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进行锗—茜素S络合物吸附波探讨发现锑与试剂络合,在滴根据资料介绍锑的分析功能团是芳核上含有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如邻苯  相似文献   

2.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6)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主要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有所不同,以锑铅锌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成分分析及矿石矿物成分的电子探...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锑与对二甲氨基苯芴酮络合物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在硫酸介质中,得到了一个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为-0.20伏特(饱和甘汞电极)。波形稳定,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经初步试验,认为此波与吸附有关。锑的浓度0.004—0.32微克/毫升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用以直接测定金属铅及含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锑与对二甲氨基苯芴酮络合物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在硫酸介质中,得到了一个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为-0.20伏特(饱和甘汞电极)。波形稳定,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经初步试验,认为此波与吸附有  相似文献   

5.
锑在工业上用量虽不多,但却是很重要的金属原料.它主要用于生产锑合金,如含锑4%~11%的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耐磨轴承;锑还可作低熔点焊接材料.锑的金属互化物,如钼锑、铅锑、镓锑等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铅锑用于光控电子开关和太阳电池材料,钼锑可作磁敏元件.锑的氧化物用于纺织、玻璃、各种化工原料和医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高含量、微量和痕量水平锑的测定已有可靠的分析方法;但对于低含量锑的测定,现有的容量法分析效率较低,操作步骤不易掌握;且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于批量样品中锑的高低含量差异存在记忆效应,分析精密度差,准确度不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较好地弥补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容量法等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金锑矿和锑矿石中、低含量锑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溶解,硫酸助溶,在20%盐酸介质中,用ICP-AES在波长217.5 nm处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为30.0 μg/g,方法精密度小于5%。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不同含量的实际样品的测定值与硫酸铈容量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测定值基本吻合。本方法适用于锑含量在0.05%~5%范围的矿石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7.
湘中地区硅化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地区硅化岩,产出层位多,原岩组成多样,与锑矿化关系密切,空间上,锑矿化受早期硅化控制;时间上,锑矿化主要伴随早期硅化岩中的晚期硅化产生;成因上,硅化(岩)与锑矿化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二者之内在联系,仅在碎裂硅化岩为矿质堆积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锑为典型有害元素,地热成因锑是天然水环境中溶解态锑的重要来源,富锑热泉排泄的负面环境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在藏南和滇西选择典型地热区,分析了热泉中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成因.总体上,研究区排泄的地热水具有远高于天然水环境背景值的锑含量,最高可达2 128.7μg/L.水文地球化学计算表明热泉中锑的主要存在形态为锑酸盐和亚锑酸盐,但部分热泉样品中硫代锑占总锑百分比可高达35%.硫化物浓度、S(-Ⅱ)/Sb摩尔比,以及砷锑之间的竞争巯基化作用是影响热泉中硫代锑含量的关键因素.在本研究所涉及地热系统中,西藏玛旁雍错曲色涌巴、门士、莫落江为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其地热水中锑源自高温条件下热储围岩淋滤和作为热源的岩浆房所释出流体的输入,西藏曲卓木、朗久与云南邦腊掌则属于非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其热泉中的锑主要来源于地热水-围岩矿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锑(Sb)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VA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分别为51和121.75。锑原子最外层结构为5s25p3,以p3充填形式存在,较易失去电子和捕获电子,使得锑具有较强的活性。由于锑潜在的慢性毒性及被证实具有致癌性,其被美国环保局及欧盟列为优先污染物,在巴塞尔公约中关于危险废物的越境迁移限定中将锑列为危险废物之列。我国是世界上锑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因而对锑污染的研究不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锑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永磊  徐珏  张长青  王成辉  陈郑辉  黄凡 《地质学报》2014,88(12):2208-2215
锑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本文对中国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和成矿时代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简要总结了中国锑床的分布特征与成矿规律,同时提出了一些科学问题.中国锑矿床类型多,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且目前尚未发生有锑矿床形成于显生宙前,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西南天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昆仑-秦岭、长江中下游、藏北、藏南、西南三江、滇黔桂、江南隆起、湘中-桂中北、南岭、东南沿海等12个成锑带.当前需要从区域尺度来探讨锑矿床的形成机制,加强成矿规律和成矿系列的研究,从而实现锑矿资源的再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层控汞锑砷(雄黄、雌黄)矿床分类成矿模式与找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宝贵 《地球化学》1989,(2):131-138
中国层控汞、锑、砷矿床,根据成矿作用、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点分为十种类型。即锡矿山式锑矿床、晴隆式锑矿床、湘西式钨锑金矿床、公馆式汞锑矿床、万山式汞矿床、务川式汞矿床、界牌峪式雄黄和雌黄矿床、水落式砷汞金矿床、丫他式砷锑金矿床和龙潭式砷铅铊矿床,它们在成因上与岩浆岩无关。成矿模式划分为沉积成岩(包括预富集)阶段或后生改造阶段。在层控汞、锑、砷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找矿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著名的“锑都”——湖南锡矿山锑矿,主要矿石矿物为辉锑矿、锑华和少量黄铁矿。笔者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473186)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中,在辉锑矿光片电子探针分析时发现其中存在锑钙石,但未能见到锑钙石单矿物。该样品采自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硅化灰岩中,产于该矿床的氧化带。 锑钙石是极其少见的锑的氧化矿物,首次于1841年发现于黎巴嫩的Damour。在中国,范良明等(1983)首次发现于贵州张家湾汞矿。  相似文献   

13.
扬子地块南缘锑矿床中矿石铅的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锑是我国的特色矿产,扬子地同缘锑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锑成矿带。铅同位素研究表明,该 锑矿床中矿石铅的组成变化较大,在铅同位素组成图解中,线性分布明显,但它不具有等时意义,而是于低放射性成因铅和高放射成因铅两个端元混合所致,矿石铅属壳、幔混合铅。成矿作用应发生于开放体系之中,深部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锑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有毒元素,对生物体具有慢性毒性及致癌性。由于含锑化合物的广泛使用及随意排放,环境中锑污染越来越严重,锑污染事件频发。锑及其化合物已被美国环保局及欧盟列为优先污染物,在巴塞尔公约中关于危险废物的越境迁移限定中将锑列为危险废物之列,锑已成为全球性,新型污染物。锑在环境中主要以三价锑和五价锑的形式存在。锑的形态与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有氧环境中,锑主要以五价锑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氧环境中,主要以三价锑的形式存在。锑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和  相似文献   

15.
全球锑矿床成矿学基本特征及超大型锑矿床成矿背景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全球锑成矿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编制了全球锑成矿图。研究表明全球锑成矿的一般规律具以下特点:锑成矿与大陆型壳体的构造发展阶段及演化程度具显著相关性,全球锑矿床可划分为地槽型(或古地槽型)和地洼型两种基本大地构造类型;锑成矿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成矿主要集中于大陆壳体较晚地质历史(中、新生代)的地槽区和地洼区;锑成矿是地洼区特征性成矿之一,往往在分异,演化程度较高的地洼区内形成锑成矿高峰;沿与深部上地幔关系密切的浅部碎裂岩断层带以中─低温热液交代或充填的方式富集是地洼型锑成矿的基本型式。最后文中对超大型锑成矿富集特殊性与非超大型锑工业富集的一般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锑和金-银建造的矿床在世界许多矿区广为发育,但它们在空间上到处都是没有联系的。在太平洋矿带中,金-银矿床分布在外带,而金-锑矿床则分布在内带。在这些地带的接触部位有时形成过渡的金-锑-银建造矿床。在上述矿床中金和锑是以不同数量关系参与的普遍的元素。至于银,则对金-锑建造矿床来说这一元素并不是典型的。并且极少以杂质的形式遇到。 金-银建造和金-锑建造矿床的矿石在地球化学属性方面的明显差别是由它们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金属来源以及物理-化学参数等的特性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发现,所  相似文献   

17.
桃江县板溪锑矿,在我省知名度较高。但其矿床规模,按全省储量平衡表上储量,只不过是一个中型矿床而已。本刊记者赴矿考察了解到,该矿床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大型锑矿床。据介绍,板溪锑矿始采于189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开采历史。解放前,以抗战时期的“久通公司”为开采鼎盛时期,所产锑锭,含锑已到99.95%,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那时的“久通牌”锑锭,早已饮誉世界,并与锡矿山锑品齐名。  相似文献   

18.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煌斑岩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锑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矿区内唯一的岩浆活动显示——煌斑岩脉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岩脉为幔源成因,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其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均表明锑矿床所在壳体的上地幔部分曾发生过广泛地幔交代作用,存在锑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中国锑矿床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中国是世界上锑资源和生产大国。锑矿床划分为喷流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型、变质再造型、岩浆热液型、火山热液型和外生堆积型六大类,细分十三亚类。近千个锑矿床(点)主要分布于华南锑矿成矿带、昆仓—秦岭锑成矿带、藏滇锑成矿带和阴山—天山锑成矿带。其中华南锑矿成矿带是最重要的锑成矿带,该带中有三个矿化集中区呈等间距分布。中国锑矿床最重要的成矿期为泥盆纪和侏罗-白垩纪。主要赋矿岩系为泥盆纪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其次为元古界浅变质碎屑岩。  相似文献   

20.
湘中盆地锑矿床闻名于世,成矿元素在垂直空间上呈现出上锑(泥盆系)、中金锑(震旦系)、下金钨或金锑钨(板溪群),盆地中锑、边缘锑(金/钨)的成矿分布特征。通过系统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矿物流包裹体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湘中盆地及其基底的成矿元素分带是成矿流体性质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差异等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湘中地区基底-盖层成矿系统:构造-岩浆岩+盆地-流体作用,基底成矿元素在流体的作用下被萃取迁移到不同部位(基底→盖层不断演化);成矿元素锑的沉淀主要受流体的温度和pH值影响,金的沉淀主要受硫逸度或总硫溶度的控制,钨的沉淀主要受流体的盐度控制,且因物化条件的变化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控制而呈现不同元素组合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