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1].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1901—2018年,海洋增温膨胀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为29%;冰川和冰盖质量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分别为41%和29%,且近40年来已经增加 [2]...  相似文献   

2.
北京晚报2009年10月19日报道,马尔代夫政府于10月17日,在海下6m处召开内阁会议,内阁成员身穿紧身潜水服,携带水下呼吸器潜至水下,利用书写板和手势进行会议交流(图1)。旨在呼吁各国进一步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突出气候变暖引起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使马尔代夫面临被海水淹没的“灭顶之灾”。水下内阁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埃里克·里格诺特研究卫星图像资料时发现,九十年代以来,南极的派恩艾兰冰川,正以每年约8km的速度迅速融化。这一迹象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仍在继续。人们自然会十分关心:未来气候的命运。温室气体的影响前景早在1861年富利叶(Fou...  相似文献   

4.
近千年全球温度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综合评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报告 --"近两千年地面温度的重建"。重点介绍了气候变暖的新证据,3个特征时期即20世纪气候变暖、小冰期(LIA)、中世纪暖期(MWP)和近千年温度变化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以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根据1958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来冰川在表面粒雪特征、成冰带、冰川温度、面积、厚度及末端位置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均与气温的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升温,使冰川的退缩出现了加速趋势,冰川融水径流量也呈加速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冬季变暖分析及影响邸瑞琦(内蒙古气候中心)引言若干年来,气候变暖问题一直受到各界重视,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据统计,全球气温最高的6年均出现在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叶尔羌河和克孜河洪水看新疆河流水情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9年南疆西部的叶尔羌河发生了冰川湖大洪水,克孜河暴发了暴雨泥石流堵塞的特大溃坝洪水,给喀什地区造成很大灾害;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的暴雨洪水和冰川湖洪水以及融水与暴雨混合洪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但总的干旱背景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03,29(5):64-64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施雅风  当前全球变暖日益显著 ,深刻影响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 ,而全球变暖驱动的复杂水循环变化 ,可能导致近十几年来西北大部分地区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出现降水与径流增加 ,冰川消融加速 ,植被有所改善等现象。本书收集了近 40年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降水、冰川融水、河流径流、植被覆盖及洪涝、沙尘暴灾害的变化资料 ,并进行了前后 2 0年比较分析。证明 1987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存在气温明显上升 ,降水明显增加的趋势。通过模拟 ,预测了未来 5 0年的变化趋势。大 3 2开本 定价 :15 0 0元卫星气象…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暖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这是当代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暖不仅给环境带来影响,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严重的是,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这些疾病的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的地区分布和数量取。决于各种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雨量、地表水。风)和生物因素(植被、宿主种类、有无捕食者、竞争者及寄生虫和人类干预)。气候变暖将引起昆虫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网扩大而增加了全球许多地方虫媒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气候变暖与疟疾、丝虫病、吸血虫病、锥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裂…  相似文献   

10.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9,37(1):34-34
NOAA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5年中,随着全球变暖,地球热带地区范围一直在扩大,这可能会改变地球上的降水分布,从而影响地球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出版的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该文的第一作者NOAA大气资源实验室(Air Resources Laboratory)的DianSeidel指出,气候变暖与热带区域向两极扩展有关,近几十年热带范围扩展的速率快于气候模式预测速率,按模式预测,目前的状况应到21世纪才会出现。几项最新计算机模式模拟研究均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未来20年中国气温变化预估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约40余个气候模式和模式集合,考虑多种人类排放情景,预估到2025年前相对于1961-1990年中国的气温变化。只考虑未来人类排放增加多模式集成预估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自2006到2025年的20 a期间将继续变暖0.55 ℃,至2010年年平均气温平均变暖大约为1.08 ℃(平均变暖范围为 0.73-1.54 ℃),至2020年年平均变暖约为1.43 ℃(平均变暖范围为1.10-2.09 ℃),至2025年平均变暖约为1.39 ℃(平均变暖范围为0.94-2.19 ℃)。 对1990-2005年已经出现观测事实的近16 a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进行检验表明,多模式考虑多种排放情景集成,一致预估出这16 a的明显变暖趋势,但是变暖幅度略低于实际观测值。经检测证实,对2006-2025年中国气温的预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预估没有考虑未来的自然变化,只考虑人类排放继续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在藏东南地区表现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构成了利于冰川类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波密县城位于两条泥石流危险区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由1988年0.014 km2扩展到2012年1.004 km2,人口与经济密集区与灾害高风险区重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危险性增加,青藏高原灾害风险显著增大。上述结果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影响的证据,初步阐述了其影响特征,有助于山地减灾和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黑龙江省气候也明显变暖,冬季增温尤其明显。90年代全省1、2、3月平均气温比60年代分别提高2.8℃、3.8℃、2.8℃(见下表),因此部分地区种植冬麦成为可能。冬季(11~3月)各地90年代比50年代增温值(℃)表月...  相似文献   

14.
近100a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温室气体(如CO2)的增加,对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的全球气候变暖所形成的影响已得到公认。在本文中,利用全球、北半球和中国的温度资料,研究了80年代全球气候的突然变暖。其将有助于温室气体的检...  相似文献   

15.
全球山地冰冻圈变化、影响与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圈是高山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着全球约10%的人口。近几十年来,冰冻圈变化对山区和周围地区的自然和人类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海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IPCC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指出,过去几十年全球高山区气温显著升高,使山地冰冻圈发生了大范围显著退缩。观测到的山地(特别是低海拔山区)积雪期缩短、雪深和积雪覆盖范围减小;冰川物质持续亏损,其中全球最大的冰川负物质平衡出现在南安第斯山、高加索山和欧洲中部,亚洲高山区冰川负物质平衡最小;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减薄,地下冰储量减少;河、湖冰持续时间缩短。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山地冰冻圈在21世纪仍将呈继续退缩状态。到21世纪末,低海拔山区积雪深度和积雪期将减少,冰川物质损失继续增加,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冰冻圈变化已经或将改变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并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应对山地冰冻圈变化应从管理和优化利用冰冻圈资源、加强冰冻圈变化灾害风险的有效治理、增强国际合作及公约制定等适应策略着手开展,增强适应能力,从而有益于推动山地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碳质气溶胶在藏东南冰芯中的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源头海洋性冰川区,对冰川编目的4号冰川(PLZ-4)实施冰芯钻取,获得总长度为29 m的冰芯。对冰芯中元素碳(EC)、不溶性有机碳(WIOC)和可溶性离子(Cl-,NO3-,SO42-,Na+,K+,Mg2+,Ca2+)的含量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1998-2005年上述组分在该冰芯中的含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冰芯中EC含量及EC/WIOC比值表现出非季风季节高、季风季节低的显著特征,揭示了该地区冰川中记录的碳质气溶胶浓度与南亚棕色云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指出,在季风前的4-5月,沉降于雪冰中平均含量>10 ng/g的EC所引起的雪冰表面反照率降低以及冰川消融等气候环境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对珠江口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3  
根据1957~2006年全球温度和珠江口验潮站平均潮位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与珠江口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并对2030年珠江口海平面上升幅度作出预测。结果表明,近50年来珠江口海平面的上升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预测2030年(前后)珠江口平均海平面比1980~1999年高13~17cm。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的执行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干旱内陆区冰雪资源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利用评估研究”,同时加深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冰雪气候方面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克服各种困难,于2009年1月19日完成了一号冰川3m梯度自动探测系统和自动气象站的安装和调试,该套系统现已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王馥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引言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是当前特别引人关注,且意义深远的一个新兴科研领域。因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引起明显的气候变暖,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  相似文献   

20.
(新德里消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印度地质勘探局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尽管印度境内的喜马拉雅冰川有21%融化速度没有上升,但是大部分冰川在萎缩。印度环境部长Jayanthi Natarajan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融化模式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她的声明让许多旁听者大为惊讶,因为该声明没有把冰川的萎缩归因于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