20科。根据温度适应性质分,东极岛潮间带贝类属于3个类群:广温广布种15种,占45.5%;温带种4种,占12.1%;亚热带种14种,占42.4%。东极岛潮间带贝类四季平均生物量为1541.8 g/m2,由高潮带向低潮带呈递增趋势;四季平均栖息密度为925.2个/m2,以中潮带最高,向高潮带和低潮带递减。季节变化中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栖息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多样性指数(H′)为0.9~3.0,均匀度指数(J)为0.2~0.8。结果表明东极岛种类丰富,生物量和栖息密度较高,说明东极岛地理环境较好,适宜贝类生存;物种分布均匀,生态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4个季度月(夏、秋、冬、春季),对位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所设的1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组成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了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全年总种数、年平均栖息密度和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11种、699.415个/m2和98.927 g/m2。各季度的种数(S)、平均密度D (个/m2)和平均生物量B (g/m2)的季节变化分别为: S春季(121)>S秋季(118)>S冬季(89)>S夏季(87),D春季(794.58)>D秋季(766.92)>D夏季(674.62)>D冬季(561.54),B春季(180.271)>B夏季(107.121)>B秋季(70.824)>B冬季(37.493)。全年物种多样性指数H’值、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值分别为2.976、4.135和0.707,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夏季、秋季和春节平均密度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冬季明显较少。而平均生物量和种数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较高,冬季较低。该海域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5.335g(AFDW)/(m2.a),相对较高。P/B值的平均值为1.239。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2007年1月、4月及7月对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态类群、水平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2种(包括浮游幼体11种),隶属于15大类,其中秋季为46种、夏季为42种、春季为25种和冬季为16种。乐清湾浮游动物可分为近岸低盐类群、暖水性近海类群、暖温带近海类群和暖水性广布类群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岸低盐类群在全年均占优势,其它类群则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为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值为82.7mg/m3,其大小依序为:夏季(121.1mg/m3)>秋季(119.2mg/m3)>春季(48.5mg/m3)>冬季(42.2mg/m3);丰度年平均值为82.1个/m3,其大小依序为:夏季(193.4个/m3)>秋季(73.7个/m3)>春季(53.4个/m3)>冬季(9.8个/m3)。相同季节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趋势类似,季节间则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物种数与水温、盐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呈极显著相关;丰度与水温、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生物量与水温、叶绿素a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近30a来浮游动物数量呈下降趋势,但群落结构和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辛岛潮间带的3个不同潮区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3种,其中低潮区出现27种,中潮区和高潮区20种和19种,有6种属于3个潮区共有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02.5个/m2,5月最高,为144.67个/m2,2月最低,为52.66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60.01g/m2,11月最高,为102.99g/m2,2月最低,仅为11.87g/m2。本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
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 结构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2—11月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对广东省流沙湾海草床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 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动物共有49种和13类浮游幼虫, 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和浮游幼虫所组成。优势种共有20种(类), 4季均为优势种的种类有2种: 针刺拟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年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4.8ind/m3和132.2mg/m3, 高峰期位于夏季, 低谷位于冬季, 周年变化基本上为单峰型。浮游动物生物量与丰度、p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叶绿素a和水温呈较明显的相关性, 而生物量和丰度与盐度和PO43?呈负相关, 与其它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因此,对其数量动态研究为渔业资源补充和可持续利用及对海洋生态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长达10年的底栖生物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刘瑞玉等,1992;孙滨等,1992;孙道元等,1990;吴耀泉等,1992;崔玉珩等,1994)。孙道元等于1991年5月-1994年2月对胶州湾10个生物监测站的底栖生物作了进一步采泥取祥调查(孙道元等,1995,1996)。为了比较多年来胶州湾底栖生物的数量动态变化,作者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于1998年2月-1999年11月对原设的10个生物监测站(图1)做了8个季度月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取样调查,对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等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麂列岛作为观光旅游的休闲去处正在日益升温,其中沙滩游玩是最大的活动亮点,大沙岙是南麂列岛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沙滩内生活着较多贝类,随大量人员的涌入和沿岸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大沙岙沙滩贝类的栖息地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危害、人为活动正影响着贝类的生长发育。为探明近年来大沙岙贝类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1992年)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于2003年再次对大沙岙贝类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沙岙沙滩12种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30.16g/m2和20个/m2,北断面开放区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13.98g/m2和11个/m2)明显少于受监控的南断面核心区(46.33g/m2和30个/m2),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低潮区(48.43g/m2和31个/m2)高于中潮区(28.03g/m2和20个/m2),贝类的平均栖息密度7月高于3月,北断面贝类的季节变化、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大于南断面。与建区初期同季调查资料比对发现,2003年北断面贝类数量下降幅度(14倍)显著大于南断面贝类下降幅度(1倍)。分析认为,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采捕是影响沙滩贝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外部因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7月(夏季)和12月(冬季)对澄迈马袅湾网箱养殖区及周边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采集鉴定到55种生物,其中夏季31种,主要分布在邻近区;冬季33种,主要分布在养殖区和邻近区。夏季航次,底栖生物在养殖区、邻近区和对照区的栖息密度分别为30.55 ind/m2、40.74 ind/m2和29.63 ind/m2,生物量分别为14.36 g/m2、6.28 g/m2、6.58 g/m2;冬季航次,三个海区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分别为55.56 ind/m2、46.67 ind/m2和27.78 ind/m2,生物量分别为7.29 g/m2、6.20 g/m2和0.22 g/m2。夏季优势种主要为绒毛细足瓷蟹和纽虫;冬季优势种主要为豆形短眼蟹、梳鳃虫、纽虫和哈氏美人虾。夏季养殖区、邻近区和对照区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40、2.06和1.46;冬季分别为2.16、1.59和0.94。综上分析,网箱养殖产生的残饵和鱼类粪便,对养殖区及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且其群落结构与区域和季节存在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于1997年6月-1998年5月用现场方法测定了烟台四十里湾海区总颗粒物质(TPM)、颗粒有机物(POM)现存量和栉孔扇贝同化率(AE)周年变化,并分析栉孔扇贝同化率与海区温度、盐度、TPM和POM的关系。结果表明,(1)整个海区TPM现存量秋季最高,其次为春季和冬季,夏季最低;海区POM含量变化不大,在1.34-1.65mg/L之间;栉孔扇贝同化率在春、夏、秋三了较高,冬季较低,其中在秋末冬初(  相似文献   

19.
广西白龙半岛邻近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伟  徐兆礼 《海洋学报》2015,37(6):120-127
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广西白龙半岛邻近海域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到污损生物60种,以亚热带暖水种为主,其中优势种类有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钩虾Gammarus sp.、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华美盘管虫Hydroides elegans、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nigrescens、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ia和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全年均有生物附着,四季平均附着密度和附着湿质量分别为45 136个/m2和4 246.03g/m2,其中以秋季附着密度最高,达到153 514个/m2,春季附着湿质量最大,为9 418.42g/m2。污损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法结果表明,冬季、秋季、下半年和周年板上的污损生物群落结构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20.
洋山港浮游桡足类群落的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洋山港海域桡足类的周年生态特征。结果显示,洋山港桡足类的优势种为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tetraspina)、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毛猛水蚤(Microsetellanorvegica)、瘦拟哲水蚤(Paracalanus gracilis)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桡足类丰度季节变化显著(F=2.11,P<0.05),春(28.44个/L±19.16个/L)>夏(18.60个/L±14.81个/L)>冬(10.98个/L±3.65个/L)>秋(10.57个/L±4.45个/L);生物量则为夏(12359.1 mg/L±18438.1 mg/L)>秋(7796.6 mg/L±1348.6 mg/L)>冬(2944.8 mg/L±1680.9 mg/L)>春(1401.0 mg/L±1057.3 mg/L)。桡足类丰度的周年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生物量变化呈现单峰型特征。多变量分析显示,优势种的数量变化对洋山港桡足类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起主要作用。小洋山码头受人类干扰严重,桡足类丰度和多样性与大洋山码头已出现差异,春、冬季小洋山码头的多样性指数(H′)高于大洋山码头,除秋季外,小洋山码头的均匀度指数(J)都高于大洋山码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