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积地球科学中若干理论概念经过百余年的争论与探索,已经成为建立在地质现象有序性的基础上,以渐进演化和突变事件为指导思想,以活动论作为世界观,以模拟对比作为主要方法手段,以三维空间作为探索方向的成熟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仅以崇敬的心情献上此文,庆祝业治铮教授八十年诞。  相似文献   

2.
亚洲海洋地球科学第一届年会(AOGS)暨亚太地区第二届水资源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7月5-9日在新加坡Suntec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该组织是以亚太地区为研究平台,旨在推动亚太地区海洋地球科学、水资源研究及其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1):F0003-F0003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相似文献   

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科学奥秘,聚焦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0):F0003-F0003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科学奥秘,聚焦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3):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中的科学奥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5):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7):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世界大陆深钻/超深钻和深海钻探(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实施的简况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向地壳深部和深海大洋底的探索成为现实。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即将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地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开钻,以期揭示变质岩石的形成和折返机理,再造大陆板块会聚边界的深部物质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地现代地球科学重要进展的综述,强调南沙岩石圈构造研究应从断裂构造入手,从系统论、层滑论、转换论、多元论等当代先进科学思想出发,重点探讨岩石圈的层块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乃胜 《海洋科学》1996,20(3):3-14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自1983年以来,已成功地实施了66个航次的深海钻探作业,获取钻探岩芯逾100000m。在关于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海洋地壳的形成与发展,地壳流体循环和壳幔相互作用海洋沉积结构和古海洋学,地球大气圈、水圈、冰圈、生物圈的长期变化等众多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7.
加速器质谱计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速器质谱计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超高灵敏同位素分析技术,灵敏度可达10~(-15),它所需要的样品量极少,仅毫克量级.它已成功地测量了~(14)C、~(10)Be、~(36)Cl、~(26)Al、~(129)l~(41)Ca等宇宙成因核素,而这些核素作为示迹剂或测年计在地质、海洋、环境和考古等多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是综合评述该方法应用于地球科学所取得的成果、前景和目前尚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回顾了地球科学最为重大的进展和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早期的以宗教为依归的自然观相去甚远。水火之争已经结束,灾变论成了禁区。以莱伊尔为旗手的"均变论"成了地学界公认的科学哲学和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古生物学、矿物学、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从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地学王国一片升平。地球科学还需要什么?需要一个统帅全局的大地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