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西裘细碧-角斑岩的Nd、Sr、O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双溪坞群主要由中基性夹酸性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是江南古岛弧东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江绍断裂带北侧的富阳-常山和绍兴-平水-带。细碧-角斑岩是双溪坞群火山岩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信的年龄数据,一般认为双溪坞群属于中元古界,相当于江西的双桥山群和湖南的冷家溪群。但据最新资料,浙江西裘双溪坞群细碧-角斑岩的Sm-Nd等时年龄为978±44Ma,富阳双溪坞群英安岩中单颗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875—903Ma。因此,双溪坞群火山岩应属于上元古界。查明细碧-角斑岩的物质来源及其形成机制,对于了解浙西北,乃至江南古岛弧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这套火山岩系进行了较详细的Nd,Sr,O同位素研究,并对细碧-角斑岩的成因,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元谋姜驿大红山亚群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元谋姜驿大红山亚群一套变质岩的野外、室内研究资料为基础,收集了新平大红山、四川会理的部分地质资料和国内外部分细碧——角斑岩岩石化学资料,论述大红山亚群变质岩的原岩为细碧——角斑岩——砂页岩——碳酸盐岩的组合;并对比了姜驿、大红山、会理三地区大红山亚群的地层、岩石、岩石化学特征;分析了大红山亚群中铁、铜矿产与细碧——角斑岩岩石化学方面的内在联系;从地层接触关系、岩石变质程度、重力资料、同位素年龄等方面讨论了大红山亚群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3.
苏北海州群双峰式火山岩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胶南古小陆块的东南部,断续出露一套浅—中变质岩系,称海州群。海州群含有大量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角斑质岩、角斑-石英角斑质岩、细碧质岩及个别角斑质岩。它为寻找与细碧角斑岩及凝灰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及贵金属矿床等提供了一定的地质前提,是江苏古火山变质岩系找矿远景区之一。为此,本文对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那干楚地区大民山组细碧角斑岩岩石特征、岩石化学特征、成因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细碧角斑岩经受了钠质交代变质作用和残余气热变质作用,经历了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成因是多阶段次生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长林  方成名 《江苏地质》2011,35(3):236-240
安徽滁州张八岭地区的张八岭群分为2组。一是下部北将军组,以千枚岩和片岩为主;二是上部西冷岩组,主要为一套变质火山岩系。张八岭岩群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主要发育于西冷岩组中,具多旋回特点。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次之,角斑岩类稀少。该岩系的火山岩富碱、富钠,具双峰值特征,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形成于非造山张性环境,为裂陷槽,是与晚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熊耳群火山岩系以熔岩为主,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双模式火山岩套:下、上熊耳群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钾细碧岩及细碧岩、钾角斑岩及角斑岩,属碱性玄武岩浆系列,其源岩浆来自地幔,在上升过程中曾在中间岩浆房停顿并与壳层物质混染。中熊耳群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钾石英角斑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的熔融。火山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分布特征表明熊耳群火山岩系产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豫西-陕西这一裂谷带从下熊耳群至上熊耳群火山活动从北向南移动,从东向西扩展,上熊耳群形成时裂谷深度最大,东西范围也最广。中熊耳群形成时期裂谷带为相对闭合阶段,壳层熔融物质上升喷发。  相似文献   

7.
西昌—滇中地区前震旦纪细碧-角斑岩系为早元古代(17—20亿年)产物。主要产出于大红山群和河口群。区域构造上大体分布于安宁河—易门深断裂的两侧,呈零星出露。其化学成分的显著特点是Na_2O含量高(6—8%),而且富铁(Fe_2O_3 FeO>10%),TiO_2的含量亦较高。根据岩石中残留有岩浆岩特有的结构、岩石组合、Sr同位素及~(87)Sr/~(86)Sr比值,认为岩石是由富钠的岩浆直接结晶而成。根据火山-沉积组合和野外标志,岩石是在半深海相环境中喷发和沉积的。  相似文献   

8.
本次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地区大石寨组地层中发现了细碧-角斑岩系,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法获得其年龄为(287.4±1.7) Ma (MSWD=0.63),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细碧岩具有高SiO2、Al2O3(>16%)、Na2O、TiO2(>13%)含量,低CaO、MgO含量的特征;(石英)角斑岩具有高SiO2、Na2O含量,低Al2O3、TiO2、K2O、CaO含量的特征。Zr/TiO2-Nb/Y微量元素分类图解显示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呈典型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在SiO2-FeO/MgO图解中均位于钙碱性岩石系列区域;大离子亲石元素较相邻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稀土配分曲线总体特征相似,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布曲线显示岛弧环境的特征。综合细碧-角斑岩系岩石组合、岩石系列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套岩系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局部裂陷环境,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其源区应为流体交代的楔形地幔。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十分发育。笔者对大岔—大坂一带奥陶纪海相火山岩中细碧角斑岩化过程Na元素的来源与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比正常火山岩富Na_2O,是海水参与的结果;判别角斑质岩石的原始岩浆系列及构造环境类型时不宜采用涉及Na的图解作为判别依据,应选取惰性元素作为判别依据;同时提出采用Na_2O-SiO_2图解展示岩石细碧角斑岩化。细碧-角斑岩类与正常海相火山岩界线为一条微上凸的曲线,该界线Na_2O含量为3.5%~4%;大岔—大坂一带海相火山岩的成分点多落在该界线之上的细碧-角斑岩类分布区,可反映该区奥陶纪弧后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喷发间歇期,海底热卤水对流循环活动强烈,成矿条件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野外及室内镜下观察,从岩石矿物组合及岩石化学特征方面,首次提出龙博河地区的火山岩为细碧角斑岩,其产出环境为大陆裂谷环境。矿化和细碧角斑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岩石学及其形成环境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耳群火山岩系以熔岩为主,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双模式火山岩套:下、上熊耳群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钾细碧岩及细碧岩、钾角斑岩及角斑岩,属碱性玄武岩浆系列,其源岩浆来自地幔,在上升过程中曾在中间岩浆房停顿并与壳层物质混染。中熊耳群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钾石英角斑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的熔融。火山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分布特征表明熊耳群火山岩系产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豫西—陕西这一裂谷带从下熊耳群至上熊耳群火山活动从北向南移动,从东向西扩展,上熊耳群形成时裂谷深度最大,东西范围也最广。中熊耳群形成时期裂谷带为相对闭合阶段,壳层熔融物质上升喷发。  相似文献   

12.
中晚元古代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分布于扬子古板块西北缘,本文通过火山岩岩相学及微量元素研究,对该群火山岩的岩浆系列,岩浆作用以及产出地质构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碧口群海相火山岩由火山相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次火山相的钠质辉绿岩组成,岩相学资料表明本区细碧-角斑岩系是由偏富钠的细碧岩浆直接结晶形成,可借用“海底热卤水与岩浆混染”成因模式来说明细碧岩浆成因。火山相细碧角斑岩属钙碱岩浆系列,次火山相钠质辉绿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它们与产于火山岩系中的超基性岩组成蛇绿岩套,产于岛弧环境,按都城(1975)分类属I类蛇绿岩。该蛇绿岩组合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浆深部分异序次喷发-侵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南秦岭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晚元古代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分布于扬子古板块西北缘,本文通过火山岩岩相学及微量元素研究,对该群火山岩的岩浆系列,岩浆作用以及产出地质构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碧口群海相火山岩由火山相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次火山相的钠质辉绿岩组成,岩相学资料表明本区细碧-角斑岩系是由偏富钠的细碧岩浆直接结晶形成,可借用“海底热卤水与岩浆混染”成因模式来说明细碧岩浆成因。火山相细碧角斑岩属钙碱岩浆系列,次火山相钠质辉绿岩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它们与产于火山岩系中的超基性岩组成蛇绿岩套,产于岛弧环境,按都城(1975)分类属I类蛇绿岩。该蛇绿岩组合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浆深部分异序次喷发-侵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中元古界蒙山组、陈塘坞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浙江省浦江县蒙山剖面建立蒙山组和陈塘坞组等二个地层单位层型,将二组归并为平水群。同时,恢复了平水群的地层名称和修订了它的含义,下部蒙山组细碧—角斑岩建造(未见底)和上部陈塘坞组海相砂泥岩建造,与上覆地层双溪坞群为整合关系,它代表浙江省西北部最老的基底。通过对层型剖面微古植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对比,提出平水群地质时代归属中元古代。对层型剖面层序地层、岩石化学、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认为平水群的细碧—角斑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5.
细碧-角斑岩属于富钠质的(部分富钾质的)火山岩系。它生成在特定的构造环境中,又与一些铁,铜矿产有成因上的联系,所以一向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关于细碧-角斑岩的研究报道较多,对其成因的论述也较广。笔者以川西南乡城-得荣一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勉—略—阳三角地带的地质背景,依据赋矿岩石和矿床成因划分出7种铜矿成矿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规律。作者认为该区主要的铜矿类型为产于细碧角斑岩建造中的多金属矿床、产于细碧角斑岩系所夹碳酸盐岩层中的铜矿、产于细碧岩或中酸性凝灰岩中的铜矿,以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附近的铜矿。作者建议应把铜厂岩体—白雀寺岩体东部一带火山岩区作为理想铜矿找矿区。  相似文献   

17.
平水群细碧角斑岩建造,出露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东端。通过对该群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的系统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系来自上地幔的富钠质岩浆,且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它生成于晚元古代早期的岛弧环境,属于古扬子板块东南缘陆壳增生的产物。平水群物质来源和组成为:上地幔成分占95.36%,上、下地壳成分混杂部分占4.64%。根据K.C.康迪(1973)计算公式求得当时地壳厚度为23.2~29km,应属于过渡型陆壳性质,岩浆来源深度大约97.3km。此外,还查明在晚元古代时期,江山—绍兴断裂带为一条会聚型板块边界,并非是华南裂谷系的主裂谷槽。  相似文献   

18.
再论细碧-角斑岩系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荣兴 《矿产与地质》2000,14(2):109-113
细碧—角斑岩系一般分为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三类。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多样 :包括洋中脊、岛弧、弧后盆地、陆裂作用导致的小洋盆等 ,原始岩浆来自于上地幔及下地壳的深熔作用。它是海底火山岩经埋藏变质、循环热海水与岩石的交换反应在内的广义洋底变质作用长期改造的最终产物 ,之后还可遭受造山作用的变形变质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西昌一滇中地区前震旦纪细碧一角斑岩系为早元古代(17-20亿年)产物。主要产 出于大红山群和河口群。区域构造上大体分布于安宁河一易门深断裂的两侧,呈零星出露。其化 学成分的显著特点是Na2O含量高((6-8%),而且富铁((Fe2O3 + FeO>10% ) ,Ti02的含量亦较高。根据岩石中残留有岩浆岩特有的结构、岩石组合、Sr同位素及87Sr/86Sr比值,认为岩石是由富钠的岩浆直接结晶而成。根据火山一沉积组合和野外标志,岩石是在半深海相环境中喷发和沉积的。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之一。它赋存于中寒武世分异较好的富含钠质的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中。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含矿岩石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其浸染状矿石也就是品位达到工业要求的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在矿床附近广布含集块角砾石英角斑岩和酸性次火山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