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国巴黎市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小镇——吉维尼,仅千余人的镇子,每年前往游览的人竟高达60余万之巨。一座小小的村镇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淳朴的自然风光外,还因为艺术底蕴十分丰厚,法国最著名的画家、画坛印象派创始人之一克劳德·莫奈曾在这里居住了43年,直至驾鹤西去,43年中,他在小镇里买房置业、修建花园,留下了很多难以磨灭的印记。莫奈是偶然间发现并喜欢上吉维尼的。1883年的一天,莫奈乘火车路过吉维尼,列车在车站短暂停车时,他从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5,(6):47-48
市中心的交通堵塞最让巴黎人头疼,更让以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自己施政目标的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先生无比烦心。眼见英吉利海峡另一边的伦敦市交通在利斯顿市长的“调教”下日渐畅通,德兰诺埃也在近日拿出了一份市中心交通的整顿计划书:巴黎要向汽车说“不”!根据这一计划,巴黎市中心将在2012年以前成为汽车的禁区——着力打造大都市中的“城市绿洲”。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游客意象空间是游客对区域感知的具象化描述方式.本研究借助城市意象理论,探讨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游客意象空间构成情况.首先采用深入访谈法,基于游客自身的游览体验描述,总结出游客意象空间因子,由坊巷道路、边界、名人文化景点、地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5个因子构成;其次借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每种意象空间因子包含的最具代表性的意象空间元素;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详细了解游客对意象空间因子及元素的感知情况,借以描绘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游客意象空间地图.研究发现,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具有较强的“可意象性”,“历史街区游客意象空间”是游客对历史街区的一种逻辑思维结构,呈现出“街道突出,街区微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凯文·孟席斯是个64岁的英国老头,原本名不见经传,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他是个业余“历史学家”。这位业余历史学家最近在英国突然名噪一时,因为他经过多年研究,公布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结论: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都是中国人发现的。英国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个消息,还说如果孟席斯的判断得到证实,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孟席斯年轻时在英国皇家海军担任一艘潜艇艇长。退休后,孟席斯一直在位于伦敦北部伊灵顿的家里从事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2):16-16
1920年2月,中国政坛上悄悄地发生了“南陈北李、相约组党”的重大事件。2月8日,李大钊接到陈独秀发来的电报,称他将于9日从武汉抵北京。李大钊请一位学生给陈独秀的家人捎话。这位学生回来报告,箭杆胡同陈寓周围有大批便衣特务埋伏。据他打听的消息,另有大批警察守候在车站,准备以宣传“过激思想”的罪名重新逮捕陈独秀。第二天,北京车站。陈独秀一下车,  相似文献   

6.
“唐王”即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民间又称唐二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在位期间,雄才伟略, 励精图治,致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被历史学家誉为是“贞观之治”。唐朝初年, 唐王东征的历史在辽宁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地名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10):55-55
北京天安门是沿中轴线而建。故宫一带,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参观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弘与伟大。然而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历史上的天安门一带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能够知晓曾经屹立于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的“皇城第一门”的人应该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4):F0003-F0003
在汉门鄱阳街139号门前,悬挂着一块银色匾牌,上面写着大红色的“八七会议会址”六个醒目的大字。提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耐人寻味故事.1979年3月.李维汉再次亲临会址,回忆当年的历史。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请他题写馆名,他欣然答应:“回北京找个人给你们题”。于是,他为纪念馆题写了“应当充分重视党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这是党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丰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使党史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9.
欧洲掠影     
刘兰 《地理教学》2011,(24):2+65-F0002,F0003
1 从埃菲尔铁塔上看到的巴黎城市空间布局。巴黎城市规划独具特色,绝大多数建筑物都在3.5层,布局严整,密度适宜,设计极富韵律和美感。在新时期住房需求的强大压力下,巴黎并没有在老建筑保护方面作出让步,历史遗产保护反而更加严格,“视旧如命”成为巴黎城市规划的癖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是否可以借鉴其理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区域整治至今已有三十年来的历史。1947年让·弗·格拉维埃(Jean-Franoois Gravier)的“巴黎与法兰西荒漠”一书的问世,第一次揭出了法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该书1954年和1972年两度再版。1947年它还仅仅是对法兰西荒漠的单纯渲染,但后来却成了一部名著。  相似文献   

11.
话说古城阆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则顺口溜:“阆中的城是名城,名城的街道多古名,街名的由来多传说,因史得名的难数清。”的确,阆中的古街名是历史的载体,它有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如三陈街和管星街名的由来,它不仅是传说,而是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故事。城东的三陈街,街名中的专名“三陈”,是北宋状元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等陈氏三兄弟的简称。“三陈”的父亲陈省华是五代后蜀和北宋时的重臣。家中富实,经常得到政府的赏赐。但他家用很节俭,日常生活大都自己料理。“三陈”小时候在城郊锦屏山走读,后又在东郊嘉陵江…  相似文献   

12.
谷城县城南11公里处有座柜门山,山势陡峭,形似柜门,其正南约1公里处有个盛长竹子的山坡叫钥匙坡。说起它们的名称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山坡下住着一位贫苦善良的江老汉和他的儿子好娃,老汉长年给地主扛长工,好娃每天上山拾柴,老汉勤劳、忠厚,好娃老实、孝顺,父子俩相依为命,过着艰辛淡泊的生活。一天,好娃到一个崖上去拾柴,爬到崖腰,突然发现崖中间有一块坪地,坪地边有一个小岩洞,洞内金光闪闪。他费力登上坪地,跑到洞口一看,原来是只金蛋儿在发亮。他高兴极了,拾起金蛋回了家。从此,这个崖就叫“捡蛋崖”一直叫到今天。…  相似文献   

13.
南京的古城门之多,恐怕与南京古城墙之长一样,要数“世界之最”了。明代有“里十三、外十八”计31座城门,近代以来又陆续增辟几座,总计达到43座。而这其中,就包括玄武湖公园的大部分出入口。 作为南京著名游览胜地的玄武湖,面积有473公顷,水面有368公顷,周长约10公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通过它的五座大门涌入园内。而这五座大门,细细考究起来,又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玄武湖历史名胜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07,(4):47-48
数以万亿计的英镑、欧元、美元和日元在这里汇集、转移,不同国籍的金融人才向这里涌来、立足。伦敦,这个名列美国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近年来表现抢眼,大有挑战纽约坐上“头把交椅”的势头。虽然常住人口不足1万,面积仅1平方英里(约合2.6平方公里),但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大区中心的伦敦城却是全球金融要地。人们习惯地称它为“伦敦金融城”。  相似文献   

15.
广州湾这个地名与近代法国人在中国的入侵紧密相连,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指的是中国现在的哪个地方。这个问题从我至今所见到的中学、大学历史教科书来看,都没有对此进行较为确切的说明,初级中学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材及高级中学全国统编《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只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法国人“租借广州湾”,而大学历史系的有关教材中也只是一般文字性的记叙,如:最新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齐涛主编的《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是这样记叙的:“法国作为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之一,也积极谋求扩大在中国的权益。它于1898年11月强迫清政…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8,(7):43-44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造价最高的科学实验,建造在瑞士与法国交界地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于4月6日最后一天向公众开放。从4月7日起,对撞机将进入封闭阶段,科研人员将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而宇宙大爆炸之谜也有望被这个“巨无霸”解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从文化景观感知角度出发构建都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者文化景观感知指标体系,探讨其对重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游客文化景观感知分为四个维度:“曲艺表演和手工艺品文化景观感知”、“儒学建筑和名人故居文化景观感知”、“饮食文化和交通工具文化景观感知”、“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景观感知”。(2)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对于文化景观感知的四个维度的认同度均和游客的重游意愿之间都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3)旅游者对夫子庙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景观以及夫子庙饮食文化和交通工具文化景观的感知到的认同度越高,则其重游的意愿也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8.
喜马拉雅山在梵语中意为“冰雪之乡”。它横空出世,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超过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最高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被人们誉为“地球第三极”。它东西蜿蜒2500千米,宽约150~400千米,像一堵高墙屹立于青藏高原的南缘。在南坡白云甥绕的群峰中.有三十高山王国一尼泊尔,不丹和锡金。千百年来.它们与大山同在.形成了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正成为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前来探秘猎奇的游客。  相似文献   

19.
张其昀先生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21,76(1):235-247
张其昀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教育、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区域地理学方面,他较早地将西方近代区域地理学作品介绍到国内,将“Regional Geography”翻译为“方志学”,引入并阐释了西方区域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积极地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创作出《本国地理》等经典著述,对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张其昀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主要源于法国近代地理学家Blache的人地关系或然论、综合的区域研究等理论和方法,他研究区域地理学重视区域划分和实地考察,强调地图的运用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维达尔传统”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境内的“云梯街”,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称,以其独特的古韵,安然无恙地幸存于长江三峡库区175米水位以上,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云梯街”,座落于长江南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