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1980年1月~1983年12月已滤波的OLR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980~1981年(正常年)和1982~1983年(异常年)低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低频振荡的空间分布及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所下异常年,这些地区低频振荡的强度,空间型及时间系数的变化有较大的差异,此外,还发现正常年这些地区存在3种低频遥相关,即赤道西太平洋型,北热带西太平洋型和赤道印度洋型,异常年  相似文献   

2.
郑明肇 《贵州气象》1996,20(6):38-41,34
贵州届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但由于特殊的岩溶地理环境,水旱灾害十分频繁。解放后的44年中,有水灾的38年,有旱灾的40年,一年内既有水灾又有旱灾的36年。例如1985年,全省大旱、大水、大旱交替出现,灾情严重。至于1990年的大旱,1991年的大水,则更是记忆犹新。特别是旱灾,对贵州国民经济的影响尤为严重。仅自1985~1990年的6年间,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即达600万公顷,平均每年100万公顷;工农业因灾减产及救灾平均每年损失20亿元(按1990年价)。影响水旱灾害的因素很多,前人多从气…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Chen等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月降水资料(PREC/L和PREC/O),采用加权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和旱涝面积指数分别划分1948-2002年东南亚地区年、季的旱涝年,并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 Carlo检验。研究了东南亚地区降水与ENSO的关系,指出东南亚地区年、秋季和冬季的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比较密切,春季降水与其关系稍差一些,夏季与ENSO事件没有明显的联系。研究了东南亚地区旱涝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指出1948-1959年期间除了夏季旱年比涝年多以外,年和春、秋、冬季都是涝年明显多于旱年,60年代年、四季的旱涝相差不多,年和夏季在70年代涝多于旱,春、秋、冬季旱涝相同;1980-1989年是旱年的多发期;1990-2002年期间旱涝年频繁爆发,旱年多于涝年。通过计算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趋势系数,得出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量大都存在下降趋势,其中年和秋季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春夏两季存在弱的下降趋势,而冬季则有较弱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郭铌  杨兰芳  王涓力 《高原气象》2002,21(3):267-273
根据甘肃降水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得出1989年和1998年为相似年景,利用1989年和1998年NOAA气象卫星AVHRR晴空资料,判识出黑河流域植被,积雪和水体,并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得出植被指数,积雪面积和水体面积,对10年来黑河上游地区的植被和积雪,中游地区绿洲植被和下游地区植被和湖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黑河上游和下游地区植被在退化,中游地区绿洲面积增加,植被指数增高;1989年与1998年黑河上游山区积雪面积变化特征一致,但1998积雪融化明显快于1989年;下游湖泊面积1998年较1989年严重退缩。  相似文献   

5.
贵阳近八十年降水变化的小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墨西哥帽状小波分析了1921-1999年贵阳市年,月降水的小波变化特征,结查表明:降水距平绝对值越大,相庆的小波周期越长,四季及年降水均有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冬,春季有明显的16,3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其余不明显,夏,秋季年降水分别有11,21,12年左右的明显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6.
1996年(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陕西上半年气温低,降水少,日照不足,干旱严重。下半年风调雨顺。年降水量大部正常,平均气温偏低,日照时数偏少。全年夏粮总产433.9万吨,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值;秋粮总产783.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1217.0万吨,与大丰收的1993年基本持平。从农业角度看,全年气候明显好于1994年和1995年,属较好年份。  相似文献   

7.
我局1992─1993年的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在1991年的基础上,仍然处在稳定发展状态之中,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1992年上升到1叩OO余元,1993年又增加到1500o多元,年递增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新增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专业有偿服务我局在1992-1993年内,共与74个用户签订了收费接近3万元的专业有偿服务合同。1992年的有偿服务费14300元,除贫穷落后的艾古斯乡的200元未能收回外,其余全部做到了年底一次性收清,发展是很J顺利的。这些年来,“三乱”现象十分…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1997年至2001年的气候概况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山西省从1997年以来,连续出现了少雨干旱年,尤其是1997年,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2001年1月至7月10日,全省降水量显著减少,气温明显偏高,风沙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对山西省农业生产尤为不利。  相似文献   

9.
从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台风等方面分析了2000,2001两年河南汛期降水差异原因,结果表明,500hPa环流形势的差异是两年降水差异的原因之一;2001年登陆台风较多,且多位于水汽通道上,阻挡水汽向河南输送,这是2001年较2000年干旱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凌  叶殿秀  孙家民 《气象》2007,33(4):112-117
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9℃,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总的来看,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99年以来最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的长期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中国160站月降水量资料 (1951年1月~2005年12月), 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 (TBO) 的长期演变特征。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对最大熵谱分析表明,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TBO信号显著, 高值区基本呈带状分布, 方差最大值中心分布在江淮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根据中国东部夏季降水TBO分量的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展开 (REOF), 将东部地区划分为东北地区、 河套地区、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华南西部、 华南中部及华南东部7个降水区。对各降水区的研究结果表明: (1) 东部夏季降水振幅变化TBO信号明显; (2) 各降水区夏季降水TBO有着不同的长期演变特征, 表现出不同的年代际变化。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和华南中部降水TBO特征较明显; 华南西部和东北地区降水TBO特征较弱; 河套地区在1990年代以前表现有较显著的TBO特征, 但1990年代后, TBO特征趋于不明显; 华南东部地区在1970年代中期以前TBO特征明显, 以后TBO特征减弱; (3) 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的过渡带, 是夏季降水TBO的敏感地区。  相似文献   

12.
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戴进  余兴  Rosenfeld Daniel 《大气科学》2008,32(6):1319-1332
以华山站为影响站, 周围的西安、渭南和华阴作为对比站, 通过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变化趋势以及Ro与能见度关系的分析, 定量研究了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Ro的演变分析表明: 有观测以来Ro逐年递减, 减幅为14%~20%, 即影响站与对比站相比降水量减少了14%~20%; Ro的减少趋势与能见度递减、气溶胶递增相吻合, 说明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Ro的递减主要是减少了中小雨 (日雨量小于30 mm) 的天数, 这种影响对浅薄的生命期较短的地形云降水作用更明显, 对于华山站, 30 mm以下的降水都会受到入云气溶胶的抑制作用, 而西安站为5 mm以下, 入云气溶胶浓度越高, 就有越厚的降水云受气溶胶影响而抑制降水; 在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的春秋季, 气溶胶抑制华山地形云降水20%左右, 最大可达25%; 在热对流条件下, 气溶胶对地形云和对平原地区云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不同风速风向下Ro的变化趋势表明, Ro递减随风速增大而加快, 迎风向 (240°~30°) 大风 (≥5 m/s) 时减少降水超过30%。由Ro与能见度关系的定量分析发现, 当能见度在14 km时Ro为1.8左右, 随着能见度的降低Ro逐渐减小, 当能见度小于8 km时,R0约为1.2, 减小了30%左右; 华山对于华阴的Ro与能见度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达0.81。最后, 根据研究结果归纳出气溶胶抑制秦岭地区地形云降水的初步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一次冰雹风暴的CINRAD/SA产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2年9月27日发生在山东东阿附近一次冰雹风暴发生、发展各阶段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反射率、平均径向速度等产品的演变过程。在风暴中, 观测到了低层前侧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 (BWER)、中气旋 (M) 等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中气旋在风暴中维持了约90 min, 通过连续时次各仰角高度风暴相对速度产品的分析, 揭示了中气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分析表明风暴跟踪信息 (STI)、冰雹指数 (HI)、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 (VIL)、中气旋 (M) 等产品对冰雹有较好的识别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引琪 《气象》2001,27(4):7-11
应用CAPPS城市大气污染潜势和污染指数预报系统,对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TSP)的污染指数(API)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用CAPPS作城市大气污染预报时,应加入污染物排放的时间系数(Ti)订正和经验系数(Ki)订正,对北方城市而言,还须加入扬尘百分率(F)订正,用加入Ti,Ki和F订正后的CAPPS预报系统,对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SO2,NOx,TSP)进行模拟,结果SO2,NOx,TSP三种污染物的预报值与其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51,0.854和0.880。  相似文献   

15.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described of Fe(III)-S(IV) formation constant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pH (1–3), ionic strength (0.2–0.5 M) and [Fe(III)] T (2.5–5.0×10–4 M) using a continuous-flow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 to make observations 160 ms after mixing.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using pulse-accelerated-flow (PAF) spectrophotometry to measure rate constants on a microsecond timescale are also described. The conditional formation constant at 25 °C can be modeled with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e307-1} where {ie307-2}K 7 andK 8 can be interpreted as intrinsic constants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SO 3 by FeOH2+ and Fe3+, respectively, but until further evidence is obtained they should be regarded as fitting constants. PAF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reaction of Fe(III) with S(IV) (pH 2.0)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 of 4×106 M–1 s–1 which is comparable to rate of reaction of FeOH2+ with SO 4 2– . However, the PAF resul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preliminary since unexpected features in the initi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reaction may be more complex than expected.  相似文献   

16.
bbGPS/PWV资料三维变分同化改进MM5降水预报连续试验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区域地基GPS网反演的高时空密度的大气垂直方向水汽总量,也称为可降水量(PWV),可大大弥补常规探空探测水汽资料的不足。为了全面评估区域GPS网PWV资料同化对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改进程度的目的,在个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38天的GPS/PWV资料三维同化(3D-Var)改进数值业务预报的试验。研究方法是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GPS气象网在2002年梅雨和盛夏季节观测的刖资料,通过三维变分同化建立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的初始场,逐日作出长江三角洲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预报。以6小时累积雨量为对象,与未同化GPS/刖资料的MM5的相应预报比较,通过多种评分方法,评估了GPS/PWV资料改进MM5降水预报的效果。结果表明GPS/PWV资料同化后的MM5降水预报能力在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地区都有所提高,主要是伪击率有较明显的下降,对小范围降水预报的改进更为明显。预报明显改进的区域恰好位于GPS站填补常规探空站间距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近46年辽宁省降水集中程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辽宁省25个台站1960—2005年逐候的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讨论了辽宁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对多水年和少水年的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降水集中度平均为0.655,最大为0.749,最小为0.509;集中期平均为40.953候,最大值为45.221候,最小值为37.697候。年降水集中度和汛期降水集中度均呈减小趋势,汛期降水集中度减小的趋势明显。降水集中度的EOF分析显示取前3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可解释70%以上的方差。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性,而第二特征向量表征为东南与西北地区的反相,第三特征向量表征为东部山区与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反相。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明显比少水年的偏大且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分布较少水年复杂。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个例分析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5年7月25—28日高原上连续数日出现MCSs的现象进行了红外云图特征及其演变、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MCSs有着相似的日变化演变过程;它们的初始对流在中午由于日射加热开始活跃,之后迅速发展,这些MCSs在后下午形成,在傍晚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其中26日MCS最为强大,它是在单一的强大的近于圆形的高原反气旋高压背景下受强的低层热力强迫和条件不稳定的驱动而发生的。这些发生条件都与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紧密相关,所以它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原特有的较为纯粹的热力因子相联系。28日MCS是另一个很强的MCS,它明显地受到中纬度西风槽的斜压区的影响,这二个很强的MCS有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GFS产品和卡尔曼滤波的嘉兴市温度客观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NCEP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数值预报产品和当地地面观测气温资料,经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嘉兴市24h和48h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初始预报方程,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以上6项目的逐日滚动预报。对最近2年来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平均气温的预报效果最佳,最低气温次之,最高气温的准确率相对最低;随着时效增长,误差增大;不同季节,参考价值高的项目各不相同,秋季的最高温度误差较小,而冬季则最低气温准确率最高。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日常预报中一种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振华 《气象科技》2009,37(5):549-555
利用EOF(VEOF)分析方法对1956-2005年东亚冬季风和大气环流场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存在2个模态,其中第2模态变化在冬季风年代际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冬季风以及大气环流年代际异常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中国冬季气温、降水年代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