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问:可以共同谈谈细碧岩、角斑岩与细碧岩一角斑岩系的一些问题吗? 答;作为相互研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是完全可以的。不过由于水平关系,错误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问:什么是细碧岩?什么是角斑岩? 答:细碧岩和角斑岩都是岩石名称和术语,细碧岩是Spilites的音译,角斑岩则是Keratopbyre的意译。按着原文古意,前者指一种细粒暗色含斑点的基性火山岩类岩石,曾被用作单指欧洲一些地区的粗玄岩类。后者是指一种中性或与粗面岩相当的岩石,角斑岩一词并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指岩石含有的长石斑晶常呈矩形带有棱角的意思;另  相似文献   

2.
北祁连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十分发育。笔者对大岔—大坂一带奥陶纪海相火山岩中细碧角斑岩化过程Na元素的来源与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比正常火山岩富Na_2O,是海水参与的结果;判别角斑质岩石的原始岩浆系列及构造环境类型时不宜采用涉及Na的图解作为判别依据,应选取惰性元素作为判别依据;同时提出采用Na_2O-SiO_2图解展示岩石细碧角斑岩化。细碧-角斑岩类与正常海相火山岩界线为一条微上凸的曲线,该界线Na_2O含量为3.5%~4%;大岔—大坂一带海相火山岩的成分点多落在该界线之上的细碧-角斑岩类分布区,可反映该区奥陶纪弧后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喷发间歇期,海底热卤水对流循环活动强烈,成矿条件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野外及室内镜下观察,从岩石矿物组合及岩石化学特征方面,首次提出龙博河地区的火山岩为细碧角斑岩,其产出环境为大陆裂谷环境。矿化和细碧角斑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迪彦庙蛇绿岩位于中朝古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主要由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辉长岩、玄武岩、细碧角斑岩组成.岩相学研究表明,迪彦庙辉长岩分为层状辉长岩(具堆晶结构)和均质辉长岩(具辉长结构)两类,且均经历了低-中级变质改造.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对迪彦庙辉长岩的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和岩石化学研究,认为其为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下小规模单旋回封闭系统内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元谋姜驿大红山亚群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元谋姜驿大红山亚群一套变质岩的野外、室内研究资料为基础,收集了新平大红山、四川会理的部分地质资料和国内外部分细碧——角斑岩岩石化学资料,论述大红山亚群变质岩的原岩为细碧——角斑岩——砂页岩——碳酸盐岩的组合;并对比了姜驿、大红山、会理三地区大红山亚群的地层、岩石、岩石化学特征;分析了大红山亚群中铁、铜矿产与细碧——角斑岩岩石化学方面的内在联系;从地层接触关系、岩石变质程度、重力资料、同位素年龄等方面讨论了大红山亚群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6.
通过地质、岩相、岩石化学研究认为,云台组变火山岩属于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角斑岩、钾石英角斑岩、钾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钾角斑—石英角斑岩、角斑岩、钾细碧岩及凝灰岩等。海水—岩浆混染喷发形成了云台组细碧岩—石英角斑岩。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会理地区河口群细碧-角斑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认为河口群中的细碧-角斑岩系既具有同类岩石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岩石形成于早元古代末期的弧后盆地中,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过地壳物质混染和海水交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疆香山铜镍钛铁矿区两个镁铁-超镁铁岩系列及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新疆东天山香山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产有香山中中型铜镍矿床和香山西大型铜镍-钛铁矿床。通过对这套镁铁-超镁铁岩进行系统的野外研究和采样,对各类岩石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该区两个具有不同成矿专属性的岩石系列。(1)早期与钒钛磁铁矿矿化有关的岩石系列(简称“钛铁系列”),岩石组合为细晶辉长岩-钛铁辉长岩(钛铁矿石)-含钛(角闪)辉长岩-淡色辉长岩。从钛铁矿石-含钛辉长岩-淡色辉长岩连续演化,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逐渐过渡,岩石相对偏酸性,化学成分以富碱、富铁、高钛、硅、铝、钙,钙碱指数(calk/m)高而镁铁指数(m/f)低为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方面斜长石堆积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特征明显;(2)晚期与铜镍硫化物矿化有关的岩石系列(简称“铜镍系列”),岩石组合为超镁铁岩-韵律状橄榄辉长岩-蚀变角闪辉长岩,与前一系列呈侵入关系。该系列岩石组合偏基性,化学成分上明显富镁,贫铁、钛,具相对较低的硅、铝和钾、钠含量,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平缓,与原始地幔/亏损地幔特征相近。此外,本区发育的浅成-超浅成脉岩(辉绿岩类)多为辉长岩类的晚期补充岩相,其岩石化学特征位于两个演化系列的末端,可能是两个演化系列残余岩浆混合-再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萨尔托海蛇绿岩是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萨尔托海蛇绿岩以变质橄榄岩为主,少量堆集岩和上层辉长岩,大量熔岩即细碧岩和角斑岩。岩脉为钠长斑岩和辉绿岩。亏损的变质橄榄岩稀土总丰值1.45ppm,总量低两个数量级。堆集岩和熔岩稀土丰度显示,不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变质橄榄岩。细碧岩和角斑岩熔度为2.5至5%,而上层辉长岩为12—15%,由两次熔融事件产生。萨尔托海蛇绿岩由稀土和微量元素图解表明属岛弧型蛇绿岩,与地质背景一致。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那干楚地区大民山组细碧角斑岩岩石特征、岩石化学特征、成因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细碧角斑岩经受了钠质交代变质作用和残余气热变质作用,经历了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成因是多阶段次生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1.
闽北角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门角闪辉长岩是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末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分布在福建省南平市的北部,总体呈近NS向展布.岩石属于低钾(拉斑)岩石系列,富Al、Na2O>K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以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和Ti-Fe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赤门角闪辉长岩具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性, 不相容元素蛛网图显示出消减带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赤门角闪辉长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物质混染,来自不含石榴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地幔源区的演化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赤门角闪辉长岩形成于大陆拉张带-陆内初始裂谷的过渡环境.综合晚中生代的基性岩类资料,与形成较早的沿海辉长岩对比研究,赤门角闪辉长岩是拉张向裂谷转换体制下形成的过渡岩石类型,标志初始裂谷活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北秦岭北部早古生代断陷带火山岩及其形成环境对探讨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火山岩系分布于元古界秦岭群和宽坪群之间的断陷带内.下部为含凝灰质的陆源碎屑岩,局部残留与基底层呈不整合关系,中部细碧石英角斑岩夹正常沉积岩;上部碳酸盐岩产腹足类、珊瑚及海百合茎等化石.火山岩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自西向东增多,角斑岩较少.与相应的正常成分钙碱性火山岩相比,Na_2O明显偏高(最高含量为SiO_265%的中酸性岩),K_2O明显偏低,Na_2O》K_2O.岩石系列具有双重性,即出现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岩两个岩石系列.细碧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配型式类似岛弧拉斑玄武岩.锶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明显高于上地幔(0.699).综合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本区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  相似文献   

13.
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经研究,秦岭、祁连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存在C和A(或A1、A2)类地球化学趋势,这些趋势代表不同的岩浆演化系列。北秦岭早古生代二郎坪群和丹凤群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具有A+C类基性火山岩+C类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共生组合,A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扬子地台北缘中、晚元古宙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具有A1±A2类基性火山岩+C类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组合,其中A1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A2类属碱性玄武岩浆系列。祁连早古生代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具有±A1±A2±C类基性火山岩+C类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组合,A1、A2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及碱性玄武岩浆系列。秦岭、祁连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的共同特点为:(1)呈近东西向的线形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4.
平水群细碧角斑岩建造,出露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东端。通过对该群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的系统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系来自上地幔的富钠质岩浆,且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它生成于晚元古代早期的岛弧环境,属于古扬子板块东南缘陆壳增生的产物。平水群物质来源和组成为:上地幔成分占95.36%,上、下地壳成分混杂部分占4.64%。根据K.C.康迪(1973)计算公式求得当时地壳厚度为23.2~29km,应属于过渡型陆壳性质,岩浆来源深度大约97.3km。此外,还查明在晚元古代时期,江山—绍兴断裂带为一条会聚型板块边界,并非是华南裂谷系的主裂谷槽。  相似文献   

15.
本次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地区大石寨组地层中发现了细碧-角斑岩系,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法获得其年龄为(287.4±1.7) Ma (MSWD=0.63),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细碧岩具有高SiO2、Al2O3(>16%)、Na2O、TiO2(>13%)含量,低CaO、MgO含量的特征;(石英)角斑岩具有高SiO2、Na2O含量,低Al2O3、TiO2、K2O、CaO含量的特征。Zr/TiO2-Nb/Y微量元素分类图解显示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呈典型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在SiO2-FeO/MgO图解中均位于钙碱性岩石系列区域;大离子亲石元素较相邻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稀土配分曲线总体特征相似,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布曲线显示岛弧环境的特征。综合细碧-角斑岩系岩石组合、岩石系列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套岩系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局部裂陷环境,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其源区应为流体交代的楔形地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彦  肖渊甫  孙燕  王奖臻 《矿床地质》1998,17(Z3):575-578
西范坪斑岩铜矿床(岩浆期后浅成高中温热液矿床)产于喜山早期复式小岩株中;以巨粗斑(角闪)黑云石英二长斑岩(主体)及下三叠统青天堡组角岩化砂岩(其次)为容矿岩石;不规则长透镜状矿体中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及脉状、网脉状矿石为主;具锌铜矿、富铼辉钼矿等罕见矿物;矿体为后成中细斑石英二长斑岩小岩株及脉岩等侵冲。喜山期后的风化夷平作用使矿床发生次生富集。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铜矿峪变斑岩铜矿的容矿岩石及原岩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条山铜矿峪变斑岩铜矿容矿岩石产出的地质特征、岩石的矿物、化学组分、同位素及结构构造等特征,论述了中条山铜矿峪变斑岩铜矿的容矿岩石是由一套含铜的富Fe、Mg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经多次区域变质及深源富碱(K、Na)热流体作用下 形成的变花岗闪长斑岩、变石英二长斑岩(4、5号矿体容矿岩),黑云片岩、角闪黑云片岩、绿泥黑云片岩(1、3号矿体容矿岩),变辉绿岩、变花斑辉绿岩及变花斑英安岩(2号矿体容矿岩)。  相似文献   

18.
细碧-角斑岩属于富钠质的(部分富钾质的)火山岩系。它生成在特定的构造环境中,又与一些铁,铜矿产有成因上的联系,所以一向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关于细碧-角斑岩的研究报道较多,对其成因的论述也较广。笔者以川西南乡城-得荣一带  相似文献   

19.
黄仲金  吴静  吴鹏  姜龙燕  杨航 《地质通报》2023,(Z1):285-306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内的姚安铅多金属成矿区。区内富碱岩脉广泛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按矿物组合主要分为正长斑岩脉、粗面斑岩脉、煌斑岩脉和白榴石斑岩脉。铅-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正长斑岩体内,在粗面斑岩脉上、下盘加富。富碱岩脉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NE向展布,其次为NW向;岩脉(体)间的穿插关系显示侵位顺序为:(粗面岩→)正长斑岩脉(体)→粗面斑岩脉→白榴石斑岩脉→煌斑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4类富碱岩脉均属钾玄岩系列岩石,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碰撞后的板内拉张环境,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混入少量地幔组分。由于不同程度的岩浆演化及源区岩浆房内的分带,导致岩浆在逐层上升侵位后,形成不同矿物组合和化学组分的富碱岩脉(体)。对比分析4类富碱岩脉的时空分布及源区特征,结合其与构造、成矿的耦合关系,构建富碱岩脉时空结构模型,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福建同安角闪辉长岩的矿物化学、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荣  周金城 《地质论评》2001,47(6):602-607
福建同安角闪辉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MgO高铝玄武岩的特征,其中的角闪石是富钙钙镁闪石,斜长石是An=91~95的钙长石.在基性的弧岩浆中,低MgO高铝玄武岩浆富水是导致结晶出高钙斜长石的关键因素.钙镁闪石的40Ar-39Ar年龄为129.62±0.15 Ma,说明同安角闪辉长岩是东南沿海早白垩世"初始引张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