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景来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参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碛口、古贤水利枢纽、西霞院水利枢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泾河东庄水利枢纽、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重大工程的技术论证和工程设计,担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负责人。荣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项,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4项,水利部、黄河水利委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为背景,系统研究了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有关水文、水力学、工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的整体思想,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型。研究中还开发了用于分析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12万km2范围决堤洪水成灾状况的二维非恒定流模型。结合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具体情况,提出了财产状况、洪灾损失率、地形地物数据等减灾效益计算的重要参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对解决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黄河“92·8”暴雨洪水分析许才华,朱传保(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1992年8月,黄河北干流、北洛河、泾河、渭河及黄河下游相继发生了洪水,并产生了一些异常现象。例如洪水不大,水位很高;流量不大,漫滩现象非常严重;个别河段在支流基本没有来水的情况下,下游...  相似文献   

4.
从黄河小浪底建设管理局获悉 ,自 1999年 10月下闸蓄水以来 ,小浪底水库已拦泥沙约 9× 10 8t,大大缓解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黄河为害 ,根在泥沙。黄河年均高达 16× 10 8t的输沙量使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提高 10cm ,形成了“地下悬河”的世界奇观。新中国成立后 ,三次加高加  相似文献   

5.
正景来红,男,1965年出生,河南省卫辉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参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碛口、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泾河东庄水利枢纽、河南新乡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重大工程的技术论证和工程设计,担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南  相似文献   

6.
水利部委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中国 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下通过专家评审。   审查会于2001年1月10~11日在北京园山大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所副所长郑天愉研究员主持,水利部总工程师高安泽、调水局副局长许新宜出席会议并讲了 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究所王思敬研究员任组长,两院院士张宗祜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13人 组成评审专家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员王思敬、许兵、伍法权研究员出任专家 组成员。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主持单位黄河水利委员 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汇报,细致审查了相关资料,通过充分讨论,认为该报告达到了南水北 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同意通过审查,并建议水利部尽快批准进入 下阶段工作。   会议还审查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聊城—兰考隐伏活动断裂综合研 究及黄河下游河道稳定性分析研究”报告。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中心和北京中科务实地质工程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承办。    (王存玉供稿)  相似文献   

7.
黄河断流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科学“人为地质作用理论”出发,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不仅对黄河流域及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在探讨了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其中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人为地质作用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而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科学对象,包括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暂缓实施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黄河下游是我国当前东部重要的经济开发地区。然而在历史上,黄河又是我国一条“忧患”多难的多沙河流。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黄河未曾决溢的情况下,出现下游以年均10厘米的速率不断淤积抬高,以致决溢威胁日趋严重。“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万一出险,将给沿黄地区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根治黄河的紧迫性日益重要,有必要对全流域的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问题,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林玲侠 《地下水》2001,23(3):155-157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库以来渭河下游河床的冲淤变化 ,并分析了由此治渭河下游及其南山支流带来的灾害。指出库区防洪建设及现状存在的不足 ,对未来库区的防御体系及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使库区防洪工程建设更加完善 ,确保下游两岩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1)
从防洪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防洪工程防洪堤设计气象、水文,防洪设计,防洪堤堤基高程的确定等。通过塔什米里克防洪工程的实施,基本保证该河段及下游居民、耕地及基础设施不受洪水危害,为疏附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1.
赵树廷  闫永路 《水文》1996,(1):22-27
根据黄河下游山东河段各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河下游“假潮”现象的一般规律及对水沙量平衡的影响,并对改进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6,(6)
塔什米里克渠首下游段防洪应急工程为梢木结构。保护灌溉面积80多万亩,从防洪工程的实际出发,对水文,气象,洪峰,流量分析和计算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塔什米里克防洪工程的实施,基本保证该河段及下游居民、耕地及基础设施不受洪水危害,为疏附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咨询活动,在1997年11月向国务院提交的《中国水问题的出路》咨询建议中,明确指出“水问题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重大问题”。鉴于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黄河断流时间年趋延长,断流河段不断延伸,断流频次不断增加,1998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将黄河断流问题作为重点咨询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与40余位有关专家共商缓解黄河断流对策。7月上旬,两院院士、专家对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四省区20余个市、地、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分别与四省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百余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当地干部等进行了6次座谈,在广泛听取各级政府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建议》详细说明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峻态势,强调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不仅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更为严重的是黄河下游长期处于小流量或断流状态,使淤积在下游河道内泥沙的主要位置由滩地转向主河槽;而淤积则使黄河中下游尤其是下游防汛日益困难,洪灾威胁在逐年加剧。一旦遭遇特大洪水,将会再次出现黄河决口改道的灾难。《建议》指出“黄河断流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并以其含沙量特大和下游的“地上悬河”而闻名于世。黄河上游的盐碱、沙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悬河段的洪涝、干旱和断流等灾害使黄河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针对流域内缺水和水质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城市工农业的供需水量平衡、地下水的开发潜力等进行了预测。通过基流分割计算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了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规律及地下水对黄河的贡献。最后,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及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道改道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黄河下游华北沉降盆地的基底构造,河沙淤积、地貌形态特征诸方面论述了黄河下游河道改道的必然性,指出黄河下游决堤改道的危险河段在河南、重点花园口至高村河道段。为了防止黄河河道失控,避免决堤改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提出了黄河下游局部改道(花园口一张庄闸人工造黄河河道)的设想,对黄河下游防洪治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超 《冰川冻土》2005,27(3):444-448
黄河下游河段河床淤积严重,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沙矛盾加剧,河道萎缩,主槽过洪能力锐减,平滩流量在一些河段已由80年代的5000m3·s-1降至目前的3000m3·s-1;2)由于水沙变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局部河段出现的“二级悬河”,现已逐渐在上游的河南段和下游的山东段发展到210km多.研究表明,黄河下游的淤积是自然地质过程,应亟待开展黄河下游河道远景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洪水浸泡和水位骤降情况下黄河下游堤防堤岸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坤  刘汉东  李庆安 《岩土力学》2011,32(5):1495-1499
水库库岸边坡稳定在水位骤降工况下的研究目前已比较成熟,但对黄河下游堤防在水位骤降工况下的堤坡稳定状态却研究甚少。通过选取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某段堤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渗流模型,提出黄河下游堤防的水位骤降速度标准,同时分析了在水位骤降速度为2、4、5 m/d时的坡内浸润线变化、堤岸稳定性变化,以及在水位骤降组合洪水浸泡最不利工况下的堤岸稳定状态。通过分析,给出水位下降情况、水位下降组合浸泡情况下的堤岸稳定状态图,并从图中可以查出在某一水位下降速度、洪水水位降至某一高程处的堤岸稳定状态,为工程人员在堤防建设中运用和推广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5,(6)
黄河下游滩区深受洪水威胁,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环境恶劣,生活水平明显偏低,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要做制约。小浪底工程的成功运行,改善了黄河下游行洪条件,减小了滩地洪水威胁;结合国家城镇化建设要求,逐步把滩地居民安置到堤外,提出滩地内土地规模化种植,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将积极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这次“十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表彰会暨“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标准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总结“十五”无障碍建设工作经验,表彰在“十五”期间无障碍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研究制定“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实施《无障碍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做好基础性工作。相信这次会议将对指导和规范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0.
黄河滩地粉砂层辐射井成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晖  伍军 《地下水》1999,21(2):61-63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黄河下游滩地粉砂含水层打辐射井的成井技术,并阐述了黄河下游滩地含水层辐射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