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是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中发现的。从1986年开始,对该异常带进行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及槽、坑、钻探工程验证,找到了陕西周至安家岐大型金矿床,为秦巴地区化探异常查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2.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部。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成矿带,寻找有价值的工业矿体,对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所圈定的金异常区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共发现8处金异常,圈出2条金矿带。利用复合极距激电联合剖面测量对土壤金异常进行了评价,钻探工程验证金异常深部存在有价值的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3.
夏日哈木矿床是青海省近几年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床规模达超大型,在其发现及评价过程中,化探综合找矿方法起到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在系统评价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1万土壤异常特征→地质及工程验证的方法组合及应用效果基础上,研究发现: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可大致圈定找矿靶区,但相应地质工作未发现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异常的原因尚不能定性;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一步分解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相应地质工作发现了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但其含矿性需进一步确认;1∶1万土壤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配套完成的1∶1万地质草测工作,基本查明了引起异常的原因,并详细圈定了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进一步工程验证并发现矿(化)体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研究确认其方法组合是达到最经济成本、最快发现矿体的有效方法组合,可为成矿带相似类型矿床的评价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河市大新屯锑-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东北部,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1∶5万水系沉积物Sb、Au、Hg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是金及多金属成矿有利部位.为了对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评价,选定了规模最大的新07Hs-35异常,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对异常进一步查证.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后圈定Sb、Au、Hg、Ag、As、W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多处,以Sb、Hg、Au异常为主,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吻合较好.因此利用槽探工程对圈定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验证,发现了锑-金矿体,从而确定了大新屯锑-金矿找矿靶区,说明地球化学勘查快速确定找矿靶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陈明  吴锡生 《吉林地质》1994,13(4):14-19
本文以吉林某地金矿远景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为例,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化探异常划分方法的优劣性,并推荐在生产实践中使用泛克立格法。  相似文献   

6.
物探方法在青海都兰地区督冷沟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证督冷沟水系沉积物异常效果不理想, 在分析水系沉积物异常产出地质背景、综合异常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督冷沟铜钴矿含矿岩石与围岩幅频率差异较大,利用物探激电测量对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异常定性,并对物探异常利用工程揭露,发现了多条矿体;同时,利用瞬变电磁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异常响应强的特点,对矿体的延深进行推测,钻探验证了其推测.从而阐述物探方法在青海东昆仑都兰地区异常查证及矿体延深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郑宝瑞 《福建地质》2013,32(2):112-118
上房白钨矿是武夷山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白钨矿矿床,其勘查工作遵循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预查→普查→详查的顺序,白钨矿用肉眼难以识别,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找矿起到关键的作用。该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对寻找同类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区Au在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富集特征的研究,认为Au在水系沉积物中的迁移搬运距离为800~1400m,主要富集在-40目的中细粒级的粉砂和淤泥中,一般含量为0.6×10-9~1.2×10-9,大于3×10-9可形成异常.Au在土壤中的迁移搬运距离为60~100m,主要富集在-40目的B层粘土物质中,一般含量为1.1×10-9~2.0×10-9,大于6×10-9可形成异常.因此该区的化探工作适合用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定成矿有望地段,用1∶5万水系沉积物或土壤测量进行查证,在较好地段进行1∶2万(200m×40m)土壤测量工作,再于有望地段加密至100m×20m,并进行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上棋盘地区位于近南北向光山千鹅冲—新县上棋盘钼异常带上,具有较好的钼矿找矿前景。笔者叙述了该区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特征,着重探讨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特征,利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进行评价,经槽探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7条钼矿体,取得了较好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0.
天合兴铜钼矿区位于张广才岭南端,山峦重叠,植被发育,基岩露头较少,海拔高度在400~900 m之间。区内树枝状水系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1983年吉林省化探大队在该区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了靖宇县天合兴水系沉积物多金属化探异常。1984至1985年吉林省化探大队对此异常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异常查证,发现了天合兴铜钼矿区。之后进行土壤化探测量以及探矿工程,发现8条铜钼矿化带,并控制了铜钼矿体多条。  相似文献   

11.
南岔金矿床是吉林省内首次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它与南岔铁矿床属同一矿区,铁与金相毗邻(有的铁矿层破碎后含金)。1959年以来,在南岔铁矿床多次评价工作中做过金属量测量、重砂、水系沉积物取样工作,圈有金异常。1983年我所金矿室在该区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重砂测量,圈出金和辰砂等套合异常。1984年我所化探队在区内进行土壤测量,并采残坡积重砂样验证。对金光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经趋势分析圈出剩余异  相似文献   

12.
用土壤测量对新立屯1:5万水系沉积物金异常进行检查,圈出3条Au、Ag、hg、Sb、F、pb、Sn在空间上相互重叠的多元素异常带。对地表异常的地质观测和初步的槽探揭露,发现这3条异常带基本与两条矿化蚀变带相对应,并在局部地段圈出具工业价值垢Au矿体。对这些土壤异常含矿性的地球化学评价表明,新立屯工区的土壤异常主要是由讯矿体所致,推测盲矿体的埋深在100 ̄200m之间,预计钻孔在150 ̄200m孔段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1:5万化探宜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法。在总体布署上是: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高背景区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检查;在异常检查时,若使用土壤测量法,测线的布置可以是直线法,也可以是地质路线法,视地形、通行条件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及其外围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组成和富集情况与矿体的关系,将老万场金矿矿样、矿区水系沉积物、矿区外围不同异常范围内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平均值及全省的水系沉积物背景值进行了比较,发现老万场金矿水系沉积物与老万场金矿矿样具有相同的元素组合及富集趋势。  相似文献   

15.
潘建  李贵义 《吉林地质》2019,38(3):55-58
通过对南祁连天峻县阳康曲一带1∶20万水系沉积物ZHs-12号Au异常的查证,在该异常范围内圈出了AS22号1:5万Au异常,又对AS22号1:5万Au异常进行查证,采用1:1万土壤测量,又圈出了AP3、AP4两个土壤异常,在AP4号土壤异常中发现了多条金矿体,最终发现了青海省天峻县阳康曲陇王玛珠金、铁多金属矿,该矿床的发现表明了在该地区利用不同的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找矿效果非常明显,对具有相类似的1:20万或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最终发现矿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金矿为例探讨了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标志,提出筛选评价主要准则是异常面积、强度和元素组合。收集了中国金矿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化探成果80个、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52个、土壤测量成果46个,提出一个有经济价值金矿异常面积为:1:5万〉2km^2,1:1万~1:2.5万〉0.2km^2。认为金异常强弱不影响找矿,但必须有浓集中心才能找到矿。同时提出Au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As、Sb、Ag、Pb,其次为Cu、Hg、Zn、Mo、Bi、W、Cd、Sn。金元素浓度分带,元素套合关系是判别金矿剥蚀程度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和龙市百里坪东沟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描述了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和1:1万土壤测量异常特征。详细地描述了Ⅰ-1号矿体的规模、产状、矿石品位以及工程验证情况。经综合分析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位于灵山-藤县与博白-梧州区域性深大断裂之间的大洲盆地及周边在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发现了多个锡多金属化探异常,以Sn为主,件生W、Au、Ag、Pb、As、Sb、Bi等.异常面状分布,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部分异常经1/万土壤测量验证,异常再现良好,经槽、钻探揭露和验证,发现了多个锡矿体.矿体赋存在诛罗系天堂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双山铌矿的发现,提出了适合于碱性正长岩型"稀有稀土"矿的综合找矿方法,即以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靶区、以岩石测量圈出矿化带、以特征矿物填图厘定含矿地质体、以槽探工程控制地表矿体、以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找矿方法组合具有经济、快捷、找矿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对各种找矿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模型,对国内碱性正长岩型铌-稀土多金属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卓 《地质与勘探》2018,54(3):535-543
宝兴沟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2002年由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圈定,2007年通过1∶1万和1∶2万土壤测量进一步圈定了异常范围,并利用槽探工程进行揭露,首次发现了Au矿体,矿体主要为蚀变砂岩、蚀变闪长岩、蚀变闪长玢岩等,少量为含金石英脉,以中-低温蚀变为主。本文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最新的钻孔采样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矿床构造叠加晕分布特征,矿床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Sb、As,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Pb、Ag、Au、Zn、Cu,尾晕特征指示元素为W、Mo、Bi,初步确定了宝兴沟金矿床串珠状矿体、不同深部矿体组合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并依据已知矿体及矿床构造叠加晕,对深部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预测,指出I-1-1号矿体向下应有很大的延伸或I-1-3号矿体深部应有盲矿存在,I-2-1号矿体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