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公路测量中几种基本的平面线型——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和卯型曲线的特点,直接给出各线型的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的计算公式,根据中桩坐标的计算结果及边线桩至道路中线的水平距离,计算边线桩的坐标。这4种线型的计算公式非常适宜于极坐标法放样矿区公路的中桩和边桩计算。对于较长矿区公路的测量,可以把它分解成多个直线、园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图元对象,再运用其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整段公路分解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3种基本线型,再根据后两种曲线组合成各种平曲线的计算模块,这样整段公路又可以分为曲线和直线两类,最后根据一定的程序结构把曲线和直线计算模块组合成整段公路的计算程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程序设计,简化了各桩点的坐标计算。使道路中线放样工作变得方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3.
尤正平  吕忠刚 《吉林地质》2010,29(4):138-140
公路施工测量中的主要工作包括中线测设、边桩测设和竖曲线测设等。中线测设的传统的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测量精度较低,不适合现代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要求。本文就施工测量实际工作中的常用放样方法进行了综合总结,绘制了相对应的CAD图形,并提出了任意设站法放样新方法,给出了中桩和边桩坐标计算的通用数学模型,以极坐标法和角度交会法为例给出了放样精度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复化辛甫生公式及龙贝格公式),计算及改进适合各种道路线型(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用的中、边桩编程用坐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姜泉  姚培军 《岩土工程技术》2013,(5):222-226,233
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当前公路测量工程中常见类型曲线中线坐标、里程、曲线元素计算的主要技术方法、程序设计编制及其运用方法,特别是解决了两端插入非对称型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中线计算,并结合CAD绘图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道路中线坐标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华  谢赣南 《湖南地质》2003,22(2):147-150,156
采用CASIO fx—4500P科学计算器编程,由道路设计参数和给定桩距计算路线转角、曲线测设元素、主点里程以及以道路中线上主点或任意点作起点的各中桩点(含全部主点)在国家坐标系中的坐标.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17,(9):2647-2654
倾斜荷载是海洋、输变线塔等桩基工程的最主要荷载形式之一。然而现行规范中有关该问题的计算方法相对并不成熟。将桩身划分为自由段和嵌固段,建立桩基单元体的挠曲微分方程;基于群桩p-y曲线法计算水平荷载下群桩承载特性;考虑桩-土相对滑移和竖向力引起的二阶弯矩(P-(35))效应,基于剪切位移法计算竖向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编制相应程序,以迭代法计算获得荷载-位移曲线、桩身弯矩分布规律曲线等。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研究成果拓展了工程设计中倾斜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导线测量理论在建筑设计、施工坐标计算中的拓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自由计算导线”概念, 将导线测量理论引入建筑设计、施工坐标内业计算领域。编制fx-4500p 计算器程序, 在处理扇形、椭圆、圆弧等搭积木式建筑的复杂图形设计、独立坐标计算方面,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姚文娟  蔡晨雨 《岩土力学》2016,37(Z2):783-787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出现软化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超长桩出现的侧摩阻力软化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曲荷载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充分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和软化特性。依据新的荷载传递函数,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UMAT子程序。通过实例计算,对比了现场试验数据、ABAQUS自带接触对的计算结果和ABAQUS应用文中子程序后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ABAQUS应用文中子程序计算所得的桩顶Q-s曲线、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和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都与现场试验数据更加吻合,证明文中提出的荷载传递函数可以有效地模拟超长桩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和软化特性,并且对超长桩承载力的估算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RAGA的指数曲线模型预测基桩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测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指数曲线模型的函数表达式是一个超定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处理时,往往由于计算复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用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指数曲线模型的参数和理论极限承载力进行优化,并基于MATLAB环境下编写了模型的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应用指数曲线模型对挤扩支盘桩静载荷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AGA的指数曲线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测数据和有效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且基于RAGA的指数曲线优化模型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扰因素小、通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REE丰度结构类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REE燕式曲线丰度结构与REE地球化学特征的相互关系研究为基础,引入丰度坐标系(双对数坐标系),在这种准四维坐标系中一个点定量表示相应的一条燕式曲线的总形态的基础上对REE丰度结构进行系统科学分类,便于对大量样品数据进行定量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The behavior of sediments in response to faul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e of the sediments on the faults, are problems that control or modify substantially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luid migration pathways, and the later deposition of post-fault sedimentary units. The self-consistent evolution of faults and sedimentary beds, including both footwall and hanging-wall motion of the beds, is investigated here using a novel inverse procedure which is guaranteed to honor present-day data on fault and bed positions. Paleo-evolution of both the faults and sediments is handled through constraint criteria such as conserved sediment area, bed-length, desired depositional and/or boundary conditions, or prescribed throw of sediments along a fault curve with time, etc. A procedure is given for using the constraint criteria either individually or collectively, with or without relative weighting conditions. In addition, for the cases of observed multiple faults, which either overlap laterally in a section or which are separated with no lateral overlap, a mapping procedure is given for transforming all such faults to a much simpler coordinate frame in which all the faults are (a) vertical, (b) of constant length, (c) do not overlap. The mapping procedure is shown to be universally valid for all times, so that the faults stay fixed and the sedimentary beds move through the new coordinate frame with time. Growth and arcuate faults are accommodated by the mapping procedure, as are flower and inverted flower arrangements of faults. The constraint criteria controlling paleo-evolution are also shown to be mappable to the new coordinate frame, so that desired paleo-evolutionary constraints can be easily accommodated through time-dependence of the mapping functions. The general mapping procedure, and the inverse method given for obtaining those parameters which describe paleo-evolution of faults and sediments in a self-consistent manner, are of use in addressing a wide variety of evolving fault/sediment interactions with a guarantee that the control criteria imposed will automatically honor present-day observations of both the faults and the sedimentary beds.  相似文献   

13.
冯春  李世海  王理想 《岩土力学》2014,299(2):584-590
将数值计算区域用三角形单元进行离散,并为每个单元构建局部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的X轴为三角形单元某一条边的方向,局部坐标系的原点为该边的其中一个端点。在局部坐标系下,基于“格林公式”及达西定律推导了单元压力梯度及单元流速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流经单元各棱及各节点的流量计算方法。形成了类似固体弹簧系统的渗流管道网络,建立了管道压差与流量的函数关系。将各单元局部坐标系下求得的流速及流量转换至整体坐标系,并在节点上进行凝聚。通过引入流体体积模量实现了节点渗透压力的显式求解,通过引入节点饱和度实现了非饱和问题的求解。基于局部坐标系的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求解过程简单等特点。通过在局部坐标系下构建管道压差与管道流量的对应关系,将有限元的渗透刚度矩阵简化为两个管道的渗透刚度值,从而节省了内存,提高了计算效率。4个数值算例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基本一致,表明了该方法在求解稳态、非稳态、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研究(三)——大地表面瞬变电磁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由逆拉普拉斯变换将均匀大地面上的电偶极子源谐变电磁场转换为瞬变电磁场,并计算出Bz(t)/t瞬态曲线;对分层大地面上的瞬变电磁场,采用折线逼近法计算余弦变换得出Hz(t)瞬态曲线。从计算结果分析可知,瞬变电磁测深可实现较小极距探测较大深度。   相似文献   

15.
徐令宇  蔡飞  陈国兴  王国新 《岩土力学》2016,37(11):3329-3335
已有震害研究表明,震后边坡会因持续变形而破坏,且伴随着土体强度逐渐降低的现象,即土的循环软化行为。因此,有必要研究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以用于复杂条件下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已有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循环软化的处理方法。同时,在FLAC3D平台上实现了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并通过了理论公式与已有文献中试验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出的骨干曲线与理论公式一致,且计算出的动剪切模量比及阻尼比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克服Hardin-Drnevich模型和Davidenkov模型在较大应变处(>0.01%)过高地估算阻尼比的缺陷;考虑了循环软化后,计算出的剪切强度有明显降低,且当遇到骨干曲线剪应力可以连续地过渡到软化后的主干曲线上,模型的收敛性较好。所开发的本构模型可为大应变条件下软土场地及边坡地震灾害评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反向轮法的计算机CSD软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继彬  曾佐勋 《地球科学》2001,26(1):105-109
用计算机实现反向轮法测岩石有限应变的过程, 可提高有限应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开发出了用Visual Basic 5.0编写的CSD软件, 利用岩石薄片图像或者矿物颗粒轮廓图测出岩石有限应变的大小及应变椭圆长轴方向, 同时测出矿物颗粒分布的优选方位.其操作相当简便, 首先统计出图像中0°~180°各方向上矿物颗粒的边界数目; 然后在方位-边界坐标系中投点, 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点的多项式曲线拟合; 最后求出曲线的极值点坐标, 并根据坐标绘制相应的应变椭圆.软件运行中, 统计出的边界数据和拟合曲线以及应变椭圆图形都是可视的, 并能进行相应的保存.   相似文献   

17.
面波频谱分析法(SASW) 作为一种横向分辨率较高的瑞雷面波勘探方法, 由于计算得到的基阶面波频散曲线存在较大误差以及无法获得高阶模式频散曲线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通过应用Fourier变换方法(FT法) 分离提取面波各模态数据, 进而对分离后的各模态数据利用SASW法计算频散曲线.通过模型实例分析得出: (1) 利用SASW计算基阶面波频散曲线时必须分离得到基阶面波数据, 然后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 基于多模态分离的SASW法可以计算得到面波高阶模式的频散曲线.   相似文献   

18.
考虑边界层发展时溢流反弧段动水压强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溢流反弧段流线的曲率呈沿程变化,而反弧上下切点位置处边壁曲率却发生突变。通过在反弧上下切点位置补充定义使其曲率连续,并假定在该位置附近流线曲率呈线性变化,考虑了重力及离心力的影响,计入边界层发展,推出溢流反弧段动水压强计算公式,验证表明,该公式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王淑英  高永胜 《水文》2003,23(5):5-9
在水分析计算中,经常涉及到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拟合,而在拟合各种特性曲线时,通常应用以实测资料与拟合曲线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的方法——最小二乘法,但这种方法忽视了所有实测点应与拟合曲线间的相对误差尽量不超过某一百分比的原则,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提出了非线性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及线性相关方程的最小距离平方和法,探讨改进了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达到优化的效果。最小距离平方和法与常用的图解法相比,本法所得成果较为客观;与传统的单方向(x或y方向)最小二乘回归法相比,所求线性方程不会因坐标系的选取而改变。最后应用算例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