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海玉树地震后,国家测绘局迅速启动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在青海玉树地区建立了由10个固定连续运行站和5个流动基准站的参考站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建设的技术指标、建设方案,并对整体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灾后应急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可以满足灾后快速测图等应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测绘局在成都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专项建设工程,为灾区全面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有力的测绘保障。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要求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需求,明确目标和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加强监督,保证质量,把灾后恢复重建测绘工程建设成优质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 本刊综合报道连日来,测绘部门面对灾情,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保证应急用图和领导决策用图的急需,发挥了测绘的基础先行、应急救急作用。国家测绘局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信息工程中,可以利用Autodesk公司提供的相关软件为规划设计、灾后重建、4维空间位置分析、多样化元素网格表现等提供辅助决策,并提供高精度且兼容性数据以便于其他方面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5月25日下午,国家测绘局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继续全力做好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测绘保障服务工作。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国家测绘局及所属各单位为抗震救灾提供的测绘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 2010年5月底,玉树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灾后重建缺乏统一的基准,国家测绘局积极组织灾后重建测绘保障,为灾区提供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产品。根据国家测绘局的统一部署,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  相似文献   

7.
以本中心所承担的彭州市龙门山镇灾后重建应急性基础测绘为例,就应急性基础测绘的内涵及特点、资源配置、项目实施和成果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以期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中,测绘行业的应急保障更有力、应对更从容,为社会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更好、更快、更及时.  相似文献   

8.
通过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异地灾备系统建设实践,在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备份现状、需求和容灾级别的基础上,对异地灾备系统架构、容灾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在政务外网、涉密内网两种网络环境中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容灾系统的设计模型,重点介绍了在线数据分别通过NexentaStor、DataGuard和分布式文件系统(DFS)实现同步或异步复制的技术,以及离线数据异地备份的维护情况。这种在线容灾和离线备份相结合的综合灾备方案可供测绘地理信息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四川省构建了无人机集群灾害应急测绘体系,很好地弥补了卫星遥感、载人航空遥感等对地观测方式在时效和频度上的不足,在四川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以往无人机应急测绘多以小范围作业为主,在大范围远距离多源影像获取能力方面仍存在欠缺。本文以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四川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航空应急测绘系统的建设内容、系统组成与技术指标、运行模式等总体技术设计方案,并进行集成验证。结果表明中航时无人机的系统设计方案切实可行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该系统的研制和装备能够进一步提升四川省航空应急测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灾后重建涉及灾情评估、规划选址、基础设施建设,测绘基准体系的恢复和重建至关重要。主要介绍地震灾区基准体系建设中的临时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的过程和步骤,并按接收机类型分类统计出RTK精度,计算得出覆盖范围60 km内平面±5 cm、高程±8 cm的实时动态定位精度。这对灾区单基准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的密度和适用领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杰云 《测绘通报》2021,(5):129-13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保障城市的建设发展,很多城市迫切需要构建地方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本文以珠海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工作;介绍了城市测绘基准历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城市现代测绘基准的具体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技术路线和方法、建设内容及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政务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需求,以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例,介绍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数据体系建设、平台系统建设,重点对政务应用中关注的平台在线服务系统和共享交换系统进行了阐述,指出测绘部门应加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服务,为政府各部门综合业务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王凯  刘鹏飞 《测绘通报》2022,(11):132-134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BIM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深入应用,城市级地下管网BIM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三维实景中国建设中的必要一环。本文结合新型基础测绘在地下空间测绘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地下管网测绘数据与BIM深度融合技术快速构建城市级地下管网BIM的技术流程和体系,构建了城市级别(GIS)场景下的精细化BIM模型,实现了测绘数据与设计数据的无缝融合,打通了多专业协同中与测绘数据融合的通道,为看不见的地下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底座。基于本文研究成果,以某城市为应用案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智慧水务云平台建设、智慧管廊施工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测绘生产单位档案管理和应用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本文结合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实际,分析了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标准、软硬件开发升级、档案分类整理、管理人员培训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要点,简要地介绍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实例,并展望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沈阳市房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GIS)的立项、设计、测试与应用,该系统是沈阳市房产交易产权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包含房产测绘的基本工作内容、系统管理目标、工作流程、房产数据库的建立,已有房屋变更测量数据库更新,实现沈阳房产"测绘前置"。对商品房面积分摊计算和测绘成果资料应用及档案管理实现微机化管理,为沈阳市房产交易、产权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奠定了沈阳市"数字房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使用属于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审批”事项,由于涉及成果发布、申请、审批、分发等多环节多办事人员协同办理,且申请用户填报信息真伪、办事材料权威性等无从考证等问题,造成办理时需要多次到场、多方求证、重复填报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测绘成果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部门数据仓的构建、“标准+应用”元数据管理策略及基于QR编码的二维码跨网络信息传输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办事周期长、效率低下及材料的溯源、权威性等问题,同时能够支持省市县三级的“一站式”成果服务和审批分发,符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对类似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关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作。基础测绘工作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履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和管理水平、增强决策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本文从腾冲市的基础测绘工作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腾冲市基础测绘工作现状,对当前基础测绘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智能驾驶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正形成两大平行发展、相互作用的体系,数字孪生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物联网技术(IOT)的发展,数字孪生的理念被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笔者所在单位面向数字孪生城市和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本文结合上海市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从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对地理信息的新需求、智能化全息测绘关键技术及测绘成果等方面展开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智能化全息测绘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